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马观花:日本医院亲历记(上) -- 梁东

共:💬52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走马观花:日本医院亲历记(上)

最近有些腰酸背疼。

其实早以往也有这感觉。也难怪,成天在办公室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脊椎和颈椎有些不适还是很正常的。在这里除了接送端端、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之外,就是学习和上网了,根本没有工作时那么大的强度。本来不大在意,不过因为前几天有朋友的爱人腰间盘突出行动困难,还需要进行手术,让俺的心里着实有些发虚,这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日本,万一俺在这里突出了,端娘和端端的正常生活还不塌陷了?

小病好治、大病难医,虽然这有悖于俺的基本思路,但看在国民待遇的医疗保险面子,还是勉为其难吧(这话说的...其实,站着说话还是有些腰疼,真的)。应该说,还是好奇心的动力最大,毕竟,俺还没见过日本的正式医院是啥样的。

俺现在的日语还远没到能说清楚自己哪里不舒服的程度,所以端娘特地给俺找了一个朋友帮助,日语很好的一个朋友——方同学,约好了周三早上8点在医院门口见。

早上急急吃了饭,匆匆赶到八事日赤的名古屋第二赤十字病院。

一进医院大厅的大门,就见门两旁各放着一排轮椅。方同学看到俺烁烁放光的眼神和跃跃欲试的架势,急忙泼些温水:“那是给病重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准备的,你不属于适用人士。”乖乖听话。

大厅里的灯光明亮而柔和。

宽大的挂号处柜台前,排队的人不多,倒是不远处的等候区椅子上坐了二十多位。除了挂号处的牌子,根本看不出医院的感觉,工作人员的着装是浅色衬衫配深蓝色马甲,空气中没有习惯的来苏水味道,却多了一丝咖啡味道,转头一看,挂号处旁边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西餐快餐厅。如果墙上挂上几个不同时区的钟表,那看起来就是酒店大堂了。

门口旁边有一个八角柜台,里面有登记表。心里嘀咕,好像是在国内的邮局办汇款的感觉。表格大部分是方同学帮助俺填写的,当然内容必须是俺提供的。

首先是填空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

下面一道是选择题:造成身体不适的原因——交通事故、意外、工伤或其他,当然俺选择了其他;

再下一道是古代史题,询问过去是否有过手术,时间及具体手术部位;俺很顺利,方同学有些吃力,幸好手头带着电子辞典,才得以顺利解决专有名词“虫垂炎”手术——“阑尾炎”手术;

临交卷时补上了第一道题:用片假名标出俺的名字发音,自然是方同学代笔。

交上登记表和国民保险登记证,坐在一旁等了五分钟。方同学和我说起门口轮椅的话题。说她见过准备轮椅的地方有医院、动物园和图书馆。前两个好理解,医院是肯定大量需要的,动物园是公众活动集中区域,虽然是要收费的,但有还是更方便些,为什么图书馆要准备轮椅呢?

虽然不知道,但这个问题难不倒俺:也有腰腿有残疾的人要去图书馆啊!嗯,当然...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轮椅,但也可能是坐车来的,没带轮椅,或者,啊,就是,拄着拐的来看书,当然要坐轮椅啊,否则里面就会咚咚咚的,对吧(哎哟我的妈啊,可算对付过去了!)

“廖桑(梁先生)——”到我了。

新办的医疗卡:名字看起来很奇怪啊,病还没看,名字倒先拆散了——リヨウ トウ,没关系,护士和大夫认识就行。

咦,怎么是整形外科?俺很漂亮,不用整了!啊,腰疼就是去这里看是吧,咱不抬杠,走之。

二楼8区。指示牌倒是很好找,抬眼就看到。

又要先做题。

填空题自然有。不过答案都记住了,根本不用打小抄。

下面一道是平面几何题,有两张平面人体轮廓图,一张正面,一张背面,请用笔在你觉得不适的部位画个圈;俺顺利完成,圈还算圆;

下一道是现代史题,问不适感有多长时间了?理直气壮的回答:两个星期了!

交卷,等通知。好像是应聘面试?

坐在长凳(软面的)上四下看。8区是整形外科,但好像科室号码不全,1、2、3是医疗室,5是处置室,6是义肢装配室...4哪去了?方同学解释,4的发音与死接近,为了避讳,所以日本的很多地方都没有4,尤其是在医院。这个解释还合理,姑且听之。

看到一个坐轮椅的老先生,很干瘦,按照对日本老人的印象,至少八十开外了。身边照顾他的只有一个穿着粉色制服的护士,再无家人。仔细观察才发现,老人穿着病号服,应该是在这里住院的。方同学很是感慨:如果是在国内,住院的病人哪家没有两三个人在周围服侍,医院才懒得给你好脸色看。安慰之:时代不同了,姐姐,如果现在有钱又舍得出,可以请特护,人家还是很有一些好颜色地。

方同学叮嘱俺,对自己的不适情况好好回忆一下细节,可能大夫要问。她曾经在日本看过牙,大夫对病情了解非常详细,恨不得问出祖上三辈的身体状况。看来,在日本当大夫不容易,当病人也不轻松啊!

“廖桑——”该俺看病了。

(待续)

关键词(Tags): #看病#医院#日本#好奇之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走马观花:日本医院亲历记(下)

大夫是位三十多岁的先生,一副宽边黑框眼镜,青森森的络腮胡茬,样子笑眯眯的。办公桌上除了常见的文具、书籍之外,还有一台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的电脑。方同学两边作着翻译,大夫伸手按按俺的腰,见俺没有疼的窜到房梁上(其实是因为医疗室里面没有房梁,俺才没动的),心里知道问题不大,不过还是让俺拍个片子先。拍片在1病栋(病栋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应该相当于国内的住院楼)地下一层。

东拐西绕找到电梯。电梯门开,里面还有一位穿大褂四十左右的男士冲我们点头微笑。真的对大褂颜色没有特别概念,似乎是浅粉色又不确定,但印象里肯定不是纯白色。看到我们手里的单子,知道我们要去拍片子,热情地连说带比划地告诉我们路径。出门谢过,方同学还和我分析:应该不是专职开电梯的,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大夫。俺也觉得,这么帅的成熟男人,专职开电梯太委屈了!

拐过走廊,看到摄影室。惊!原来在国内,从来没有在哪家医院见过这么气派的摄影室:一溜十几间都是,门口分别写着摄影室1A、1B、2A、2B...奶油色的门,灰色的字,粉色的A、B字母,感觉更像是在影楼而不是医院。

出来了一个穿白大褂的(少见!),不是大夫,也不是护士,应该算是工作人员,拿资料找病人的。通知我去3号门口等。

等候的时候,端娘来电话,询问进展。告诉她正在等候拍片。端娘刚把端端送到幼儿园,说尽快赶过来。

“廖透桑——”叫俺了。

方同学急忙起身向护士解释俺的语言问题,护士点头同意,并告诉我(当然是翻译过的)先在二门前把衣服换上,然后按二门门口的呼叫铃。俺点头称是。

衣服是浅绿色的大袍子,无领无扣无带子,领口侧面有个粘链。脱鞋时才发现脚边还有一双绒面的脱鞋。准备完毕,按铃,有人应答。

护士出来了,但没有领俺进去,而是先打开了大门,让俺的翻译方同学一同进来。

推开二门,是一宽敞明亮的房间。不是拍X光片要暗室吗?这个...再看,中间的仪器也不同,是一个床型平台,一头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枕头,应该是躺在上面的,上面垂下特大号的摄像头。

俺听话地仰面躺在小枕头上,护士在俺的腹部盖上一块东西,软的但比较重,应该是防护作用的东西吧。想起电视上看到的“核磁共振”,除了那个半开放式的烤箱,其他的应该很接近了吧。

大夫、护士和方同学都在另外一间。没有闪光,没有咔嚓声,护士又过来,帮俺翻了个侧身,转身出去。再回来,可以了。

出来换衣服,还真有点舍不得。不是衣服,而是穿着衣服的感觉,像在罗马元老院。

坐等取片,三分钟后拿到。没得说,就是快。

上楼回去,按照出来之前护士的提示,将片子放在医疗室门口墙边的透明盒子里。

忽然想起,刚才告诉端娘在地下一层拍片子,现在要通知她楼上的地址。一看手机:圈外(不在服务区)。往自动扶梯方向走,快到了,有信号了。电话拨通,端娘在地下一层正找我们呢。好巧(确切说,是好悬)!

端娘上来,方同学简要地介绍一下看病过程。五分钟后护士又在叫我。进。

刚才的片子已经变成电子版出现在大夫的液晶显示器上。大夫用鼠标画了两条线,向我解释,正面片看,从尾椎骨上向数第二、第三骨之间有些侧弯,估计是疼痛的主要原因;侧面图的脊椎一切正常;开些药,再带上固定带,最近一段时间尽量不要做弯腰擦地或类似的动作,一个月后应该就没有问题了。临了还问我,还有什么要问的问题没有。自然没有,心里踏实多了,只要不突出,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谢过大夫,拿着一张类似超市收据的小纸片就出来了。

6号义肢装配室出来一个大夫,叫我进去。端娘指着门上的“义肢”对俺眉飞色舞,俺心情不错,假装没看见。

大夫给了俺一个袋子,里面是固定带,说明了使用方式,还特别介绍,如果要洗涤,一定要用手洗,不能用洗衣机洗。那岂不是要加重腰的负担?算了,和日本人争论这个没有什么用处,走。

去一层取药。应该先去缴费吧,国内叫先划价,然后缴费,然后取药。会计处旁边有个绿色柜台(名字就叫绿色柜台),到了一问,说是到药房门口的自动收银机处缴费。

三台自动收银机都有人排队,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在指导,头顶上方的显示器上还不时变换数字。询问过才知道,数字就是手里这张小纸片上的数字,看病的大夫将资料传过来了,就可以来缴费了,同时出具打印的明细单。

号码到了,单子出来了,小7000日元,有些肉疼。端娘和方同学倒是安慰我,大医院首次询诊的费用是高些,以后就比较低了。这也是大医院的一种举措,似乎是为了对病患进行分流,保证大小医院的工作量均衡。

据方同学说,在日本,对医院和对酒店的要求是很不同的,酒店要降低空房率,而医院要提高空床率,要求控制空床率不能低于20%,否则一旦出现地震或其他集体性意外事件,医院就根本负担不了。据说现在还没有达到,努力中。

想起国内,永远都是:床位已满,排队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没有那么精确,也就某年某月),走关系,加床,加床,加床...

明细单出来了,上有一个小联,上面有一个新号码,是取药的号码。还有一张彩色打印版的B5纸,是关于大夫给俺开的药的介绍。

取药柜台上面也有一个液晶显示牌,不断出现变换的数字,告知哪些号码之前的药已经配好;旁边还有一栏,底下的说明是:某些号码的药正在准备中,请稍等。

拿到药,离开医院。

挂号处旁边的西餐快餐馆生意正火,咖啡正浓。

没有刺眼的白大褂,没有刺鼻的消毒水,没有嘈杂,没有拥挤,那么多的自动化与电子化,但并不缺少人情味。

第一次在医院,感觉到轻松与温馨。

后记:因为医嘱俺不能弯腰擦地,端娘为此很是羡慕。听她在客厅和国内的同学通网络电话:

“真是贵人有贵命啊,我擦了那么多年的地都没腰疼,你看人家...”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完)

关键词(Tags): #看病#医院#日本
家园 沙发花!

家园 是这样的!

日本的医院就是这样的,没有吵杂的环境,非常安静。

费用都是看完了以后,一次交清[打了折的]。药费除外。

不像国内的医院,挂号排一次队,交费排一次队,拿药再排一次队。如果检查的项目多,且不是一次开的,那就要排上几次队,还要来回上下几次,要是得了重病的人,没有人陪真是不行。

头疼,没办法啊!

家园 7000真的很贵

我上次也是腰疼,去小医院看的,才花了2000多。

家园 就是因为医院大

日本的保险制度基本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中国整筋不知道包括不,呵呵!——所以,会明文规定,200个床位以上的综合性大医院,通常不接纳急诊以外的门诊病人,设的门槛就是,你非要初诊就来大医院,另外交一笔钱,这笔钱是自费的。如果不是初诊,拿着诊所或规模较小的医院绍介状,这笔钱就省下了。

咱国内也在往这方向改,加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的建设。

家园 日本的医疗费这么便宜,看下俺们公费的加拿大

以下列举的都是不需要自己掏钱的,医疗费都是保险公司或者卫生部直接支付的,只要刷下医疗卡就行,买在家吃的药要自己掏钱。以下货币单位是加元,和美圆现在差不多1.05:1

什么都不干,到家庭医生那里打个找补刷下卡,35块就进了医生的腰包了,这是最低消费。检查个身体200左右,打预防针170,真正医院住院大概一天最少2000,救护车一次135。随便开个单子买个药最少4、5十,最可气的是要交10块左右的抓药费

有这么一个例子给大家看下,现在华人社区还在为当事人募捐呢:有一留学生,2006年初,大概3月左右觉得自己身体不对劲,去医院检查,11月确诊肺癌,而且扩散迅速。留学生没有公费医疗,只有自己买的大学医疗保险,60万的医疗保险2个月内花光,4月份的消息医院方面马上就要断药了[1]。

[1]http://www.cttv.ca/index_media.php?loc=3YA070404000000A0802#main

家园 不是俺们乐不思蜀,实在是蜀道艰难啊
家园 同情中...
家园 梁さん来日本几年了!
家园 到医院急诊要做排队5个小时的准备,如果是晚上时间更长

记得河里已经有朋友写了相关的笑话了,看个急诊要把毯子睡袋小说什么的都准备好。流血不止的自己拿个棉球捂着,高烧的自己拿条湿毛巾镇着,这都是我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

其实人还好,至少有医疗保险,比较黑的是兽医。2年前我朋友养了6年的猫病了,吃什么吐什么,去宠物医院检查了一下,也没听明白到底是什么病,只知道要住院,打点滴。第一天检查1200,住院一天800,点滴一天1000。这个价格是比人便宜的,主要是因为宠物看病全是主人自己掏腰包,还不打折。而且人家医生很牛的说了,这个病肯定治不好,能或多少天得看猫自己的运气。最后没办法,看着猫也遭罪,安乐死600,火化加葬礼1200,我还真没注意埋哪儿了。

最黑的是牙医。加拿大不是所有人都有牙医保险的,牙医保险一般是所在企业给买,标准数量1500到3000,覆盖全家。一旦被牙医知道了有牙医保险,那牙基本就废了。他们会想着办法的让你把每年的保险都花光,没毛病的牙也会给你看出毛病来。洗牙(公费)1百多,拔个牙几百,根管上千,矫正的话费用足够买个飞机票回国矫正完再过个潇洒奢侈的暑假了。

要么医科是比法律学费还高的科目呢。

家园 今年4月22日登陆,2个月而已
家园 曾经带端端在北京儿研所看急诊

因为高烧挂急诊,100块一个急诊号,然后在外面苦等了3个多小时,大夫只告诉我们,回家物理降温(冰袋敷)就好。

我当时的那个心情...

家园 你老外了吧?

  要么你在国内没看过病?

  从没见过X光拍片室是暗的,以前透视室是暗的,现在不暗了,在一个监视器上看。以前拍片室附带有一个暗室,那是冲胶片用的,病人是不能进去的。

  拍片的床那也是“古代”就有了。腰片都是睡着拍,可能是站着椎间会有压缩。你说那防护用的东西国内没见过,不过X光机发射头都有可调窗口,把X光限制在拍片区域,大概也不需要这东西。

  现在国内的小医院没去过不知道,大医院拍片用的大概也是CCD一类的东西,拍过几分钟就能拿到胶片。

  “先划价,然后缴费,然后取药”也成老皇历了,收费处电脑与门诊室、药房联网,医生开过方子(没有纸质处方)你到收费处刷一下医疗卡,多少钱就知道了,交过费到药房取药时里面打印处方,但这张处方到不了你手里,是药剂师配药用的。

  现在消毒水味也没了,不知是用新药还是根本就不消毒了。

家园 刚来两个多月啊

对日本的印象,写了不少嘛!

来工作的,还是学习的?

随便聊聊啊,没有别的意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