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肯尼娅:你心疼 -- 希宝

共:💬38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肯尼娅:你心疼

    肯尼娅告诉我,你心疼就是你漂亮的意思。不知道今天的陕西方言里还有没有这样的表述,一百二十年前的陕西话却是这样称漂亮为心疼地。美丽得让人心疼 – 蛮生动的语言呢。

    那时我还在中西部的一所学校上学。为了安静,找到离学校不太近的一处房。房东告诉我,另一房客是从前苏联国家来的,在这学音乐,女孩高挑,细长。想象中以为是个金发的俄罗斯女孩。次日见了,却是个黑发黑眼黄皮肤的高个女子,连气质都中国的很。

    肯尼娅来自吉尔吉斯坦,来美前在 American University of Central Asia 教钢琴。这所学校是美国按美式教育模式帮助吉尔吉斯坦建起的,早先 Al Core, Hilary Clinton 都有参与建校。肯尼娅来美作访问学者,领受美国文化和教育的精髓。

    我从没有近距离地享受过钢琴。有那么一两个夜晚,肯尼娅在楼下弹琴。优美的琴声充满了整个房子和夜晚,我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个艺术家邻居。

    慢慢熟悉了。有一天肯尼娅到我房间,忽然对我说了句,“我姓白。”还没反应过来她在说中文,肯尼娅又说了一遍,“我姓白。你心疼。” 西北口音,不流利,这次我听明白了。一时间觉得空间恍惚得很。肯尼娅说她奶奶村里的人都是这口音,只是她能说的很有限。

    肯尼娅是个大厨,常做了牛肉汤鸡汤邀我吃。记忆深刻的事,有一次她的盐没了,却不肯用我的盐。肯尼娅说,在她们的文化里,盐是不可以借的。

    过了很久,偶尔读到一篇写左宗棠的文章。写左公于1867年间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攻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才知道有白彦虎其人,为躲避清军追捕,率回民军及家眷老幼病残,从陕西,甘肃,新疆一路西逃,过戈壁,爬雪山,历十五年之久,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与吉尔斯坦两国交界处定居下来。出逃时的好几万人最后只剩了3000 余人。

    他们就是肯尼娅的祖先了吧。可惜我知道这段的时候,肯尼娅已经搬到别处去住了。也没机会跟她核实一下了。

    • 家园 这是一个牵扯到一百年前民族之间相互屠杀的话题。

      在国内很多史料中却一再回避这点,估计近百万汉族及其他非回族民众在这场民族屠杀中被害!!!!

      由此引发清政府发兵围剿并迫使匪首白彦虎率部西窜,与新疆匪首阿古柏联兵共同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后匪酋阿古柏死后白彦虎率残部继续西窜进入俄国境内,他们的后代即为今天的东干人。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肃话题!但是某些学者却刻意突出所谓的“民族起义”二字,而不提及回民对其他满蒙藏汉等民族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屠杀!及部分败类其分裂祖国的活动!!

    • 家园 【文摘】东干英雄传~~~

      苏联的回族源于清末陕甘回族义军残部,他们跟随白彦虎辗转流落到今天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人口大约有两万左右,大部分回族居住在营盘和邵尔秋两个集体农庄内。在卫国战争期间,营盘集体农庄有283名回族青年参军,其中165人战死疆场;邵尔秋集体农庄有228人应招入伍,144人策划能够为烈士。这些在卫国战争中英勇战斗的回族青年中,获得最高荣誉的是苏联英雄王阿訇.满素孜

      王阿訇.满素孜1907年出生在楚河南岸的回族村庄米粮坊,1942年应召入伍,在车里亚宾斯克结束训练后被分配到第十三集团军,因为他战斗素质好并会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汉语和俄语,因而被任命为反坦克炮排排长。1943年5月,在战火中王阿訇 满素孜加入了苏共。

      1943年,第十三集团军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7月5日凌晨,德军两路夹击苏军,在库尔斯克郊外的波拉达萨瓦,王阿訇 满素孜所在的部队与德军激战,王阿訇的炮兵排在激战中,全排只剩下四人,此时有百余名德军包围过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三名战友接连牺牲,王阿訇也负伤,但他依然坚守在阵地,他投出的一枚反坦克手雷没有爆炸,德军于是大胆地围上来,王阿訇等德军走进突然跃起,引爆了一棵迫击炮弹,与十多名德军同归于尽。

      远处观察所的指挥员始终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沿的战斗,他亲眼目睹了王阿訇 满素孜的壮举,指挥员连夜写出报告向上级请功。王阿訇的事迹被第十三集团军作为典范在整个集团军中宣传。在战役结束后的9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大会主席团授予王阿訇 满素孜“苏联英雄”称号,并授予列宁勋章一枚。大战结束后,王阿訇的故乡米粮坊的大路旁,建立了“王阿訇 满素孜纪念馆”,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米粮坊的一个街道和小学校。

    • 家园 吉尔吉斯斯坦的陕西村,至今使用陕西话。

      主要是当年左宗棠镇压西北农民起义是逃出去的,不全都是回民,也有部分汉民。成员主要是陕西和甘肃人。

      “东干”这个词的来源是陕西话,原话是“东岸子”是指方位的。这些人到了国外后,别人问他们从哪里来的,他们就回答,东岸子来的。日久天长就成了代称了。

      “心疼”这个话也是陕西话,现在陕西人还这么用,这个小姑娘没说完全句,完整的句子应该是:“你长得真心疼”。陕西话说:“喔娃长的真心疼。”就是说那孩子长得真漂亮的意思。

      记得有一年陕西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请了一个东干人来表演,那个人很厉害是前苏联的功勋演员。他全程用陕西话交谈,本地人可以理解。他最后唱了一首歌,歌名叫做小放牛,在陕西本地已经失传了。

      不借盐不是陕西的习俗,应该是俄罗斯或者其他斯拉夫民族的风俗。在俄罗斯新年的时候,小孩子会挨家敲门要钱,主人开门后他们会进屋在屋里的各个角落洒盐,是祝福和驱除疾病的意思。他们撒完盐后主人就要要给他们一点零钱。盐在他们那里代表财富。

      有朋友去过那里,是陕西人,交谈没有困难,当地人对他也不错。但是当时给他留的印象不太好,可能是当时刚刚独立,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有些事情做得让他很恼火。现在听说经济好了一些。

    • 家园 身边有一些东干人

      我们聘翻译的时候,有一些就是东干人。汉语还不错,当地语言也通。可惜我跟他们接触少,了解不多。

    • 家园 西北回乱

      西北白彦虎部,当年杀得汉人可不少……

      如果没有左宗棠,西北是不是我们的还难说。

      另外,流落在俄罗斯中亚境内的汉人很多,仅凭语言并不一定就能确定她就是东干人。

      附图:中亚东干人是中国回族的海外分支,主要集中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其中尤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为多,人口约17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才看到, 花了

      我们那里, 说一个小女孩子漂亮得让人心疼, 就会笑着说"格小娘贼轧难看"。相信别地方的都不能懂。

    • 家园 不借盐,是不是和某些地方不借水一个道理?

      内陆地区盐巴太金贵,宁借钱不借盐,所以时间长了“不借盐”就变成了一种taboo...

    • 家园 惊奇~ 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