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粘土板上的春秋 - 美索布达米亚 -- 电子赵括

共:💬20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粘土板上的春秋 - 美索布达米亚

#这个文章已经准备了一个星期了,但还是没谱.先发表出来供大家探讨,欢迎指正.尤其是因为手头的资料没有汉语的,里面关于人名地名的翻译恐怕和流行的不符,还望海涵.

提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大家都知道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实际上,这是一个地理顺序,是按照距离欧洲的远近的排序.如果按照文明发源的时间排序,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古巴比伦.早在公元前8500年,古巴比伦,即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平原上就出现了农耕和畜牧业,比印度早了1500年,比埃及和中国早了2500年.对于欧洲的基督教徒,这里实际上是他们的故乡.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载的乌尔克,巴比伦,尼内韦,卡尔迪亚等等坐落在这里的都市,以及诺亚方舟等等激动人心的传说也起源在这里.18世纪后半叶,来自欧洲的探险家们被这里的雕刻在悬崖上的神秘文字所深深吸引,进入19世纪后楔形文字的解读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19世纪后半叶,来自英法等的人怀着对文明和财富的双重期盼开始了大规模的挖掘工作,终于唤醒了沉睡在地下的文物,把一个繁荣文明的古巴比伦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公元前8500年,古巴比伦人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北部开始种植大麦小麦大豆等作物,同时开始喂养羊等家畜.随着文明的发展古巴比伦人开始南下.南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口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变迁,已经很难考证.已经掌握了一定农耕技术的人们发现了两河下流流域的良田沃土后,选定了这里作为他们的新家.然而由于美索布达米亚南部的年降雨量不足150毫米,无法满足农耕的需要,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古巴比伦人开始开凿运河水道,将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美索布达米亚的本意就是两河之间)的河水引向农田,开始了最早的灌溉农业.在美索布达米亚北部尽管也缺水,但那里作为丘陵地带存在一定的树木,其果实仍然可以拿来充饥.在南部干燥的平原上大概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条件,才迫使他们想出了建造运河灌溉的方法.此后大麦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飞速提高,美索布达米亚平原成为了丰饶的农耕地带.另外,从出土的文物看,不迟于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已经懂得了利用牲畜进行耕作,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些粘土板上已经有大麦收获何耕地面积等的详细记录.古巴比伦农业之发达不是惊人,而是令人目瞪口呆.根据出土文物(粘土板)的记载,公元前2370年左右的苏美尔,一粒麦种可以有76.1倍的收获.这个数字之"天文",可以做一个对比:中世纪的欧洲,一粒麦种只能有5倍的收获.农业的发展使得美索布达米亚的人们除了温饱后还能有所剩余,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收获开始进行原始的贸易.以强大的农业为基础,这里出现了第一批脱离农业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比如运河的开凿,灌溉设备的制造维持,以及剩余粮食的管理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的南部出现了一系列最早的都市国家.各个都市国家的国王都以建造神殿祈求丰收,以及保护自己的领地为己任,并建造城墙,住宅以及其他公共设施.

然而美索布达米亚平原虽然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日照以及水源,很适合农业的发展,但缺乏象石材,木材和金属矿产等资源.虽然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利用两河的泥沙制造砖,但仅仅依靠砖无法建造大规模的建筑物.在这样的需求下,都市诞生后贸易范围随之扩大.杉木由印度(喜玛拉雅)或黎巴嫩,金由土耳其,铜由地中海沿岸,锡的贸易甚至远到了阿富汗.最初的贸易中虽然也存在掠夺,基本上都是以正当的手段进行交换,因为作为当时最为富庶的国家,美索布达米亚产的谷物,纺织品和装饰品也是各地的抢手货,没有掠夺的必要.作为贸易的运输手段,海船的活动范围从波斯湾一直到了印度.与此同时,在公元前3500-3100年前后,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畔的一个名叫乌尔克的城市中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作为大家熟知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一个,美索布达米亚文明中也存在"四大文明",它们分别是公元前3500年-前1800年的苏美尔文明,以现在的伊拉克南部为中心;阿加多文明,公元前2330年后大约一个世纪活跃在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文明;公元前2000年 - 前九世纪的巴比伦文明,以现在的伊拉克中部为中心,其最为有名的成果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典汉莫拉比法典;和前九世纪 - 前612年的阿西利亚文明,这个王朝不但统一了美索布达米亚,甚至远征到了埃及,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古巴比伦的繁荣强盛自然影响到了四周的地区.印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和古巴比伦的贸易.另外,就是基督教.

大家对圣经,旧约全书中创世纪里面所记载的诺亚方舟一定都有所耳闻.经过一系列的考证,这一传说起源于古巴比伦,即现在的伊拉克已经没有什么疑问.1872年,大英博物馆的乔治 史密斯发现,在古巴比伦遗留下来的粘土板中记录了和诺亚方舟相当类似的,以叙事诗方式写成的洪水传说.在这块写满楔形文字的粘土板上,洪水的传说作为叙事诗的一部分,由一位亲身经历过并长生不老的神话人物传给了当时的人们.其中虽然夹杂着一些神话,但涉及到的一位古代苏美尔的国王则很可能是历史上,大约公元前2600年确实存在过的一位国王.此后又发现了一系列的粘土板上记载着相应的故事.根据这些纪录,这位国王在去世后被作为神灵崇拜,并在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成为了这类神话故事的主人公,并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去.同时,在苏美尔巴比伦等地的附近发现了洪水的遗迹,美索布达米亚平原经常遭受洪水的威胁作为事实被确认.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苏美尔在反复地遭受着洪水的同时,历经几千年诞生了上面的粘土板上所记载的洪水神话,并融入了一系列的叙事诗中.此后这样的传说随着古巴比伦人的军事征服传播到了以色列的祖先希伯来人那里,并被吸收为在公元前6世纪定稿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巴贝尔塔,则完全是按照当时巴比伦的实际建筑为基础进行的描写。"巴贝尔"这个词来源于"巴比利姆",有人认为这是巴比伦的希腊语版,也有人认为"巴比利姆"的意思在阿加多文明中意味着"神的门".关于基督教我不是很清楚,希望网友能够有所补充,但基督教的产生和古巴比伦的文明毫无疑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元前六世纪正是巴比伦的黄金时期,古希腊的历史学家佩罗多托斯对其的惊叹,不亚于后来的马可波罗.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的文化被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其他文化所吸收,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本帖一共被 8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象还有学者提出炎黄部落也是古巴比伦人东迁后代

根据是中国的古代象形文字有点象他们的契形文字,还有小麦也是从西往东传的。不过我觉得好象有疑问,因为中国古代的文明程度与几千年前的巴比伦比太低,难道那群移民是巴比伦文盲吗

家园 好文,老赵能回答几个问题吗

1。现在中国与日本的小麦收获率是多少倍/

2。在数千年前美索不达平原上的地貌与现在有多大区别?曾跟别人讨论过沙化的问题,很怀疑象中亚这样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当初是建立在贫乏的土地上的。与中国的黄河流域恐怕一样是因为经不起人类繁殖的负荷而变化的。

家园 老赵好文

补充两点。

第一,古巴比伦城雄伟壮观,十二座蓝色城门造型华丽。因为世界七大奇迹中罗得岛的太阳神巨像存在时间太短,设计也不成功(主设计师因此自杀),欧洲很多文献将古巴比伦城列入七大奇迹而没有太阳神巨像。

第二,巴比伦的衰亡,据考证一个重要原因居然是性乱交引起的人体素质下降和伦理混乱。古巴比伦以乱交产生的后代为“神之子”,因此性病猖獗,乱伦严重,可算是爱滋病产生前对人类伦理的一次大警告。

家园 虽然不是很清楚

76.1倍即使和现在的机耕灌溉化肥大规模集中生产式的农业相比也不是太差。至于荒漠化,某种程度上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中国绿色的渐渐消失开始于战国,那时冶金业刚刚兴起。冶金总是需要能源的,没有石油煤炭的古代人们把目光投向植被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一点上讲,六王不毕四海不一,但阿房不出蜀山恐怕也要兀,慢一点而已。毕竟我们不能要求古人有现代人的环保知识意识。古巴比伦恐怕也无法逃脱这一点。

萨苏讲的道德沦丧的问题我也听说过。古巴比伦的道德最后发展到鼓励妇女卖淫,结果造成男子体质的普遍下降,终于无法抵抗外来的侵略。

家园 人种的差别也太大了,完全不可能

抛去文明的区别,人中的差别更是说明这是不可能的。据说库尔德人是巴比伦人的后代,中国人和库尔德人的差别绝不可能是几千年的演化能够解释的。

另外文化上区别也很大。

家园 阿西里亚还是译成亚述更好些

后者现在应该是很标准的中文翻译了,一般不会有歧义。

家园 可惜已经过了修改期限了

多谢指点。

家园 76.1!天啊
家园 圣经里是说巴比伦是大淫妇的

但是乱伦严重,是不是雅利安人的近亲婚俗啊?

家园 启示录里头的大淫妇

启示录里头的大淫妇巴比伦,我认为是广义上的巴比伦,就是那种道德沦丧,不敬神的大城市。现在这种城市太多了。

家园 就是巴比伦,犹太人对她就象现在愤青对美国,又恨又怕还有点羡慕

因为巴比伦是那么的强大,无论经济,文化,军事都是犹太人想都不敢想的,所以拿她当反面典型歌颂神最有震撼力:你看,巴比伦都让神给收拾了,你说神伟大不伟大!

家园 好吧

算是不同的解释

家园 巴贝尔塔

一般翻成巴别塔,也有意译为通天塔的。

家园 巴比伦

巴比伦有两个阶段

阿西利亚文明是赫梯吧,或者是西提,严格的来说不算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它是阿西利亚高原上的,而我们现在指的美索不达米亚,广义上为亚述,巴比伦,以及苏美尔的地域,狭义上该是苏美尔地区

http://www.cchere.net/alist/956718

以前的东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