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议"金石味" -- 中虎步兵

共:💬16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小议"金石味"

<请我吃饭>兄让我谈谈在印章的鉴赏中如何欣赏“金石味“ ,那我就把我的一点管见拿出来说说:

首先说说"金石味"这三个字,金: 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做金文;石: 周宣王时期所作石鼓文 ,石鼓文是刻在类似碣石上的籕文(周宣王时太史籕所作);味:"味道"或韵味,也就是美学感受,欣赏书画所产生的共鸣.

这些浇铸于金属上或镌刻于石头上的文字,都是从甲骨文演变来的,它们和甲骨文相比,有几个不同之处:金文字体呈竖长方形,笔画流畅,圆润凝练,别具风格,形声字日益增多,并开始在数量上占优势,自大小均匀,结构绵密,异体字有所发展,此外,金文字体多样化的程度,又比甲骨文更进一步.石鼓文则笔画刚劲凝重,结构茂密奇崛.

金石味从文字入金或上石即开始出现了.它的发展有一个从淡到浓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构成要素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商周秦汉时期的人所写之字必然蕴含有当时的时代气息;二是他们所写之字经过了模型和刀凿的再创作;三是金石上边的汉字笔画因为一两千年或更长时间的锈蚀风化而泐漫剥落并必然出现的某种程一度的模糊状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石味:古朴的文字在不同载体上所显露出来并被欣赏者感知的或高古或苍茫或浑朴或静穆或丑拙的气息.

文字的发展,由粗服乱头的被一代一代的人们根据时代的需求(文字发展是以实用为基础演变,当然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美化的,理性的发展演变渐渐掩饰了它质朴之美,原始之美)条条框框束缚了手脚而变得单一雷同而规范化准确化,这和文化日趋全球化和追求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个矛盾是相似的.然而书画篆刻艺术已经脱离了日常生活范围,成为一种艺术而供人欣赏享受,就要追求一种超越的美.故此人们在欣赏书画作品时寻找金石味,个人的理解,就是在书画篆刻作品中寻求一种古朴浑厚带有原始气息的美,许多艺语录中经常说的"天真烂漫是吾师"就是要找寻那些未经刻意加工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这种境界的追求.

元宝推荐:晨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坐沙发瞻仰
家园 先花

动作好快啊,贴出才几分钟啊.

写文章好苦啊,这么点东西,想了打了2个小时.

先花
家园 比刻那个东东费劲儿哈
家园 还是刻最简单

写印稿写文章都是费心思的很.

家园 说得太棒了!!!!

金石上边的汉字笔画因为一两千年或更长时间的锈蚀风化而泐漫剥落并必然出现的某种程一度的模糊状态.

家园 说得好!花——

就是太简练了。若是展开来细说,逐字解说,似乎会更有趣。

家园 展开来细说

估计俺是收不拢的,这不就是一部中国古文字发展史啊.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书

以后有机会说一点篆书类的吧.

家园 个人观点:追求金石味是从清代兴起

明清后,书法被历代先贤推到了高峰,故清人转从篆书入手以求超越前人,当然,这和清后期大量古器物出土甲骨文面世是分不开的.

家园 受教了,花之。

艺术无止境啊,呵呵。

家园 坐等!

懂是断然不会懂的,但也要附庸风雅不是?小时候外公教过篆字,可篆字哪有飞机大炮有趣呀,这不?耽误了。现在补课。坐等老师开讲。

家园 花等——
家园 这下麻烦大了

小弟我手脚慢,昨天那千多字想想写写费老了劲啦,最后还是拿起笔把想到的都记下来在统一打出来......

老师不敢当,爱好者而已,只能说篆书.而且不象您那样立马更新,估计俺这个说篆书让各位有得等了.

家园 说下去俺的老底要漏出来啦

就一书法爱好者水平啊

家园 【文摘】受教了,花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