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龙芯2号研发成功 性能可与1GHz以上P4性能相当 -- 擎箭天使

共:💬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龙芯2号研发成功 性能可与1GHz以上P4性能相当

【搜狐IT独家消息】近日,搜狐IT从龙芯I号设计师处了解到,由中科院计算所承担设计开发的CPU(中央处理器)龙芯2号已经研发成功,其实物将于12月20日在中科院计算所的成果汇报日期间首次公开亮相。

  据参与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的龙芯2号最高频率为300MHz,功耗1W-2W,成品率约为80%左右。通过使用相关测试对龙芯2号的性能分析表明,相同主频下龙芯2号的性能已经明显超过PII,达到PIII的水平,设计人员称龙芯2号的设计SPEC CPU2000分值可达到300分以上,设计频率在500MHz以上.性能可与1GHz以上的PIII或PIV的性能相当。

  相关技术人员表示,目前,基于龙芯2号的Linux-PC已经稳定运行了一个多月。在性能方面,很多目前计算机的很多重量级的应用,包括流媒体的软解压、GNU 2.4的支持、Mozilla浏览器、Open Office办公软件等,在龙芯2号中都能比较流畅地运行。尤其是流媒体的软解压,对于标准的MP3播放,龙芯2号只要不到1%的CPU就应付裕如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如果速度比不上Intel,AMD,那就在降低能耗上多下点功夫。

Intel,AMD的下一代CPU的热量指数都超过了100W,一般的散热方式都不够用了。如果能耗很低的话,那么在亚笔记本以及手持设备上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家园 关于CPU的散热方法,有人提议如下方法

鉴于 现代的 CPU 散发出的热量相当于 100 到 200 瓦,如果没有效的降温的话,CPU 会工作不良,甚至熔化。所以一般的 CPU 都要用风扇制冷甚至液体制冷。

有人提出一个“革命性”的建议。干脆把 CPU 裸露到机箱外,在上面放个托盘用来煮咖啡或茶。这样一举两得。

家园 性能一时半会儿跟不上,可以考虑双CPU

不过提供能支持龙芯的主板也很重要,前几年AMD一直落下风就是由于支持AMD的主板太少,性能也不怎么样。只要大陆能够找几家台湾厂商开发好一点的主板,我想龙芯在办公领域还是有点前途的。

家园 最好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稳定工作,

从高瞻事件可以看出来,军事用途的CPU不一定要速度快。

家园 我觉得龙芯当前主要用户应该是军事领域的,民用可能还需些时日
家园 转摘两篇关于龙芯的文章

龙芯2--希望CPU市场可以来一次'洗牌'

文章来源: 战火里 于 2003-12-22 17:16:00

今日是中科院计算所的开放日,中科院介绍了龙芯2的研发进展,搜狐IT很荣幸的采访到了负责龙芯2研发的胡伟武博士.

  首先搜狐IT向胡伟武博士提出了两个网友最关心的问题,龙芯2的价格和龙芯2的功耗.胡老师称,龙芯2最具有优势的就是它的性能价格比,龙芯2的成本只有大约15美元左右,并且功率耗大约可以达到P4的5%.这是龙芯最大的优势.

  另外胡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龙芯2的一些具体技术细节,龙芯2是一款64位的CPU,指令级并行以四发射结构实现(PIII 为三发射结构),设计的主频为500MHz(另据介绍目前的稳定频率为400MHZ).龙芯2目前可以稳定运行64为的LINUX系统,并且可以运行许多LINUX平台上的通用软件(包括和微软WORD全兼容的OFFICE系统.).胡老师介绍,龙芯2可以被称为真正的PC,这是和龙芯1有本质的区别的(龙芯1主要的工作是作为NC).

  谈到未来的龙芯发展,胡老师显得特别的兴奋,胡老师说,龙芯2将会继续的优化和继续的提高频率,计划明年龙芯2的性能能够比目前提高2倍.到那个时候龙芯2就完全有实力和P4等CPU对抗,另外胡老师也谈到了龙芯3,龙芯3将会以4个龙芯2并行的模式出现,性能将会提高很多.

  对于龙芯产业化的问题,胡老师说,去年以来,龙芯的产业化进展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比如一些NC,一些家电产品已经在使用龙芯1,但是龙芯系列PCU的产业化道路还将是漫长的,我希望在几年内,CPU市场可以来一次"洗牌"胡老师最后说.

==========================================================================================

试着科普一下龙芯

文章来源: 战火里 于 2003-12-22 17:35:00

去年写的关于龙芯的科普文章,现在龙芯二号出来了,看看怎么样

俺自己深入地看了些东西,发现以前对芯片业包括龙芯在内有些错误的理解。下面总结一下,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得更好些。以下文字中,自己总结推测的很多,有错误是很正常的,反正是非正式的。

一。龙芯的性能到底怎么样?

CPU的性能取决于几个东西,一是逻辑设计,二是物理定制布线,三是最后流片加工的工艺。 龙芯最后是送到台积电去用0.18微米的工艺做的,这个是比较先进的,所以芯片体积小,发热低,可能是这个工艺的效果,并不是龙芯研发人员的刻意而为。

在物理定制上,龙芯依靠EDA工具自动布线,开发省事,但是导致主频不高。Intel或者AMD并不是自动布线,而是在定制时候用大量人力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优化,才能做到1G以上的主频,比龙芯的200M高好几倍。而且龙芯说的266M是最高主频,P4等芯片一般谈的是工作主频,要是超频,再高个一倍很可能。

逻辑设计上,龙芯并不是特别落后,有很多如“超流水线”、“精确例外”等等概念,基本是跟得上CPU设计的主要潮流。他们设计完以后的FPGA验证芯片已经可以和486差不多水平。经过物理定制后性能当然会提高好几倍,达到PII的水平完全可以预期。但是他们的设计也有很大提高余地,Alpha芯片用0.35的工艺就可以做到600M的主频,很大原因是设计上非常先进。

总的来讲,龙芯在0.18微米的工艺上算是性能比较差的CPU,主要是物理布线没有进行全定制。达到PII水平完全是应当的,没什么可吹的。所以提高的余地非常大。

二。龙芯能用来干什么?

CPU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法。有人说龙芯是通用芯片,有人说它是非X86芯片。龙芯是能当服务器的CPU的,这个是嵌入式芯片做不到的,所以它的意义非常大,比以前开发出来的嵌入式芯片“方舟-1”要厉害,技术上难度不可同日而语。龙芯也能当嵌入式芯片,而且是大材小用,完全胜任,造DVD,路由器都足够了。但是服务器才是真正的用武之地。

龙芯造出的服务器可以肯定是用Linux的,性能比大伙实验室里摆的旧工作站多半要好,从实用的角度讲已经不差了。软件上,Linux能干的事情也很多,甚至看起来也可以和Windows差不多,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可以做到好用管用。当然龙芯的指令集是MIPS,和PC的x86完全不同,所以龙芯不能装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龙芯支持的机器可以模拟Windows指令,间接支持Windows 程序是完全可以的。 所以龙芯也可能会用来造PC。只要Microsoft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很快开发出龙芯上的windows。

三。龙芯这个成果到底厉害在什么上?

上面说了,龙芯的性能没什么可吹的,甚至是不太好的。

那么它到底厉害在什么上面?

一是花钱少。1000万的研究经费,不到40人,搞出了PII水平的CPU,这绝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俄国的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美国类似的芯片花多一百倍的钱也不希奇。

二是学习研究水平高。一些从来没有经验的人一年多就从无到有干出来了,而且三个方案全部成功。这个学习速度是非常了得的。有经验的开发队伍还经常要流几次片才成,他们一次就全成了。

三是形成了开发体系。这个队伍等于是研制CPU的各个过程都跑了一遍,中间有不计其数的困难。跑完以后,设计CPU对他们来说就没有什么神秘的了。以后再来设计CPU,就用这个开发体系往上套,很多第一次跑时面对的困难自然就解决了,不会成为问题卡住。至于嵌入式CPU更是小菜。国家有时候花好几万美元一片的价钱去买一些这类关键芯片搞卫星导弹,人家还不卖。今后这些开发人员传帮带出书搞培训,芯片人才数量大爆发,自己造不成问题。

四。龙芯的市场前景如何?

干出东西来了,很多人说龙芯竞争不过外国芯片,最后市场上搞不出名堂,还是没用。这个是对国家的决心不了解。

首先有许多关键部位除非没有国产CPU,否则一定是会用国产CPU的。这一块的数量可能远远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国防,电子政务摊开来规模万亿人民币也不止。也不要把高层人士想成卖国贼,有管用的国产的东西,是会用在关键的地方的,关键是真要管用。后续研发资金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除了政府采购,在市场上也是非常有前景的。中国众多的家电厂电子设备厂用的嵌入式芯片不计其数,基本是买国外的。而且大部分是被人家暴利了的。日本人卖的小家电芯片,价钱比成本高个五六倍稀松平常,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技术,就是欺中国连这也不会造。龙芯以及国内其它一些有水平的嵌入式芯片出来竞争了,结果是什么完全可以预料得到。价钱降个几倍是一定的了。最后市场份额到底被国产芯片抢去多少难说,反正没有什么特别能让外国芯片大包干的因素。这也就是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说的意思,计算所出技术培养人才,并不是自己跑出来成立一个公司大造芯片,而是用技术支持一大堆或大或小的公司,带动几百亿的产值。

在最不利的PC或服务器市场上,Intel还是有很大优势。但是龙芯必竟是个可以用得上的东西,如果Intel太黑,那用户用龙芯完全可以。现在国内的Intel CPU报价太高,新出的片子高出成本约十倍,老片子降了价也还是高出成本很多。中国要想搞普及PC或者服务器,价钱绝对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用龙芯造出一个极便宜的机器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就象沃尔马正在卖的Lindows 机一样,199$,肯定比这还便宜。功能基本上可以让全国人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了。

在高性能PC和服务器上,龙芯还不行。可是真要是从市场上搞来了钱,开发上跟上去并不是不可能的,赶超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至少计算所的目标是2005年接近最高水平。

只要政府配合,龙芯,应该说以龙芯为代表的国产芯片业的前景是不容质疑的。搞得好,能让工业自主升级,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产生不弱于袁隆平杂产水稻的效应。这一切,取决于国内芯片设计人员的成长。

五。龙芯系列芯片的技术前景如何?

龙芯一号在技术上是比较差的,但是通过造龙芯一,计算所有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开发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从任何角度说都是一流的。在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都能迅速开发出龙芯一号来,以后龙芯二号三号的陆续出现不会令人们惊奇。

龙芯二号在逻辑设计上将是国际一流水准了,这上面可以最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其标志是达到PIII的水平,离国际水平差距由五年变三年。

龙芯三号估计要拼物理全定制,这个再突破了那就是完全国际水平了,目标应该不仅是P4而是要超过P4接近那时Intel的最新产品。

在技术上,龙芯的成功可以迅速打破芯片设计的神秘感。破除了神话,人们有了信心敢于投入,取得成果并不是象某些人以为不可能的。

估计计算所和中国科大会最先进入培养人才的大计划中。计算所扩大招生,考研报名人数大增是可以预见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不错的文章,若是能达到P4的水准,基本上政府就可以完全采用了

获得了资金,市场,接下来是大有可为的

家园 What a cute idea!
家园 快得有些让人不可思议。我指开发过程,真是摩尔定律不适用了
家园 再转一篇关于龙芯的文章,给各位泼一瓢冷水.

俺不懂 Computer Aechitecture, 所以只能转转别人的帖子.

这帖子是给各位泼冷水的. 大家兼听则明吧.

================================================================

发信人: system (以德服人), 信区: ITnews

标 题: 龙芯真的是划时代的杰作么? Re: 文摘:龙芯刺痛了谁的神经?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ue Dec 23 21:18:38 2003) WWW-POST

本文作者欠缺计算机Aechitecture 方面的知识。如果用一个程序就能比较不同CPU的性能, 那要那么多专业 benchmarks 干什么。 如果程序中计算dependency比较多的话,即使superscalar(多指令并发)的计算机也不会提高多少performance. 换点别的软件,比如多媒体类的,结果之间差异巨大。所以evaluate 一个CPU必须综合大量的benchmarks. 作者用一个程序得出了intel CPU 性能没提高多少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龙芯是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成就的确并没有多么显著。问问搞芯片设计的专业人士就知道了。光是设计一个能跑的CPU本身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 有兴趣的人可以google一下, 网上美国的,日本的, 俄罗斯的,韩国的 欧洲的 课程设计CPU, 简单CPU, 实验性的CPU,可谓多如牛毛。很多有free RTL 可供 下载。即使是手机里广泛采用的ARM CPU也可以在网上找到 学生版的RTL 。 但是要想让CPU优化到商用水平, 的确是很难。即使有这个水平,因为市场已被瓜分,很多国家也不愿投入通用CPU的市场。比如日本 。 至於龙芯基本照搬MIPS及其它现代处理器早已发表的东西, 在技术上将没有创新。 查查美国的教科书及各公司CPU公司发表的白皮书及论文就可以发现龙心II里比龙芯I 先进的技术, 比如superscalar, register renaming, out-of-order execution. 2-level branch prediction 是很多5-10年前的教科书里的成熟的技术。国外的数十款 CPU, 大多95年前就广泛采用了这些技术了。 他们也是美国好一点工程学校中学生课程设计中长出现的东西 .18的技术作出 400M 的主频也说明龙芯的设计人员缺乏物理设计的经验。现在在美国计算机工程比较强的学校,在有经验的老师带领下,研究生课程设计实验性的CPU 作出 1G 的主频是不难的事。 龙芯的设计人员Architecture 设计几物理设计一把抓,的确很优秀, 但是如果把物理设计交给专业人员做,就免去了巨大的training 成本, 也会产生更好的设计。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经验上的差别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补上的。

龙芯的具体性能怎样,只有一些笼统的数据。所发表的数据是可以用选择性的选用benchmarks来“造”出来的。 从无到有于从有到优的关系如同 0-80 分,80-90分之间的关系一样。 做出个逻辑正确的CPU的工作量及投入远远小於点点滴滴优化它的性能所需的投入和人力物力。比如执行一般的程序,设计几十条指令就够了。而随便找一款商用的即使是embeded CPU,就会发现它implement了数百条指令。性能优化比从无到有的设计困难的多。 龙芯走出第一步很重要, 但是后面的路很长。 龙芯III的开发人员会发现进一步提高performance的困难将指数增长。 反观美国上百个各类CPU, 能茁壮成长的只是少数, 非常优秀的CPU 最后被淘汰也不鲜见。 龙芯如果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足够的软件支持, 没有优秀的针对龙芯优化的compiler 等开发工具支持。没有针对龙芯优化的操作系统,没有强大的外围硬件商支持。就很难打开市场而营利来cover 巨大的投入。现在的设计人员靠一腔热血凝聚在一起。长时间下去,如果不能形成良性循环,设计队伍就不可能稳定并且成熟起来。龙芯的路还长, 如果现在捧的过高,被媒体捧得飘飘然,龙芯就可能夭折。希望我们看到一个性能更优越的龙芯III。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