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人口的上中下策兼谈人口控制论 -- autoeagle

共:💬11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人口的上中下策兼谈人口控制论

中国史书以及小说中经常出现这个场景:

主角同志遇到了一件生死存亡的大麻烦事,不知如何是好。这是,旁边的大谋士或者绍兴师爷站出来,曰:"主公,吾有上中下三策....."

一般而言,主角同志必定会选择下策,谋士偶尔会表示一下不满:“大势去矣”,然后主角同志就悲惨的遭受了重大挫折,搞不好连命都赔掉鸟。

以前我常常想,谋士好好的,非要提个下策作甚?直接提个上策不就了解了么?后来经人点拨,才晓得这上中下三策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纯粹就是根据风险由大到小排列。作为合格的谋士,基于职业道德,必须给主角同志提供选择的余地。而且历史上选择下策而胜利,或者选择上策而败亡的更为普遍,只是小说要戏剧效果,不写而已。

中国人口政策其实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策:

上策乃毛主席神策:鼓励生产,输出革命,准备核战,通过战争和移民由中国人将革命的红旗插满全世界。这一策对国家民族来说受益最大,但风险更大,如果失败,中国人口增长到二三十亿又没有获得必须的海外资源和科技发展,中国一定会被自己的人口压崩溃,则共产党下台是小,大饥荒大内战甚是动用核武器的内战都可能发生。

中策则是稳定人口增长但避免老龄化,简单的说就是将平均生育率维持在2.1左右,问题就是当时中国每年出生2800万人,如果保证以后每年出生2800万,就可以避免老龄化,但简单的计算可以发现,如果人均寿命70,则中国人口将稳定在2800w×70=19.6亿。这个数字是避免老龄化的临界数字,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还要增大。同样,这个数字也是高风险的,不知到东东山和水寒敢不敢说中国长期养20亿人没问题,不崩溃?

下策就是控制人口增长,老龄化和人口下降在所不惜,经过一个高峰最终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0亿上下,也就意味着将每年出生人口稳定在1300万,这一策看起来绝对是下策,其危害东东山和水寒说过很多。但是这是最安全的一策,如果中国发展顺利,可以争霸世界,就早点放开计划生育,如果中国发展不顺,就晚点放开计划生育,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国人均也就这点耕地了),最后也不至于崩溃。而要稳定在1300万,考虑到现在的第二次育玲人口高峰,估计在2015年后了。

另外想说说宋健的人口控制论这玩意。这个东西的数学模型其实做的非常糙,所以系里的老师谈到这个都颇为不屑。宋健以为平均生育率就是人口控制的关键参数,然后根据1.0,1.5,2.0,2.5做了简单的复利计算,借着借钱学森大牛控制论威名,就递了上去中央了。勉强也算是上中下策的数学模型。

然后中央那些土鳖一看:控制论,不得了,这可是两弹一星的科学啊!然后又一看,按2.0搞,中国最后要养20亿人,实在养不起。还是1.5比较好,15亿咬牙就过去。某些老愤青还要搞1.0,不过没成。这20年来中国的人口政策,其实就是围绕着这个1.5作出的。

但是平均生育率是一个即不好统计,也不好控制的参数。首先,平均生育率是一个不稳定的参数,生肖问题可能导致30%以上的年生育率波动,同时依靠计划生育人为压制的平均生育率,一旦放开很容易恢复,中国农村和小城镇一般二十出头生第一胎,假设10年后结束计划生育,完全有能力再生1-2胎。最后,计划生育规则不可能非常详细,想将平均生育率精确控制在1.6,1.7,1.8等等都是困难的。所以这个参数即不好统计,也不好控制,用在数学模型里可以,用在实践中则问题多多。

家园 给你看计生会长田雪原的上中下三策,比你的靠谱

田雪原的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导、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

  

  http://zt.bokee.com/2006/shebao/

  

   现在我们看,随着老龄化的增长,养老金将在2030年突破30%,也是国际上认为的警戒线,养老金的储备占到国民经济收入的10%或者工资总额29%定为警戒线,2030年将突破这一警戒线。要严防这一警戒线.

  

   因此我们研究的结果,老年人的比例26%,应定为老龄化的警戒线,我们不可以越过,越过拿出真正的理由,要不然越过就有一定的危险。

  

  人口战略到底应该怎么做,生育政策怎么选择?我们就提出来,可以把这三个方案叫做三个着陆,

第一方案可以叫做硬着陆,不管现在结构怎么样,生育率还是继续往下降。硬着陆的优点是控制人口数量非常有效,像2021年达到13.88亿,全国人口零增长,2100年全国人口减到5.56亿。第一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地方呢?第一方案生育率继续下降,保持原来的态势以后,老龄化过于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到了2043年前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今天的主题社会保障和劳动力供给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中国的老龄化具有基本特点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时间上有累进增长的性质,还有地区分布不平衡,所谓地区分布不平衡城乡的不平衡,西部、中部、东部的不平衡,越往东老龄化越严重。按照中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使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总的水平、人均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老龄化要超过发达国家,我们不大可以接受,通常困难在于未富先老,为什么上来,主要是生育率下降的结果,出生少了,老年这一头就起来了,主要是生育率下降的结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是多了,老年人死亡率下降,老年人长寿,我们现在的寿命比1949年整整翻了一番,预期寿命的延长,在过去来讲起得作用比较小,在未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龄化当中它将起很大的作用。

  第二是软着陆,软着陆就是要兼顾一点人口数量增长把中国现在搞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能够比较平稳,不至于引起各方面严重问题,平稳着陆,实现人口零增长,老龄化的程度不要过于严重,这个路线必须得选择好,既要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平稳,考虑劳动力的供给和社会负担的加重,考虑到各个方面。全国人口2030达到峰值14.65亿,2050年降至14.02亿,2100年全国人口可降至10.24亿。

 第三叫缓着陆,2030年15.18亿,2050年达到最高峰值16亿,2100年16亿以上,再远了预测,越近人口预测越准确,再远了比较难说了,但是大致上也有一个趋势。对人口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好未来的目标,要兼顾到各个方面,软着陆的指导思想一方面有效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解决过剩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防治过度老龄化,尤其是我们提出来一个警戒线,按照现在联合国的预测,发达国家老年人口2050年65岁以上可以超过25%,接近26%,因此我们研究的结果,26%应定为老龄化的警戒线,我们不可以越过,越过拿出真正的理由,要不然越过就有一定的危险。

GDP的增长、老龄化程度的高低,三个预测来讲,中位和高位对GDP的影响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低位影响就比较严重了。因此我们从中国经济发展来讲,我们也不应该选择生育率过低的方案。到2020年低中高三种方案产出之比是1.00:1.35:1.35,2040年变成1.00:2.20:2.24,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低中高方案之比产出相差一倍,因此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对于未来生育率有一个怎样选择的问题。

家园 你的问题是不考虑人口结构目标,漠视结构危机引发社会动荡的可能

不知到东东山和水寒敢不敢说中国长期养20亿人没问题,不崩溃?

我从来都说现在要允许二胎,就是这样,老天张眼,中国人各个愿意生育二胎,最终稳定下来的

人口只有不到12亿,高峰不到15亿.你的20亿是怎么得来的呢?

下策就是控制人口增长,老龄化和人口下降在所不惜,经过一个高峰最终将中国人口控制在10亿上下,也就意味着将每年出生人口稳定在1300万,这一策看起来绝对是下策,其危害东东山和水寒说过很多。但是这是最安全的一策,如果中国发展顺利,可以争霸世界,就早点放开计划生育,如果中国发展不顺,就晚点放开计划生育,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国人均也就这点耕地了),最后也不至于崩溃。而要稳定在1300万,考虑到现在的第二次育玲人口高峰,估计在2015年后了。

你又光算人口数量了,知道你的方案2030年后老化比例是多少吗?你算过了吗?你应该象胡一刀兄一样亲手

算一下,可参看一下他的计算.结构问题,真实数量趋势你就了然于胸.过度老化的时候,老化抚养比例绝对

在40%以上.

你光知道减人口安全,从土地和资源看,如果光盯着这个目标,当然是人口越少越安全,最好只

有1亿人,要不和加拿大一样,土地和资源保障最安全了.

可是经济可持续目标,社会可持续和谐目标,家庭承受危机的能力,国家的军事承受能力,国际政治博弈,

你这种做法是让国家危机深重,国家承受国际竞争,大国对弈的能力空前脆弱,社会应付压力的能力空前

孱弱.随时有可能断送国家的崛起进程.好比日本的挫折促成了中国,欧洲的发展,中国的经济长期衰退和

社会震荡.同样可以给其他国家机会,甚至是不可追回的机会.我们经常痛心文革失去了十年如何如何,

建国后失去了30年如何如何.盲视人口结构,给国家造成衰退动荡的时间,绝对比30年时间

要长,甚至是两代人的时间,因为人口成长周期长的因素.,

你老是不要人口结构,只要土地资源考量,是对国家发展缺乏自信的表现,等2010年我们人均破4000美元

也许可以增强你的信心.你光知道什么土地资源造成社会动荡(其实现在两胎,土地也足以供应,资源也

足以应付经济发展),以为人口结构再糟糕也很很安全.错,今后中国可能的动荡不在土地和资源(这个大

家提高效率,忍耐一时就没事).真正的动荡在于过渡老化,社会经济萧条,年轻人不堪重负,老年人老来难

养,这才会酿成社会动荡.谁知道社会危机下,清贫的老人和他们不堪重负的独生子女,独生孙子女

走向街头,足以引起街头革命,社会混乱,经济衰退,由此造成的千年良机崛起的失去,对我们民族来说

都是一个大灾难。如何保证社会的和谐,这是有人口结构的要求的。一般而言,每妇女生育率在1.3以下,

称为危机界限,日本快接近这条界限。如果出生率在1.8到2.2之间,称为合理区间。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

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

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如果贯彻现行政策再多十多年,我们国家将面对很难应付的局面。经济的衰退和社会危机承受能力的低下

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个没有侥幸,日本技术这么强,也是经济发展几近停滞)

人类社会是个复杂系统,远比机械系统复杂,用机械的手段和理论去控制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

以我一向认为保证社会与家庭的和谐很重要,和资源,环境一样重要,而这个东西是机械人口论推导无法

给我们做详细指引的。资源,环境这些问题。决没有凌驾到可以忽略人口结构,和社会和

谐的地步。比资源环境一样重要的是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幸福。让我们谨记这点。

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理由,就不要坚持非常态的一胎化,而要回复到

常态的二胎生育上来。这是北大中国经济研讨会上经济学家的呼吁。也是以前不过问人口问题

的经济学界给我们带来的新思考。

另外,资源,环境问题最终是靠技术解决的。惟有靠科技突破,全世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历史上正是靠

科技才突破一道道资源环境束缚的。你想把人口规划个百年,其实世界百年发展成怎样,科技百年发展成怎样,

人类活动百年发展成怎样,你都不知道,如何奢谈百年精密规划.你这不是你嗤笑过的国家计委干部去计划全国

产业发展是一回事吗?

家园 ding! ding! ding!!!
家园 你又在扯了. 你不是常说: 生育率下降后的国家还从来没有

成功上升过的先例么...

证明你东山很把"先例"当回事,好!

那我问你:

在当今世界上,你们任何人看见过"(老龄化)人口结构危机引发社会动荡"的先例吗?

日本,德国,加拿大等老龄化国家,有什么"结构危机引发社会动荡"的先例呢?

既然没有,那就证明不会有...

所以,老龄化不会引起"结构危机引发社会动荡",你东山又说错了...

我只不过是喜欢用你东东山自己的逻辑来反驳你.你看,多简单啊...

这样的逻辑漏洞,你和水寒还有很多,举不胜举.(俗称"顾头不顾腚",哈哈)

正因为太多,所以根本就不能引起众人反驳的兴趣,只是你们两个自己还不明白而已....

家园 好多国家的"人口结构"倒是非常"好". 比如好多中东国家

如,巴勒师坦,约旦,埃及...人口出生率极高,人口构成极年轻.

还有亚洲的印尼(2亿),巴基师坦(2亿),孟加拉(一亿),人口结构也是大大的好,约西! (一不小心,把我的日本特务的真实面目暴露了..)

这些国家情况怎么样呢? 好吗?

家园 这可以代表人口结构可以非常糟吗?你的逻辑何在?
家园 你的鸡冠又充血了,你奔50的人了,兄弟!

当心你的血压.

你给我解释一下,

你列举的这些没问题的国家为什么在担忧老龄化,在鼓励生育.

家园 实话实说,我今年52了!
家园 我和你吵都不好意思,关键你只有色厉声垒,从来没有正经论据.

你和我岳父差不多大,我都不好意思和你吵.

你只有色厉声垒,从来没有正经论据.

另外,你做人诚信很差,信用破产了.参见http://www.cchere.net/thread/994998#C1010149

家园 关于人口的多少

看过中山水寒的帖子,分析很详尽,但总觉得如果多生的话消费能力提高了,那么我们的资源负担的起吗?但是不生,老龄化的问题一样会困扰我们.

另外,中华文化圈不愿意多生孩子的现实是存在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