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蒋百里——《抗战的基本观念》 -- 大洋芋

共:💬8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文摘】蒋百里——《抗战的基本观念》

    抗战的基本观念

    欧洲人以商业起家,他们的心理上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现钱主义,一是计算主义。因为现钱主义,所以将来如何危险,他总是说:“到那时候再说”。这决不是苟安心理,但今日今时如何最为有利,却是他全副精神之所在。因为计算习惯,所以两种数字的比较,可做一切计划的根本。他们偏重物质元素,至于不可以数字计算的精神元素,总退居于背景里。

    我们来到欧洲,随时给欧洲人说明我们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们表面上虽然承认,心理上总带着怀疑。因此我就以中国人并军事学问上的立场,在德法两国军事杂志上发表了一点学问方面的见解,想把他们的根本观念廓清一下,现在把这篇汉文稿子寄到国内籍供国人的参考。

    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有两个基本点为西洋人所不易了解。

    第一点,是我们的乐观态度,这乐观并非眼前一时的享乐,而是悠久的长久的希望。我们对于历史,终于五千年一回溯,三千年一综括。在欧洲人看来,三五千年的老古董,学问上研究固属有益,与实际的人生则不相干,在新教育家看来,这徒然造成了时代的落伍。但中国人却从这种历史教育中养成了一种特性,在今日就发生了影响。中国人是:因为时代经过既久,社会变迁自多,所以他的历史观念是强者未必永久强,弱者未必永久弱,汉、唐、宋、明,曾经几度的败亡,但未来复兴的一个模糊的希望始终涌现于国民的潜意识里。王夫之顾亭林在宗族失败以后,仍是拼命著书,这种例子只有最近一位德国海塞尔(Hussel,胡塞尔)博士,在德国战败后重新把本国历史叙述一遍,提倡一种乐观精神,我觉得他的功效,比了费希特(Fichte)的讲演还重要些,但较之顾王,犹不能望其项背。

    这种悠久的乐观态度,非今日物质文明眼前享乐的人们所能明白。也许有人说现代的文化与从前不同,然而真正拿历史的眼光来看,文化之所以为文化,就在其传染性,发酵性。假如不“化”,就不得谓之文。所以文化这回事第一是敌我同化。蒙古人满洲人会骑马,西洋人日本人会用机器,但他骑马我也能骑,他用机器我也可以用。假如说,我们机器武力不如人,所以决不能取胜,那么历史上复国英雄,与革命志士起事的时候,弱国对抗强权的时候,武力与机器总是不如人,但终久获得最后胜利,这是什么原因?福煦(Ferdinand Foch)将军指挥了一千万人以上的武力,握有全世界的补充,他却说一句话:“只有自认打了败仗的人,才是真正打了败仗。”我们知道福煦将军先有了这个根本信仰,然后英法美的武力才交给他。换句话说,因为法国人精神的坚决,所以物质才能从贫乏里一天天充沛起来,武力才能从弱小里一天天强大起来。

    我们今天退出上海,但我们自信是胜利的。我们今天退出南京,我们也自认识胜利的。这种说法并不抽象,也不空洞,我们有真正的科学根据。须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并非工业国家,后者全部国力集中几点,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阪,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敌人封锁了内地隔绝的上海,只是一个死港,点缀着几所新式房子的南京,知识几所房子而已。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你们把南京比纽约、伦敦、巴黎、柏林,这就错了。史丹法尼(意大利前财长,时任国府高等财政顾问)他倒懂此心理,他说现在中国人人心头有一个南京,日本空军炸毁了几座新式建筑,并不算一会事。

    第二点,便是我们的决心,是直觉的,不是计算的。毛奇(似应为 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老毛奇)将军有一句名言:“先要算,后要断。”现在的欧洲军官一天到晚只是算,平生难逢一次断。但战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平时的计算无论如何精密,到了战时仍不可靠。毛奇将军这句话的价值,就是把“算”和“断”分为两件事。断的时候,就不能算。假如算定打胜仗,然后打仗,这种军官就不能成其为军官。

    从世界的眼光看来,敌人的飞机有多少,武器有多少,我们只有多少,我们当然不能和日本打仗。但我们的国民,我们的领袖已经在计算中过了六年,现在不能计算,只能断。我们现在的抗战,便是我们的直觉,但这支决议经过了一番计算的洗炼。你们现在再用纯粹计算的眼光来看我们这次抗战,就事情是我们断然决然的意志。战略家异口同声说,战争目的在于屈服敌人的意志,屈服一个将军的意志,使他放弃抵抗,这是可能的。屈服一个政府的意志,使他改变政策,这是可能的;但要屈服一个民族求生存求自由的意志,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不可能的。就中日战争来说,抗战乃我们民族决心的表现。蒋介石将军的意志,便是我们民族意志的象征,若论日本能曲阜中国民族的意志,这是没有历史的常识,若谓日本能屈服蒋介石将军的意志,这是没有人格的认识。

    日本的愚蠢可笑,可见于防止赤化的这种宣传上面。大家知道赤化是一个思想问题,不是威力问题。若谓威力可以压制思想,世界上就绝不会有革命问题发生,也无从有新兴的国家了。假如欧洲人害怕中国会变共产党,不客气的说,凭着日本二百万军队来防止中国赤化,等于尼古拉二世用禁卫军压迫革命党一样,而且,谁能够保证日本这二百万军队中没有很多的反战派和共产党?

    中国人决心不走共产的路,不是任何威力防止的缘故,而是由于中国人自己的观念,自己的家庭组织与爱国精神。假如抹杀了中国的爱国精神,破坏了中国的家庭组织,这时欲防止赤化,就是百十倍日军现在的兵力也是不够的。日本现在这样蹂躏中国,目的处心积虑要把中国分裂破坏,要把中国赶上共产的路,但实际上反而刺激了中国的爱国精神,反而促成了中国的全民团结,加速了中国一切组织的改进。中国民族存在一天,这种精神与组织也存在一天。所以日本欲屈服中国,和把中国赶上赤化的路,二者是同样的绝不可能。中国人既不会屈服,也不会赤化,我不敢自夸,我举外国人一句话,英国泰唔士报说:“中国民族主义终必胜利”。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国民族主义终必胜利!花儿上!
    • 家园 这贴应是跟大洋芋的

      链接出处

    • 家园 不知是说给反共的欧洲人听的,还是真是这么认为。

      日本现在这样蹂躏中国,目的处心积虑要把中国分裂破坏,要把中国赶上共产的路,但实际上反而刺激了中国的爱国精神,反而促成了中国的全民团结,加速了中国一切组织的改进。中国民族存在一天,这种精神与组织也存在一天。所以日本欲屈服中国,和把中国赶上赤化的路,二者是同样的绝不可能。

      感觉蒋先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差得很远。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负兵家之盛誉,当民族存亡之危机,而未能有为。当道者知其所短。

      萨苏誉其为“风华绝代”。我以为正道破其短。

      当是时也,军人当有胼手胝足之精神,方能同民众健儿,于艰苦卓绝之中,排除万难,克建功业。

      • 家园 张纯如在其文章:屠城的背后---换一个角度看南京大屠杀

        中谈到:

        ......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德国外交部通知日本,不要指望德国会赞成日本的七七事变的举动。这样的铺垫让蒋介石、蒋百里等国民党上层人士对于德国可能伸出的援助之手深信不疑。唐生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站出来的,而蒋介石更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坚守南京的。

          根据程思远回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蒋介石在官邸开会,决定死守南京,而后,程思远从国防最高会议第六部蒋介石的亲信康泽、贺衷寒那里获知,蒋介石得到蒋百里从欧洲发来的电报,相信日军在德国的陶德曼、牛莱特等人的说服下,将不会大举进攻南京,南京是有惊无险的。《详见程思远回忆录《政海秘辛》,台湾李敖出版社出版,第156页、157页)程思远的这个关键性回忆补充了南京保卫战决策过程中的一些遗漏。

          唐生智和蒋百里的关系最深,唐生智是蒋百里的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唐生智以打赌的形式打了蒋百里两个耳光而后服膺于蒋百里的人格,而蒋百里一生唯一的一次被捕就是因为唐生智,用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话说,蒋百里肯为一个唐生智作出浙江人打浙江人的把戏。(蒋介石和蒋百里都是浙江人)唐生智主动要求出掌南京部队的首领也有重新掌握武装的企图,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也是因为蒋百里的这封秘密电报。可以这样认为,从蒋介石到蒋百里到唐生智都认为南京可以一守至少不至于出现十分之大的危机。

        ......

        蒋百里电报里是怎么对老蒋讲的? 能查到原文吗?

        蒋百里在南京保卫战决策过程中到底是怎样的角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