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 泛舟五湖

共:💬44 🌺1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这是回葡萄兄关于农村调查的帖子的,原文见:

    我在苏北农村的见闻

    我老家是苏北长江边上一农村,去年冬天我回了老家一趟(这两年的每个寒暑假我都回国),感觉中国的变化真快,对我国的将来,我满怀信心;同时看到农村年轻人口急剧减少,也感到非常的担忧。下面我说说我的见闻,作为对葡萄兄的补充。

    关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种田已经不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家都在打工,我弟弟弟媳一个月加起来有两三千。据我所知,这是比较少的。家里的粮食也能卖钱,现在大部分农民不养猪,养少数的鸡鸭,吃不完的粮食都卖了。农村税费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我们家一共5口人,一年才交几百块钱,这里面大部分属于农村集资(修路,修桥等等)。前几年,有很多下岗工人,大家都赋闲在家,但是很奇怪,现在这些下岗工人都已经不见了,每个人都能够找到工作做,稍有技术的都在家里开了一些小作坊,做的东西无奇不有,我也不知道都用来干什么。很难找到农民收入的直接数据(没有人愿意说),但是一般家庭都有几万十几万的存款,生活大有改善,超过2/3的家庭盖起了两层小楼;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热水器,几乎是每家都有。吃的也好多了,现在农村人也去买菜;去人家做客,螃蟹之类的菜经常见到。

    关于社会保障:农村里没有子女的老人基本上都进了养老院。我的邻居就是这样,据他说,养老院生活比较惬意,一切全包。(题外话:有一年过年我们觉得他一个人呆在养老院比较孤独,因此把他接到我家过年,有一天夜里他竟然自己起床,打开厨房,把晚上吃剩的菜吃掉了,并且还喝了一点老酒,显然是养老院生活条件比我们家好)而且,如果一对夫妇,夫妻双方都是独子,国家每个月都有补助。我家乡是有名的长寿之乡,老寿星比较多,象这些老寿星,平时都有补助,到了一百岁,过生日的那天民政局除了红包之外,还会放一场露天电影庆贺。对于低收入家庭,国家也有补助,有时候是200,有时候是600,每年不一样。另外,农村实行大病补助政策,如果有人得了重病,比如癌症,会得到3000元的补助——这是我爸爸亲口告诉我的。

    关于农村医疗:农民没有医疗保险,除了上面说的大病补助外。现在农村里乡村诊所非常多,都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医生坐诊,中医西医,内外妇科都看,一般的病去那里看,非常有效而且收费极低。——我一般回去马上就会感冒,去他们那里打一针,几块钱就解决了,我知道一个人有医疗保险,感冒去大医院花了两万四。因此我非常怀疑所谓的全民免费医疗或者全民医保,究竟是谁得利。但是,我感觉(不是很肯定)如果在工厂里打工,过一段时间就有医疗保险了,看病是按比例由保险公司和个人分摊,至少我弟媳就是这样。

    关于农村交通:现在我们家乡村村通公路。所谓公路,就是水泥路,路面平整但是比较窄,不到5米,非常适宜自行车,摩托车还有电动车行驶。跟美国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如果要那样,乡村都是两车道的马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毕竟没有那么多车。另外,到处都在修国道,封闭式的,不过收费很高。以前要去上海,非常麻烦,要转好多车,现在只要去租车公司租辆车,马上就走,4小时就到。将来如果过江的隧道和大桥修好了,据说只要两个小时。去南京,已经是一路高速了,非常方便。

    不过过路费高也是有原因的,现在修路搞拆迁,农民还是非常受益的。我有个远房亲戚,因为要拆迁,家里的一切都算住房面积,养猪的养鸡的,都算上赔偿200万,大家都感到高兴。这么高的成本,过路费能不高么?

    关于环境:国内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差,农村也不例外,但是大家都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我们家乡凡是运河两边都有50米宽的绿化带,种的都是白杨。公路两边也有5米左右的绿化带,最里面是冬青,然后是白杨,然后是雪松,有些地方还杂有成片的垂柳,或者是香樟;即使是农村的沙石路,两边都种有银杏,这都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树还没有成材,过几年一定非常壮观。另外,环境保护方面做的也不错,最近那些很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我的家乡野兔成灾,乱吃东西,有一次我看见一只非常肥大的野兔公然从我们一群人面前走过,这在以前很罕见。多年不见的喜鹊也看见了,早上醒来,听见喜鹊的叫声,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说到树木,我想多讲几句。我弟弟在亲戚承包的长途汽车上帮着卖票,他告诉我,每天早上,在某个路段,都有一批人在那里碰头,然后骑摩托车分头下乡,寻树木买,主要是那些风景树,别的也有。我爸爸告诉我,在农村,雪松,广玉兰,桂树,是按整棵树的球径卖,香樟,冬青,银杏,是按树干的直径卖,还有些如杨树水杉等等就是论斤卖。所有的公路两边也都是这些树,但是我还没有听说谁把这些树弄去卖的。我有个邻居,家里有一颗大的银杏树,被某人看中,给了2000元的定金,承诺在将来的两年内买,如果两年内不来,定金就归我的这个邻居。我认识的一个人,亲口告诉我,他家的水杉刚卖,2元一斤,一棵树至少要上百斤,算下来收入不菲。另外他家有200棵桂花树,长了3年,有人要2000元一棵买下,他们没卖,等再长两年5000元一棵卖出去,到时候就是100万。有些不容易成活的树,比如红枫,更贵,一棵的价格都在上万。——以上是我亲耳听说,都是邻里之间的事情,应该不虚。

    关于民工荒:在我家乡,民工荒很厉害,现在农村基本上看不到年轻女孩子了。我弟媳今年26-7岁,以前在苏州上海打工,这一两年因为非常不舍得我侄女,没有出去打工。去年夏天,我们周围有好几个人找上门,每次都带一两箱牛奶或者饼干什么的,动员我弟媳到他们工厂里工作。因为要还这些牛奶饼干的人情,我弟媳抽空到好几家工厂做一两天,不要钱就是了。据她讲,所有这些工厂里,象她这样年龄的人很少,有的,都是小组长什么的,因为她们脑子活,学得快。其余干活的,都是农村四五十岁的大妈。即使找这些能干活的大妈,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她们那个年龄段的人会缝纫的人不多;同时,农村人比较散漫,每次大的订单下来,大家都是到处拉人,互相挖墙脚。我弟媳现在在一个制衣厂工作,现在是一个小组长,月薪1200元左右,工厂有宿舍,有食堂,一年后享受医疗保险。

    ——有一个地方我非常的不解,就是中国人每天都做这么多的纺织品,而且都是出口,全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难道除了中国人之外,别人都不做衣服,不做鞋袜不成?我有个亲戚,90多岁了,还在缝一种被子,Walmart卖的30美元一套的那种,而这样的被子,在我们农村几乎有一半家庭都在缝,都是那些上了年龄的妇女在做。我问过她们,一年下来大概要缝上百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量!

    关于计划生育:现在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我小的时候,我们这里每个村都有一个小学,我上大学的时候,生源减少,几个小学合并成一个,到现在已经是一个乡一个了!那些前几年刚建的校舍还是新的,但是杂草丛生,都已经荒废了。出于私心,我曾经跟我弟弟弟媳讨论生育二胎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我是70年代出生的,我的堂弟堂妹们都是80年代出生的,他们都没有亲兄弟姊妹。现在我的那些叔叔们都非常的后悔,也非常的宿命,自己辛苦体验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社会经验,没有人可以传承,特别是生了女孩的那些叔叔们。

    我非常同意人口少了不一定机会就多了。比如说民工荒,我家乡那么多的制衣厂,基本上都是搞出口。每次订单下来,量都非常的大,但是也非常的急。我是亲眼看见我们村的一些工人每天晚上下班后到处拉人的,如果长此以往,订单经常完不成,以后也许不会有这样的订单了,这样,机会不是更多而是更少了。

    最后,我想说,我所认识的人,闲谈之中,无一不从内心感谢共产党,感谢邓小平。他们都是农民,或者农村出生,但是行事稳健,作风务实,心情豁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可能是误传

      我知道一个人有医疗保险,感冒去大医院花了两万四。因此我非常怀疑所谓的全民免费医疗或者全民医保,究竟是谁得利。但是,我感觉(不是很肯定)如果在工厂里打工,过一段时间就有医疗保险了,看病是按比例由保险公司和个人分摊,至少我弟媳就是这样。

      可能得的不是感冒,否则不会用那么多钱。很多人分不清一些病的,容易把很多病都认为是感冒。

    • 家园 送花得宝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好文. 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在农村提高文化。富裕了更要有文化

      文化,我不是指识字,而是。。。。。

      古代太平之世时农村是儒家文化的孕育之地,往往是家家户户有读书声,村村有儒生,诗书礼仪。耕读之家很普遍,所以民风淳朴,往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现代中国民众也要建立这种文化基础。

    • 家园 江苏是集体致富的典型
    • 家园 刚看见。给老乡送花。
    • 家园 浙苏粤鲁闽

      5省的农村基本实现小康,特别是城市周边...希望这个范围越来越大

    • 家园 砸出双宝,留名纪念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返 回 关 闭

    • 家园 【原创】新兵也来说几句

      看大家说得乐呵,俺也凑凑热闹。

      我家在山东潍坊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傍城边的一个村子。家用电器等情况跟楼主村子差不多,冰箱、有线电视、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及土暖器是完全普及了,装宽带的也很多,并且价格也很便宜,每月只需30元;电话也是家家都有,好象村子里有一个网,村民之间打电话不要钱。但是住房方面,很少有盖楼的,都是统一规划的四合院,建筑面积差不多二百平吧,中间一个天井,六七十平方。因为传言要盖商品楼,所以很多人家在天井上再加一个玻璃或玻璃钢瓦的盖,据说征地时可以再加六七十平方的建筑面积(嘿嘿~)。村里的路面全都硬化了,还有路灯,每到夏天村民们都聚在灯下玩,不到深夜不回家。

      我们村里的田已经很少了,人均可能只有2、3分吧,所以补贴的事没有听说。除了人口较多的户,大部分人家都没有种庄稼,而是种上了树。但是村民也不用买粮食,因为村委每个月给每个人15斤面,另外好象还给油、蛋、液化气什么的,基本上都不需要买。年轻人都在附近打工或自己做生意,我估计有壮劳力的家庭户平均年收入不会低于两万元,我们村里除去念大学留在外地的,在外面打工的几乎没有。

      我们这里还没有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老人家也基本没有进养老院的。村民男的过60岁,女的过55岁村里每个月给70块钱,过八十岁的给100元。逢节日,老人家都有礼品,蛋奶什么的,有时加发一些钱。前些年有时还听到有不赡养老人什么的,这两年再没听说过。象家祖母,今年82岁,加上四个儿女及孙子、女给的,钱多得花不了,几个弟、妹结婚上大学,老人家每一出手就是一千。

      说到负担,好象我们村里税费提留什么都不收了,因为没听家人说过,不过这个等我打电话问一下。教育上是个大头,小学和初中学费和杂费都已免了,但高中收费就很高,大学更不用说了,所以家里有一个高中生或大学生的,能明显感觉出负担来。前些年医疗问题还是比较令人痛心地,我们村里老人得绝症后不治疗等死甚至自杀的都有。去年我们这一带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每人每年10元),情况应该有所好转。这个我有第一手资料:我大姑的公爹75岁,年前腊月二十八胃出血进了医院,情况非常严重(其家人已准备了后事),现在还在住院,但已经好转,听表妹说医疗费可以报销60%,但是要在定点医院治疗。

      再说一下内子家里的情况。她家在属于青岛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离城十里。家用电器及住房情况几乎跟我们村完全一样。村民福利也跟我们村差不多。虽然村内规划稍差,但从收入上来说,比我们村还要强一些。农业补贴是每亩10元,直接发给村民。因为前几年周围辟了一个小型开发区,征了一部分地,所以上边(县?乡?村?)给全体村民每人每年800元钱,据说要给30年。村里20-30岁的年轻人大都在开发区里的机械电子工厂打工,工资平均都在1000元以上,加加班一千五六百。四十左右岁的男性村民,基本上都在建筑企业工作,月收入也在1000元以上。开发区里有几个农业加工企业,就大量雇佣35-50岁的妇女,月工资600-700元,加班费另算。五十以上的老人家,很多在村里的苗圃里弄弄苗木、花草,每天15元,工作很轻松。再大一些的,就在附近工厂和工地里看门,还有清扫卫生的,一个月也有四五百,所有这些,没有听说有拖欠工资的。村里65以下的成年人,竟没有几个闲着无事的。而且因为毗临开发区,家家都有房屋出租,租金从二百到五六百不等。她家出租了四间房子,每月二百多块。

      村里人都入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听说已有村民受益。去年(8、9月份吧?)当地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虽有犹疑,大多数人还是入了。以她家二老为例,两位老人(一位66周岁,一位68)共交八千多元,去年腊月里一下子发给了他们2006年全年的养老金一共两千四百多元(计每月101元),两位老人都很高兴,直说合算。她大姐及五哥是在本村,另有三个姐姐嫁在相距五里到二十里的另外三个村子,情况相差不大。最困难的当属二姐,因为有一个念民办大学的儿子,学费六千五,再加上其他费用,每年大概要一万五左右,老二家有十几亩地,闲时跟跟小工,供这个大学生并不需竭尽全力,每年还成袋面成桶油的往各姊妹家送。

      我此前两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回家过年,这次回去有两个细节觉得有必要一提:一是亲戚之间给小孩压岁钱,之前都是十块二十块,今年都涨到五十、一百了;再一个就是家人凑一起打麻将,以前都是一元或二元点一炮,今年都是五元、十元起算了。

      这次回家,在各家亲戚转了一圈,总的感觉是:村民们干劲很大,都觉得日子很有奔头。

      • 家园 送了两次花,都有货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听说过一种补贴

        这是听一个同事说得。她与人合伙搞水产养殖,养得就是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多宝鱼。他们搞水产养殖,用电一直是工业价格,每度一块多钱,现在国家有了新政策,将这种用电价格下调到每度五六毛钱,而且是从2004年6月起用这种价格计算,所以每户都可以从电业局领到退回的电费。她可以拿到十来万,多得有四五十万的呢。听她说,本来好象退费只针对农业户口的养殖户的,而且早就拿到了,她们这帮城市户口的人知道后去讨了个说法,结果也拿到了。

      • 家园 新兵原创,照例送花!

        咋一下河就奔这里了,不过那也别忘了“修改”帖子加“分类词”【原创】

    • 家园 农业税……

      农村税费已经比以前少了很多,我们家一共5口人,一年才交几百块钱,这里面大部分属于农村集资(修路,修桥等等)。

      课题讨论的时候一个关中农村学生很仔细的算了一笔农业税的帐。结论是:农业税本来占比例就不高。免还是不免对农民生活影响不大。到是新农村建设政策中有一条,农村自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要自己先筹资国家才会按比例配套。这个很危险,因为很容易就回到原来乱收费的老路上去。

    • 家园 花一个赞同!补充一点我知道的

      我家里的于阿姨是河南农村的,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上大学,还有一个在家念初中。她老公在家种地,同时在砖厂上班。家里已经不养猪,也不养鸡鸭了。吃肉、吃菜去街上买。家里的老宅子空着,在街里买了一块宅基地,盖的两层楼,据她说花了10几万。有电话、电视、冰箱(空调没买)、自来水。她在北京打工,陪大儿子,自己还是一分钱都不舍得花,全部给儿子,包括兜里的毛票。据她说,老二上学不花钱,种地每年每亩有100-200元的补助。

      去年在山东枣庄拍电视剧,因为是抗战时期的,必须找最破、最偏僻的村庄。能找到,因为山里的村子有些已经很少人住了,都搬城里去了。有个村子在山里,距枣庄开车30分钟,只剩下1/3的老人,2/3的屋子锁门没人了,但是枣庄通这个村子的水泥路正在修着,据说投资300万元。我们在这个村子拍了1个月,10几个人几台机械的筑路队就修到了村子,搞得我们没办法——抗战没有水泥路啊!只好拼命抢进度。可是同期声又被他们的机械干扰,让他们停一会儿都不行,给200元只能停1个小时。

      这个村子里我们找了一家最穷的拍“老村长”家的戏。这家就剩6、70岁老两口,院子是水泥地,只好都铺上沙子;有自来水,用草绳缠起来,老两口用卫星接收看电视——这里连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没有,把卫星锅给拆了,闹得人家老两口好几天看不上电视。老两口的儿子、女儿都在枣庄住,老两口不爱去。儿子女婿来看老两口,提着一大堆东西。

      枣庄的农村里没有一份闲着的地,哪儿都种着庄稼或树,找不到一个能拍战斗场面的地方,动不动就人踩了庄稼,马啃了树苗,制片组天天赔钱,还被村民追得到处跑。

      如此等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