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联赛辩护 -- badbird

共:💬31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裹足比苏家军整体实力强,职业化在这里究竟起了正面还是负面作用

俺以为是很难说的。

职业化的确提供了高水平比赛的机会,这一点无疑对裹足水平提高有正面作用。但请注意一个事实:我们今天公认的最优秀球员,容志行、古广明、高洪波、郝海东、彭伟国,都是前职业化年代的产物,即使是孙继海,职业化开始时他也17岁了,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仍然是前职业化年代。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职业化后的13年,我们的球员虽然有更多高水平比赛的宝贵经验,但技术水平并不比职业化前的球员更高。所以我认为中国搞的这个职业化,对球员技术也有负面作用 --- 不利于小球员细细研磨技术和基本功,造成我们新一代球员技术粗糙。

如果不搞职业化,只要中国仍保持这十几年与世界强队及教练的中频度接触,加上70年代中期出生的孩子普遍更好的身体条件 (比苏家军),国足仍然会比苏家军实力强。所以硬说中国这个职业化对国足实力提高的作用是正面的,说服力很有限。

其他的,俺木看懂

家园 你活在自己的年代

荣志行这样的天才是不可求的。

至于古广明他在德国不如杨晨。

郝海东很强吗?听说现在联赛进球李金羽超过他了。

比知道郑智是不是比彭伟国强,只知道国足少了郑智少了魂。

请问煮酒两个问题1为什么现国足强于苏国足?

2、现国足是否强于郝时代国足?

谢谢

家园 什么叫“你活在自己的年代”??

古广明那个年代,客观条件方面对中国球员海外淘金的不利条件远大于杨晨时代。

(1) 不到年纪不许出国。古仔30岁以后才出去的,而且他的腿还断过。杨晨出去的时候多少岁?他的腿也断过?(2) 古仔在出国前对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 风土人情所知甚少,这非常不利于他的事业发展。杨晨出国前就在老纳麾下作战,对西方社会文化风土人情都有较好了解,出国后又多次得到老纳和其他熟悉当地环境的朋友们的关照,自然有利于他适应环境,专心踢球。

当年的彭伟国也是中国队的中场灵魂。他发挥不佳时中国队就没法看了。

您的问题

1 几个原因:(1) 身体强太多了,而这一条除了联赛因素外,75年以后出生的人比55年出生的人天生条件明显要强,也是重要因素;(2) 比赛经验更丰富,这个当然是联赛之功。

2 现裹足与郝国足,还是强点儿;郝国足比苏家军也稍稍强点儿。但三支队基本上还是一个水平上的。

家园 最后一贴

现国家队强于苏国家队的原因是身体,而且这个身体原因还要减去现在联赛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赛经验增加这两个因素带来的影响。

说你全是大白话,迟尚斌、左树声都是吃素的?断过腿的古广明能混级德乙,现国家队的身体好对他影响有多大?

有了身体会不会用还是另外一回事,按你的逻辑

,90年出生改革后10年长大的,那身体有多好,(国少)好像被约旦打败了。

没有量化的东西左右都是理,这种争论没意思

不再说了

最后一贴不再说了

家园 怎么这么上火啊?

不就是一烂裹足吗?何必为他们治气呢?呵呵

我开始说不搞联赛成绩会更好,那一半是气话,或者是故发惊人之语。坏鸟兄跟俺唱反调,俺也跟贴跟他逗逗闷子。轻松闲聊嘛

后来我比较认真的回复,其实是这么几个观点:

1 不要光看到职业化的好处,也要看到它的弊端 --- 其拜金和浮躁,给小球员心理上带来很大不利影响,不利于出材。

按照正常推测,职业化应该明显比非职业时代更能挖掘出球员的潜能。

可惜,职业化以后涌现出的顶级球员,比起前职业时代的顶级球员来,并没有明显优势。

2 职业化不是那个搞法。韩国就是常年6支队,一年里跟同一个对手至少要碰四次。

中国踢球的人肯定比韩国多,但如果各自拿出120个球员来比,多半还是人家稍强。可人家却不扩大联赛规模,6支队踏踏实实打了很多年。我们呢?本来好球员就少,还一上来就弄20多支职业队。比赛水平可想而知,而且这直接扭曲了供求关系,等于变相鼓励梯队供应次品。这就伤及中国足球的根本了。

家园 谢谢,已经改了
家园 再踏上一万只脚啊

其实那种浮躁的气氛,不只在足球圈全国各行各业都浮躁,不能简单的归罪于联赛。话说回来如果不搞职业化,今天能有几个人在专业队踢球还真不好说,当年专业队员退役以后国家包分配,最差也都进国营企业了,现在国营也不风光了,球员还大多除了踢球什么也不会,退役以后生活都成问题,八一队这20多年的变化就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看看其他没有职业化的项目,除了几个奥运冠军风光一点,其他运动员那种不死不活的生存状态,所以说走职业化这条路还是对的。

国家队中技术性球员的问题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以前的所谓南派足球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深圳队,上海队里都有大量的北方球员。足协请的欧洲外教也是一个原因,从老衲当年提倡的豹子精神,到现在老朱的疯狗精神,根本不能有技术性球员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也像日本一样学巴西也许将来会有所改变。这些年我们几乎把世界强国都学遍了,最后哪个都学不长落了个四不像。换个领导就换个想法,这么折腾能好才怪。

家园 来呀,给我花了这只坏鸟!
家园 他本来就是不懂装懂...
家园 去年 土伦杯 足协都敢给中超停了 给土伦让步!!

竭泽而渔

家园 土伦杯出了成绩领导脸上有光

青年队的比赛锻炼才是主要目的,太功利了不好。

家园 提醒一下老酒

彭伟国是91年入选国奥的球员,不应该算八十年代的。另此人和他弟弟都不是什么好鸟,赌球。

家园 鲁尼只不过是英国发达的狗仔队的牺牲品

您说的这些行为中国的球员就没有?只怕更多不少,只是没有系统的发掘报道罢了。

现在球员的问题除了身体上的,我看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他们要的是钞票,要的是没有遗憾的青春(内容很丰富噢),他们是否视足球为一种职业一种爱好我看很值得商榷。当然老外说他就是爱足球也可能是假惺惺的,但是人家真是把这作为一种职业的。交流是好的,但是看花了眼没有延续性的抄袭有用吗?到头来所谓与国际接轨的是工资和一些乱其八糟的爱好。踢不过欧美强队是技不如人,踢不过那个封闭贫穷的朝鲜您又作何解释?

中国这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足球界似乎根本就没有感受到竞争的残酷。

家园 现在大概除了俱乐部和球员,没人把联赛当回事了

球迷不爱看,足协把联赛当成壁虎的尾巴,有点事就先把它扔了。当年为了把球迷请回来搞得职业化,现在看来基本和中国股市的题材股差不多。

家园 中国足球

是把专业时代的很多优点丢了,缺点却还在。职业化后,学了些皮毛,市场化带来的坏影响则更大。想短期内看中国足球变好,几乎不可能。一两个,出色的人才能拯救中国足球吗?中国足球的希望,我看要等整个国家的大环境变化了,才有可能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