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明教各大政治势力指掌图 -- 云横居士

共:💬12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明教各大政治势力指掌图

      明教,我认为是金小说中最有意思的一个帮派,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修成正果的大帮派,他横空出世又戛然而止;既不象红花会那样一团和气又不象天地会那样大浪淘沙也不象丐帮那样在我们眼前一天天老去让人心痛。同时他又是一个暗流涌动的帮派,各派力量你争我夺,时而合纵时而联横,人间百态立现,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一个先分析分析明教这个帮派给大家开胃:

      明教的主要派别:一、殷派,代表人物自然是鹰王和天鹰教高手了。殷天正在四大法王中年岁最长,武功套路最接近中土,他的手下可以自成体系。从这些角度上来看,殷派应该是外来户,是当年阳教主或者阳教主前任吸收进来的。这派人不是明教核心成员但实力很强。

      二、五行旗,代表人物谢逊、五行旗。这一派主要成员基本都在外地,领导地方武装工作,与殷派同属于封疆大吏,属于外围的实力派。至于谢为什么会在五行旗这一派中,我后面会讲。

      三、杨派,代表人物杨逍、范遥以及四门高手。这一派是明教本部核心成员,是明教中央的实权派。

      四、韦派,代表人物韦一笑、五散人。这一派势力最弱,个人认为他们是一个类似纪委或者中情局的组织。

    • 家园 云横啊云横...你不老老实实说韩..跑这里来..

      太中大夫如何..宣威将军又如何...老夫一样参你!!

    • 家园 我也送朵花。这几年好象有种风气潮流,不少能人喜欢把

      一些有名气的古今小说抽丝剥茧。按自己的分析,自己的想象,把小说的

      内容尽情发挥。我也不知道此途是利多还是弊多。

    • 家园 历史联系现实,好文章
    • 家园 【文摘】{外篇}龙王和光明右使

      无疑,龙王最初是拥谢派,因为阳顶天和谢逊对他和韩千叶婚事的态度而对阳谢心存好感。谢派在高层人物中势力薄弱,所以一定需要波斯总教的支持,使权力过渡更加具有合法性。因此谢逊显然早在在阳顶天失踪前就着意接纳黛绮丝,支持她与韩婚事之举就是伏笔。但是这造成了另一个负面的作用,就是间接地让喜爱黛绮丝范遥心生怨恨。另外也造成了很多教内的兄弟心怀不满。而黛绮丝本身也另有任务的,虽然感激谢逊,但是她毕竟忘不了中土之行的目的。因此可以判断,谢逊和黛绮丝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和协议:即黛绮丝帮助谢夺位,而谢给乾坤大挪移的经书。

        

        另一方面,范遥本身与杨逍交好,同时对韩千叶心怀嫉恨。毫无疑问黛绮丝和谢逊的联合让范投入了杨派。此后,随着光明顶上各派角力的白热化,冲突不断加剧。杨范二人分析了当时形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各派中对杨逍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谢逊。因为谢派拥有总教和基层的双重支持。但对谢逊,杨逍和范遥还要维持表面的客气,毕竟在最后摊牌之前还不能公开得罪还有教内众多的兄弟支持的谢逊。故此以离间为中心,以黛绮丝从谢逊身边分化开而并不造成与谢的直接冲为基本点,成为杨范离间工作的既定政策。

        

        这一离间的过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可以想见的是,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太多可以借鉴的案例。再加上杨范两人的天才脑袋和珠联璧合,最终导致成功地分化了黛绮丝和谢逊二人。两人使谢逊疏远黛绮丝并最终丧失掉对其的信任。而范遥,由于一直对黛绮丝未能忘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范遥趁韩千叶下山未归来到黛绮丝窗前苦诉衷肠,黛绮丝感动之余却得知杨范的计策。气愤之下找到杨逍。两人言语不合大打出手。此时韩千叶赶到。范遥对韩毫不容情,两人对撼千钧一发之际,黛绮丝护夫心切上前阻挡,范遥回收全力而中了韩千叶的独门武功。黛绮丝与丈夫趁乱飘然下了光明顶。

        

        杨逍对黛绮丝冠以伤残兄弟、叛教之罪予以除名。谢逊因先前与黛绮丝过从甚密大受波及,从而丧失掉众教众的信任。谢派由是势微。范遥内伤治愈后却损毁容颜,自此深恨韩千叶。后见黛绮丝既已远去,又见教内兄弟四分五裂,范遥心灰意冷之余,不顾杨逍劝阻悄然下山。

        

        游历江湖数载后,范遥为了刺探情报染发装哑巴进了汝阳王府充当卧底。后在江湖上遇见韩千叶。韩千叶夫妇二人此时已经乔装改扮,更名换姓,少有游侠江湖。范遥识破了韩千叶的身份,一时间夺爱毁容之恨,涌上心头,于是会同王府高手痛下杀手。韩千叶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金花婆婆(黛绮丝)现身。范遥见记忆中的青丝红颜、如花美眷已成了鸡皮鹤发,惊悸之下,大彻大悟,飘然而去。

        

        韩千叶伤重胡青牛不肯施以援手救治最终死去。金花婆婆自此深恨明教。后杨逍在光明顶见到小昭,深知其必与黛绮丝甚有瓜葛,于是加以提防。而范遥在大都遇见小昭,误以为是黛绮丝,如见鬼魅,后来知道认错人叹息而去。……

        

        一出明教中野心、暴力、仇恨、爱恨相交织的大戏自此终于告一段落……

    • 家园 【文摘】明教各大政治势力指掌图(4)

        最后说本章的重头戏韦派:

        说实话,本人比较不喜欢韦派,因为他们在整个明教的发展进程中很多时候是躲在阴暗的小角落,他们的很多事情不是用真实实力说话而是在耍政治手腕。

        韦派冲到前台在书中有所表示的其实就是火并那一次,韦与殷都成了教主的直接候选人。殷派自成体系,殷的子女师弟都是大家,而且鹰王手下势力绝对不在五行旗之下,这也是他日后一人与六大派分庭抗礼的资本。而韦派有什么?韦一笑行事诡秘,在倚天书中,绝大多数时间江湖人士只是听说有这么个人。而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役,五行旗天鹰教都是率领大军回防,而韦一笑和五散人如何?孑然一身得上了光明顶。这就充分表明了韦派的实力。按理说,这样的实力怎么可能会觊觎教主之位呢?又怎么能够成功呢?我们来看看韦派的表演: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战:韦一笑抢夺殷离,五散人都知道这是在抓天鹰教的小辫子;说不得抓张无鸡,也明说是要控制五行旗。这两件事情办完,当时的口号还是要利用这些人化解以前的恩怨团结一致抵抗外辱,但当他们到了光明顶以后一场大戏正式上演,周颠当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马上提出了大战以后杨逍要推举谁当教主的问题。然后其他几人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一唱一和给杨逍施加压力,这不是逼宫么?此言一出,以前那么多大义凛然的表演立时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正所谓祸起萧墙,光明顶上的一场惨祸其实就是由韦派的卑劣行为而引起。

        至于说韦为何与五散人是一派,理由有二:1、韦与五散人身份地位相似。韦和五散人在阳教主时代都没有什么具体的行政工作,但他们与谢逊的闲散不同,也不是龙王MM那样不关心政治。他们是因为工作性质而没有具体的行政工作。在张时代,韦一笑戏耍丐帮、彭和尚在大都的出现和后阳顶天时代彭和尚义救王盘山那个幸存者以及后张时代周颠救朱等事件看出,他们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单独行动和秘密行动。

        2、在很多事件上韦与五散人是同气连枝一荣具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火并事件中韦与五散人一同下山;蝴蝶谷大会韦与五散人一同受到提拔重用;在光明顶逼宫事件中,五散人明显是在挺韦等等

      下面说说,张时代以及后张时代明教各大派别的最终结局。

        在光明顶事件结束以后,张顺利成为明教的教主。那么明教这场政治角力的胜利者是谁呢?我们也可以在书中一窥端倪:

        “当晚张无忌大会教众,焚火烧香,宣告各地并起,共抗元朝,诸路教众务当相互呼应,要累得元军疲于奔命,那便大事可成。是时定下方策,教主张无忌率同光明左使杨逍、青翼蝠王韦一笑执掌总坛,为全教总帅。白眉鹰王殷天正,率同天鹰旗下教众,在江南起事。朱元璋、徐达、汤和、邓愈、花云、吴良、吴祯,会同常遇春寨中人马,和孙德崖等在淮北濠州起兵。布袋和尚说不得率领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皎儿等人,在河南颍川一带起事。彭莹玉率领徐寿辉、邹普旺、明五等,在江西赣、饶、袁、信诸州起事。铁冠道人率领布三王、孟海马等,在湘楚荆襄一带起事。周颠率领芝麻李、赵君用等在徐宿丰沛一带起事。冷谦会同西域教众,截断自西域开赴中原的蒙古救兵。五行旗归总坛调遣,何方吃紧,便向何方应援。

         这等安排方策,十九出于杨逍和彭莹玉的计谋。张无忌宣示出来,教众欢声雷动。”

        很显然,杨派得势,杨逍确立了在新领导班子里二号人物的地位,以及在以前他写教史促成殷杨两家的政治婚姻等一系列手段,树立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而另一个受益者就是韦派,韦派和五散人全部得到提拔,从散人变成了各地的指挥员。

        失势的是天鹰,殷老头被弱化到与五行旗并列的地位;而五行旗明升实降,虽然5大军区司令上调中央军委,但是在各地的实权却被收缴,失去了独霸一方的能力。

        

        这次教代会的结果一方面是统一了政令,收缴了地方武装的指挥权,加强了教中央的权威。但另一方面,那些在地方上能够掌控局势的军队领导脱离了自己的队伍,加上后来明教中央不断得精英化,使得地方上一批更加少壮派的军官坐大,最终成为一股新的势力。朱、徐等这些原五行旗中下级军官逐渐成为左右明教历史走向的决定性力量。

        殷派,虽然与张是至亲,但他们在明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犯过错误与分裂过中央,所以他们被打入另册是理所当然的。同样的红某方面军也曾在长征中犯下过类似的错误,他们最终的结局也大多是虽有元帅大将之封,终生没有再掌大权。

        韦派在这次改朝换代中终于是压对了宝,地位也得到大规模提升,无奈他们实力太弱,即使是镑上了教主也难于统御底下其他几派势力,最终在另一次政治站队中,他们权衡利弊选择了本应当是他们下属的朱这个五行旗的新生代,至于建国以后的清洗,他们自然是跑不了,但还是不得不佩服他们敏锐的政治嗅觉。

        谢派,被人为得分化,在明教中央精英化的大背景下,五行旗的分化造成了他们自身的分裂,虽然最终是这一派取得了胜利,但当年的少壮派被更加少壮的一派击败,也着实令人感叹。

        杨派,他们最后还是死在了自己那一己私利之上,杨派代表了知识份子阶层,代表了明教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在面临风起云涌的社会大变革时往往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后阳顶天时代到后张时代,这几十年中,杨派都在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既得利益,都在拒绝变革拒绝与其他派别分享权力,身处高位却没有为将来的事情做一个周密的安排,以至于杨派一直处在内遭人忌外无强援的尴尬境地,虽然他们以自己高超的管理才能维持着明教的运转,也取得了历任教主的欢心和信任,但他们无力也没有想过去阻止一场摧枯拉朽的革命对他们的荡涤,他们的失败也正是历次改朝换代中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 家园 【文摘】明教各大政治势力指掌图(3)

        下面说说殷老头

        殷老头是实力派,有队伍,能力强,参加革命早,资格老,除了教主谁都不服气。论资排辈也该轮到他老人家了。但他为什么没有成功呢?说白了,他政治上太过幼稚,没有看清形势。

        当年,单论实力,殷应该是光明顶上最强的。纯用数据说话,殷当教主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问题是,殷派太过张扬,自己把自己推向了其他几大派的对立面。其实,教主的最有力竞争者根本不是什么势力薄弱的韦派还有羽翼未丰的谢派(这么叫好象顺嘴一点,以后就这么说吧)而是殷派和杨派。但是,杨逍在这个问题上本身就处在有利的位置,他根本不用表态,只要保持现状,自己就是实际上的教主。而殷一时间头脑发热,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结果,人家杨没有动手,谢派和韦派这样有志于教主之位的力量就主动跳出来与殷大干了一场,好一招“乾坤大挪移”,殷还没有与自己真正的对手交锋就损折锐气早早出局,同时另两派也大伤元气,根本就不能对杨派造成任何威胁,此时杨派表个态,表示不作教主,就立时控制了局面。

        那么,殷派是否有机会取胜呢?取胜机会不大,但也有一拼。你杨派不是不表态吗?好,我也不表态,但我把态度弄得暧昧一点,一方面表示无意教主,另一方面表示要改组光明顶的领导层直接触机你杨派的根本利益。韦派和谢派一定会同意,并非常积极地希望促成这次洗牌。这样就迫得杨派这个既得利益者走到两难的境地,无论这个提案是以武力还是和平方式解决,杨派一定大受挫折,加上另两派实力尚弱,殷派就能坐上盟主的位置,虽然没有绝对领导权,但站在如此高点以后行事自然方便得多。

      下面说杨派

        杨派是整个明教的既得利益者,是明教的官僚集团。在阳教主时代杨逍就已经确立了“总理”的地位,整个教中的日常事务都出自他手。在火并中杨逍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了实质上的明教教主,那么杨逍是否真的胜利了呢?

        没有。杨逍只不过暂时击败了对手并没有最终整合明教为自己所用,造成了明教的分裂,对于杨逍当时的地位来说,这样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那么杨逍错在何处?杨逍错在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应该在哪里。在他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是将自己同其他3大派等同起来了。但是以他当时的地位,他已经是实际上的教主,参与火并最好的结果不过是给自己加一个教主的虚名,失败对方也不能须臾间毁掉光明顶的整个官僚体系,所以杨派还是各派拉拢的对象。在这场争斗中,杨派本来就处在不败之地,只要不是一场大革命,不把以前的体系整个推倒重来就基本能达到他们的诉求。

        那么杨派最高目标是什么呢?当然是全教围绕在以杨逍为中心的教中央周围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退而求其次,就应该是最大限度的保证自己势力不受损失的情况下推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教主,自己躲在幕后操纵。最坏的结果才是自己到前台来,与各地的封疆大吏交恶。然而,杨派走的却正是这最坏的一条路。

        那么,当时杨派是否有实现第二条路的条件呢?有。在这四大派中,殷派实力最强,而且是志在必得,杨派倒向他肯定不会受到重视;韦派相对薄弱需要依傍大派系,但是韦派都是搞间谍工作出身,都是老油条,根本不好控制;剩下的就是正处于上升状态的谢派了。

        谢派实力很强,有群众基础能与殷派一争高下;同时他们出身底层政治手腕比较差,容易控制;第三,谢派势力还没有来得及向中央渗透,在中央缺少必要的资源,而他们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中央依仗杨派的势力的支持。所以谢派与杨派是存在很强的互补性的,所以如果杨派与谢派联合那么明教大事可定。但是最终两派并没有走到一起来,原因何在?

        我们从书中找找线索:谢逊灭门惨祸发生在他儿子一岁多点的时候(书中有记载),而龙王MM破门出教是在阳教主失踪后不久,殷老头下山是在数年之后。也就是说,那场大火并应该是在殷下山之前不久发生,其时谢派首领谢逊其志主要在报仇而非教主之位。从殷派与谢派日后的仇怨之深来看,殷谢两派一定有场厮杀,但当时的谢派主要主张也不太可能是为谢逊争教主之位,而是反对殷当教主。这个在书中说不得曾经表示过,当周颠与杨逍在光明顶争执的时候,说不得曾经说:“我既不是殷派也不是韦派……”可见,当时在前台争教主之位的是殷派和韦派。谢派因为谢逊已经如同失心疯一般整日为了报仇而奔走,失去了争夺教主的能力和锐气,甚至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所以杨派自觉不自觉得放弃了谢逊,将谢派势力边缘化,这样杨派在整个事件中就处于无任何一派可支持又受到所有派系敌视的尴尬境地。最终结果殷派韦派两败俱伤,谢派被削弱后边缘化,而杨派也无法站在道义上的高点,最终导致明教的分裂。

    • 家园 【文摘】明教各大政治势力指掌图(2)

      各大势力基本说完了,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表演的。

        当然,大戏的序幕自然是阳教主夫妇的突然失踪。这件事的最开始自然是全教上下四处打听搜索,大概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毫无进展以后,全教上下就自然而然得打起自己的小九九了。

        殷派,实力雄厚,殷老头认为自己年岁最长,武功很强,理应暂摄教主之位。所以殷派活动最欢是毫无疑问的;韦派实力最弱,在中央没有实权,在地方没有势力,这次危机正好是个契机,而且政治斗争中搞间谍情报的人都有掌握政权的欲望(西有中情局东有克格勃都是例子),所以他们也是内乱的很大助力;杨派是实权派,杨逍管理光明顶和中央卫戍部队,还负责坐望峰的明教火种,从他后来修订明教教史来看,他也负责着明教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阳教主失踪了,教中央的日常工作自然而然是应该杨逍主抓的,所以阳教主失踪对于杨派是最有利的;五行旗,虽然同为实力派,但他们在中央没有领导权,是少壮派,同时也是上升最快的一派,首领谢逊深得教主信任,可以说是教主的心腹,如果教主不挂,假以时日当然应该由谢顺利完成新老两代领导集体的交接,这个在当时其实已经是山雨欲来之势了,只是这件事来得太突然,谢逊还没有足够抗衡其他派别的实力就被推上了前台。

        所以我们来整合一下四派对于阳教主失踪这件事的态度。殷:教主肯定是死了,所以必须立即选立新教主;韦:教主即便没有死,现在群龙无首不利于教内的安定团结必须立临时总负责;杨:教主只是暂时失踪,在不明真相之前应当一切照旧,坚持三十二届四中全会精神按部就班地走有光明顶特色的明教道路;谢:既不同意另立教主也不同意一切照旧,建议召开教委扩大会议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

        事情发展到后来自然是一场撕杀:天鹰与五行旗说白了是勋旧派与少壮派的矛盾,这中间还有一个谁是将来解放战争领导者的问题。一场大战下来,从结局上看这两派应当是两败俱伤,都失去了争夺教主之位的实力。甚至其势力被挤出了明教中央的核心圈。当然其中也有谢逊以外出局这个突发事件的影响;韦派遭受重创,杨逍击碎说不得(??记不准了)的肩胛骨,多次击败周颠。最终韦派退出角逐。

        也就是说,这次大战的胜利者应该是杨派,因为杨派本身的诉求就不是当教主,而是掌握中央的领导权,他们也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诉求。当然战后,范遥以寻找教主为名离开光明顶,杨逍为避嫌而去了坐望峰,但我们应该看到,整个光明顶的官僚体系被完整得保留了下来,一直到六大派合围光明顶杨逍都是明教实际上的领导者。

      下面说说为什么要把谢逊归到少壮派之中。

        谢逊的出身在明教四大法王之中出身应该是最低的。书中说他是猎户出身,而殷、韦都有人考证过是大家出身,龙王MM更是了不得的人物,还是海龟....那么谢逊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谢逊在阳教主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干部?好象在阳教主的遗书中说他文武全才。同时他又是一个与阳教主心意相通的下属,他与教主的政治观点最为接近,处事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也相似(比如在龙王MM的婚事上,他与阳教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可以试想,当时阳教主一定对这个下属大有“肖我”之感,自然少不得对他进行重点培养。那么一个猎户,如何能在教主和其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文武全才呢?天鹰系统自然没有他的位置,间谍系统人员已经很满了竟然有5个散人(没有实际工作的闲散人员??小开玩笑,其实大体意思应该是不需要从事什么具体的行政工作,而自由行事)中央有以杨逍为首的官僚体系把持,象谢逊这样没有根基的人想进入也很难。那么最为广阔的舞台其实就在基层,在与蒙古大军斗争的第一线——五行旗。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谢逊开始是作为第二梯队干部下放到地方上参加基层工作的,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成昆多次上光明顶竟不知道自己的徒弟也是明教教徒。而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阳教主很自然地就把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并有了一定领导工作经验的谢逊调往中央。而此时的谢逊分管的工作是什么?书中并没有提及。也可以这样认为,谢逊在光明顶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工作。他在光明顶唯一做过的大事就是阻止龙王MM进入密道(当然为什么谢逊知道密道口而杨逍不知道这个问题也挺值得玩味)。我们再回顾前几年某次领导班子的交接,其中关窍不很明显吗?

        再说那次火并,天鹰与五行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仇以至于在共同抵御外辱的时候也要互相攻伐?按理说,天鹰的殷老头想当教主是有这个资历的,人家很早就是明教的常委了,而五行旗是什么地位?再说他们五个旗主中有谁可以号令另四旗?显然没有,争夺教主之位,怎么说也是法王使者这个级别的高官的事,一个省部级干部想觊觎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不是很可笑的吗?所以,当年五行旗推的肯定不是自己中的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显然就是谢逊。至于谢逊的意外出局那是常人无法预料的。

        那么如果谢逊没有那样的惨祸是否能成为明教教主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教主的遗书出现,谢逊也不一定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原因何在?谢逊的资历太浅,他所仰仗的是还没有成气候的最地层教众阶层,在中央上有杨逍范遥这样的官僚系统把持朝政;下有韦一笑五散人这样的间谍组织蠢蠢欲动;旁边还有一个殷老头这样实力强劲的老干部虎视耽耽。谢逊仅凭一张“你办事,我放心”的条子就想南面而坐?难啊。政治斗争,实力才是硬道理,古今同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