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棋局看东西文化下的权力观 -- 長禾

共:💬25 🌺3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棋局看东西文化下的权力观

在华人世界里,车、马、包,将、士、象几乎是每一个中年男人生命中一小块清晰的烙印。不管你是不是行家,从小到大的过程里,象棋的影子都没有缺席。

中年开始学西洋棋,赫然发现,小小的棋局游戏里,竟然这么深刻的反映了东、西文化在权力架构上的不同观点。我不是文化史专家,无法去深究象棋与西洋棋的发展过程,是不是与文化发展真的有同步影响的关联性,只是在游戏中,明显感觉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基础思维,而这明显的差异与东、西文化的对比却又若合符节。

先说盘面布局吧,中轴线是中式建筑和帝王权力的基础象征,所以象棋的老将老帅自然是稳坐中轴,左右对称拱卫。而西洋棋盘面却是王、后并列,并无中轴线。黑、白双方各自的王、后相关位置甚至是不同的 (黑方左王右后,白方右王左后),看来,稳坐中轴线的帝王格局,在西方文化里并无突显。

象棋里的老将老帅只能困守四宫格,而西洋棋里的「王」,虽然步履蹒跚,却可以游走天下。象棋里的老将老帅最贴身的「士」,只是单纯的护卫,并无杀敌卫国之能。再往旁边的老「相」,空有相国头衔,也只能在国境内跺跺方步,杀敌无能,护主有责。至于最有战力的「车」,却是发配边疆,站在离老将老帅最远的边边角。

反观西洋棋,「王」身边就是战力最强的「后」,功夫最高的当二把手,战力最强的与领导贴身结盟,这里面,岂不是具体而微的反映了中西文化上的权力观点?

最有趣的是,象棋里的兵卒,拼死拼活,半步不准退,就算杀到敌人老巢,还是兵卒,随时可以被牺牲。永远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枯骨。而西洋棋里的兵,如果杀到了对方王庭,立刻可以翻身为后、为相、为骑士、为城堡,只要不篡位称王,富贵功名都有份。「 将相本无种、英雄不论出身低」,中国人讲的漂亮,但西方人做的实在。

这些差异,若要直接上纲到文化内涵,恐属牵强,但要说纯属巧合,怕也难服人吧。

关键词(Tags): #国际象棋(当生)#西洋棋#象棋
家园 有点意思.

我挺喜欢.希望能多写点

家园 象棋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象棋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象棋产生于封建时期,它全息地映射着封建的社会秩序和等级伦理 。由于各自植根的沃壤不同,中国象棋的艺术和棋理折射着以儒家思想 为正统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国际象棋的内蕴则体现着宗教笼罩下的西 方民族文化精神。

家园 西方人怕老婆!不然皇后怎么那么彪悍?
家园 呃这个...据说国际象棋是印度人发明的...
家园 过去看过一个电影——《章西女皇》

印度电影。影片中王后(就是章西女皇)的表现,几乎就是象棋中的“后”。

家园 那在民间盛行象棋可在士大夫中盛行的围棋呀?

围棋每个子都平等啊?

这个?

家园 为啥皇后那么悍?
家园 有意思的是西洋棋的相是bishop

应该也算是反映了中外之间的一个大差异吧,自古以来教会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占了极重要的部分

家园 国际象棋反映了西方自罗马帝国以来的伟大传统:搞基的军队是无敌的

如里奥底里斯和卡西硫斯

当然,他们都输给了乌利亚。莫奥蒂斯,另一个伟大的著名的基佬

所以,国际象棋里皇后最勇猛,而奋勇杀敌的小兵则可以被凯撒纳入后宫(兵升后)

小兵的直进斜入则是对某种技巧的隐喻

国际象棋的确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家园 觉得是西方看重皇后的联姻作用

娘家实力大呀.

家园 你好能恶搞..佩服
家园 2战结束以后美国人探讨过将棋有虐待俘虏的嫌疑

将棋可以把吃到的子当自己的子用

家园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我看就是这个道理!
家园 象棋是具有可比性。中国围棋v.s.西方何种棋术?

毕竟,中国士大夫的“琴棋书画”,这个棋字,应当是围棋吧?

就文化意义而言,似乎围棋更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