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猫说第二篇 --- 满清: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 好猫如诗

共:💬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 猫说第二篇 --- 满清: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满清: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有清一朝,前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有文字狱,后有列强入侵,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页。然而作为享三百年国运的长命王朝,它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今人学习,试论一二:

1. 金戈铁马,扩土开疆的气势:除元朝外,满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统天下的异族王朝。它不仅入主中原,更将明朝300万平方公里的疆土扩展数倍,其领土范围超越了盛唐,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早期的清朝政府,可以说是寸土必争,收复台湾,平定西藏,西征准葛尔,北战雅克萨,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如今,钓鱼岛风波正在人们的淡忘中不了了之,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挑衅,西部边陲分裂势力蠢蠢欲动,印度也对边界领土虎视眈眈,中国虽然正在经历发展和飞跃,但也可以说是强敌环顾,内忧外患。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找回祖先的气魄与自信。

2. 民族政策:由于满清本身是异族统治,他对民族政策的反思是历代比较深刻的。对待各民族采取了怀柔和征讨并用的政策,剿抚之间,各族归附。清统治者号召,汉藏满蒙回五族为兄弟民族,极大的鼓励了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信心。朝廷与蒙、藏、回各组的关系,都是历代最为稳定的时期。

3. 文化的吸收性:这里当然不是说后来的文字狱。清朝入关,意识到仅仅依靠固有文化无法统治天下。便大力吸收汉族文化,满清历代君王,不乏有成就的书法家和学者,同时,在满族内部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此外,康雍二朝,西学东渐,国人始知算术几何物理化学,为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种下了萌芽。

这种做法的代价是:满族自身文化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丧失殆尽。

4. 艺术:清朝固然算不上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但也不能说是黑暗时期,更不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自从江南书案发生后,读书人纷纷将注意力从时政转移到其他方面,以避开残酷的迫害。值得一提的有:性灵文学、训诂学、小说话本、戏曲等。清朝的建筑书法绘画传承了明朝的风格,并加以民间化和世俗化,形成了精雅小巧的特色。流传下来的园林风格和雕塑技法,很多都是清朝的产物。

顺便提一句,满清的文化人是相当有骨气的,没有被奴化,也很少有厚颜无耻歌功颂德的鼠辈,读书人本着良心做事,这一点很值得现代人学习。

5. 经济:对内,有摊丁入亩,鼓励农耕,对少数民族,有改土归流,茶马交易,对外,鸦片战争前长期保持巨大的贸易顺差。清朝的经济是有宋以后最好的时期,造成了人口的空前发展,国力随之上升。国家有余力发展盐铁,整治河道。康乾盛世持续了一百三十年,真希望当代中国能够繁荣得更久一些,这样就会给子孙留下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6. 政治:清朝的政治有自身的特色,其中可圈可点的有几条:国家宰相方面,继承明朝做法并加以完善,采用了内阁和军机大臣制度,形成国家领导集体。内政方面,宦官始终难以干政,皇帝亲信无法祸乱天下。这一点比历代都强,就是今天也难以做到。清朝早期的八王议政,类似于今天民主制度的雏形;中期的秘密建储制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王室内耗。当然,清朝的政治也有众多不良之处,我感受颇深的是其中的个人崇拜,有点作为的皇帝都喜欢作秀。这可能是中国历来的传统,但是确实是对后代产生了不良影响。

家园 满清的中央集权

是历代所无!

满清始终没有出现严格意义的权臣,明朝自朱元璋罢相以后,也还是出了张居正这样跋扈的

大臣,而满清则一直没有,尽管清末出现了督抚专政的局面,但是,疆臣的领袖如曾左李诸人依旧匍匐在皇权的脚下,这和唐朝的藩镇割据不可同日而语。

满清对国内的政治军事文化财政宗教等领域的控制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封建文化的烂熟程度完全呈现。太平天国之前,满清的政治系统可以说是如臂使指、游刃有余。将相不过是皇帝的文武秘书而已,威胁皇权的如宦官、外戚、权奸、藩镇等统统绝迹。八旗劲旅遍布水陆要冲,皇帝一声令下,内而将相、外而督抚,无不凛尊,自秦始皇就开始追求的封建帝王无上的权威自此全部实现。马戈尔尼使华的时候,对乾隆的帝王威仪叹为观止。

然而,这个制度的确立的代价呢?它给后人留下的后果呢?想来大家也很清楚。当然,大一统的格局还是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家园 对这句有保留

大一统的格局还是非常符合中国的国情的。

家园 所谓清延明制

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也是效仿朱元璋,多尔衮进北京不就就给福临印洪武宝训可不是为了继续革命。明只一君为朱元璋,明只一臣为张居正,这是顾炎武的定评。

张居正并非跋扈,也难算权臣,皇帝的无能多少会给臣子以发挥的空间而已。

主帖对清王朝夸过头了。满清文人的骨气,基本都让乾隆爷杀没了。所谓秘密建储,实际上只有雍正算是——还引起不少猜疑。后期的皇帝都是指定的。

清代对回民的压迫也很令人发指,西北的不稳定,和清代的民族高压政策分不开。回汉关系,远远不如明代融洽。

辫子戏害人不浅,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