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知各位大侠们喜不喜欢看“王度庐”的武打小说? -- 仙八

共:💬27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卧虎藏龙》:电影背后的故事(续)

        帖子的字数限制可真麻烦

          聂云岚改写风波

          王度庐一生坎坷,他的书也命运不佳。其作品在青岛连载时,因战争激烈,交通阻塞,难以有大的影响。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励力书局开始大量印行王度庐的书,他的作品才得以广泛流传。然而解放后武侠小说被当作封建文学而遭贬斥,王的作品也没有逃脱被尘埋的命运。

          有趣的是,《卧虎藏龙》等作品并没有给生前的王度庐带来多少名誉和财富,但在四十年后,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成就了一名作家,还有一本成功的杂志。1983年,《今古传奇》杂志在当年的第三辑开始刊载一部名为《玉娇龙》的“长篇大书”,标题后署着“聂云岚改写”,但是却没有注明改写自哪部作品、原作者是谁。这部实际上源出王度庐《卧虎藏龙》的改写之作,一出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玉娇龙》载完之后,聂云岚再接再励,又将《铁骑银瓶》改写成《春雪瓶》继续载出。随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印行了《玉娇龙》和《春雪瓶》的单行本,聂云岚名利双收,《今古传奇》的发行量也从41万份飙升到273万份。

          聂云岚为什么要改写《卧虎藏龙》?他在书信中解释说,其“心愿和动机”,“确是出于对著作的倾心和解放后那几部书的遭遇”。聂云岚之子聂嘉陵后来回忆,“父亲在小时候就看过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印象很深刻,一直想把它写出来。后来父亲被打成右派,仍喜欢给我们讲《卧虎藏龙》的故事。1978年落实政策后,在朋友的鼓励下,父亲根据《卧虎藏龙》写出了《玉娇龙》。”由于聂云岚“原来一直以为王度庐是清代人,没想到王度庐先生也是现代人”,所以也就没有想到里面会牵涉著作权问题。

          1987年,李丹荃得知了改写之事,随即通过书信与聂云岚进行交涉。她在信中对改写提出反对,“关于有人准备改编事,那是我坚决反对的。……改好改坏是一回事,改编本身合理不合理又是一回事。……不然的话,我将《李调元佳话》(按:聂云岚作品)改写一下,添点什么,算我写的,看大家会说什么。尽管您理直气壮地说‘光明正大’、‘尽人皆知’,都不能算改编合理的理由。”聂云岚作了解释,并在回信中对他引发效仿者纷纷改写王度庐作品表示歉意,“我的改编虽然自问目的、动机无它,当时的情况(时间、形势)又有所不同,但我毕竟是‘始作俑者’啊!”之后在《今古传奇》杂志社的调解下,李丹荃出于对聂半生遭遇的同情而没有再作追究。如果不是今年又掀起一轮版权纠纷,我们倒可以把这些往事当作文坛佳话看待。

          电影《卧虎藏龙》引起轰动后,玉娇龙的故事随之升温,聂云岚的改写之作获得了新的出版和改编机会。今年8月,湖北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署“聂云龙编著”的《玉娇龙》和《春雪瓶》;四川红都影视有限公司则找人改编聂书,筹拍电视剧《玉娇龙—春雪瓶》。对此,王度庐的家人当然不能接受,开始进行多方面的交涉。

          王、聂二位先生均已作古,这场纠纷便只能由双方家人出面解决。王度庐的家人明确要求立即停止出版改写作品,停止对改写作品的影视改编;聂云岚的子女则积极争取跟王度庐的家人接触以达成谅解,希望不致影响《玉娇龙-春雪瓶》的拍摄。8月9日,《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舒少华等人专程赴京,就该社在“创刊二十周年精华系列”中重新刊出了《玉娇龙》和《春雪瓶》一事向王度庐先生的家人致歉,并表示立即停止发行,登报致歉,赔偿损失。作为改写风波最初当事人之一,《今古传奇》杂志社已经作了交待,而且得到了王度庐家人的谅解。剩下的纠纷是否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唯有拭目以待。只

        不知王、聂二位先生若泉下有知,各自又将作何感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客观地讲,聂云岚的改写使玉娇龙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引起的混淆,却足以令原书及其作者遭到掩盖。不光普通读者不知有《卧虎藏龙》和王度庐,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也闹出过把《玉娇龙》当原著的笑话。今年的电影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以为是从《玉娇龙》改编的,以至有的文章竟发出了“《玉娇龙》被大材小用”的感慨。

          长久以来,虽然普通读者对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知之甚少,但很多研究者却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如徐斯年、叶洪生诸位先生,就撰写过不少介绍和评论文章。在武侠小说家里,新派大侠古龙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到了我生命中某一个阶段中,我忽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竟然是王度庐”。在海外,美国的《侨报》90年代初就连载过王度庐的小说。然而,直到李安电影《卧虎藏龙》问世,才真正使王氏作品光芒再现。

          李安五年前在台湾首次阅读小说《卧虎藏龙》,之后便一直都想把它拍成电影。他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我最欣赏作者的传统手法,对中国古典社会文化充满怀旧味道,某种程度上,它十分写实,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离经叛道,而且女角的设计尤其突出,还有一个悲剧结局,两者都是武侠片绝无仅有的。”对于从小做着武侠梦,但又向来以文艺片见长的李安,文人气息重、传统意味浓的王度庐作品恰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

          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掀起了“王度庐热”,群众出版社向王家买下版权,出版《王度庐武侠言情小说集》(已出《卧虎藏龙》);日本的一家出版公司也前来联系,要翻译“鹤-铁系列”。影视方面,李安表示要把“鹤-铁系列”继续拍下去,而中台合资拍摄的电视版《卧虎藏龙》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新世纪带来了新契机,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终于受到了公正的对待。

        (中华读书报2000年09月20日)

        • 家园 王度庐年表

          王度庐年表

           

          1909年9月13曰(旧历七月廿九),生于北京一户贫困的旗人家庭,原名葆祥(后改为葆翔),字霄羽。父亲在清宫管理车轿的机构里当小职员。

            1916年,父亲病故,家境日蹙。

            1924年,旧制高等小学毕业。一面自学,一面当小学教员和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开始向报刊投稿。

            1931年,受《小小日报》主办人宋心灯之聘,担任该报编辑。开始发表系列性的侦探小说,署名“霄羽”;也写短评,署名“柳今”。

            1934年,往西安谋生。次年,与李丹荃女士在西安结婚。先后任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室校对员、 《民意报》编辑。

            1936年,与夫人返回北平,卖稿为生。

            1937年春,与夫人同赴青岛。 “七七事变”之后,陷身日占区。

            1938年6月1曰至同年11月15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第一部武侠小说《河岳游侠传》,署名“王度庐” (此后在该报连载侠情小说皆署此名)。

            1938年6月2日,在《青岛新民报》发表散文《海滨忆写》。

            1938年11月16日至1939年4月23曰,在《青岛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宝剑金钗记》。

            1939年4月24日至1940年2月2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社会言情小说《落絮飘香》,署名“霄羽” (此后在该报连载的同类小说皆署此名)。

            1939年7月30日(?)至1940年4月5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剑气珠光录》。

            1940年至1945年,先后任教于私立圣功女子中学和市立女子中学,同时仍写小说。

            1940年2月3日至1941年4月10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社会言情小说《古城新月》。

            1940年4月7日至1941年3月15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舞鹤鸣鸾记》。

            1941年3月16日至1942年3月6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卧虎藏龙传》。

            1941年4月11日至同年8月27日,在《青岛新民报》连载社会言情小说《海上虹霞》。

            1941年8月28日至1943年10月6日,在《青岛新民报》 (其间更名《青岛大新民报》)连载社会言情小说《虞美人》。

            1942年3月7日至1944年,在《青岛新民报》 (其间更名《青岛大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铁骑银瓶传》。

            1943年10月7日至1944年2月,在《青岛大新民报》连载社会言情小说《寒梅曲》(未完)。

            1944年夏至1945年夏,在《青岛大新民报》连载武侠悲情小说《紫电青霜录》。

            1945年夏,在青岛《民治报》连载武侠小说《金刀玉佩记》 (未完)。抗战胜利之后,曾在青岛市摊商公会兼任文墨,但仍以写作为主。

            直至1949年,陆续撰写、出版小说《雍正与年羹尧》 (即《新血滴子》)、 《风雨双龙剑》、 《绣带银镖》、 《宝刀飞》、 《燕市侠伶》(未完)、 《粉墨婵娟》、 《绮市芳葩》 (疑未完)、 《洛阳豪客》、《龙虎铁连环》 (未完)、 《风尘四杰》、 《香山侠女》、 《金刚王宝剑》、 《春秋戟》 (疑未完)、 《紫凤镖》等,多为中篇。

            1949年,与夫人到大连,先后担任旅大行政公署教育厅编审科编委、旅大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员。

            1953年秋,与夫人到沈阳,任东北实验学校(后改名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员。

            1956年,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该会沈阳市委委员;随后当选沈阳市人民代表,皇姑区政协委员。

            1966年夏, “文革”开始,受到冲击。

            1970年春,以退休人员的身份随夫人下放到昌图县泉头公社大苇子大队,不久转到泉头大队。

            1974年,与夫人落户铁岭市,与幼子王宏同住。

            1977年2月12日,因病逝世。有二子一女:长子王膺(1974年病逝)、女王芹、幼子王宏。

    • 家园 哪位行家说说,我看王度庐和张恨水小说时

      感觉语言上有点相同的味道,是地域因素还是时代因素?

      • 家园 王度庐,不是王度卢
        • 家园 不好意思,这个是因为我比较懒,汗……

          只会用拼音输入法,直接打出来就是卢字,因为懒所以没有改,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呵呵

          至于我对聂云岚的看法,恐怕暂时是不会变的,因为我看过的一些报道,包括一些对王度庐(这次应该写对啦,呵呵)先生的遗孀李丹荃女士的访问,给我的印象似乎王家的人从来没有对聂氏有过原谅的态度,可惜这些报道我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找不到。至于新雨丝上那则报道提到聂的回信,我不知道《今古传奇》有没有刊登过,如果有刊登过,那我收回我说的聂在公开场合没说过的那句话。重要的是,以聂的学识,我实在是无法相信他会“原来一直以为王度庐是清代人,没想到王度庐先生也是现代人”……

          再说一下聂的子女的问题,仔细看看这则报道,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玉娇龙-春雪瓶》这部电视剧能够拍得成,那版权费该给谁?我不信聂的子女会慷慨的把钱送给王家,何况原本就不应该用“盗版”的《玉娇龙》和《春雪瓶》去拍这个电视剧!

          我把这则报道贴过来吧,虽然无论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情,我自己的看法是不会变的。

    • 家园 喜欢

      以前有个叫聂xx的把他的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改改名字当自己的了,我一直以为是其本人写的。

      后来看到卧虎藏龙的电影还奇怪怎么改名字了,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先看的是盗版。

        • 家园 要是没有聂云岚的改编,有几个人会知道这几部书?

          外链出处

        • 家园 先别急着骂,比较一下两个版本再说话不好吗?
          • 家园 聂云岚从来没承认过王度卢是自己那两部书的原作者

            《今古传奇》中即使有提到王度卢,也不可能是聂自己的说法。虽然王的家人曾经因为聂的改编跟聂有过交涉,不过因为聂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好王家并没有追究下去。而聂云岚一直到死,也没有在正式场合承认过他改编的作品原出处是王度卢。

          • 家园 我也注意到“改编”了

            当时就纳闷为什么是“改编”而不是“著”,但我不记得王的名字出现过,可能是因为没有每期都看。

            • 家园 这个我也记不清了

              好像是有一集《今古传奇》中有一个聂的访谈,里面谈到为什么改编什么的,或者是在玉娇龙或者春雪瓶的篇头介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