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被活活吓死的中将-记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1) -- woyan

共:💬219 🌺190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差不多吧

不记得哪里看到过,一个师真正抗枪的也就四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技术兵种。

家园 网上传言,错误太多,来捉一捉虫子

1.张生前实授少将死后追赠中将。

2.出狱在七七事变之前,与抗战没直接关系。

3.投奔王耀武时获任上校高参,后转任305团团长。

4.74军在37年8月底已经在上海成军。

5.张在万家岭战役已经是153旅旅长,但他并没有负伤。

6.南昌战役已跛一足,上高就不要再跛一足了,否则得架双拐了。

家园 GMD的军衔体系真是混乱

文强也是黄埔4期,抗战期间一直干军统,就算功劳再大,也没法和小张这样一直在前线和日军正式作战的军人比吧,结果文强46年就正式被授中将军衔了,反倒是小张这个正儿八经的御林军军长还只是个少将,真怀疑老蒋到底是不是真的宠他。

家园 谢谢指正,但是

不知道你是不是那个写"王牌悍将张灵甫传"的钟子麟。

特意去台湾的国民党网站的史料中心查了一下,45年张灵甫授中将衔没错呀,你说是少将,能告诉我出自那吗?

出狱原因和负伤情况在台湾党史里也标着呢,你的资料取自那呢?

谢谢交流

家园 正是在下

1。45年张灵甫经正式铨叙授衔少将,可查当时的国民政府公报(45年2月),前后相近时间晋升少将的,还有孙立人、邱清泉、胡琏、邱维达、戴笠等一大批资历相当的少壮将领,虽然他们在抗战中早就挂少将衔多年了,有的还挂过中将衔,比如戴笠,正式授衔的时候也还是少将,戴笠他死的时候正式军衔就是少将。这批人下一次晋升在48年9月,还活着的大都在此时正式晋升中将,比如邱清泉、胡琏等,同样,有人可能在此之前就挂了中将衔。注意,挂中将衔与实授中将是不同的。张灵甫追赠中将,也可查国民政府公报(47年7月)。这才是最原始确凿的史料。顺便说一句,文强46年实授中将也是不可能的,顶多挂中将衔,他的回忆录也没说实授。

2。他在西安事变后就出狱了,去王耀武那里时七七事变还没有爆发。原因我在书里解释过了。

3。负伤情况,呵呵,党史会后来编的这个东东的,对此未必作过认真考证。具体情况我在书里也解释了,请参见《瘸腿将军》一节。再说具体点,我的结论不仅来自对当时与张灵甫在一起的153旅的文书的采访,还查阅了1940年出版的刊载万家岭战役经过的史料,当时中央社转发军委会的战报,74军153旅负伤的唐生海等团营级军官都一一具名,如张旅长也同时负伤,不可能没有记录。74军战后去长沙之前就在赣北,那位文书也证实,田汉到战地采访时,由张亲自陪同。所以,结论是他没在张古山负伤。

即使是国民党方面的官方版本,比如台湾史政局出的张灵甫的传略,算是他们的正史了吧,也有错误,党史会的东东也一样,如不经考证拿来就用不免出错。

家园 张灵甫的出生地如按现区划来说应是东大乡东大村

长安并无名为“东乡”之行政区划。

考虑大概是东大乡东大村之误:)

家园 请问钟大人

没有实授中将时,能不能穿中将礼服呢?

小张的确是没看见过他有两颗将星的照片。

文强啊,孙立人啊都有见过领章上两颗将星的照片,也许是实授中将后照的吧。

孙立人在缅甸时有张照片,注释称他为Major General---少将,可我记得他在都匀练兵时就是中将了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Well said. Flower!
家园 挂了中将衔当然就可多加一颗星了

戴笠也有领章两颗星的照片,但是45年授衔的时候,戴和孙仍然都是少将。Btw,我老百姓一个,叫大人会折寿的,叫我老钟吧:)

家园 能不能把老兄的大作也搬到西西河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网上的种种文章,不准确的的确不少,希望能看到些准确的。

家园 谢谢回复

看过你的书,欢迎来到西西河。关于我的文章有什么错误,欢迎指正,大家共同提高。

家园 上花,蹲坑
家园 好的,老钟

那么看来小张生前没挂过中将衔啦,如果有的话,他那么贪靓,怎么也得留个身着中将礼服的照片吧。

另外,原来邱清泉的军衔也不高嘛,黄埔二期后来又被选拔到德国留学,居然还不如王耀武的军衔高。

问一下,薪水是不是和军衔挂钩的?看过胡琏抗战时期写的一封家书,直在信里哭穷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这封信是哪一年写的?

抗战期间法币贬值一千倍,45年的两千元仅仅相当于37年的两元。信中说每月两千元伙食,鸡蛋一个两元四角,提到“明年就能看到胜利”,莫非是44年?那确实不宽裕。

家园 呵呵,刑部大人好

这封信是哪一年写的,我也不知道,根据另外几封信的内容猜测,应该是44年。

看胡琏的信,军官们要是只靠薪水,好像是连自己也养不活嘛。也不知道通常的人是怎么过的,但是不管怎样,抗战一胜利,这些人都纷纷在南京买了别墅的啊,所以这个所谓的“清廉”大概也是比较而言吧。

曾和一位国军军官的外孙聊天,他说他姥爷是陈诚的部下,很清廉,说陈诚的部下都清廉,这时他太太插话了:“清廉?也不知道你姥爷那一箱子金银财宝是怎么来的。”男主人说:“咳,怎么说我姥爷也是一国军少将,有一箱金银财宝那不很正常嘛,当然不能和那时的GCD比清廉啦。”偶笑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