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灭北洋魂 -- 萨苏

共:💬34 🌺8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不灭北洋魂

    这可以算是从军是角度对北洋舰队的辩护,更多的,则是献给那些在这场战争中为国家献出生命的中国第一代海军军人。

    北洋舰队和日军最激烈的战斗就是邓世昌“撞沉吉野”那一幕的大东沟海战。此战后,中国舰队对黄渤海的制海权基本丧失,最为令人痛切。对于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的表现,存在若干批评,有的颇有道理,有的似乎还可以商榷,下面,对某理解中认为可以商榷的几种批评阐述一点儿愚见,与方家商榷。

    批评观点一。北洋舰队阵型愚蠢,试图采用骑兵作战分割对方的打法,而不懂得海军T字炮战抢占一横的原则。

    海战中切割对方然后歼灭的战例其实很多,比如崇武以东海战,大陆的护卫艇编队就是采用分割战术,插入永昌舰和永泰舰之间,分头缠住,集中炮火攻击永泰,先迫使它重伤退出战场,然后围住另一边的永昌将其击沉.假如和永字号打队列战,不管是不是T型阵,恐怕大陆的护卫艇队会被一一击沉,象梁天价海战那样.说到底海战和陆战一样,都是以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有效发挥,同时分散对手力量为重心的.任何战术都服务于此.

    T 字型炮战始终是海战经典,不过,反例也有,比如大西洋海战,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与俾斯麦号的作战,就是在抢占T 字型阵位的时候被德舰第四次齐射击沉了"闪亮的胡德".其原因就是T 字型炮战有个最大的弱点,--自己的舰艇航线固定,对方容易瞄准,而且侧面暴露,中弹面积大.如果对方的炮火凶狠,射程远,摆这个阵势有挨打的味道.T 字型炮战不是万能的.当然,它的确是海战中的宝贵经验.不幸的是它的有效性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三次大海战奠定了它的地位:大东沟,对马,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突破作战,而甲午战争刚好是第一次检验它在装甲舰战斗中的效果.丁汝昌是不可能事先知道结论的.

    所谓 T 字型炮战战术,实际上源远流长,并非装甲舰时代的产物,如果追溯它的鼻祖,应该是英国海军名将阿尔比马尔,英国自从建造了54门炮的太子号战列舰后就精心设计这一战术.当时战舰的火炮都是安装在两舷,所以只有侧面对敌才能产生最好的作战效果,如果以全舰队的侧面,面对对方的纵队,打击其先导舰,便可以产生可怕的效果.同时,当时军舰上有一个"崇高"的职位,就是木匠.因为当时球型炮弹不能爆炸,中弹后只要木匠赶到及时,很少有军舰会沉没,除非是迎凤面多处中弹,来不及修补,海水顺潮流迅速涌入,军舰会沉没.那么抢占 T 型的那一横,敌军先导舰三面受弹,当然必有一面迎风,比较容易沉船.太子号之前的英国海军没有大型舰,波涛之中很难保持队形,以后建造了多艘大型军舰,如皇家橡树,皇家巡游者,就能够在海上保持战列纵队了,这就是"战列舰"的由来.

    所以,这是一个比里萨海战和亚历山大海战还要古老的帆船时代的战术,它在对马海战中的表现,称之为复兴更为合适.

    装甲舰的出现,带来的其实是三项新的变化.第一,舷侧火力减弱,首尾火力加强.第二,开花弹的出现,使击沉敌舰的概率大大增加.第三,大型舰只装甲改进,而火炮的弹头风帽和延时引信还没有出现.针对这些变化,各国海军当时都在研究怎样应对.如果看看英国海军当时的主力舰阿迦门农号,日本的甲铁号,德国的萨克森号,各位就会感叹当时设计师的想象力了,真是连恐龙都设计的出来,原因就是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军舰应该是什么样的.具体到到大东沟海战,甲午战争前夕,原有的理论已经落后,并没有新的完整的海战理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说,双方采用什么阵型,都是合理的,谈不上纸上谈兵和食古不化.

    北洋舰队采取切割对方的战法,没有去追求T字那一横,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批评观点二,北洋舰队吨位多于日军,主炮口径大于日军,却战败,情理不容

    实际上战斗力还包含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技术水平。如果考虑到这个问题,相对于日本舰队,北洋舰队并不占优势,必须扬长避短才有取胜的可能.注意,北洋水师的将领们考虑的是怎样打胜,后来清廷的文人只要考虑责任问题.

    回到以前讨论过的克里木战争,威风八面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在锡诺普海战之后,和他的黑海舰队就销声匿迹了,直到他带领水兵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多角堡高地壮烈战死.海军为什么成了陆军?军舰呢?

    全部自沉了.

    原因就是英法舰队加入土耳其方面作战.单看吨位和火炮口径数量,黑海舰队的确不亚于英法舰队,但是英法方面采用的是螺旋桨装甲舰,而黑海舰队还是明轮加帆的木制舰.技术的落后使黑海舰队成了一堆活靶子.

    北洋海军对于日本联合舰队,正是存在着这样的技术差距.

    有这样严重吗?

    所谓快炮和慢炮,到底是什么差距? 一句话,一个有炮弹壳,一个没有炮弹壳.北洋海军的重炮,是没有完整炮弹,只有弹头和药包的,射击完毕,需要先清理炮膛,然后放弹头,一包一包放火药,然后发射(因为火药量不同,射程也不一定).日本军舰呐?只要把炮弹往炮膛里一填就打! 不要讲风凉话,把自己想象成北洋水师的水兵,然后看看这个差距.在密雨般的弹雨下,一丝不苟的进行这样的操作,没有一门炮因为自己的原因炸膛,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说当时的水兵,是非常英勇的.<甲午风云>里邓世昌一船的炮弹壳,天上掉下来的吧?有人要问了,当初为什么不买好的炮? -- 您可以问问当年大家为什么使286,北洋海军建成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快炮呢(广东海军北调的广字号倒是有快炮,但是吨位太小了,没有决定作用),十几年海军不添一船一炮,这就是后果.这只是炮,航速,损管什么的先不提.那可是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有了这个差距,不管您是不是唯武器论者,您也要承认,仗,谁都是靠武器打的.战列舰对巡洋舰怎样? 二战时挪威的旧战列舰诺格就被小的多的德国驱逐舰击沉了.珍珠港呢,大战舰输给了小洋铁皮飞机.甲午海战,日本也有和超勇扬威同样型号的战舰 -- 筑紫.它当时在干什么?已经是二线的练习舰了.超勇扬威还是中国海军的一线主力.

    如果一个笨重的汉子和一个灵巧的武术高手搏击,怎样能取胜呐? 第一,扭住他,不要让他围着自己眼花缭乱的机动,限制他的灵活,第二,一拳致命,最好是近身撕搏,不让对方的招数发挥.我想,综合了锡诺普海战的切割,里萨的冲撞,北洋舰队设计的阵型就是这个目的.

    忽略技术含量,仅仅从吨位和火炮口径无法判断战斗力的强弱。

    批评观点三,北洋舰队不应该摆成横队迎战,应该摆成纵队

    如果北洋舰队也象日本舰队那样摆纵队怎样呐?

    那么只能横着摆了,如果纵着,就真成了T型的一竖了.中国舰队在浅水区,靠近港口一方,航速慢,如此摆队,不是绑住自己的手脚么,日舰是不会让北洋海军占据那一横的,如果我是伊东,就从中国舰队前或后方分两队夹进去,先打先导舰或者殿后舰,因为那样日舰就会形成沿着中国海军两侧追击,中国海军远端的舰艇只有转过来迎战才能打上对手,而机动,正是中国海军当时的弱点.再说,那样会形成一个怎样的队形呐? 您可以自己摆摆,然后必然觉得很无理.

    此外,中国海军的舷炮并不出色,主力舰定远,镇远在反对侧都存在很大的射击死角.而日本军舰出色的就是舷炮,看看吉野的图纸就会有印象(当然三景舰上那三门废物大炮另说,但是实战中这三门炮无一命中,摆什么队形都可以忽略不计了).中国军舰呢,比如扬威,首尾的炮塔是固定的炮廊,对侧面要转过火炮从固定的窗口伸出去打,操作很成问题. 摆这个队形,正好发挥日舰快炮多,打的准,机动性强的特点,可以说是日本方面想怎样打就怎样打.

    当年和青岛潜艇学院的朋友摆了几次,最后的结论是 -- 如果这样摆阵,就算是再给丁军门两条船,也一样的输,而且没有反本的机会.照实战打,还有希望些.如果实战中真的摆了这个队形,那才真叫食古不化,纸上谈兵也.

    批评观点四,北洋水师的战败是当时的军人作战不利

    实际上,某以为这次海战的失利,和阵型,军人个人的胆量都关系不大.甲午,是一个国家输给了一个国家.责怪参战的军人,是不公平的,从战斗过程看,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大东沟之战,所有沉船舰长都遵循英国海军的传统,以身殉舰.威海卫,海军除了年轻的萨镇冰,叶祖圭等留下来成为中国海军复兴的种子,高级将领全部自杀殉国.从军人精神角度,北洋的海军军人所为无愧任何一支古今劲旅.从专业技能角度,他们也无愧于当时的翘楚.听萨镇冰的原话:"别人给太太打金镯子,我的金镯子,是戴在我的船上的." 而且,现在的海军中,也没有达到每个舰长都精通英语呢.

    简单的说,如果甲午海战中,中国海军带足弹药(实际载弹只有半个基数,丁汝昌曾经百般催迫,无奈清朝官吏的效率大家都可以想象 -- 比明朝稍好,明朝是如果不行贿,就不发给你武器. -- 虽然如此,护航的任务不可能延期,所以只好带半数弹药应敌,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如果击中的炮弹全部爆炸(不但是海军,陆军炮弹中了不炸,在清军几乎成了正常,参见龟井兹明的<日清战争亲历记>),结果就完全不同.

    军人可以打赢战争,但是有的战争,无论如何军人都是无法打赢的.

    在抗战的时候,因为日军炮火猛烈,记者们纷纷义愤填膺,指责政府无能,在<大公报>上联合给中国军事当局提出建议,他们的观点似乎很好.日本人虽然炮火猛烈,我们的武术厉害,和他们打近战就是了.

    问题是怎么能够穿过炮火去和对方打近战呢? 日本人有大炮为什么要打近战呢? 记者先生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大刀队,只是一个美丽的泡影,无论怎样的武术高手,大多数时候,他们的90%,都要倒在冲锋的路上.

    一相情愿.

    为什么海军不更新装备? 颐和园? 看看陆军在旅顺丢掉的克虏伯203毫米后膛大炮.不,限制李鸿章才是真正的潜台词.

    为什么要签订马关条约? 卖国成性? 清朝的官员也是中国人,他们何尝不希望中国强大? 当时的清朝是一个胡桃,壳已经敲开,里面只有好吃的胡桃肉了.看看北京的防务,当时全北京的守军是多少? 1.5万. 1.5万人,能守住北京? 一个虚弱的王朝.

    为什么日军在中国势如破竹? 看看当时东北居民打着"大明遗民"的旗帜欢迎日军的照片,这是一个人民对国家没有概念的民族.

    .....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利,是一个整体的失利,而不是一个阵型的问题.

    [完]

    关键词(Tags): #北洋舰队(嘉英)#甲午战争(嘉英)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不会游泳的鱼,daharry,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甲午战争的败不在于海军的败

      最近看了本清日战争的书,推翻了我之前的一些看法。

      现在的观点是,这场战争的败,责任并不在于北洋舰队,

      而是整个作战体系。其实后来的陆战,清朝也是败得

      很难看,甚至比甲午海战更难看。甲午海战其实北洋

      舰队运气差了一点,输得不是太多,跟日本损失的比

      可能是在73开。但是后来的陆战呢,清国完败。

      我想,历史应该还北洋舰队一个公道。

    • 家园 几个问题

        快炮和慢炮不是以装弹方式分的,就是现代火炮,150mm以上的就基本是分装弹了。当年的慢炮是架退炮,炮管连同炮架一起后座,开炮后得先把大炮往前推到原来位置上再装弹;快炮是管退炮,有吸收后座能量的装置,光是炮管后座,有复进机,省去了前推的过程。

        关于T形阵,军舰侧面迎敌有利是什么时候呢?一是早期使用前膛炮的战列舰,舷侧排上几层几十门炮,只能向侧面开火。二是从前无畏舰开始的主炮布置在中轴线上的战舰,主炮布置在中轴线上每门主炮都能向两侧开火,向任一侧都能使用全部主炮,而第一艘这种战舰到1892年才造出来。

        定镇两舰主炮塔在两侧,只有向正前方和正后方才能四门主炮一起开火,稍侧一点就只能两门开火了,所以丁汝昌摆成正面迎敌是他所率领的舰队唯一正确的阵形。

        定远舰这样的火炮布置,造成左炮塔向前时炮口离前舰桥太近,大东沟海战第一轮炮火的炮口冲击波就放倒了舰队司令,影响了后面的作战。

        从这看来丁汝昌对海军理论有一定研究,但实弹演习太少,至少没演练过左炮向前实弹射击。

        细究起来,北洋舰队到大东沟的目的是掩护陆军登陆,大东沟海战的结果是日本舰队先撤出战场。从这个结果看,北洋舰队达到了预期目的,大东沟海战不能说完全失败,从某个角度看还可以算是胜利。

        北洋舰队最后的失败原因一个是后勤,大东沟海战后回港得不到修理无法再出战(一说是上层消极想保存实力);二是陆军,陆上炮台没守住,本来是保护舰队的大炮变成打击舰队的利器。所以北洋舰队的复灭实在怪不上海军官兵。

    • 家园 快炮和慢炮的区分应该不是这样的

      "所谓快炮和慢炮,到底是什么差距? 一句话,一个有炮弹壳,一个没有炮弹壳.北洋海军的重炮,是没有完整炮弹,只有弹头和药包的,射击完毕,需要先清理炮膛,然后放弹头,一包一包放火药,然后发射(因为火药量不同,射程也不一定).日本军舰呐?只要把炮弹往炮膛里一填就打!"

      大口径舰炮多使用分装的药包,否则药筒太重无法装填,衣阿华级战列舰的16寸主炮,用的就是药包。中小口径火炮使用定装的药筒。

    • 家园 萨老大早期的雄文,又一篇被挖掘出来了。

      读了很受教育。

    • 家园 不灭北洋魂,不屈中华人
    • 家园 有道理
    • 家园 【文摘】战略意识上,败之于海军战略保守

       当第一艘载上军队的船服务于国家经济政治目标的时候,一种以国家为基本范畴、以海上实力为后盾的权力要求便诞生了。19世纪末一个叫马汉的美国人将它概括为海权。

        海权主要表现于国家对海军的使用,由此而用海军战略(即海军建设和使用的总体筹划)来揭示一个国家对海权的认识水准便成为必然。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起步发展近代海军,却奉行着完全不同的海军战略,昭示了两国海权意识的巨大差距,甲午海战不过是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结论。

        1853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来到广州禁烟,并节制水师。这是一个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于一身的使命,使他得以面对海洋,跃出自我封闭的思想牢笼,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穗期间多方收集情报,组织编译了介绍世界地理知识的《四洲志》,致力于海防建设,提出了学习引进西方技术,建立西式舰队的初步方略。随后,林则徐政坛受挫,魏源承其密友衣钵,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呕心沥血10年,编撰了100卷本的名著《海国图志》,震聋发聩地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并阐述了一整套筹海防、建海军的思想理论。林、魏当之无愧为导引中国近代海军战略意识诞生的先驱。

        日本是从中国鸦片战争战败的教训中开始改变其200年“禁海”的国策的。1843年,日本改革派思想家佑久间象山感慨于“英夷寇中国”而向幕府上书“海防八策”,朝野间以中国为“前车之鉴”的议论日多。1853年,日本同13年前的中国一样被置于西方的炮舰之下,从此购舰造船,发展近代海军,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从战略意识上考察,中日起步发展近代海军之时,同属国家政治上的改良性举措,但同中国有异。其一,日本统治阶层了解世界形势变化的意识强于中国。《海国日志》传到日本后,大都被政府征用,1854年由负责幕府海防外交事物的官员川路圣谟组织将其中的《筹海篇》、《墨加利篇》译成了日文公开发行,到1856年已有各种刻本22种。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桥本左内等给予明治维新以重要影响的人士无不竞相捧读,成为日本统治阶级的“审强弱之势,决胜败之机”,更新战略意识的武器。然而《海国图志》在其故乡却并不走俏,尤其对最高统治者的影响甚微。1862年日本改革派人士高杉晋作至中国考察,发现日本所译《海国图志》均已绝版。后来左宗堂评论说,《海国图志》是魏源做官时向当政者进言的方略,不为采纳,只好“退而著书”,但书成人去20余载,“事局如故”。其二,日本发展近代海军的海权意识大大强于中国。1855年,当德川幕府被迫于美、俄签订通商条约的时候。吉田松阴就说过,条约即已签订,日方就不能背约。今后应当征服易取的朝鲜、满洲和中国。他说,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夺取堪察加、鄂霍茨克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鲜;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诸岛,甚至战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吉田松阴的学生伊藤博文、山贝有明后来都是明治征服的要员。吉田松阴的上述主张实际也成为明治政府的国策。而中国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海军方略无不以“守”为核心。林则徐提出“以守为战”,魏源更为具体地提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的主张。更有甚者,一批封建主义的卫道士连“师夷长技”都不能容忍,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这些传统思想戒律和僵化意识无疑是中国引进西方海权思想的大敌。日本曾是中国儒家学说虔诚的“小学生”,此时却断然西向,认为“中国拘古法,日本应在未败之前学到西洋之法”。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天皇宣布,日本要“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海军发展成为日本的“当务之急”,因为“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莫属”。

        中国最初的海军战略设想产生于1867年,版权所有者是时任江苏布政使的丁日昌。李鸿章曾代为转呈清政府,但没有引起任何反响。1874年由日本侵台引发的海防大讨论中,丁日昌的这一设想进一步完善为《海洋水师章程》,在李鸿章的极力推动下,这一战略设想基本为清朝政府接受并部分地付诸实施。与日本绝然不同的是,中国海军战略取向的核心是防守。李鸿章说,“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域外之意,不过守疆土、保和局而已”。也就是说,中国力图在不改变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引进和发展这个完全体现资本主义结构的新军种,并运用它达到重新闭关自守的战略目标。

        在这里,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肯定日本充满海权意识的暴虐的海军战略,还是应当否定中国将海权变为海防的温和的海军战略,而是在于:当世界性的大变局来到的时候,国家的决策者们当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找到顺应世界大趋势的发展道路。从而跟上世界历史大潮。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时务这,时也,势也,因而暴虐和温和,进攻和防御并不是是与非的一定模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海权所进行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最现代社会的代表”,而“道义原则”所维护的封建生产关系,却是“陈腐世界的代表”,先进一定要战胜陈腐,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海军战略规定着海军建设和海军使用的基本原则,这种规定性使中日海军的发展在表面上此伏彼起的竞争中南辕北辙地进行着,日益拉开了距离。

        1875年,清政府以50万两白银的代价平息了日本侵台事件后,任命沈保桢、李鸿章为南、北洋大臣,并以年经费400万两的许诺,支持海军的发展。由于战略的核心为“守”,所以,确立以“拱卫京畿”为战略目标,实施三洋布局海口防御的海防总体构想。在海军兵力建设上,确立了外海水师与沿海炮台相为表里的战略方针,设想以总数48艘战舰分守三洋海口,每洋以二艘铁甲舰和炮船组成舰队,御敌于海上。同时在沿海重要口岸建设大威力火炮的炮台,外购守口巨炮铁船形成“水炮台”,并附设水雷,加上精练的陆军配合,形成第二层次的口岸防御兵力。在海军兵力使用上,设想一是依托水陆炮台和水雷进行口岸防御,二是用军舰配合岸防机动作战,“随时游击,防敌兵沿海登陆”。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李鸿章为南、北洋海军购进了11艘“蚊炮船”,并于19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向德国订购了铁甲巨舰。

        进入80年代,清政府重新调整了海防战略构想,确定了远交近攻、以日本为主要敌手、以朝鲜为重要战略方向的方针;在海军兵力建设上,加快了购置大舰的步伐,集中财力物力,使北洋率先成军;在海军兵力使用上,突出强调海上威慑。1882年,北洋舰队“超勇、“扬威”赴朝鲜实施对日本的威慑,成功平息了“王午之变”;1886年朝鲜臣文岛事件,北洋舰队派出“定远”、“镇远”等6艘主力战舰在海参崴至长崎一线游弋,再施威慑;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每年夏秋在朝鲜、日本东海岸和海参崴海域一带,冬春在香港、新加坡、西贡、马尼拉等周边国家进行远洋训练和舰队出访等活动,构成了远东海上威慑。

        简单地考察,清政府的海军威慑值得称道,它在朝鲜屡次危机处理上获得了成功,从而推迟了中日战争至少十年之久,一度保证了中国的海上安全。但是深入考察,这种海军威慑所尊奉的“不战而胜”的孙子之道,仍旧是为了“守疆土”、“保和局”的战略目标,道义色彩有余,战守实策不足。李鸿章说:“百战百胜,未若不战而胜”,即使“将来器精防固,亦不宜自我开衅,彼族或以万分无礼相加,不得已而一应之耳”。这最终导致了这一海军威慑所依据的实力后盾徒有虚名。请看甲午战前中国海军的最后表现:由于战略上立足于“守”,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便以为“自守有余”,清廷户部决然停止了继续外购战舰的海军经费。

        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发现中国战舰性能落后于日本,仅要求更换主力战舰上18尊快炮和弹药的600余万两银子,都难以筹措。而大量的海军经费却被慈禧太后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和三海工程。由于战略上立足于守,限制了海军的发展战略及其结构的均衡。蚊炮船只能做“水炮台”防守口岸,铁甲舰和巡洋舰性能不匹配,编队航行时减速只能低就,影响了整体作战能力。在整个海军运用上,更是缺乏积极防御的准备,直至战争一触即发之时,仍在格守“谁先开战谁理绌”的信条,将希望寄托于俄英美等国的外交调停上,错失了战争准备的最后良机。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这一时期奉行充满了进攻意识的海军战略。1880年,时任参谋本部长的山县有明在《邻邦兵备略》中提出“强兵为富国之本,而不是富国为强兵之本”,公然为军国主义的海外扩张张目,海军的发展则首当其冲。1882年,日本将中国列为第一假想敌国,重新提出8年造舰计划。1886年日本政府发行海军公债1700万日元,用于建造“三景舰”以针对中国的“定”、“镇”二舰。1887年,《征讨清国策》出笼,主张在5年内完成对中国的战争准备。天皇拨皇室经费30万日元扩充海军。1888年,已任首相的山县有明将朝鲜半岛定为日本的“利益线焦点”,1890年进一步提出保护利益线的侵略理论,两次提出海军扩张案,购买和建造性能优良的“吉野”、“秋津洲”等巡洋舰,使其整体海军实力赶上并部分超过中国海军。

        1893年日本天皇设置由其直接统辖的战时大本营,海军参谋部独立,制定了三套作战预案,其中第一预案即是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日本饶有节奏地、快速地完成了战争准备。更为重要的是,在日本全力准备对中国的战争的时候,美国资产阶级的战略思想家马汉的海权理论间世,日本立即引进并奉若神明,使其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发展的海权意识更具理性色彩,对海军的使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选择甲午年进行中日两国近代海军的大决战,决不是偶然的。中国甲午战败,败之于海军战略保守,败之于海权思想淡漠,当李鸿章用颤抖的手在《马关条约》上最后落下决定国运一笔的时候,他也许想过另一个结局。是的,中日两国本来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日两国本来都有同等的发展机遇,但是中国将这个机遇拱手让给了日本。李鸿章当然不可能知道,日本后来扩充军备、开办工厂、大炼钢铁、实现资本输出,用的都是中国的战争赔款。但他却深知,为了偿付对日赔款,中国三次以高额利息向俄法英德举债,连本带利6亿多两……。一面是日本的崛起,一面是中国的衰落,这就是战略的功力,这就是海权的影响。此时此刻,何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还不深刻吗?

       

    • 家园 【评论】

      萨兄,我很喜欢你的文章。

      听说你现在在日本。我现在在东京读书,有机会认识一下吗?

      我的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 家园 萨军门高见
    • 家园 顶。
    • 家园 【文摘】【评论】这个不太准确

      baden (baden),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不灭北洋魂 - by 萨苏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Wed Nov 5 13:30:56 2003) WWW-POST

      : T 字型炮战始终是海战经典,不过,反例也有,比如大西洋海战,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与俾斯麦号的作战,就是在抢占T 字型阵位的时候被德舰第四次齐射击沉了"闪亮的胡德".其原因就是T 字型炮战有个最大的弱点,--自己的舰艇航线固定,对方容易瞄准,而且侧面暴露,中弹面积大.如果对方的炮火凶狠,射程远,摆这个阵势有挨打的味道.

      =================================================

      这个不太准确.其实HOOD和POW对于BISMARCK是一个反T型(即英舰为一竖,德舰为一横, 德舰有利),这个结果是德国BISMARCK的8门15英寸炮加PE的8门8英寸炮可以齐发,英舰只有前面火泡可以发射.英国舰队司令HOLLAND之所以用这个阵型,是由于HOOD甲板装甲太弱,侧玄装甲尚可.所以在远距离交战敌人的炮弹是几乎垂直落下,无法抵挡(后来英德的另一场海战沙恩霍斯特对约克公爵,本来沙舰在斗不过敌人舰队的时候,转向逃走,由于速度比公爵快,几乎得手,不料在远距离中公爵14寸弹,垂直落下,穿透甲板,击毁主机,才被英国舰队赶上击沉,可见垂直弹的厉害).所以才牺牲阵型迅速接敌,在近距离上转向,和敌人平行航向交火.如果双方交战距离近,HOOD玄侧装甲比较可靠一些.而且在接敌过程中,英舰前面可以用4门15英寸和6门14英寸,火力也不弱.但是英国太不走运,先是HOOD把前面的PE当成BISMARCK,浪费了两轮SALVO.然后POW的几门火炮出故障,加上HOOD和POW的雷达有冲突,HOLLAND不许POW用主雷达,所以POW瞄准大打折扣(后来HOOD沉没后,POW换成主雷达,立刻击中BISMARCK,虽然自己更多主炮罢工).随后就是HOOD即将完成转向时候被BISMARCK击中...

      另外,船首对敌减少受弹面积也不对.因为炮弹水平偏差和垂直偏差的都有可能,船首对敌在横向上被击中可能性小,在纵向上被命中的可能性反而大大增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