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旖旎话红楼】谈谈袭人对林黛玉的敌意 -- 林旖旎

共:💬98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今晚决定不睡觉了,烤一堆送给萨苏。不过,到时候象不爱一样,不要怪偶喔。
家园 袭人并非俗人,也颇有心算

宝玉娶了黛玉,袭人不过是个管家婆.权柄是有一点吧,也并不可靠.

宝黛情深,没有袭人的空间. 黛玉物质上不求,感情上可是肯让的?

宝玉娶了宝钗,袭人是个听差.

但是宝钗道学,在意善妒的名声.钗玉也不象宝黛那样亲呢,宝玉自然会眷顾袭人.

宝黛,宝玉光宗耀祖是甭想了. 钗玉,袭人还有盼头.

鱼肉熊掌,袭人可不是糊涂人啊.

家园 不能赞同

宝黛联姻,黛玉对宝玉和丫头之间的事情并不是十分上心,所以袭人没有空间的说法值得商榷。更何况,黛玉早就玩笑中拿袭人当嫂子,说明她早就能够接受袭人作为宝玉屋里人的地位了。说白了,袭人要的感情不过是一些亲昵和温存,而黛玉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共鸣和知音,倒也没有不可共存的。而宝钗和袭人一样入世,她们要求的东西才有更大的抵触。

其二,袭人做事并非光明正大,与宝玉偷试云雨一直为晴雯所诟病。真正宝钗进门,以宝钗多谋的手段,袭人搞不了什么小动作。相信我,宝钗有那个能力,下次我会在讨论宝钗心机的文章里谈到。

我还是认为,袭人筒子比较自作聪明,黛玉面冷心善,宝钗面热心冷的紧啊!

家园 这个嘛

黛玉婚后对宝玉和花姨娘的关系是不是不上心,女孩儿的心思我确实揣摸不准.

我只是觉得如果宝玉讨姨娘,黛玉比较可能会吃醋.爱情总是排他的.另外袭人毕竟还是个女孩儿家,总还是更在意丈夫的心吧.

等着看你的宝钗篇.

家园 为袭人叫冤

袭人不劝着宝玉,难道也纵着他不成?宝玉是个空心大萝卜,性情中人,除了林妹妹,他是一概不管的。可是宝玉是荣府内部斗争的焦点,赵姨娘一干人哪个是省油的灯?目下是有琏二奶奶照应着,可终不是长久之计。一大家子的事,终归要落在宝玉身上。须知此时的贾府,已是末世。袭人劝两句,难道错了吗?难道不劝宝玉,就是为宝玉好了吗?就因为说了几句伦理纲常的话,便被打入封建卫道士的队伍里,我为袭人叫冤。

至于说道她想爬高枝“做小”,简直是笑话。合府上下谁不知道袭人是宝玉的候补妾,至少是个入房丫头,平儿第二。

曹雪芹再伟大,也是封建时代的文人。纵然是写出石头记这样的大兴衰,大悲剧,也没有跳出中国传统思维框架。至于反封建,那是后人凑趣。

家园 不敢苟同

花小姐能为自己考虑什么?她一个奴才,能当上一等大丫头已经是幸运了。她还能为自己考虑什么?想“更进一步”?

再说,不喜欢林女士者,非花小姐一人。“莫怨东风当自嗟”,她自己到处得罪人,怪谁?不是我讨厌小林,她寄居此地,孤身一人,是很可怜。可是并没有什么人敢特别反对她和宝玉的婚事。“老太太一句话,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谁也不会讨那个嫌。她虽然也很小心,可是天性如此,嘴上带刺,怪不得别人。

不知大家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反正我周围就有,平常嘴上痛快,结果毕业时吃了大亏。

家园 后半部是伪做,不要看。
家园 怎么去啊?你贴上来行吗?
家园 续书生生毁了袭人

要知道,宝二爷发誓做和尚,一共就两遭,一回是林妹妹,一回是袭人。袭人,样样都以宝玉为第一位,一切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宝二爷好。曹雪芹心目中的袭人决不是后来那个样子!呜呼~~

家园 像茶博士这样的大色狼,人家是不欢迎滴

也不一定,那里女色狼也一大把。在清音里,林mm给我的回帖里有连接。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5;ID=99520

家园 这块板砖有水准
家园 您这个说法很久了,但是跟我的文章没什么关系。

我还是那个观点,说是春秋笔法也罢,曹公对笔下红楼女子,无论性格如何,都十分爱惜。我对红楼人物也基本抱这个态度。

您看看我的文章,我有批判袭人么,更不用您说的封建卫道士之语了。我只是在讨论袭人对黛玉的心态。她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出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我也尽量分析她们的心态,没有要猛烈批判谁的意思。

即使我写宝钗的心机,也不会刻意把她写成阴险奸诈之人,我会描述她的精明、自保和冷淡。

家园 快点把作业交上来。精明、自保和冷淡,这个评语下得好
家园 有感而发,不是批你。咱俩思路不一样,你的文章很好,我只是个别地方不同意。
家园 看了旖旎这篇大作,一直想发个回帖,奈总抽不出时间。

《红楼梦》说白了是曹公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一把心酸泪写就的一部爱情悲剧。宝玉宁愿化灰化烟相随黛玉,听一句黛玉要回老家了的一句玩笑话就死了大半。这一层合府都知道,在这件事上都不敢惹这个宝贝。宝玉一个痴物,性情中人,眼中只有黛玉。“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让抱着这么一个信念的宝贝去奔仕途?中国少了一部《红楼梦》,尔虞我诈的官道上多了一个枉死人,恐非苍生之福。说到底中国的科举制度害人,让天下的聪明人都往仕途的独木桥上挤。试问:“天下官几何?民几多?”难怪范进玩命考到六七十,中举后失了心疯。宝玉更斥之为禄蛀。设若中国早些改革,愿做学者做学者,愿经商的经商,中国也不会沦落至此。

宝玉对其他女子的爱上,只是一种爱惜。这跟薛蟠对女孩只想占有,根本不关心她的心灵截然不同。女孩之于薛蟠只一玩物耳。元春贵为贵妃,嫁给皇帝,在省亲时对贾母呜咽道:“还不如娘儿们在一齐自在。。。”“在那里可谓“姬妾众多,淫佚无度”的境地,命运与香菱何异?”个人家族的荣耀下掩盖不住个人的悲戚。宝玉薛蟠虽同出宦家,一清一浊泾渭分明。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小时到的贾府,贾母就抱着黛玉心肝肉的哭个不停,“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说黛玉是外人,小子是不信的。这句话谁都说不得,袭人说的了吗?这句话唯有宝玉含悲的心说得。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小子读此恸倒。

因为宝玉后来才晓得黛玉不是他的,这是为势所逼,被势夺去的,袭人不过是个代言人。袭人不是别人,宝玉素喜其娇俏,待其不同。“世人皆以为袭人离开了宝玉,实则不然,蒋玉菡(“将玉含”扣含玉而生)在书中为宝玉之副,该人物是虚设,袭人嫁于蒋玉菡暗指袭人仍与宝玉在一起,但为何袭人的判词这样写呢:“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此乃作者苦心,以汗巾为信让袭人与蒋玉菡结一段姻缘是虚,以此暗示那个赠念珠的人将与黛玉有婚姻的缘份。”此乃天人之语,小子只服此论,其他的评论小子是不看的。“赠念珠的人”是谁,王爷一类的人物,黛玉不过元春一类的命运,曹公不敢说,索性不写下去了。宝玉视袭人为自己的一部分,为什么曹公处处设线,让她跟宝钗好,跟黛玉过不去?小子看来,袭人宝钗代表的是胭缘,如是而已。

至于高鄂一类的的蠢物,并未读懂红楼。文采未及曹公十分之一,敢为作续?方之天下还有胆大的~~。小子诓语,众人一笑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