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告诉你真实的铁路职工收入 -- 忘情

共:💬134 🌺21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文章在天涯看到过,很久以前
家园 三房二厅不需要正处以上,铁路双职工就可以

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至少有12个左右的铁路子弟,房子基本都是三房二厅,我不认为他们的父母都是正处以上。具体级别如何,我没问过。

铁路系统的收支如何进行,我真的不知道。

关于下岗和医院,我没什么好说的。铁路系统本来就冗员多。公费医疗都不好,天下乌鸦一般黑,到了加拿大都这样,但现在多少人哭着喊着要医疗福利呢。至于学校,沈铁1到6中都算不错的学校。去年我侄子,家里花的一年一万二的学费进的铁路实验中学,3年初中三万六。我不认为有什么“铁路子弟自己都不想上”的事情。

从你的帖子也能看出来,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铁路职工把工作当成“铁饭碗”了。大量文化程度不高,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消耗了很多资源,造成整体的铁路新近基层职工待遇低下。

家园 照你这么说

依你那么说,任何人都别报怨什么了,你一报怨就证明你不行,你为什么不找更理想的工作呢?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农民工觉得工资低你可以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呢?血泪工厂的工人们你也不会同情,有本事为什么要受人家剥削呢,活该!你是这个逻辑吧?按你这个逻辑发展下去,报怨春运期间火车票提价的人也是活该,没钱别坐车,你有本事赚钱可以包飞机坐,活活饿死铁路,是吧?

家园 我觉得你大概生活在国外

铁路的房子占着好地方?不都在铁路沿线附近吗?难道不吵?哪个城市会把火车站建在闹市?

职工的医疗和养老不要自己交钱?那估计人们就不会去削尖脑袋考公务员了

铁道部自己是有子弟中学的?你肯定生活在国外,早几年就划给地方了,就是没划之前,也一律按当地教育局的标准收钱.外人进是不容易,那是因为按片入学,否则要交择校费,哪个地方的学校不是这样?

您既然生活在国外,我也没什么跟您好谈的了.当年一个昏君听说国内灾荒,百姓无饭可吃,他老人家一脸的迷茫,没饭吃可以多吃点肉丸子呀,怎么会饿着呢?

家园 站着说话不腰疼呀

铁路冗员多?告诉你铁路职工已经从本世纪初的三百八十万减到一百万了.

有点门路的愿意进铁路吗?我们这里招列车员,本地人都骗不来了,只好到陕西,安徽农村去骗

家园 我说的就是那个大学生工程师么,什么农民工

不能抱怨是你说的。

家园 是从你话里推论出来的
家园 那是,你老整天别个枪在家里。就知道招个民工困难了
家园 这个太夸张了?

你们那里是哪里呀,城市下岗工人那么多,加上进城农民,不应该招不到人。除非收入比工地上抬水泥还少,这不大能吧?我们那里(四川)铁路招人,都指明:有工作的都不让报名,要招没有工作的。为什么,要是铁路工作比现在的工作差,哪用得着担心有工作的人去应聘呀?

家园 抱怨解决问题吗?

把矛头对准我有什么用。我用得着在乎吗?

家园 看贴不仔细

粗心马虎这个毛病,改了这么多年也没扳回来啊。

刚刚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楼主说的是自己的事情。原来一直以为你说的别人的事情,所以有些话说的太直了。送花一朵,楼主消消气。

顺便说点儿我的建议。楼主现在应该三十四、五岁左右吧?现在出来搏一把还来得及。沿海地区这个资历找个工作4、5千一个月多半是有的。再晚几年想跳都不好找工作了,国内年龄歧视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的,这也是现实。

小心这种

现在已经没有别的想法,只求能有一个稳定的空间,

的想法。原先有个朋友去了个效益很差的工厂,刚开始觉得每月四、五百的工资没法接受。待了一年想法就渐渐变了。见面跟我算帐,什么自己做饭买菜一月多少,每年买身衣服多少。。。觉得规划仔细还能活下来,至少能稳定的糊口,对于把自己扔到市场里承担风险明显有顾虑,当初心雄万丈一心要走的想法几乎消失了。要不是后来出了意外真有可能一辈子待在那个地方。小心啊,温水真能煮死蛤蟆的。

家园 铁路局太有才了

铁路职工已经从本世纪初的三百八十万减到一百万

然后去陕西、安徽农村骗招列车员

难得啊。不过也看出来了,铁路局现在招的人不过就是农民工的水平了,从你的别的帖子也能看出来,福利是有的,不过和普通的职员差不多了而已。那还抱怨什么工资低福利差?

家园 我觉得你领会错楼主的意思了

他这个贴是针对:

有则新闻把铁路工人和高校、电信、航空等列为高收入者,要税务部门要重点征入这几个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

而且忘情兄说的是招列车员,这当然不需要高学历,你却回了:

难得啊。不过也看出来了,铁路局现在招的人不过就是农民工的水平了

所以你们说的不是同一回事。

家园 就我知道的随便说一点,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帖子,请多包涵

爹妈在铁路系统干了一辈子,不过不是在车务段也就是列车和车站里干的。我爸是铁道部下属一个科研所里干的,我妈是在铁道部的一个生产火车头的工厂子弟中学做老师的。不过我们家以前有不少邻居在车务段里做,所以知道一点点啦。

我在那儿住了18年。过去的事情知道的比较多,现在很久快10年没回去了,就不是很清楚拉。

他们工作,我上学的地方在苏南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

铁路系统在当地主要三块力量:

一个是铁道部的科研所,有1000多人吧

一个是铁道部有10000多人的生产火车头的大厂有60多年的历史了

一个是车站,从属于上海机务段

其中厂和科研所因为直属于铁道部,一直到我离开以前,好像效益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在建国以后在当地已经根植了近50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社区,虽然地处于所在市的一个郊区但是比地方要强很多。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于当地的区域。似乎厂长和所长在行政级别上要高于当地的区长,所以对区长只是表明应酬,隐隐然不是很瞧得上他。其实地方到厂区也就隔了一条马路而已。

厂里除了生产部门以外还有食堂(对外开放的食堂)4个,幼儿园4个,小学2个,完全中学1个,技校1个,中专1个,工人大学1个,电影院1个,医院1个,卫生所2个,浴室4个,农贸市场3个,图书馆2个,运动场1个,居民楼若干(大于100),公园2个。可以说完全达到从摇篮到坟墓的水平(火葬场没有)。

所里因为人口不是很多没必要这么搞因此是和厂里是共建的。加上同属于部里直接领导和大家紧挨着,所以走动很勤,大家彼此彼此。

人口状况,具体人数不清楚,主要是当地来源的工人,加上建国后从5湖4海来到这个地方的大量的科技人员(包括博士,硕士,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因此人口素质要远远好过当地人,整个社会治安和学习氛围要好很多。

我们那儿很多治安案件都是从地方上来人做的。我们那时候谈起来都觉得连流氓都是地方上的要比厂区的狠。

应该说到我离开前,厂区从城建到生活设施配套要远远超过当地的区。

厂的住宅区的道路状况和绿化效果要远远好过地方上。娱乐和商业设施的繁华和管理效果也比地方上好很多。

厂子弟小学的学生基本功要比地方小学的好,

厂子弟中学是属于部重点,在整个当地市里面能排到3-4名,区里面的中学在我们心目中那就是个培养流氓的地方。

厂区人生病了只在厂医院看,再不行就到上海等地看了。没人会考虑到地方医院看。

整个厂和所的效益印象中一直不错。

当地人以到厂里工作为荣,毕竟抱到了铁饭碗。据说工资水平长期高于地方。

听说在主付分流的时候,医院和学校有很大意见不愿意分流到地方。

房子只要你积累到一定工龄,有个2室1厅或者3室1厅是没有问题的。

车站从属于上海机务段,似乎和地方上的关系比较近。只知道工作强度比较大,工资水平也不高

工资问题我就不说了,因为这10年没回去过,所以不敢乱说。

家园 估计人家也不是说整个铁路系统都是高收入

那些干体力活的收入肯定都不高,整个中国都是这样,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根据俺听到的一些事,俺怀疑这些低收入的人可能也不算铁路系统的职工,只是短期合同工。因为俺父母工作单位是石油系统,俺听说现在找石油的勘探小队里面基本没几个正式职工,绝大多数都是无福利劳保的民工,正式职工都是技术类的,收入还是不错的。铁路估计也差不多。

再说,俺相信售票处的那些孙子收入肯定低不了,当年俺回家或上学几乎都是从代售处买的票,要交一定的服务费,那帮人肯定也有分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