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家乡的小孩不说家乡话 -- 匪兵乙

共:💬59 🌺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家乡的小孩不说家乡话

家乡的小孩都不大说家乡话了。大人们看到小孩就象看到外地人一样,马上改口说普通话。不知我们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来改变这种情形?

家园 不用管

我小时候家里也要求说“普通话”。

现在京片子,白话,还不是溜溜儿的。主要看社会

不过匪兵兄的乡音要和黑话有啥子联系,俺就不知道啦

家园 温州话不一样

我的家乡话是温州话,与普通话大不相同。温州本地的孩子现在大致听得懂温州话,但都说不大好了。语言环境不改变,他们以后也很难说好。

家园 温州话生命力很强啊

我的朋友也有温州人,一口流利的天书。

小时候不好好学家乡话,长大以后连个说悄悄话的权利都没有。这一点,北京人最可怜

家园 不大明白这个其中的利害关系

为啥一定要说好家乡话,难道长大后就一直在家乡?还是等长大后再学普通话?

家园 乡音无改

乡愁都现在乡音里呢。

再说每个地方的地方戏剧,口头艺术、离了方言的土壤就也就消亡了。

我觉得会说自己的家乡话挺重要的:)当然其他的话也是会的越多越好。

毕竟大家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多没趣儿啊

家园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传统的载体

方言是地域文化和传统的载体。不说温州话,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温州人。

家园 可能这也是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地域化产生的矛盾之处吧;

俺佩服老兄有如此强烈的地域归属感,难得啊;

俺生在东北,祖籍河北,定居北京,现在日本,到底哪个文化圈才是俺应该投奔的呢

家园 呵呵,这个。。。。

偶说大东亚共荣圈是不是会被拉出去卡嚓了啊?

家园 哈哈哈

现在不会说方言不会如何,不说几国外语倒是处处碰壁,有时候都奇怪,为什么祖国母亲非要听俺学别人家(国)的孩子说话才高兴,

俺TM的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

家园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啊

文化胜地的命运,取决于很多因素,最不重要的才是文化本身,当年的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又如何?是文化不行?

美国连快餐都是文化,咱的文化大餐怎样才有出头之日啊

家园 顶老乡一下

别说小孩,我自己的同学(基本都三十了),很多地道温州话都不会了,出现个新事物也喜欢用普通话。反而我这个再外十几年的人比他们溜多了。

记得电视台搞过“散讲大赛”,这个不错。

家园 语言本来就是一种工具~

没有人使用就证明它是不适用的,不适用的自然会被淘汰。这是与人的主观意志无关的事情,你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你看看香港、澳门,粤语照样使用~

家园 他讲的白话是指广州话吧~

广东人将广州话叫白话~相对于广东其它地区的方言来说,它就是广东的普通话

家园 “书同文,说同音”个人觉得这是一种进步,也是必然的趋势

秦李斯的“书同文”奠定了中华民族二千年的基础。

“说同音”是是一种进步,也是必然的趋势。事实上,我们过去追求了二千年,恪于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今天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做到“说同音”,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对将来的建设和发展功莫大焉。

不能将保护传统和进步发展对立起来。一些历史遗产要保护,但不能就此拘泥守成,一成不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