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袁本初密码【2】建和元年 -- 张四维

共:💬11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袁本初密码【2】建和元年

公元二世纪的中国可谓多灾多难,几十年来,黄河流域的地震一直很活跃。按照汉朝的规矩,一旦发生地震,三公就要辞职。建和元年四月,洛阳又发生地震,导致太尉胡广下台。为了安抚李固派的人员,梁太后和梁冀把空出来的太尉职务赏给了大司农杜乔,袁汤仍旧做他的司空。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汉桓帝终于可以迎娶梁冀的妹妹梁女莹了。和平民的婚礼一样,皇帝娶妻,也得经历三个月的试婚期。梁女莹六月入宫,三个月之后被立为皇后。梁冀想让皇帝多送一些聘礼,遭到太尉杜乔的反对。后来,梁冀的小女儿死了,梁冀令三公九卿都来参加葬礼。袁汤等人都按时前来捧场,只有杜乔不买帐,梁冀十分愤恨。正巧,洛阳在九月又发生地震,于是梁冀以此为由,逼杜乔下台。梁冀觉得还是胡广听话,就让他回来当司空,原司徒赵戒改任太尉,原司空袁汤改任司徒。

李固和杜乔可不是下台就算完了,梁冀对他们怀恨已久。正好在十一月出了大案,清河人刘文与南郡人刘鲔欲立清河王刘蒜为帝,结果刘文战死,刘鲔被擒。汉桓帝和梁冀早就想除掉刘蒜这个祸源,于是将他贬为侯爵,流放到桂阳。刘蒜倒也识相,在途中自杀了。梁冀因为刘蒜的缘故,一直讨厌“清河”之名,正好借此机会,将“清河”改名为“甘陵”。

这件谋反大案不可能因刘蒜之死而结束。通过对刘鲔的审理,梁冀知道他是南郡人,就找来袁汤的亲家——南郡太守马融,命他调查刘鲔的底细。马融当时已经是六十八虚岁的老人,却贪图富贵,遵照梁冀的授意,在调查报告中宣称:刘鲔谋反是受了李固和杜乔的指使。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就连梁冀的幕僚都看不下去。长史吴佑见梁冀正与马融起草控告李固和杜乔的表章,就当面指责马融说:“李公之罪,成于卿手。李公即诛,卿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梁冀听了又羞又恼,赶紧跑进屋里躲起来,而马融居然端坐不动。此后,天下知识分子提起马融,都说此人有才无德。

马融的公诉书递交上去以后,梁冀就立即派人逮捕李固、杜乔,结果找来许多知识分子的抗议。梁太后知李、杜无辜,下令将他们释放。二人出狱时,洛阳市民都高呼万岁。梁冀听了大惊,担心李、杜的社会影响力太大,于是再次将他们抓起来,判处死刑。

李固临刑之前,给胡广、赵戒写信,指责他们胆怯懦弱,祸国殃民。两人得信之后,只是哭泣而已。三公之中,只有袁汤没有收到李固的信,可见李固认为,袁汤的道德层次比胡广和赵戒还低,不止是懦弱,而是压根就没有良心,不值得他浪费笔墨。

继李固之后,杜乔和李固的两个儿子李基、李兹也死在狱中,三人与李固一起暴尸于洛阳城北。洛阳城内此后流行这样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明明是在讽刺胡广、赵戒、袁汤这“三公”。与直接动手扒皇陵相比,这样的童谣听上去虽不那么恶劣,却同样反映了民间势力对皇权与政府的公然质疑和反抗,这在东汉之前可是绝少发生的现象。这股来自社会上的怨气将会越积越深,并且渐渐传入太学,最终酿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生运动。

原来,汉桓帝即位以后,封自己原来的老师、冀州清河人周福为尚书。当时,清河人房植任河南尹,因为是李固的朋友,社会名气比周福大。这两个同乡一个支持清河王刘蒜和李固,一个支持汉桓帝和梁冀,相互不买帐。支持房植的人创作歌谣嘲讽周福,双方的宾客因此相互争吵,事情很快扩大,太学生和清河地区的知识分子都因此分成南北两部。政府支持周福派,而民间团体则支持房植派,双方的对抗不断升级,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历史名词:党人。

造成“党人”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层对政权的争夺。东汉后期,民间组织的发达,下层民众的政治觉醒,以及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宽容和畏惧,都是空前的。与其它人群不同,知识分子对于政府的抨击,通常采取非暴力的高谈阔论方式,后世品评人物的风尚由此开始。汉桓帝在位初期,有两个平民就喜欢公开批评政府官员,给对方造成舆论压力。朝廷大员们都害怕遭到这二人的斥责,争先恐后地携带重礼前去登门拜访,拉拢关系,可见民间舆论在当时的力量。

在东汉后期的内忧外患之中,曾经貌似无比强大的皇权和官僚集团竟然不得不向民间团体低头让步,这实在是前无古人的独特社会景致。很难想象,秦始皇或汉武帝会容忍这类现象的出现。虽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水”,但纵览中国历朝历代,凡是纵容百姓如此毫无顾忌地批评皇室成员和政府官员,乃至于质疑整个帝国体制合理性的时代,例如东汉后期、晚唐、南宋、明代与清代后期,都是走向没落的时代。因为如此深刻而广泛的批评,势必会导致百姓不完全服从官府的命令,严重影响政权的威望和实力,对奉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专制统治造成破坏,甚至给外敌的入侵提供良机。如果不能改变政治制度的话,那么帝国当局就只有两种对策:一是把部分政权授予给那些批评者,满足他们的权力欲望;二是动用武力镇压。

晚期的东汉帝国,不幸即将成为第一个实践这两种对策的皇朝。

关键词(Tags): #袁本初密码(当生)#汉朝(当生)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写快一点,好过瘾的文章
家园 板凳!看东汉是怎么挂的……
家园 花顶好文——
家园 请教,这些被授予批评者的权力,在后一朝代是否会被保留呢?

一是把部分政权授予给那些批评者,满足他们的权力欲望;二是动用武力镇压。

家园 一般没戏,通常几年就下台,至少从东汉来看是这样

你骂了人了,出了名了,当了官了,掌了权了,还想君子之德传三世,那些被你骂的人能答应?合算这官是如此好当的?

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而且这辈子就得还。父债子还,不解气。

家园 不好意思。偶是试图了解下,批评者们是否有能力建成新模式的国家机器

假如能幸存的话~~~成为一股新势力的情况下。

或者,是否有这类企图...

当然,没几年就下台了,介样子是肯定动摇不了国本的。

家园 如果依附旧政权中的野心家,比如袁绍、曹操、司马昭,新模式可以建立

西汉和东汉其实都是被这些批评者们唱衰的,有点像股市。好好的股票,股评员都一致说它业绩差,前景差,自然涨不上去了。西汉末期,这些人依附王莽;东汉末期,他们依附袁绍;官渡之战后,大都倒向曹操了。“建安七子”的命运就非常典型。

这些以“清流”自居的批评者当然想建立新模式的政权。作为“党人”,他们相互推荐,推荐的对象无非是自己的亲友和崇拜者,于是不可避免地发展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九品中正制。最后就是“王与马,共天下”,当然可以再加上贾、谢、刘、萧等几大家族。

其实,实行为所欲为的独裁,由此把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根深蒂固,理性地相互平衡,就是民主共和。要是没有五胡乱华,看东汉、魏、晋的发展模式,估计中国很有可能在公元5~6世纪发展出类似君主立宪之类的制度。像刘禅不干活,蜀国也能治理得不错。当时的改朝换代也不是很血腥,先朝皇帝及其后裔有人生安全,有财富,有地位,也可以参政,与后世没法比。但能不能出现资本主义,就另当别论了。

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罗马元老院,皇帝如果还有的话,也仅仅是“政则元老,祭则寡人。”

家园 花谢回复!

介各元老院的推测还真挺有意思的~~~~~

《尚书》周书·洪范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従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

家园 曾经想写写九品中正制,觉得话题太大无法掌握,放弃了

整体感觉,人才选拔大概也只有推荐考试两种方法。九品中正制算是各种推荐制度相当接近平民的制度,原则上是由底层人士推荐,这都能演变成豪门事实上的世袭,看来从石勒开始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进一步发展为科举的确有其必然性。

家园 双刃剑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