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共情报战——红军战史中的无线侦察(2) -- 老拙

共:💬33 🌺1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共情报战——红军战史中的无线侦察(2)

    红军的首次无线侦察(下)

    东韶之战,谭道源跑了,但是他的电台没跑。

    这一次,红军缴获了一套完整的15瓦电台,但是没有抓到电台人员。

    朱德听说电台人员都跑了,非常焦虑。直到黄昏,朱德还在问黄公略军长有无电台人员的下落。正在这时,警卫员忽然想起有个电台内行,混在俘虏兵里领路费。朱德兴奋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呢?快去请他来谈一谈。”半小时后,警卫员回报说此人是谭道源的同族兄弟,怕受牵连,已领路费回家去了。朱德思索了一下,抬头望见天空皎洁的月亮,说:“西汉初期,有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今天正好是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月光明’,我们要建立无线电台,也要月下去追人才呀!”

    朱德带警卫员骑着马,星夜追赶。追到一个哨口,红军哨兵说:“那人已离开一个多时辰了。”朱德拍马就走,终于在巫江边追上了。红军总司令披星戴月劝他回去,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跟着朱德回了红军。

    这个“朱德月下追国军”的故事不见于任何史料,是40年后的1974年,刘寅在接受江西永丰龙冈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陈列馆工作人员采访时,讲的一个故事。而刘寅本人也是听别人说的。

    然而,被朱德追回来的这个人确实存在,他叫谭道清。

    所以,第一次反围剿被俘后参加红军的原国军无线通信人员一共是10人。

    利用这“一部半”电台,红军成立了第一支无线通信队。队长王铮、政委冯文彬、机械师谭道清。无线通信队下设监护排20余人,运输排30余人,电台训练班学员12人和报务员6人,另加文书、司号员、勤务兵、马夫、炊事员等,合计不足100人,为连级建制单位,享受营级单位待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河友[遥远的天空]的爷爷刘寅的徽章

    1931年1月10日,无线通信队在江西宁都小布正式成立。同时,由红军各单位选调12名学员开办的电台训练班正式开学。十二名学员是:曹丹辉、胡立教、钟正一、李立田、邵东怀、骆炳林、吴茂林、周淼、肖英、温诤、李赤华(女)、李建华(女)。

    红64师来的曹丹辉当时只有16岁,已经是师政治部青年科长。按现在的算法,科长是副团职,报务员是战士,报务学员什么都不是。按说曹丹辉亏大发了,但是听说调他去学“无线电”,可把曹科长高兴坏了,还专门请大伙儿搓了一顿。

    不但曹丹辉如此,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也是如此。

    毛泽东的爱人贺子珍、古柏的爱人曾碧漪,都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机要秘书。听说总部要招收无线电学员,两人一商量,背着毛泽东和古柏,偷偷去总部用假名字报了名,还参加了文化考试,而且两人考试都合格。主持考试的一了解,原来两人都是总部的工作人员,便将情况向毛泽东和古柏作了汇报。这下可好,她们两人都受到毛泽东和古柏的严厉批评,说她们对工作不安心,目无组织纪律,要处分她们,把她俩吓得要死。

    不过这只是传说。曹丹辉还记得,训练班刚开学时,康克清、贺子珍都参加过学习。

    只有一部半电台的红军无线电通信队不可能进行两地通信,所以除了训练之外,主要工作就是侦听无线电讯。因此,当时的红军无线电通信队应该叫无线电侦察队。

    侦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抄收新闻电讯,二是侦听敌军电讯。

    王铮是个多面手,机务、报务、英语、国民党电台密码等都非常熟悉。1月3日红军在东韶打垮谭道源师,缴获一部完整电台后,1月6日王铮在小布试架电台成功,当时就抄收了上海路透社和南京中央社的新闻广播。郭化若送给毛泽东,毛泽东一看大喜过望,说:这不就是没有纸的报纸吗?

    这以后,抄收新闻就成为无线电通信队专门的任务。由无线通信队抄收新闻编写的材料,就是“参考消息”的前身。

    红军无线电通信队成立不久,1931年2月,蒋介石以何应钦为总司令,调集了2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开始了第二次围剿。

    何应钦为统一指挥,向所有参加围剿的部队下发了统一的密码——“壮密”。这样,王铮他们虽然能够侦收到国军的电报,但却译不出来。

    当然,国军并不知道红军的电台正在侦听他们的电讯,甚至不知道红军已经有了电台和无线通信部队。因此,他们每到一地,电台开始联络时,都要先打个“QRC?”——询问对方到达何处,以便确定谁在主要方向、与谁先通报,而对方回答时则又用明语。这样,王铮他们就能掌握国军围剿部队的位置。虽然何应钦把部队从江西的赣江到福建的建宁,摆成一个800里联营的阵势,但是朱毛却能随时掌握国军的部署。因此,朱毛也就敢于把红军主力集中到苏区的中心地区,诱敌深入、以逸待劳。

    点看全图

    第二次反围剿要图

    4月23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全部在东固集中。毛泽东还是第一次反围剿的“老一套”:埋伏在敌军进攻苏区的必经之路上,首先伏击运动中的王金钰部第五路军,然后从西向东横扫过去。

    然而国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吃了亏,变得小心翼翼,王金钰直辖之第47师和公秉藩第28师到了富田地区之后,迟迟不敢向东固前进,足足呆了20天,以各种方法侦察东固是否有红军主力埋伏。

    这期间,王铮他们发现,公秉藩第28师带了一部100瓦的大电台,于是每天都紧紧地“盯”着这部电台,虽然它发出的电报不能破译,但对这部电台的报务员的手法都已十分熟悉。“盯”着它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大家都想在这一仗把它给缴过来。

    终于,飞机反复侦察没有在东固发现红军主力后,5月13日,王金钰的部队从富田出来,向东固运动了!接到侦察报告,朱毛立即向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关键词(Tags): #中共情报战#无线侦察元宝推荐:海天,MacArthur,
    • 家园 这个胡立教是不是后来被毙了的胡衙内的老子?

      十二名学员是:曹丹辉、胡立教、钟正一、李立田、邵东怀、骆炳林、吴茂林、周淼、肖英、温诤、李赤华(女)、李建华(女)。

    • 家园 请教个问题

      抽个空,先请教个军饷的问题。

      朱德宣布:愿意留下当红军的举手,有技术专长的优资重用,上尉每月80大洋,中尉60大洋,少尉40大洋,准尉20大洋,要回家的发给路条和3块大洋路费。

      这样看来,红军当年还是有军饷的吗?(我原先一直以为红军是只管饱饭,没有军饷的)上尉每月80大洋,好多啊!

      三块大洋,等于打仗一个月的伙食费啊!

      既然大洋这么值钱,为何还要发3块大洋路费这么多?

      谢谢了。

      • 家园 红军即没有军饷,也不“管饱”

        红军没有军饷,只有“伙食尾子”。

        “伙食尾子”就是伙食费剩余下来的一点钱。当时,红军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监督连队伙食费的开支,按月公布支出和结余情况。这叫“经济民主”。到了年底,剩余的伙食费就发给大家作零用钱。

        不但没有军饷,而且不“管饱”。不打仗时,每天两顿;打仗时每天三顿。但是不管饱,经常是南瓜汤、稀饭、野菜。

        红军优待俘虏,不愿当红军的,发给三块大洋路费。发得多,正是体现了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优待俘虏的目的,在于瓦解敌军。国民党关于“共匪共产共妻、抓到就杀”的宣传,就这么不攻自破了。所以,打起仗来,国军往往一触即溃,成群结队地放下武器,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红军官兵一致、三大民主、优待俘虏的政策,是很多国军弟兄之所以放下武器后,很快就成为坚定的红军战士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果谁能写一本书,专门收集整理那些被俘后(不包括投诚和起义的)加入共军队伍的开国将军和解放军军以上高级将领的真实故事,包括他们被俘前后的经历,以及加入共军后的思想转变和成长的过程,我敢说肯定轰动。

        朱德宣布:愿意留下当红军的举手,有技术专长的优资重用,上尉每月80大洋,中尉60大洋,少尉40大洋,准尉20大洋,

        正是体现了红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即便准尉的20大洋,也已经超过了包括朱毛在内的所有官兵的待遇。

        事实说明,这些钱给得非常值。

        不过,不久之后,王铮他们就主动申请取消了这份特殊津贴。

    • 家园 王铮牛人啊

      Tom.com的CEO王雷雷的老爹

    • 家园 我是宁都长大的,小布那个地方我去过!

      小布那里还有几间房子做纪念.

      小布镇那地方是我们县的好地方,是群山中的一个大盆地,土地肥沃,风景秀丽,

      出产好茶叶(是县里的门面).夏天非常凉快.小布,黄陂,洛口很多祠堂,古建筑.

      是很多大姓的中转地.

      其实,苏区很多事情都发生在宁都.但是因为有个"宁都会议"影响不好,所以没什么人care

      这个地方.所以一些历史遗迹保存不好,宁都起义遗址的一些建筑也在2000年开始的全国

      性城市改建浪潮中消失了.我现在回去一点感觉没有,没特色了.

    • 家园 记得有篇文章介绍北非隆美尔与蒙哥马利间情报战的故事

      英军掌握了德军的密码,可隆美尔手下也有个高人,能通过无线电侦听,分析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密度、方位等判断出英军的布防,准确度很高,可惜一次战斗中位置太靠前被英军偷袭击毙。当时就很佩服这些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