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知道的唐山大地震(序) -- 不惜

共:💬87 🌺91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主管地震预报的国家地震局两位领导,什么等级?

        老毛当时的身体状况,估计已经不是北京官场上的秘密,但是,主管地震预报的国家地震局两位领导,

        什么东西呀。。。。还估计呢。。。

        “主管地震预报的国家地震局两位领导“,什么等级?主席的身体情况,他们也能知道?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写这垃圾的,去过北京吗?

        典型的大妓院。。。

      • 家园 这不是要谋害主席吗???

        他们的共同理由是:不能让毛主席搬家!

        难道不发预报,地震就不来?

        地震要来,不让毛主席搬家!这不是要谋害主席吗???比反革命罪还要严重呀。。。真是吃了豹子胆。。。。

        笑死。。。怎么跟大妓院一个水平呀。。。还转来转去。。。。文科就是文科。。。

      • 家园 我觉得不惜mm说法欠妥当,

        预测地震这个东东,准确率是很难说的,正如马前卒在以前写的某个帖子中说的一样,

        地震预报在21世纪的世界上尚属于超级尖端技术 离实用还很远 世界上唯一一次有效果的地震预报就是中国自己做的 是当年的海城地震国家地震局先是根据地质力学分析作出了中期预报,然后以准确到小时、震级的预报精度做出了短期预报 头一天就紧急疏散人口派民兵把不相信的人拽出来 结果在北方最富庶的工农业地区发生如此大震 伤亡合计,再加上间接伤亡(如病弱人员因疏散而病死)不过2000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以现在人类的预报水平,能做准确短期地震预报,是3分学术,7分运气,所以说预报成功是奇迹,预报不成功呢?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唐山大地震以前,确实有人做出过预报,但不是官方预报,是一个个人工作能力不错,但在理论方向上非主流的人员做出的。他是地震局系统的工作人员,但他直到很晚才敢于说出自己的预报,而且只得到了2-3个同事的支持。

        为什么海城的预报可以用来疏散人口,唐山的预报却只能在地震局内部讨论?

        原因很简单——不带上精确时间地点而且对自身做出误差评估的预报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此人做的中期预报是京津唐地区有中强震 短期预报也只能说是在三河、唐山和大海之间。如果要疏散人口,要疏散哪里的人口?

        其次,此人无法确切指出地震时间,甚至不能准确到星期,他只是说某月上旬或下旬是高危险期限。那么,京津唐地区数千万人口,该什么时候疏散呢?

        最后,他自己给不出预报的误差。如果你说北京明天地震,可能性有10%或更高,那么立刻就该疏散人口,召集医生、药品和工程队。但如果是1%呢?可能也会疏散,千分之一呢?万分之一呢?

        一个不知道误差水平的数据是无意义的。这是科学常识。

        要知道,疏散人口并不是无代价的,海城地震中,有相当数量的伤亡是间接伤亡。你说要地震,全体疏散,那么重病人要做手术就没有无菌手术室,继续静养的老弱可能会因折腾而死亡,万一有个产妇必须剖腹产,那么医生可能因疏散而找不到了。如果你预报期内有大雨或暴风雪,那么死人可能会更多。这些人无论地震是否会来,都会死。所以,作为一个有头脑的领导人而不是民运或愤青,你必须按以概率论和误差分析为基础的决策来尽量减少预期伤亡。如果间接伤亡估计为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那么,光从人命的角度考虑,所有可能性在1/10000以下的地震预报都可以无视。

        另外,唐山GDP占当时中国1%,这种包括大量矿井的重工业地区,一旦全面停产,哪怕是1天,事后可能就要用1个月来恢复。如果停产1星期,那么设备需要大修,被水浸泡的矿井要重新整理,可能半年也恢复不了常态。如果你预报的是京津唐地区,那就更热闹了,全国当年GDP损失个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没什么不可能。

        有人可能还会说,钱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要人命!这又是一个非常缺乏头脑的说法。工业时代的人命怎么来的?就是靠工业财富来支撑的!49年人均预期寿命 35岁,到了78年变成68岁,几乎翻番,这靠什么?一是消灭战乱,治安良好,二就是靠工业来生产药品,培训人员,建立现代化医疗体系。上有医科大学,下有赤脚医生,还有医药企业生产手术器械和药品,还要有一个实行福利制度的政府给医生发工资,给赤脚医生提供培训,不让医院担心要用药费来给医生发工资,这才能把婴儿死亡率降低到原来的1/10,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面积控制到原来的1%。所以说,工业时代的财富完全可以换算成人命。你把所有因停产而耽误的巨额财富都投入到医疗领域,全国的死亡率可能会变动那么一点点,但8亿人口的基数,变动一点点就是几十万。唐山才不过死了25万人。识大体不计小节的政府肯定是不会因为一个连预报者自己都认为缺乏根据的预报而把京津唐地区的人口全部赶到防震棚的。另外,既然预报要地震,就要从全国抽调医生和医疗器材到华北待命,这也会严重影响其他地区的医疗水平和人均寿命,您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你说的那个预报员是科学工作者,他自己有科学常识,所以他不愿意把自己尚且没有足够证据和逻辑支持的结论发布出来,连他自己在唐山的朋友也不敢通知,只是在地震局内部讨论,这是非常负责的做法,是科学做法。至于某些人利用这个事实来攻击共产党或毛泽东时代的政府草菅人命,那是属于非常缺乏科学常识或缺乏良心的做法。

        千穿不穿,逻辑不穿。我个人觉得马前卒的说法更有逻辑一些,所以更能说服我。

        • 家园 我在描述当时的事实,关于预报这块儿的工作

          这一节是当时的全景,接下来还要往具体的个人和事迹上发展,未完待续就是这个意思。

          看马前卒的文章,他应该是看的钱钢那本书,对耿庆国的事迹颇有兴趣,所以着重说他。我这里可是有三到四个人的预报说法。

          另外说一句:在唐山地震后,耿庆国也闹过几次狼来了。

          另外,貌似地震预报成功不成功的定论我至今还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轻MM你不会认为我现在还保留着高中时的认识吧。

          • 家园 我认为,

            梅世蓉,查志远的确打回了可能性提案,但是理由却与不惜mm的说法不一致。

            很简单,

            他们的共同理由是:不能让毛主席搬家!
            是他们自己承认的,还是别人的推测或者传闻?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提案

            京、津、唐、渤地区1976年仍有发生5~6级地震的可能,唐山与(辽宁)朝阳之间、京津之间两个地区尤应注意。
            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实在不是一个能被肯定的提案,时间太空泛,地点太空泛,至于预报的误差更是提都未提,梅世蓉,查志远打回这种提案完全合情合理。其实我觉得,这两人的决策就和医生治病一样,在美国,只要医生保证做出的任何判断都合理(而不是正确),那么,即便治疗效果很糟,医生也没有责任。所以,我认为这两人没有什么责任,毕竟他们做出了合理的判断,不能完全以成败论人。

            至于另外的几点疑问,已经有人提出来了。

            比如,假若没预报地震,北京却地震了,那又该怎么办?用 [大大的熊] 的话来说

            这不是要谋害主席吗?
            这两人能承担这么严重的错误吗?

            在比如,这么两个小官(相对而言)真的对主席的身体情况那么了解吗?毕竟你也只能说

            估计已经不是北京官场上的秘密

          • 家园 你怎么知道事实还是臆想?

            描述当时的事实

            ???

      • 家园 蛋一个,怎么说来着?难养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