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节见闻(二)大学城 -- 陈经

共:💬59 🌺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真是胡思乱想!

          你并不了解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你脱离社会太久了吧。

        • 家园 看大学城的地理位置如何了

          去年出差去苏州附近看到的大学城,据导游介绍,70%的毕业生都能被周围工业园区的企业消化。而我家天津,大部分学校也在盖大学城,而且都是贷款,重点院校还好说,我一个师姐在一个地方院校,她就说感觉学校这几年财政压力很大,老师收入都很少,学费又那么贵,而且越来越不好找工作,这以后谁还上大学呀!

          我毕业的学校是重点院校,如果有交不起学费的学生,学校一般还是会让继续学习的,毕业的时候扣着毕业证而已,可是许多小学校,如果不交学费根本不给报道的。

      • 家园 哦,是江西啊。
      • 家园 近来渐闻鲁能事,颇觉心中压抑

        惜身悬海外信息较少,陈兄身在电力系统,该当对此事有所了解。陈兄大才某向所拜服,不知可于此事稍赐一二评论否。复于此处自是不妥之至,但删之无妨,歉甚,歉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此事宜平心静气等待进一步的发展

          鲁能改制我也没啥内幕消息。水很深是一定的。不过

          电力改革一向最为艰难。当初老朱下硬手突破了好几

          个领域,理顺了关系,后面改革才推得下去,但电力

          这一摊也还是动不了。所以,电力领域最为混乱,水

          最深,被人上下其手的机会最多。电监会与国家电网

          公司同楼办公,在证保银电四大监管机构里地位最尴

          尬。

          中国的国企改制过程中,私有化利益侵占的程度也不

          能与俄罗斯内部人私相授受的私有化相提并论。因为

          历史原因,鲁能属于战略产业里较为少见的擦边球,

          并不能推到其它关键领域。俄罗斯几个首富那才是真

          正的在战略领域狠捞,也面临被普京整肃的危险。中

          国共产党的控制力要比普京强得多,冒头的所谓“首

          富”被捉也远多于俄国。

          我把此类损失当作国家结构转型过程中的成本。不能

          太过天真,想要水至清,不是水至清就觉得国家无希

          望。利益集团从中划拉一些在所难免,原始积累有时

          挺黑的。关键是一个程度问题,对此发改委国资委还

          是较为现实的,圈定了几个关键领域。

          所以我以为这一回下手的人不太明智。电网电力是发

          改委国资委圈定的七大战略行业,在这些行业,“国

          有经济要保持绝对控制力”。此事想要压下去,很是

          不易。

          • 家园 如此静观其变,但忧患恐未仅此!

            多谢陈兄回复,兄之思路一以贯之,与兄前作皆合符切节。兄前著“中国的官办经济”中以为政府将关系战略基础且垄断利润异常丰厚的领域划为不可出让之禁脔,此是中国改革与俄罗斯私有化的不同之一,我也深以为然。所以鲁能事件可能为特例,又因其背后牵扯极巨,影响所及或许重点不在经济领域,故此未必具有代表性。但撇开此单次事件不论,当今之世于触目所及处,利益集团鲸吞蚕食高官胥吏贪墨腐化之风可谓越演越烈,类似事件或大或小不一而足,其出现频率及规模与前些年相比可谓与时俱进。因此鲁能事件又不为特例,其折射当今现状之处,又可称颇为典型。

            兄例来分析之风格重大势所趋薄琐屑纠缠,能与枝繁叶茂处见其主干,此兄之所作胜人一筹处。陈兄与此类事件之看法简言之即是‘癣芥之疮非心腹之患也’,陈兄由分析经济大势得此结论,说服力相当强,我亦颇为服膺。但我亦有些其他方面的看法,说来请陈兄指正。我以为此类事件发展下去有无可能构成影响中国改革发展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颇为难测,除去经济因素的考量,此类事件恰恰折射中国社会之一结构性难题。

            现代社会的组织与运行,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呈现的是小政府大社会架构,底层民众之间的组织及管理依赖于商业体系和民法系统,而在中国,却事无巨细悉委诸政府,故当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社会复杂程度远非昔比之今日,政府在千头万绪之下颇有顾此失彼之无奈。以中国政府之特性,虽可在一时一事之上显出其特有效率,但较之于其他发达国家在总体管理效率却难言光明前景,此是我心中颇为无奈之一推论。或许目前已有不少尝试之地方自治与基层民主等试验可为走出此一困境之良方,但思之我国强势政府体制似为不可动摇亦不当动摇,这些思路又都难言乐观。

            中国之改革虽已闯出筚路蓝缕之鸿蒙初期,其前路却依然漫漫,我等生逢其时纵不能投身弄潮亦不当袖手暇观,除当为之事尽心竭力以外,权以心智随之忧欢与共,不枉付炎黄之血脉尔。然于此行之中可得陈兄大作指点路径,徇是幸事,再谢!

      • 家园 我也来凑个热闹.楼主写的东西很真实,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

        有直观的描述,和报纸报道的不一样却是事实.经济学需要这样的社会学意味上的实地调查,社会学的研究工具个人觉得比马尔可夫链更适合中国经济,不当就给我狠命拍砖.

        在基层,数据扭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因为城镇这个级别的领导习惯模糊管理,可能不科学,但是比较管用.他们对于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的了解,不是完全来自数字,而是自我感觉和对领地不断的"巡视".

        估摸楼主讲的地方就是我生活过的热土,特补充一些内容.开发区受到欢迎是确实的,这个地方的农民人均耕地非常有限,原来一家人守着三五亩地刨食.在粮食收购价不高的背景下,农民们常说,一年打下的粮食也就够口粮,好年成也就能补偿完买化肥的钱,剩下些油盐钱.在这里,土地不能成为农民持续的收入来源,而房产无疑能提供长久的虽不丰厚,但足够养家的租金收入.年轻的农民可以进入开发区的工厂就近打工,不再去广东沿海,因为就近工作节省下的花消绝对可观.头脑灵活的人还可以在家门口卖小商品,卖蔬菜,开店,开网吧.而且,公路畅通后可以让这些人方便的进入省城谋生(这是一个离省城比较近的地区,因为河流的阻隔,过去是一个被遗忘的,路途遥远的,只有在春游和清明时才被省城人想起的地方),在自家和单位之间朝发夕至成为在省城谋生农民的真实写照.那些年纪大些的人,靠收取租金谋生,闲来打麻将和带小孩,日子逍遥的很.

        农民盼望着改造,拆迁,虽说村干部拿得更多,但是自己拿得也不少,月租金收入几百上千也不希奇,比弯腰劳作美多了.这些地区的好日子也是沾城市新区开发的光,对于这个地区远离省城的一些边远乡来说,情况就没有那么好,农民们的土地还是被零散耕种,没有象楼主所说地区那样被成规模开发,但是边远乡的农民们可以到这里来找事情做,虽然苦些,还算是本乡本土的,谋生途径总还是有的.家乡的土地就任由闲置或者"兼并耕种".

        至于粮食问题,不成问题.这是一个好地方,从解放开始就是粮食主产区,大米香的很,土地多的很.在杂交稻广泛种植的这个地区,粮食单位产量是增加的,省城人在98年前后就开始被动员起来帮助粮库消耗粮食,所谓爱国粮是也,以便腾出库存放新粮.在这个地区离省城较远的几个粮食主产乡,国家有意识的促进产粮大户把因为农民外出务工而抛荒的土地集中起来,提供相应的贷款,化肥优惠,只有这样那些大户才有种粮积极性.当地非常重视粮食的加工,重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工作,加工厂很多是私人的,厂房也占用了不少土地.即便如此,这个地方的土地还被继续小批量的闲置,同时也没有看见有缺粮的时候.所以说,工业化还真是个好东西,至少对于农民来说.

        至于楼主看见的开发区厂房还有些闲置,感觉有些入住企业是圈地的印象.我是这样看的,北郊腹地的厂房还是很畅销的,可能因为开发早,所以企业入住的规模和档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更是发达,出口企业也不在少数.那个鸭子,那个鸡蛋,那个腊肉,那个熏鱼,不是一般的纯天然,不是一般的美味.

        引进有一些污染的企业是有的,但不是很严重.我不是纯粹的环保主义者,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活的改善也是显而易见的.虽说现在附近的城镇有些闹哄哄的,记忆中的美景不见了,可是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以前困在乡村,除了种粮没有其他出路的农民来说,还是比过去好了些.牢骚总归是有的,可是机会也不断随着开发的加快而出现.在这个地区,个人及各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表现的比较明显,但只要努力的话希望还是有的,富者更富,穷者也有来钱的门道,不至于无出路.

        您所说区域,可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加之开发较晚,附近有住宅,学校,拓展空间有限.那些囤积厂房的人,还是想租出去的,也肯定能租出去.有些企业的胃口还不是一般的大,附近有好几个开发区,他们可以充分的选择.这些企业包括一些沿海转移出来的,还有一些必须靠近原料产区的,当然都是劳动密集型.干部们也想引进高科技,可是附近人员素质还是差些.如果再往里走,青山绿水好风光,在那里编个软件,捣鼓些芯片,那是相当的美.

        至于这几万学生的问题,我没有看见您的下篇,不揣冒昧说几句.开发区缺人的呀,厂房要管理,产品要推销,这些工作都要人的.全省象这样成规模的大学城是少见的,这里可能没有什么很强的知识创新效应,但是知识传播的集聚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就算培养水平不高,这里学生们的眼界是开阔了的,素质是提高了的.经济管理专业是百搭的专业,这些人的就业目标不是瞄准500强的,而是解决就业就行,而且他们一般不怎么挑,有工作就行.就算是挑的人,到最后也会向现实看齐的.何况附近还有电力学院,航空学院,理工学院之类培养动手能力人才的学校,这些人的前景就更好些,开发区很缺这样的人.他们的就业是面向全国的,工作机会在全省全国,总能解决掉.有大专文凭就算去打累脖工对于社会也不能说是资源浪费,国民素质总还是提升了的.大学城里面除了这些公办学校,还有很多民办学校,这些公办民办的学校都非常重视就业率,特别是民办学校和电力学院这样的从中专改的高职学院,就业率直接影响第二年的招生.

        当然,几万学生扎堆,总会有些治安问题,直接调警校生呗,反正挺近的,他们就当是实训吧.

        • 家园 学生问题不那么简单。

          现在的学生第一去处是京沪穗,然后是长三角珠三角,再然后以这三点为圆心划圆,半径越大越没吸引力,岂是一个小小的开发区就能够吸引得了的?

          兄弟我在常州,每年想招几个管用的人那叫一个难哪。

          • 家园 常州?

            俺战斗多年的地方啊,真是好地方,出人才啊。

            可惜常州出去的很少回来了,也算是一种流失吧。

          • 家园 开发区是开头难。

              只要有相当规模企业进驻,其他的就自然会跟来,附近有几所大学也是优势,可以方便利用大学教师的余热。虽然教师大多都住在城里坐交通车上班,但总比跑远处找方便些。

              圈地是必然会有的,话说回来有人圈地就是看中了将来的发展,说明这些老板也对将来看好,要不为什么一些偏僻的小县城或乡镇办开发区就没什么人去圈地。

          • 家园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可是饭总是要吃的.

            楼主在文中说到的几万学生可能产生的危机,在我看来将是不太严重的.他所说大学城里,公办民办学校共生,文理专业皆有.学生虽有外地的,但基本以本省人士为主.每个人都向往大城市,总会去那里尝试找工作,有些坚持到底的,在大城市终究找到不理想却能糊口的工作.其他不能呆在大城市的人还有机会回流到本乡本土,这些人的工作也是能够在当地解决的,可能岗位在他人眼里非常低微,可这无非是钱多少问题,就业算是解决了的.

            象你所说,现在找不到适合的人,可是我相信找单位的毕业生还是会主动找到你的,只是入不了你法眼,不是如你所愿的高素质人才.可是活总要人来做不是,你求其次的同时不就解决了就业问题?不能指望楼主所说的大学城的学生都如优秀大学生一般,在现实当中他们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的,本土就业的愿望和外部竞争的压力会让那些基层来的毕业生回到家乡的各类企业的

        • 家园 问题就在最后一段啊。

          现在的学生普遍那个眼高手低啊!

        • 家园 你对开发区企业了解得比我深多了

          我是走马观花,光看一路的厂房名字了。看来

          开发区离城里近一些的区块发展得还不错,比

          我想的情况要好。

      • 家园 原来还是陈大的老乡

        您说的财经大学应该就是胖鱼的母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