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志怀旧 – 《舰船知识》 -- 萨苏

共:💬136 🌺9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开始时《编译参考》确实是内部发行

                  所谓“内部”真是语言的艺术:)

                  翻译行都算“内部”;业外那就为“外部”了。

                  跟限定于一定级别的《大参考》比,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 家园 还有“航空知识”。还有“科学实验”。。。

       “人民文学”。。。我家当时就订了这三种杂志。。。

       都是几种80年代的老杂志了。。。

    • 家园 记得中央台的军事天地刚开始的时候 宋宜昌给讲过两集

      虽然知识底子很丰富 但是外形比较老气 不象张召忠那个小白脸适合上电视

      要是中央台能看重内涵的话

      宋宜昌 胡其道这些人上台讲讲 总比一棒子二把刀的胡编乱造好得多

      现在中央台的军事节目有很多简直就是没法看了

      比如不久前播的世纪战争 其中的低级错误比比皆是

      魔兽入侵下

      国防大学教授马俊曰

      敦刻尔克大撤退完成之后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这是一个奇迹,我们的远征军撤回来了”丘吉尔讲“尽管战争不是撤退而是胜利 但是这是一个奇迹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我们都要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谁能看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世纪战争上一位国防大学的副教授曰“68吨重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打倒美帝野心狼 23:44:25

      幸运之格里 23:45:29

      这还是纪录片 还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 还是国防大学的副教授 阿门

      幸运之格里 23:48:35

      虽然我一向知道他们够强

      幸运之格里 23:49:15

      虽然我一向知道他们够强 但还总是能给我惊喜

      懒虫易睡 23:50:56

      世纪战争又闹笑话了======================盟軍搶奪灘頭的戰鬥最為驚心動魄。根據“霸王”計劃,劍海灘和金海灘由英軍負責,朱諾灘交給了加拿大的軍隊,美軍則負責攻打猶他灘和奧馬哈海灘。德軍密集的彈雨覆蓋了整個灘頭,盟軍找不到可以藏身的隱藏物,霎時,海灘上屍橫遍地,景象慘不忍睹。後來艾森豪威爾在他的回憶錄裏這樣寫道:“在這個包圍圈被封閉的48小時後,有人領我徒步通過這個地區,那裏的景象只有但丁才能形容。毫不誇張地說,你完全可以踏著死屍和腐肉一氣走上幾百米,而沒有踩到別的東西。”

      ==============================

      为什么这一段特别摘出来

      因为这一段是艾森豪威尔回忆中关于法莱斯口袋中的德军死亡情况的记录

      编导愣是把它给挪到诺曼底滩头上来了

      相对于诺曼底滩头上的防守部队 352步兵师被说是352摩步师

      保卢斯统帅的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是德国第六军

      这种错误简直就不算什么了

      28最后的疯狂

      德国v2火箭是那个军种研制的

      中央台的世纪战争上说 是陆军研制的 而且他说v1的原理来自飞机 是空军研制 v2的原理来自远程大炮 所以是由陆军研制

      但是。。凭我对羊屎的一贯了解。。 我保留我的意见。

      这教授忽悠的太多了 我都不大敢相信了

      研制都是民间公司

      如BF109就是私人公司研制

      那有军队研制的

      军队只是提要求

      西方国家的军事装备研制装备过程 该是常识吧 德国陆军没有下设坦克设计局 德国空军同样没有下设飞机设计局

      空军指挥学院的位副教授说 “历史上说的俯冲轰炸机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强击机”

      恩 国防大学的副教授同志还说v1在44年生产了24000枚 45年生产达到了10万枚

    • 家园 舰船知识现在是老妈在国内上邮局给我订

      说来没人信,我都过三张了。

      从90年到03年秋天我出国,一期没拉下过。我刚开始的时候还让家里给买,后来干脆老妈就给我订了。万一有人出差什么的就给我捎几本。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那杂志上面有什么都不重要了,买回来翻翻就扔那了。买舰船好像就像个仪式,等明年回过我还接着买。对其他任何杂志都没这么忠心过。

      舰船毕竟是科普类的,短平快是特点,现在更爱看那种比较长,把一件事说全的东西。无他,都是让王辉的《战场》系列带坏了。

      • 家园 国内军事杂志还就缺《战场》这样的

        不是一期什么都来点,只惦记科普,结果大家朝热点奔,都撞车到一块去了;而是集中一个专题,一篇长文,科普的人有新鲜可看,专业的人都门道可摸,要说就说个透,像International Air Power Review那样。不过这种杂志不可能靠广告什么的生存,因为读者面有限。

      • 家园 握手致意。

        挥戈已经出来了,现在是某杂志的编辑

        • 家园 貌似

          那位大大水平虽高,人品却不像水平那么高。

          他在超大的ID叫虚名如风

          • 貌似
            家园 不是吧?

            反正我就知道他进去后被他曾经的兄弟朱世巍,白纬等人坑了一把。

            不但偷了他的稿件,还诬蔑他

            • 家园 有些事情我也只是耳闻

              不是很清楚,听说他和陈朴也翻了,归根结底还是x的事。

    • 家园 深刻缅怀耽误俺初恋的凶手--舰船知识

      人家在高中时期轰轰烈烈地谈恋爱,俺在教室角落里研究航母编队和八、八舰队。等俺醒悟过来时,已经毕业了。

    • 家园 还记得现代军事吗?

      看来三大知识都是大家的启蒙啊!航空知识资格最老,滑坡最早;舰船内容最好,驻颜有术;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兵器知识,原因无二:中国的陆战兵器已经自成体系,有科研传统。肚里有货,侃起来当然就侃得出名堂。兵器后来也滥了,但坦装和轻兵器很好看,一样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杂志,怎么没有人提起?《现代军事》是国防科研情报中心办的,应该是国防科工委系统的“正规军”。80年代的《现代军事》质量非常高,没有水货。现在也不行了,向钱看之后,质量全面滑坡。总的感觉是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一个转折点。似乎中国人一下子被打懵了,眼睛全盯到武器装备上了,所有知识都成了美欧武器的产品说明书,真是堕落。现在又有点走另一个极端,没有道理的调侃,一切都是戏说,基本的质量控制都不顾了。

      • 家园 晨枫兄也是《兵器知识》的粉丝啊?

        到了加拿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很好啊,北方工业公司卖的东西质量不错,价格不高,在美国这边就没戏了。

        你觉得“中国的陆战兵器已经自成体系”?能不能也来一个系列,放开了讲讲?我觉得中国的兵器有浓重的俄系的影响,能说自成体系吗?

        • 家园 东湖兄玩笑了

          你才是专家啊,不作兴抓住我这样不懂装懂的外行出丑的啊。

          中国的陆战兵器已经自成体系,可能有点言过其实,不过中国的轻武器、坦克、火炮和战术导弹虽然还有苏俄系影子,但应该说引进远远超过仿制水平了吧?

      • 家园 险些把它漏了,真不应该:)

        记得以前是在香港出版,其实主要作者是国内的,大约是85年前后改在北京出版了,铜版纸印刷,觉得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的发行部在北京站西街一个古老陈旧的小洋楼旁,一个类似板棚似的房子。

        记得国内出版的第一期有篇介绍美国M-16A2的大块文章,对它取消连射觉得特别扭,就想若真碰上遭遇战或攻防战就有点麻烦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