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Myspace 和 Youtube -- 铁手

共:💬54 🌺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Myspace 和 Youtube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上最耀眼的星星,不是YAHOO,MICROSOFT,也不是GOOGLE,而是MYSAPCE和YOUTUBE。

    他们的耀眼,是因为它们窜升的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还在于它们的生存方式,从窜升之日起,就引人关注。除了被收购,没有人能够想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给它们。

    MYSPACE已经被新闻集团收购,而最近,YOUTUBE也被GOOGLE高价收购。

    Myspace从2005年开始窜升,youtube从2006年初一路飙升,都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两个网站的共同点,都是基于用户的SOCIAL相关的网站,内容也都是由用户直接提供。最基本的概念,就是用户之间的交互性。通过这种交互性,以及这种交互性所带来的内容和人气,吸引越来越多的访问者。说来,和论坛其实没有两样,但是和普通论坛文字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myspace和youtube都以支持音频、视频方面内容的共享为特色。

    可见很多人是喜欢“声色娱乐”的

    对于这样的网站,技术上的难度并不是瓶颈。主要的约束条件是网站的带宽以及响应速度,还有就是知识产权方面的约束。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不算太早以前,youtube曾经因为有个视频片断是某个电视台的内容,被那个电视台要求撤掉。之后没有几天,那个电视台倒开始在youtube上做广告了。只能说,形式比人强啊。那个电视台也算是开窍的很快。现在看来,在youtube 上放置从电视节目上录制的内容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了。以 youtube 现在的访问量和知名度,我想哪个电视台的任何一台节目,都指不定要亲自往上面贴视频呢。

    好啊,别人能成功,你能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来弄一个这样的类似的网站,想着被GOOGLE以十几亿的价码收购呢?

    myspace是很明显想被人收购的,但是youtube在不久前还声称暂时不会考虑。这次看来,GOOGLE的价码不错,而GOOGLE的口碑对创始人来说,也是一种保障。

    很多人探讨过youtube的生存方式。从各方面渠道来看,youtube 的带宽使用巨大。单单是带宽这个费用,有人估算每月至少要烧好几百万。这么巨大的访问量,youtube也尝试过不同的广告模式,比如GOOGLE的 ADSENSE。这当时很让人惊讶。因为没人会相信ADSENSE所带来的收入会抵的上它开销的零头。也有人曾认为它们会在每个视频片断的最后加上一段视频广告。在我看来,这个可以说是最合适的方式了。现在它在被GOOGLE收购以后,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必然了。对GOOGLE的挑战,就是怎么把广告内容和视频内容相关起来。

    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网络媒体在崛起,不久的将来,就会是媒体的主流。新闻、娱乐等等,不再是专业编辑的工作,每个人,都可能会是新闻和娱乐节目的提供者。前期的资金实在是太重要了。

    最重要的启发,我想,是“人有多大胆”。不怕做不到,是真怕想不到。

    • 家园 AOL收购*时就有了网络是媒体的概念

      试想办一个电视台,开始投入也是很高的。

      但有第一进入优势。

      这种项目,最重要的就是投资者关心,投资者愿意让你长期烧钱。投资者公关是瓶颈。烧钱烧了一半别人要回报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 家园 facebook 在学生中间也很红
    • 家园 引一篇金融时报的文章

      几乎流产的YouTube交易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乔舒亚•查芬(Joshua Chaffin) 、阿利娜•范•杜恩(Aline van Duyn)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当谷歌(Google)上月同意以16.5亿美元收购美国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时,一个巅峰时刻出现了:它既让YouTube创始人查德•赫尔利(Chad Hurley)和陈士俊(Steve Chen)拥有了难以置信的财富,也证明了视频产品在互联网上的价值。但这一交易差一点就没能变成现实。

      就在谷歌和YouTube谈判的时候,唱片公司环球音乐(Universal Music)的律师正准备对YouTube提起诉讼,指控这家初创企业大量侵犯知识产权。媒体行业一致认为,当初这一诉讼被提起的话,谷歌和其它试图收购的公司将选择退出,而不是置身法律风险之中。

      幸运的是,另一个唱片公司救了YouTube一把。华纳音乐(Warner Music)在年轻的执行副总裁、负责数字战略的亚历克斯·苏维利亚加(Alex Zubillaga)率领下,在环球音乐就要提起诉讼的前几天拍马现身,与YouTube敲定一项协议,同意在YouTube网站上分销其音乐视频产品,交换条件是收取版权费用和分享广告收入。如此一来,华纳音乐抢走了竞争对手的风头,而且似乎给了YouTube一个喘息空间,使之得以合法起来。

      这一事件引发了传统媒体企业的竞争本能,它们已开始抢夺那些在线分销视频产品的新网站。

      另一方面,媒体企业也想对华尔街证明,它们没有重复音乐产业最近的历史,没有在一种眩目的新技术面前退缩——有观点认为,这一技术将是今后音乐公司必不可少的产品分销方式。

      YouTube成立仅仅18个月,现在每天已有1亿个视频短片的流量,这给传统媒体公司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观众群,可供它们推广节目和出售广告。

      但目前而言,该网站还没有产生有意义的收入,而是通过数千种未经授权的视频短片来积累流量,而其它公司为制作这些视频曾花费数百万美元。NBC Universal的董事长鲍勃·赖特(Bob Wright)说:“版权问题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可能是今后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传统媒体公司也在警惕,防止谷歌以统治搜索广告市场的方式,来主导视频传播这一新兴市场。

      尽管它们在这些大的方面具有共识,但迄今为止,各媒体企业采取的方式似乎仍略有区别。

      有些公司,比如华纳音乐等,显然更渴望与YouTube这样的公司交好。在经过与Napster的官司后,唱片公司已经调整了策略。七年前,在线文件共享服务提供商Napster曾给唱片公司带来严重的盗版问题。

      当时,唱片行业以诉讼为武器,对Napster发起了攻击。它们的律师最终令这家网站停业,但其它网站很快取代了Napster的位置,结果唱片公司仅仅落得疏远了客户的结果。

      刚刚被任命为CBS Interactive总裁的昆西•史密斯(Quincy Smith)说:“华纳在这方面超前得难以置信。”他似乎倾向于拓展新东家与YouTube的关系。“我认为,CBS不会率先提起诉讼,”他说道。

      其他人并不这么看。迪士尼/ABC电视集团(Disney-ABC Television Group)数字媒体部门主管艾伯特•陈(Albert Cheng)对YouTube的受众进行了评估。他迄今为止的结论是,这家网站并不值得冒险。“如果是为了促销,那么多少流量才值得去做?”他问道,“我们最好不要夸大它的真实效果。”

      迪士尼和其它传媒公司也对现行的版权制度心存抱怨,因为它们不得不监控自己的作品内容,然后向各家网站发出数以千计的通知,要求它们删去某些视频短片。

      为安抚这些公司,YouTube、MySpace和Bolt等网站正忙着采用新的过滤技术。据认为,这些技术会让监控工作更为轻松。谷歌也一直在炫耀其令人生畏的财力,并动用数千万美元购买许可证,防范出现诉讼威胁,从而努力诱惑潜在的YouTube合作伙伴。

      从根本上讲,YouTube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可能是维亚康姆(Viacom)。该公司旗下不仅有MTV、尼克儿童国际频道(Nickelodeon)和Comedy Central等品牌,还拥有对互联网上年轻受众极具吸引力的视频短片内容。

      今年早些时候,维亚康姆与谷歌签订了一份限制性分销协议。但该公司最近透露,不会在YouTube问题上轻易妥协。该公司律师已正式发函,要求YouTube撤除有关Comedy Central明星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的视频短片。

      尽管这份律师函充斥着法律术语,但它传达的信息仍很明显:如果YouTube等网站需要内容,那它们就必须付费购买。

      译者/何黎

    • 家园 除了Myspace 和 Youtube之外

      cchere也很牛嘛。每天都上万人,热闹得很啊。

      听说facebook也不错,不过从来没去过。

    • 家园 铁手兄,请教

      老农说干九干,联系了几家web host,告诉他们要办一个YouTube, 竟然都不支持中文,老兄能推荐几个么?

    • 家园 这个初期的投入那么大,到哪里找那么多钱来支持啊?
    • 家园 大伙儿都被YOUTUBE烧红了眼,俺那边

      却在唱衰IT。难怪不招人待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