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任命粟,林,彭为志愿军统帅的一点想法。 -- photowalker

共:💬47 🌺7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任命粟,林,彭为志愿军统帅的一点想法。

    蓑笠翁兄的帖子资料丰富,论证详细,值得钦佩。兄弟认为其中个别观点值得商榷,但没有时间查找和列举REFERENCE. 只能提出一点零碎观点以待方家补充。

    1。陈毅无法胜任大型重要战役的军事主官,无论中央决策层还是陈自己都不会认为他可以担任攻台军事主帅。所以陈是负责战役后方协调和供给的政治主帅,或是攻台计划悬置后的驻留和监视统军将领。陈是无法无法取代粟的位置的。

    2.在三大战役后,毛最欣赏的大型战役的军事指挥官排序似为粟,林,彭......。(在此不加论证,也无意与顶林获顶粟派争论。看过毛在淮海后对粟的评价可知对粟的大战役能力评价之高)。而朝鲜战场主帅的压倒性的的要求应该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打赢战争,其他外交政治的要求也有,但明显应在其次。所以,任命粟为朝鲜战场最高指挥官可能性极高。在朝鲜这种狭长多山的地形,美军机械化优势难以发挥。若共军一个不支,万一美军突入东北,战争向纵深发展,开阔的地形将更有利于美军,恐怕就再也无法阻挡。

    我个人观点,粟,林是当时军队中仅有的两位具有较为现代的大型战役组织能力和经验,有超常的军事天才,胜率最高,战绩最著,有决断力适合担任战地朝鲜战场最高统帅的人选。可惜二人皆因病或因故无法到任,否则在魔术师一般的两位军事天才指挥下的朝鲜战争或可打出另一种超乎常人想象的模式。相比之下,美军将领均为受过良好军事教育的优良指挥官,但从未有过可媲美林粟这种世纪级的军事天才。

    3.东北边防军在中国决定入朝后将立即变为志愿军的先期部队。所以,东北边防军的军事统帅最佳人选也应为入朝后的志愿军的军事主官。当时林粟均未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所以均可前出担任东北边防军的主帅。但彭位置太高, 似无法抛弃自己的一摊工作而就任东北边防军司令。

    无论如何,朝鲜美军是共军从未遇到过的强手,尽最大可能打赢战争几乎是选择志愿军主帅的唯一条件。所以,我认为,毛的志愿军主官的选则次序就是粟,林,彭, 或林,粟,彭。

    • 家园 作为一个“英明”的统帅,对将领的掌握首先是对其能力的掌握

      毛泽东,将将的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手下大将的能力掌握上面,不清楚手下大将的特点,是没可能将将的。

      彭林粟,水平相近,但唯有彭大将军具备山地大规模作战且取胜了的经历。这一点,是其他俩位战神所不具备的;窃以为,这才是毛点彭为将的主要因素----毕竟,朝鲜一战非同儿戏,事关共和国的生死存亡,“打赢才是硬道理”; 所以,任何其它因素即使存在,也要让为于这个主要因素。

      综合各项因素,俺以为, 朝鲜点将的顺序应该是彭林粟。

      • 家园 作为一个将领,求战欲望是一个最重要考量

        粟裕请病假,林彪不赞成出兵,凭这就意味着他们两位要出局。

        纵观当时中央,不赞成出兵占大多数,毛彭仅为少数派。

        • 家园 对“林彪不赞成出兵”,以及

          林称病啥的访间乱弹,俺一直有看法。

          林彪这个人说话有个特点,常常把前提啥的吞掉。。这个就不细说了。这么说吧,林在会上提出困难,绝不意味林反对出兵,恰恰相反,这说明林早就做好了出兵的准备---反对出兵还谈什么困难?说话不兜圈子,是林彪谈论军事问题时的特点。如果林彪反对,会直接了当地说出来。。。所有这些,从林作的调兵遣将的前期准备工作即可得到证明----那时候,还没有开中央那个会议呢~

          另外,如果把粟裕有病与“求战欲”联系起来,有点。。过于春秋了~

    • 家园 三人自身参战的意愿如何排序呢?

      三位军神级人物,如果在朝鲜战败(可能性灰长大哟),一世英名尽毁。

      从俺的小人之心揣测,彭大于林,粟未知。

    • 家园 粟的资历恐怕压不住东野的骄兵悍将, 彭在党内军内资历不是一般的老

      粟的资历恐怕压不住东野的骄兵悍将, 而彭在党内军内资历不是一般的老,给东北军甩脸子骂人他们也只能听着,毕竟八路军的副总指挥也是他们大多数人的老上级。

      跟美军打,拼的就是人命,让林指挥着自己的部队往绞肉机里送,非心疼死他先。

      而彭来指挥,正所谓“崽卖爷田不心疼”,几年下来,林彪的老班底也差不多了,当年独大的东野现在不再是个问题。如果不是把太子折了进去,老毛应该是相当的满意。

      不论哪朝哪代,老大登基坐殿后的头一件大事就应当是削大将的兵权。朝鲜战争正是个机会,彭被调开,失去了他的老部队,成为无根之木,就算有野心,手底下没一个亲信,部队都是人家的,而且几年打下来,手下的那些军长师长有多少人恨死他了。林呢,回家养病去吧,也是手底下没人。

      宋太祖是杯酒释兵权,毛太祖却是韩战削兵权。

      • 家园 战后四野势力并没有被削弱啊
      • 家园 别老想着“削大将的兵权”

          战争是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死的多,高级军官不容易死。

          而政治影响力大的是高级军官,如果说山头,只要高级军官在招来兵还是哪个山头。

        • 家园 革命工作忙得很

          每天光考虑提防着这个,处理掉那个,革命变成了斗人,我看什么也干不了。自己人琢磨,提防,斗来斗去,这个gmd失败的重要原因。

      • 家园 同意你前段的分析,和littles 一样,不同意你后段的分析

        对于毛泽东而言,打赢这场战争比什么都重要。面对的是美军,这一点,在当时应该没有任何人敢掉以轻心。

        抗日抗了八年,对抗美国会需要多长时间,又有多少胜算呢?

        打输了,前功尽弃,立国都会成为问题。必须要不能输。作为决策者,需要坚定的立场,作为前军统帅,意志坚定还不够,更需要认可和坚决支持决策者。

        • 家园 另外,对美军的战斗力未必有清醒的认识

          三年解放战争,摧枯拉朽,多少个全美械装备的国军部队灰飞烟灭。 也许共军会产生盲目自大的情绪(从一开战的打法看有这种情况,还是在国内战场围歼大部队的架势,只是后来发现啃不动才变招的)。

          也许会认为,一个国军美械师跟一个美军美械师的装备应该差不太多吧。谁知道呢? 瞎猜的。

          要是早知道一个美军美械师比一个国军美械师厉害的不是一个数量级,估计开始时也没人敢一下子围那么多美军在包围圈里。

          • 家园 再者,所有参战部队和将领都将脱离原来的山头帮派而成为太子亲军

            毛太子如果不是出了意外,将逐步升官(可参照林立果)。所有参战部队和将领,不论原来是哪个山头上的,识相的都将逐步脱离原来的山头帮派而成为太子亲军。

            彭去,是辅佐; 林去,是障碍。

            • 家园 您这是章回小说看多了

              解放军的山头由来已久,说直点,那位置都是血换来的,仅仅因为岸英的血统就能另立山头?

              即使以军功论,即使岸英不牺牲,那三年的时间也不可能让他建立像样的军功可以另立山头。

              毛主席自己面对山头都是有心无力,动刘少奇可以用一个小指头,动军队的将帅,谨慎之极,

              不是迫不得已不下狠手,每次调整位置都是你是那个山头我是那个山头的掰着指头算半天,

              直到邓小平时代各大元老年事已高邓小平是用了破釜沉舟的牛劲才基本解决山头问题,

              即便这样,张爱萍这样都算不上山头人物的人都敢叫板。

              你难道认为岸英比他的父亲和叔伯辈更有能力和威望?

              高看了岸英,低看了解放军。

        • 家园 个人认为毛很清楚这一仗的起因,也清楚战争规模和范围

          斯大林同志撺掇/胁迫共军干部金日成在中国边上玩火,然后把美国人给引了来。 毛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战争的起因。 (当时的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几乎全是人民解放军,高中低各级军官很多都曾是PLA)

          之后美国人掺乎进来,虽然老麦叫得凶,但上面有人拉着笼头。从美军空军的一些限制可以看出美国无意大规模入侵中国(如果那样,可以拉斯大林深度介入,胜负亦未可知)。

          纵使老毛不认为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而需要全力以赴,也没什么大区别啊。 部队还是这些部队,除了老帅之外,没大区别啊。 而且,PLA装备低劣,只能拿人填,干这事老彭的顾虑要比林彪少多了。

          再多想一层,万一老彭在朝鲜打输了,还可以用对东北比较熟悉的林彪来守土。彭外林内,也没什么大错。

          总之,还是老彭去合适。 不论小打大打,不妨碍同时达到削大将兵权的目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