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影视评论』 [电影众论]《夜宴》:一顿献媚的剩饭 -- q42474112

共:💬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影视评论』 [电影众论]《夜宴》:一顿献媚的剩饭

    『影视评论』 [电影众论]《夜宴》:一顿献媚的剩饭

    作者:贾志冠 提交日期:2006-10-24 21:56:00

    ??在《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宁浩横空出世前,顶着“中国娱乐电影导演第一人”名号的冯小刚,筹资2000万美元重金,聚集各领域顶级影视人,铺开声势浩大的各路宣传,承载广大影迷2年期待的转型之作《夜宴》,不想却只是一顿献媚的剩饭拼盘。

       毋庸置疑,李安2000年的《卧虎藏龙》,对中国当代电影、当代华人导演,尤其是大陆导演,有着巨大的影响。这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本身有多优秀、多空前绝后,虽然客观地讲它的艺术水准还算不错,但它的巨大影响更多地在于,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大陆导演的野心和功利心。原本大家都觉得奥斯卡小金人遥不可及,甚至高高在上,但《卧》的出手夺冠,大大治愈了大陆导演的内在自卑,李安嘛、台湾嘛、武侠片嘛、竹林嘛、飞来飞去嘛、性场面嘛,原来这样就OK、就OVER啊!神坛轰塌、一地鸡毛,杀出国门玩转全球的野心和欲望,随之吹棉花糖般地剧烈膨胀,于是各路阎王小鬼,个个摩拳擦掌、磨刀霍霍,要去美利坚空手套狼、斩牛宰羊。于是老谋子2002年造《英雄》,2004年设《十面埋伏》,老陈2005年推《无极》,再到老冯今年摆《夜宴》,无一不在各种冠冕堂皇的伪装下,藏着功利第一、真诚滚蛋、只为小金人的龌龊动机。

       目的如斯,排出来的东西就可想而知。对艺术的真诚、对自己的真诚、对观众的真诚,统统消灭了,剩下的只有急功近利、哗众取宠,众也非众,只是奥斯卡评委团那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你李安玩细活,我张艺谋就玩“宏观牌”,玩“天下”。 “天下”完蛋了,就再念“抄”字诀,于是在《十面埋伏》里抄李安,抄竹林,抄《无间道》,结果还是没戏。真不知道老张马上要披挂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会搞出些什么东西。喜新厌旧的老陈,在抛弃了年老色衰的糟糠之妻后,似乎也抛弃了以往的艺术才华和电影良心,玩起了“玄”字道,道可道,非常道,确实“非常”得紧,颠三倒四、云山雾罩,一部两小时的电影,愣是把事儿说得没有一段20分钟的视频清楚,3亿大钞只成就了小胡的一个馒头。小金人不用提了,估计连小铁人的边儿都碰不着。到了老冯,到了没正经读过什么书的老冯,到了靠给电视台当美工起家、靠在贺岁片里玩点小聪明逗大家乐一乐的老冯!要搞文艺大片?!分泌物再烂再臭也都在清理之中了。如果说前仆后继的大陆冲奥阵营里,张和陈还算是小队长,那冯就只能算马前卒了,今年何年?小卒将军。如果张陈算阎王,那冯只能算小鬼了,今年何年?小鬼当道。如果陈张算是至少还懂得要对奥斯卡摆出一幅欲迎还拒的青楼女子,那我们曾经喜欢过的老冯,这次是彻底做了一只崇洋献媚的哈巴狗,今年何年?狗年。

       先看《夜宴》的故事。

       为了最直接地迎合西方口味,老冯直接搬来了西方现代文学的祖师爷:莎士比亚,剧情直接抄袭老莎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单这一点就可以从其身上闻出扑鼻的媚气。艺术是地球上所有行当里最讲究原创的,非之不能有个性,非之不能有新意。而老冯同志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高举抄袭大旗,高歌猛进,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肉厚皮糙,不得不承认他的江郎才尽。

       但就是再江郎才尽,可以去抄袭的故事,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也有无数,为什么偏偏要搞一个在西方几乎人人都熟到烂、熟到腻的故事?这样那几个糟老头评委就看懂了?这样碧眼金发们就喜欢了?就象我们现在对整天狂轰乱炸的宫廷古装戏,还有多少审美快感?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国的文学史中,有多少富含东方韵味的优秀故事、神话、传说?随便搞一个也会让那帮孙子们感到新鲜的吧?

       但老冯不是我们,他就要这么干。

       这就不能不说是眼光问题了。

       这一点上他确实比李安要蠢得多。《卧虎藏龙》里虽然也用“李慕白”和“玉蛟龙”暧昧的师徒不伦之恋、“玉蛟龙”和“半边云”大段露骨的色情场面等,去迎合西方观众,但影片中更多的是味道纯正的中国古代武侠气息、内敛、含蓄的东方文化底蕴,既没有完全东方化、中国化,那样可能会让老欧老美们完全看不懂,也没有完全西方化、哈巴狗化,那会让他们因熟生厌,很乖巧地走了孔夫子讲的“中庸”路线,才有了在奥斯卡的大出风头。而老冯显然因为自己的人文修养贫瘠进而鼠目寸光、坐井观天,看不到这一点。冲击奥斯卡?连国内的参选送审都通不过!

       眼界决定一切,境界决定一切。

       老冯的内功不过关,这样的失败是必然的。

       也罢,抄了就抄了,抄过来老老实实按老莎的路子来也行啊,毕竟老莎也不是吃素的,毕竟《哈姆雷特》是他、也是西方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一部用精湛的艺术形式、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博大思想内容和哲学内涵的杰出悲剧,假借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体现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探索。

       但不,老冯要改,而且要大改。

       莎士比亚原作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是个诚实、坦率、道德高尚的人。他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被害的经过:克劳斯迪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园里午睡时,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了他的耳朵,并使毒液流入他的全身血管,使他的身上起了无数疱疹,最后夺取了他的生命。老哈姆雷特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

       哈姆雷特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他报仇的愿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心:应当改变这个充满犯罪、不仁不义、谎话和虚伪的世界。而要完成这一重整乾坤的神圣使命,哈姆雷特深感自己无法胜任,反之,要同恶势力妥协, 他又深恶痛绝。 这一切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分析之中。

       在他下决心动手除去奸王时,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现在的身份,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

       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

       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在做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但因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而罢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回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在临死前用手中的毒剑刺死了克劳斯迪,但他改变现实的宏伟理想却没能得以实现。

       在老冯那颗暗地里铆着劲儿要超张赶陈的野心驱使下,在那个一心只为小金人折腰的龌龊动机轰隆隆推动下,在搭上两个编剧也不自量力的刀笔下,原作的主旨和细节几乎都被彻底性地颠覆。

       原作的核心,其实是通过嫡亲篡位、叔嫂乱伦、母亲浑噩、大臣媚上、恋人无知、兄弟愚昧,为王子铺陈一个严酷社会现实的背景,在此之上叙述一个既无力兼济天下、又无法独善其身的人文主义者矛盾、痛苦的心路历程。他有理想,但充满困惑;他有决定,但缺乏行动;他有爱,也有怀疑;他有仇恨,但无力快意恩仇;他有审美,但无法扫除丑恶。。。。。。他身上几乎有人性所有的善,也几乎有人性所有的弱点,所以他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会千古流传,所以人们一说说起他,总会想到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虚拟的人物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但到了老冯这里,因为自己的肤浅和愚昧,这些深刻的人文意蕴,都因为自己的不通、不懂被大卸八块、扔进马桶,剩下的只是一个充当帝后配角的、因自己儿时的玩伴儿被父亲占有就自暴自弃沉沦歌舞的、复仇经历不疼不痒若有若无的、心路历程贫乏苍白的、毫无真正人文气息可言的“无鸾”。

       主旨决定格调。

       从老冯抽空原作中最有价值的主旨开始,这部片子的格调低俗就已经注定。剩下的就只能是一部充驰着情欲乱伦、权力争斗、暴力血腥、尸横遍野、满足人们最表层的猎奇欲和窥淫欲的三级片。王子的矛盾没有了,母亲的愧疚没有了,叔叔由衷地发自手足亲情的忏悔没有了,奥菲利娅在心智不成熟时被王子的甜言蜜语唤醒、而当她准备迎接爱情时却被哈姆雷特的伪装拒之千里、因而发疯溺水的爱情幻灭没有了,真实而复杂的人性统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照片化的“无鸾”,妖魔化的“历帝”、“婉儿”,样板化的“青女”。

       从小胡开始,电影恶搞开始风行。但作为电影导演,谁都有权利拒绝被恶搞,唯有老冯不能,因为他的这部超级烂片就是对老莎的《哈姆雷特》的超级恶搞!

       在剩下的一点废渣里,老冯也只有他那点儿一直以来的小聪明可以玩弄了:把原作里的奔丧前王子在德国威登堡的学习,改成在搞不伦不类、阴阳怪气的舞蹈“艺术创作”;把告知王子真相的父亲的灵魂,改成一幅自动流泪的盔甲;把“毒草汁”改成“没有人心毒”的“鹤顶红和蝎子粉”;把王子试探叔叔的小戏里的公爵,改成一个国王,改地让人误解为“无鸾”已经知道了真相、只是用之挑衅、而不是更合理的试探;把奥菲利娅因为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的死因,改成当了“历帝”的替死鬼,她跟“历帝”有个鸟关系啊?!把大结局的惊心决斗,成功地改成了一顿空洞、滑稽的“晚饭”。

       改,允许,但不能改得“无耻到这种地步”啊!跟他的两颗大门牙一样烟黄斑斑,叫人恶心。怪不得在威尼斯首映时,拼了老命摇尾献媚的西方上帝,根本不买账,还说压根不象《哈姆雷特》,倒象《麦克白》,知足吧,老冯,把人家的经典糟蹋成这个样子,人家不拿板砖拍你算好的了!

       再看《夜宴》的素材。

       酒桌上的酒有了,搞点什么下酒菜呢?这是个问题。

       欧美们喜欢看什么呢?

       首当其冲当然是性。

       好,你们不是喜欢性吗?我就搞性,而且要超出原著创造性地搞!于是大段大段赤裸裸的性场面和性语言出现了。你们不是觉得普通的性不够刺激吗?于是除了原著里的叔嫂乱伦,母子乱伦出现了,惮于太过违背中国传统道德因而只敢点到即止的亲兄妹乱伦出现了。这些都是男女关系,你们不是还喜欢看同性恋吗?拍男同性恋的《男孩不哭》不是得过你们的奥斯卡吗?《断背山》不是又差点二进宫吗?于是本该性取向正常的王子,成了沉迷于娈童性舞、对女人冷淡的guy 。佐证有二:一是历帝第一次追杀无鸾、屠杀舞姿阴柔的舞伎时,羽林卫把一个舞伎的面具劈成两半,随着两瓣面具的飘落,给出的是一张男性面孔的特写,这其实是在交待太子整天与男性舞伎、也就是古代所谓的娈童厮混。二是无鸾对青女的一段台词,大意为:“。。。是因为我的痛苦才给了你们机会,让我投入你们的怀抱。。。”交待了他对女人的性冷淡。

     

    • 家园 又是讨厌的字数限制

        光有性怎么够?得有权力斗争、阶级斗争啊!我们都是“红旗下的蛋”,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中,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怎么能忘呢,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啊;拍黑社会权力角逐的《教父》不是搞定过两次奥斯卡吗?于是原著中子虚乌有的皇后夺权、殷家父子谋权出现了。

         昆仃.塔伦蒂诺《杀死比尔》里的暴力血腥不是让你们很轰动吗?只会搞所谓的“暴力美学”的吴宇森不是在好莱坞混得还不错吗?我也来!于是一枝枝铁箭穿喉而过、羽林卫血肉横飞、一个个舞伎血浆四射、脑袋被剁。

         自从李安在《卧虎藏龙》里用了竹林,竹林忽然间就成了武侠片里的定式,这俗套老冯更是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人家搞,你就一定也要搞,不烦?

         回过头去看,在故事和素材这两方面,都可以确凿地看出老冯赤裸裸的献媚心态,而且因为是第一次,献得真是愚蠢到家,用的全是剩菜剩饭。

         再看台词。

         一会儿是现代口语:青女嘴中的“女孩子”、“甜食”,一会儿是土话:“灰不溜秋的剑筒”、“黑不溜秋的身子”,一会儿是文言:“皇后乎、皇太后乎。。。”一会儿又是“历帝”临死前的西方咏叹调,把现代口语、大土话、文言文、西方话剧腔一锅烩,把片子的气氛搞得忽文忽土、忽古忽今、忽中忽洋,更是把好好的老葛给活活糟蹋了,让人忒难入戏,不知道别人是什么看片经历,我是分几次才强忍着把这部烂片看完了,几次都是中途反胃剧烈立马闪人。看电影本该是件愉快的事儿,不想到这儿成了受罪。

         最后再点一下片中角色的名字。

         何为“鸾”,古语描写男女房事时常道:颠鸾倒凤。凤为女,鸾即为男,“无鸾”,根本就是说此人不是男人,阴性十足,搞同性恋是自然的了。“殷隼”,又阴又损,搞搞兄妹恋当然也没什么奇怪的了。也许这本来就是始作俑者当初起名时的用意。

         套用一下高中生议论文结尾时的范式:一言以蔽之,老冯同志不说人事了,不说人话了,不给中国老百姓拍片了,去给奥斯卡献媚了,而且用的是一堆剩菜剩饭。

        

      ==================================================================

      夜宴

      确实垃圾

      不说别的 周迅同志好歹也是大陆科班学出来的

      “妩媚”的 妩 字就愣给念成了“福”

      这是要吓死人的

      章子怡小脸一板

      “xx剑 适合进身格斗” 和太子动手以前的表情

      与她在树林里面与张曼玉角斗的样子是一模一样

      (至于这一段舞蹈 我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必要 纯粹的吃饱了撑的活动筋骨)

      假如以无机的垃圾白痴指数为一百

      那么 夜宴应该是95分

      英雄90

      十面埋伏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