西西河

主题:【文摘】沈鸿烈和海圻三舰 -- clathrate

共:💬4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沈鸿烈和海圻三舰

    以下内容出自“”1933, 躁动的大地一书。

    1933年6月24日午后4时许,青岛市长沈鸿烈由前海的华北运动会游泳预选会场乘汽车转赴大港,换乘小火轮,拟赴“镇海”舰,他要以东北海军司令的身份训话。副官史复生随行。同行的镇海船炮正冯志冲身藏两支手枪,沈坐在舱内,冯在船尾,史站在史身边。船离岸后,还未出港,冯便掏出枪想制住史,逼船开往薛家岛。史一拳把冯打入海。冯发一枪未中,在海中又连发两枪,史也还击,都未中。小船急行奔镇海舰。冯被码头警署捞起拘押公安局,后奉命押往海军司令部。沈按计划前往镇海舰。

    晚间,冯供出全部计划,其中涉及沈的亲信姜西园等。当晚,冯被枪毙。次日,众多报纸刊登详情,引起轩然大波。

    沈的遇刺是去年崂山事件的继续,海圻,海琛,肇和三军舰与这两次事件有染。

    海圻,海琛,肇和是海军中三大巡洋舰。孙中山在粤护法时,当时的海军司令林葆择(应该是树心旁)率海圻,海琛,肇和等六舰由沪赴粤,加入护法队伍。那时全舰人员多为福建人。后温树德和吴佩孚秘密接洽,率西南舰队北上,编为渤海舰队,温为司令。吴佩孚下野后,渤海舰队迁入东北,沈鸿烈继任司令。北伐后,东北海军仍独成系统,不隶属海军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海军财源断绝,虽有南京政府补给,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海军薪水向来较优厚,高级军官在青岛都有住宅,平时没有积蓄,开销又大,结果这时受到影响。而一般士兵又因家乡沦落而精神苦闷。以舰队长少将凌霄,海圻舰长上校方念祖,海圳舰长上校刘田甫,肇和舰长上校冯涛,镇海舰长上校吴兆莲为主的几个高级军官密谋拜托陆军的控制夺权青岛,拥沈为青岛市长,就地筹款,解决财源问题。计划得到官兵赞同,但是沈以军人不参政为由拒绝这个危险建议,还警告建议的军官。1932年,凌霄等用计把沈软禁在下清宫,准备实施计划。但是事变发生后,官兵对于夺权青岛表示赞同,但是反感扣押沈,尤其是东北葫芦岛海校第一批同学,认为沈是学校的创办人和老长官,凌霄是老校长,方是教育长,都有师生之谊,并无亲疏之分,采取这种行动是以下犯上,不道德的行为。结果,海圻号中尉军官关继周等人组织了敢死队,把沈解救出来,登上海圻号,重升中将司令旗。北平的张学良得知后,下令将凌霄等撤职查办,委任沈为青岛市长。沈念及凌霄等同学情谊,又未加害自己,只是宣布把他们驱逐出境,自谋生路。

    (要开工了,对不起,晚点再抄)

    • 家园 逐篇花,老兄一诺千金,好!
    • 家园 【文摘】沈鸿烈和海圻三舰 II

      沈没有想到崂山事变有后遗症。他的门生们--烟台呵呵葫芦岛海校的学生们因为救沈有功,欲望大增。而沈不但没有注意消除这些年轻军官的怨气,反而在一次对全体军官的训话中训斥道“我听说,东北籍年轻军官有投奔满洲国的消息,但我并不相信”,引起极大不满。因此,东北籍官兵开始酝酿兵变。结果,沈鸿烈遇险的一幕就发生了。

      冯被处死,激怒了事变参与者。他们为沈对崂山事变有功者这样处理而愤愤不平。冯的供词涉及三舰很多主要人员,他们感到后果难测,加上姜西园想乘机取得三舰的领导地位,便提出南下的主张。因为东北已沦陷,不能卖国投敌;南京方面是闽系掌管海军,双方是死对头;于是决定投奔广东。

      在枪决冯的第二天,舰上已经戒严,三舰舰长被召上船。25日夜里,三舰悄悄开走。次日,青岛海军当局才知道消息,除了电劝返航,不予追究外,还派飞机向到伪满的航线上寻找。29日,各报始有消息。

      7月5日,三舰在珠江口外赤湾抛锚。9日晨,三舰由“海虎”舰引导,驶入虎门,9时许到达黄埔。广东政府发洋接济三舰粮食,派广州市长刘纪文赴黄埔抚慰。三舰拟由西南政务委员会直辖,另组西南海军舰务处,以陈济棠兼任处长。按舰人事重新安排,不少官兵都跃升几级。从此,粤海舰队便在黄埔训练。

      三舰离青后,沈向政府请求辞去海军司令和青岛市长职位。7月5日获准辞去海军司令,保留青岛市长位。他通电全军,以自己诚信不足,驭下无方,致使亲信部署一再叛变,反躬自省,表示羞惭万分。

    • 家园 送花一朵,期待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