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汞污染与汞中毒 -- 青方

共:💬30 🌺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汞污染与汞中毒

    2006年9月11日一期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关于汞污染的文章,作者“Jeffrey Kluger”,文章描述了当代世界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汞污染问题。回顾人类对汞的认识史和交往史,无疑对认识汞污染和汞中毒是非常有帮助的。

      古代几大文明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汞,中国据说是最早认识汞的国家之一。在《抱朴子》一书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沙”,宋代《金华仲碧丹经秘旨》和明代《天工开物》,均记述了炼汞技术,古代中国已经把这个汞称之为“水银”了。那个时候汞的主要用途是道士或术士练丹,人们相信这些人练的丹有非凡的功力,那些求长生不老的王侯将相常求助于丹药,有多少人是死于汞中毒,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古希腊也将这个滑溜的东西称为“水银”(hydrargyrias)即液体的银子,Hg这个汞的简称也是源自这个古希腊术语。

      人们在使用汞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水银是有毒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记述了水银中毒,北宋孔平仲的《谈苑》一书中就记载了镀金人水银中毒,表现就是全身颤抖。19世纪的欧洲,人们经常描述一个人“象制帽匠一样疯狂”。因为那个时候在制造毡帽的时候大量使用水银制剂,所以制帽工人的职业病就是情绪和精神障碍,包括失眠,不能容忍别人批评,恐惧,头疼,抑郁,对一些普通的事情总是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等等。

      一说到水银中毒,人们自然就想到了1953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1953年生活在日本“水俣海湾”(Minimata Bay)的人集体出现一种奇怪的病症,包括视野变窄,活动缺乏协调性,行走困难,语言障碍,严重的出现神智不清甚至死亡。在研究人员进行深入调查之前已经有120人发病,46人死亡了。通过观察,人们发现当地的一些动物和鸟得了和人类似的病,这显然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得病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吃过从水俣海湾里打捞上来的鱼和贝,这些鱼和贝体内汞的含量很高,汞的源头是流入到水俣海湾的一条河,其上游的一家塑料工厂是排放汞的元凶。

      但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工厂排放的是无机汞,而且量也不是很大,这个无机汞对人的毒性并不是很大,但得病的人体内发现的是毒性非常强的有机汞,即甲基汞。在不断深入的探索后,人们发现是海底淤泥里的细菌,在低氧的环境下,把无机汞转化成了甲基汞。“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污泥里的含有剧毒甲基汞的细菌就这样从金字塔一样食物链的最底部进入了食物链。然后随着金字塔向上,甲基汞就不断放大浓缩,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中毒。这个就是人们从水俣病中学到的“生物放大”效应。

      当汞进入到食物链之后,就进入到了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之中。汞的污染一般是以无机汞的形式排放到了水里,空气里,空气里的汞随着雨水流到河里,再流到海里,河底和海底淤泥里的细菌在低氧的环境下把无机汞转化成甲基汞,然后进入食物链,随着生物放大效应的作用,越大的鱼身上堆积的汞就越多,例如鲨鱼,鲭鱼,金枪鱼,钩饵鱼,旗鱼等,都是汞含量很高的鱼。这些鱼死了之后,尸体沉到海底,细菌再消耗掉这些鱼的尸体,再次进入到食物链。而人,鸟,其他动物吃了这些鱼后,汞进入到体内。无机汞和元素汞在进入到身体里后,很容易被身体排出体外,但甲基汞,因为和肌体有着很好的亲和力,每天只能排出体内总量的1%。这就是说一旦有机汞进入人体,就算是在人体内安了家。

    具体到局部环境,有的研究发现在造纸厂的上游水系,汞的含量如果是10,到了下游水系就能达到1000。空气里,农村的空气里含量是0.0003微克每立方米空气,但在大城市则上升到7到14微克。在微环境里,如果卧室是260ng每立方,医生办公室因为打碎过体温记,则上升到5000ng。

      正如时代周刊文章中提到的,汞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增长的势头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北美东北部的鸟,一共178个品种中,全部受到了汞的污染,北极熊体内也堆积了汞。汞已经遍布到了地球的任何一共角落,而且这个趋势并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

      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这些化石能源里均含有汞,美国440个火力发电站,每年向空气里排放44吨的汞,据称中国每年煤炭的需求量是20亿吨,而每千克煤炭中就含有0.15毫克的汞,这样算下来,每年中国可以向空气里贡献上千吨的汞。这还不包括汽油的大量使用,电器产品,电池工业,化工工业,造纸业每年排放的汞。根据“中国环境现状与政策评论”的数据,每年中国单向周边海洋就排放78吨汞。

    美国在克林顿的最后一年计划在2010年减少汞排放90%,但布什上台后放松了政策,计划到2025年减少70%,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具体措施。减少汞的排放,需要很多技术进步和投资,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与那些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地方和企业竞争就缺乏了竞争力,短期利益是环保无法推行的根本原因。

      汞被称为“永久性的污染物”,就是说一旦进入到自然界,自然界很难消化掉,湿地和森林成了汞沉积的地方,也就成了汞的定时炸弹,因为一旦发生森林大火,将造成大量的汞在短时间排放到空气里。

      人们对汞危害的认识还不足,对急性严重的中毒人们能察觉,但长期慢性的暴露在高汞的水,空气,食物里,这些低量长期的作用,人们很难察觉。一位美国青年自己做过试验,吃2餐旗鱼后,自己血里的汞就升高了1倍。最近英国的研究显示,儿童脑子里堆积的重金属,特别是汞,可能造成这些孩子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有些人已经把越来越多的抑郁症,幽闭症,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和慢性汞中毒联系了起来。

    汞对鱼类的污染不仅仅只限于海鱼,根据“地方病通报”2005年报道,处于内陆地区的乌鲁木齐地区,市区内销售的淡水鱼,汞的检出率高达72%,平均每千克鱼肉里就含有0.05毫克的汞。在美国,FDA提供了鱼类含汞的一些信息(http://www.cfsan.fda.gov/~frf/sea-mehg.html),但在中国好象还没有政府级别对食品汞污染情况的指导信息。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汞污染,人类做了什么呢?人类做的是再多排放些,把空气弄的更脏些,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限制措施。

      霍金说“人类还能再生存100年吗?”,这是一个每个人和每个政府都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Tags): #汞污染#汞中毒#水俣事件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吃教头好像可以把体内汞排出来

      一天10克,连吃10天。吃了还可以减肥,因为汞和脂肪结合在一起,所以这种脂肪不容易分解。而教头里的啥可以和汞反映,然后被排出来。

      ps不是那种酸教头哦,是新鲜的那种

    • 家园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现如今,吃什么都不放心,吃鱼吧有汞,吃肉吧有激素,吃蔬菜吧有农药,傻吃傻吃迟早吃傻了了事

    • 家园 从文章看似乎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这样了

      说实话,人类还能不能存在100年我真的不关心。

      套用太祖的一段话:“人类灭亡了,对于地球还算件大事情。对于太阳系来说,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

      另外,坚决反对人类使用技术手段延长平均寿命超过100岁。

    • 家园 汞还有一个来源

      以前补牙用的材料,汞锡或者汞银合金,里面的汞还是有可能进入人体的。不过现在很多都改成合成树脂的了,但是很多内地的医院特别是小牙科诊所可能还是用汞合金。

      • 家园 前两年补的那个汞的昨天被口香糖粘下来了

        今天去个私立口腔医院打算补个树脂的,150两银子啊,真TMD贵。还不包括诊疗费。

        刚刚把牙洞里的牙龈清除掉,一个星期后才能补。现在满嘴的药味。

        去私立医院是因为不放心大医院的大夫,可是私立医院的质量又不是特别拿得准。听天由命吧。

        看牙真是痛苦啊!!!

      • 家园 现在补牙的材料还是银汞啊

        在我们的省医院里,你不特别说明,就是上银汞的。

      • 家园 补牙材料问题

        曾经造成很多问题,现在基本不用含汞的材料了。

        • 家园 不对吧

          国内补牙用的银汞合金还是很多的,据说米国也是这样。只有日本是基本不用银汞合金了,一般的就上复合树脂,大点的就来嵌体。

    • 家园 我那苯蛋初中物理老师

      那斯是我老师中最笨的一个.一次上课,讲大气压.毫米汞柱,要往玻璃管里倒水银,她就当着全班同学往里倒,管子细,怎么也倒不进去,就这么倒了一堂课....下课时,全班同学都被一股甜甜气味熏倒了...

      最后那家伙在学校呆不去了,利用她父亲的关系开了一个药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