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志怀旧 – 《舰船知识》 -- 萨苏

共:💬136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杂志怀旧 – 《舰船知识》

[因为老瑞提到这本杂志,一时兴致所至,就写了下面的小文]

小时候酷爱大海,理由不详,只听奶奶讲幼时家里有一本小人书叫做《小黑鳗游大海》萨十分喜爱,可以倒背如流,多半是那时候留下的种子。不过,萨还很喜欢另一本《捕象记》,今天还可以背出来 – “老树盘根错节。。。”却并没有发展成天天到动物园看大象的爱好,可见老太太的说法也未必正确。

自然,因为这份喜爱,买杂志的时候,就比较青睐与海沾边的,其中《舰船知识》买得最早,也买得最多。没办法,男孩子的爱好,不免和军事挂钩的。

记得我所拥有第一本《舰船知识》是在故宫前面午门附近玩的时候,看见报亭卖,很喜欢那个封面,就买了,时间好像是八三年。

那个封面是奔驰的鱼雷艇,两舷白浪有如哈达,那一期是鱼雷艇专辑,其中有八六海战的介绍,很精彩,犹记鱼雷艇攻击剑门舰近到可以听到对方舰上的口令,距离八链才发射,结果三雷齐中,该舰一分钟内就沉入海底。那期杂志还有多条鱼雷艇的彩图,具体有哪些型号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有美洲虎和海狮,海狮的自卫机枪是用两只脚架起来的,样子挺怪。

因为第一本精彩,所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后来发现它除了内容好看,还有很精彩的画,或战例,或讲解舰艇结构。主要作者是胡其道,陈应明和另一个姓李的先生。胡其道画舰艇堪称一绝,每一张画上还都有一个很漂亮的签名。此后发现这个胡其道多才多艺,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因此,当时把他当作了博学的老教授。及至上了大学,班上有个叫卢花花的老兄是国家海模运动员,说起来他们的教练就是胡其道先生,他还做得一手好模型,只不过并不是老教授,正在盛年而已,不禁感叹人间真是有天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胡其道先生的作品之一

有一个阶段舰船知识的封面做的颇有特色,角上有一个蓝色的徽标,是几条曲线组成的,象征着不同船只的船头形状,封面的大图只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其余地方放刊名或留白,刊名侧面还要放一张船舶的邮票,堪称艺术。不过,这个传统没有坚持多久,大约也就是一两年的样子就放弃了,估计是便集终究无法抵御在封面上放更大面积彩图的诱惑。

以后不时地买,渐渐积攒多了,一次开学忽然灵机一动,觉得这些精美的图片何妨做个用途?当时作业本都要自己包个皮,书也要包,普遍流行用漂亮的画报纸。这一次萨出了新鲜的,只用普通白纸包,但上面贴《舰船知识》上剪下来的彩图。记得当时那一期杂志用瑞昌号双体船做封面,就被我利用了。后来不干胶告示贴开始卖的时候萨觉得似曾相识,盖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这东西剽窃了我的创意吧。

做出来的书皮本皮别具一格,当时的老师很开明,并未对此表示什么,只是间或说一句若是里面也这样漂亮就好了。这话说得萨很寒碜 – 我的字一向不好,又不肯练,至今如此。

不过,回过头来,看到杂志破了相,心中有不免有后悔的感觉。这个矛盾直到买了一批《航空知识》才算了结。《航空知识》有一阵子中心插页都是各型飞机,很是好看,正符合我装饰书皮本皮的需要,而我对航空的爱好当时比不了舰船,自然用着也就不可惜了。此后的《舰船知识》也避免了“萨门残肢令”的迫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九十年代的《舰船知识》封面,和八十年代相比,感觉略微粗糙了些,而现在的封面呢?连题字都改成美术体的了,又觉得机械了些。哎,人总是难以满足啊。

买得多了,渐渐发现规律,每年最后一期的《舰船知识》有全年的目录,除此之外,内容就差强人意,当时曾经推测会不会是编辑部人手少,做目录,就没有人找好的文章了。这个问题始终是一个谜。

喜欢上这一款杂志,就经常想办法收集前面我没有的。《舰船知识》一九七九年创刊,是创刊比较晚的杂志,第一期叫做试刊,封面是毛公在洛阳舰上视察,色泽柔和,有很漂亮的舷窗。这本杂志是海淀图书馆清仓处理的时候被我买到,居然要价只有五分钱,当时真觉得如同天上掉馅饼一样。而更多的旧杂志,则是从北师大北门那儿一个旧杂志摊上买。

摊主是个腿有些瘸的汉子,状甚粗犷,但摊上总有好杂志,因为是旧的,又便宜,所以我常常去那里留连上一个两个钟头,一边看一边挑,内容当然不仅仅是《舰船知识》,其他我喜欢的杂志比如《读者文摘》,《奥秘》,《飞碟探索》,《地理知识》,《世界之窗》,《海洋》,《航海》等等也不免弄回家去,甚至,偶尔还能弄到一两本原版的Readers Digest,或者Weekly News,要价也不过两三毛钱,那就有淘到宝了的感觉。

日子久了,便有了交情,老板常常帮我翻着找,他自然对哪儿藏着这些东西比我清楚得多,效率也就高了许多。一来二去,那老板看出我是在找旧的《舰船知识》,就对我说你弄个清单吧,我帮你收,一个星期,给你收齐。

够哥们儿。我说,谢谢。

下个星期,老板说你的单子写好了吗?

我说还没呢大哥。

又过一个星期他还要问,我直接说了 – 还没呢大哥。

几个星期以后他不问我了。

我想他心里一定很纳闷儿,这学生怎么这一点儿事都懒得动手呢?可挑起来花时间一点儿不在乎。

他是不能理解,他哪儿知道我在旧书堆里淘换出自己喜欢的杂志时候那种惊喜呢?他想一下把我这点儿乐就给掐了,你说这人阴不阴阿

淘出来的,那是缘分,花不花钱买那已经是其次。

喜欢一样东西,就是个缘分,对不?

[完]

出国的时候,把几箱子杂志都送了小朋友,现在想想,还有点儿肉痛呢。

关键词(Tags): #舰船知识#胡其道#鱼雷艇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我的
家园 这包子挺快。
家园 怒坐地板

:)

人的审美观就是不一样

俺就是不喜欢舰艇

倒是更迷单兵武器和坦克

这会儿正在Verycd上拖《轻兵器》。不是不想支持正规出版物,而是现在想买也买不到

家园 您的这个装备太可怕了
家园 俺来俩更可怕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蜕变的感觉~

前几天还和编辑说舰船现在越来越科普了~~~

家园 煤气罐?
家园 我倒是感觉现在《舰船知识》是三大知识里维持比较好的

不过可能和我比较喜欢军舰有关系吧。也可能和我参加的第一个课外小组是舰模组有关系吧。

家园 摆明乐是骗花的贴子, 咋就8懂俺们还想给花那会有点惊喜呢, 阴啊
家园 Been there, done that!

还给您老人家一句话:“看到萨兄的文章,勾起不少美好回忆。”

我的航空知识倒是曾经差不多快收集全了,还作了个目录看看到底缺多少,不过那只是聊以自慰。你缺的人家真不一定找得来。不过那种在特别的时间地点突然发现了特别的一期,然后把家里存货中某年刊给凑齐了的感觉,这辈子估计不会再有了。

继续继续。

家园 三大知识……,航空是把我们的心伤透了,快十年没买了

舰船现在主要看现代舰船。

家园 我也看过上百本舰船知识啊

早些时候看到萨苏兄说要写回忆《舰船知识》的文章,当时我就想也该写点什么。没想到萨苏的贴子出来的这么快。

说起来,我和萨苏兄虽然从未谋面,也算颇有渊源了。我家上一辈和萨娘家,就是那个著名的绸缎庄,沾亲戚。我大学本科和萨苏是校友,我念研究生的地方和萨爹当年的单位在一个楼里面。怎么样?这渊源够深的吧。

更难得的是,我发现我们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评书就不提了,很多北方的孩子都愿意听。但是海军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海军史,尤其是中华民国海军史,喜爱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至少我在网络之外的生活中,十几年来从未找到过民国海军史上的同好。

上了西西河,发现萨苏竟然是这方面的爱好者,让我感到很欣慰。至少说明即便是这个有些冷僻领域,也还是有高人关注的。

说道《舰船知识》,我也有跟萨苏差不多的经历。由于年龄小,我第一次买《舰船知识》是1988年。当时上小学。后来每个月都买,一直坚持到上大学。中学的时候,我家上辈老人赠给我他收藏的《舰船知识》从创刊到1989年的每一期(好像只少几期)。也就是说,我读过《舰船知识》前一百期的几乎所有杂志和一百到两百期的大部分。

这些杂志,尤其是前一百期,陪伴我度过了整个中学生涯。我至今没有丢弃它们。

当时我的习惯是平时用功读书,周末拿出一两个晚上看杂志。因为杂志比较全,所以用了一个类似于作科研的方法。就是每个周末集中读一个专题,比如瓜岛之战啦,二战的日本航空母舰啦,大和号战列舰啦等等。把这一百多本《舰船知识》里面关于这个题目的文章集中到一起看。这个方法是我的一个博士姐夫当初聊天的时候说的,人家说得是怎么搞研究,被我拿过来读《舰船知识》了。

和萨苏一样,我也喜欢看那些图文并茂的文章。我最崇拜的也是胡其道。胡先生当年是海模队员,后来好像退役在江西的一个邮电局工作,业余给舰船知识写文章。我想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英文和美术得功底。当年他的连载《航空母舰专辑》,《驱逐舰专辑》,还有给《少年科学画报》画的连载《和小朋友们谈军舰》都堪称百看不厌的经典。尤其是最后一个作品,虽说是发表在少儿杂志上,但是绘画考据一丝不苟,很值得后辈学习。

陈应明老先生是我国象真航空模型的泰山北斗。他的主要作品在《航空知识》上。萨苏说的另外以为姓李的画家,应该是李天裕。此人作品不多。最好的是发表在《航空知识》上的两集连环画《大和型战列舰》和多集连环画《二战中的护航航空母舰》。在《舰船知识》上,他有一个作品《舰王-航空母舰》,不过不如前两者。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舰船知识》,可谓群星闪耀,佳作叠出。除了上面提到的图文并茂的作品外,单纯的文字作家还有常写太平洋战争的宋宜昌(代表作《塔拉瓦环礁》),写大西洋海战的王义山(代表作《冰海“瞎蝙蝠”》,译作笔名晴川,后任《舰船知识》主编),写名舰介绍的殷宪群,徐建荣(代表作《大清铁甲舰,定远和镇远》)等等。这些人的文章,或考据细致,或文笔生动,多次把我带入海军历史的长廊。

我在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曾两次到《舰船知识》编辑部,面见主编王义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王主编不介意我年轻识浅,每次都热情的接待我,还将他的文集《王牌战舰的覆灭》签名相赠。这本书现在可算得上难寻的珍品了。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舰船知识》上的海军史文章越来越少,质量也大不如前。可能是好的题材已经挖掘殆尽了吧。大学以后,我的《舰船知识》就逐渐买的少了。

但无论如何,作为陪伴我度过少年时代的最重要的杂志,《舰船知识》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当年每个月的《舰船》看完之后,就盼望下个月的早些出版,因而总是去报刊亭逡巡。时间常了,就形成了报刊亭--舰船知识--心理慰藉的条件反射链。时至今日,只要人在国内的时候,只要看到街上有报刊亭,我还都会心中一宽,然后习惯性的走上去看看呢。

家园 84到93

,我买了十年,后来出的技术性越来越强,趣味性越来越低……

家园 米兔米兔米兔兔

但无论如何,作为陪伴我度过少年时代的最重要的杂志,《舰船知识》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别的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当年每个月的《舰船》看完之后,就盼望下个月的早些出版,因而总是去报刊亭逡巡。时间常了,就形成了报刊亭--舰船知识--心理慰藉的条件反射链。时至今日,只要人在国内的时候,只要看到街上有报刊亭,我还都会心中一宽,然后习惯性的走上去看看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