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摩西出埃及之恶搞版 -- 钟山

共:💬15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摩西出埃及之恶搞版

此贴是供不信教的朋友们看着玩的;信教的朋友请忽略本文,千万别跟我认真。反正这儿是茶社版,不久也会被删的。

这两天在看一本西方历史书,里面用两页的篇幅描写摩西的出埃及。先摘录一下原文:

可能这种无尽仇恨的最悲惨受害者是俘虏,奴隶大军过着悲伤的生活。但是,这些世纪也见证了一个戏剧化的例外:所有时间里最伟大的自由故事:希伯莱人离开埃及。现代学者,按照圣经的叙述,把这个事件定义在拉摩斯二世的统治时期。

根据希伯莱人的传统,亚伯拉罕,以色列的族长,来自下幼发拉底河,苏美尔的Ur地区(抱歉,我不知道这个地区的中文译名是什么)。因为遵循来自天堂的信息,他带着家人一起向西旅行,目的地是canaan———许诺之地。在那儿,他的子孙将在神的帮助下建立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是,在那儿,他们只找到了山石,沙地,极稀疏的草和很少的水。因此,为了给他们的牲畜们寻找食料,他们最终在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定居。虽然经过几个世纪,他们发展壮大,但是外国人还是被认为是危险的,因此埃及人奴役他们,而他们不得不忍受长时间的工作,冷酷的监工,可怜的食物和低落的精神生活。

摩西,领导他们打破了这种束缚。他出生的时候正巧碰上一项严苛的法令:每个新生的以色列男婴都该处死。他的妈妈藏了他3个月,然后把他放在由莎纸草和芦苇编成,并涂了沥青的篮子里,让他顺着尼罗河往下飘。一个埃及公主捞起了他,并且视同己出的把他养大。但是当他40岁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埃及工头打一个以色列奴隶。义愤之下,他杀了埃及人,然后从跨过红海逃到西奈的野外。一天,当他在Horeb山放羊的时候,摩西也接到的神的指令。被火烧过的树丛中传来神的声音,命令他到法老那里去,把以色列人领出埃及。

一开始摩西并不乐意,但是最后他还是带着家人回到埃及,并用天才和充满凶兆的预言吓着了拉摩斯。他预言的9次可怕的灾祸过去了,第十次,耶和华,(希伯莱人是这么称呼他们的神的),扫除了所有埃及人的长子,但是绕过了希伯莱人的家,他们事先用羔羊的血涂在门上作了记号。于是发疯了的法老传唤摩西,吩咐他和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晚上用火柱,白天用烟导向,摩西带着以色列的子民穿过被神分开的红海。后悔的法老让骑兵和战车追赶,但是当追兵走到半道的时候,海水涨了起来并淹死了他们。

以后就是以色列人长途跋涉去那个许诺之地。在Sin的荒漠里,神用吗哪给他们充饥。后来他们到了西奈山。摩西在云遮雾绕的山顶跟神交流了40个日夜,并受到了‘十诫’。

以上是出走的神话部分。接下来,故事就变成了关于人的勇气,受的折磨———希伯莱人受了很多苦来到达和占领canaan。伟大的先知摩西被禁止进入这个许诺之地,但是他可以在Nebo山上俯瞰。他终年一百二十岁。

以下是我的推测。因为圣经是很久以前看的,记忆有些模糊了,我就挑我记得的说说吧。

首先,我不认为以色列人在埃及是奴隶。我觉得更合适的说法该是二等公民。因为当神杀埃及人的长子的时候,他得避开以色列人的屋子,这证明他们是混居的,而且住的屋子没有区别,不然也不用不着羔羊血了。而且,奴隶能吃得起肉吗?

我觉得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住在富饶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族长亚伯拉罕,出于现实和某种玄幻的理由,相信离开幼发拉底河会过上更好的日子,于是他带着家人出发,去现在的以色列。他相信这是神给他的地方。在当时,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是最富饶的地方,但是两河流域经常不定时的发大洪水,住在那儿的人很有危机感,可能这也是他离开的原因之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伊拉克巴士拉的幼发拉底河段

结果他废尽了心力到了目的地,却发现出发时收到的信息太粗略;当地是个荒僻的地方,远不能同原住地相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今以色列的Negev荒漠

当然他的子孙很不满意,慢慢地就离开了那个地方,到了尼罗河。尼罗河的洪水是定期泛滥的,只要掌握了规律及时避开就没事。这地方比两河更好,于是希伯莱人就定居下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尼罗河边

就好比墨西哥移民在美国,尽管待遇比美国人差一截,但还是比在墨西哥强多了。他们尽管会抱怨多干活少分钱,感觉低人一头,但还是不肯离开。他们可能会抱怨自己被奴役,但其实并不是奴隶。

本来日子就这么过了,但是,出了个摩西。摩西自己的身世,估计是参考了西方神话故事。其实这种故事东方也有,比如著名的唐僧,但摩西的破绽更多。我很难想象的一个婴儿可以在屠杀法令下藏上三个月而没被发现。他小时候不夜啼吗?就算是个奇迹宝宝,从来不哭出声来被旁人听见,顺利沿河飘走,又很幸运地被公主打捞(公主哎,平时走路上都碰不到一个的,要恰巧到河边,还要在那个时间看到,多不容易啊。),他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希伯莱人?篮子里不可能有说明他身份的东西的,不然还不如直接给他一刀,毕竟法令就是法令。而圣经上说,公主请的保姆恰好是他的生母,那实在是太巧了。而且公主居然放任保姆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以色列人,多天真的想法。

然后他杀人出逃。当然是出于朴素的民族感情。可是,这事他20岁干,是理所应当,40岁?早过了冲动的年龄了。更奇怪的是原先地位不低的他居然40岁还单身,要说他眼界高吧,跑出去当牧羊人以后反倒不挑了,找着老婆了。

我倾向于相信摩西的身世是他自己编的,包括他跟法老的交涉,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身份,与以色列各长老分庭抗礼。从头到尾,其实并没有以色列的见证人。要说一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频繁出入白宫吓唬美国总统,有可能吗?何况那是古埃及,君主制,等级森严的地方。摩西本人威信不足,否则希伯莱人也不会在逃难中一遇到困难就想甩开他回埃及。

在埃及能体现摩西预言的事迹是他预言了10次大灾。灾年,应该是以色列人出走的原因之一。本来留在埃及,就是因为能过好日子。连着9年闹灾,搞得都没有信心了,稍一鼓动,应该能让他们走。毕竟很久就没有那个许诺之地的消息了,即使是穷山恶水,在回忆里也会变得可爱,成为传说中流淌着牛奶与蜜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天堂想象图

据说前9次灾祸都不是太特殊的事,当地原先就时有发生。要说神迹,特别之处是他能准确预言灾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范围也仅限于埃及。灾难嘛,大家都知道,可是要说摩西在法老面前准确预言了,谁亲耳听见了呢?谁知道那是不是马后炮?何况,摩西也有可能有一定的知识,从外部环境里推断出灾祸有可能发生。就像中国老农判断天气一样。

接下来是第十灾,耶和华大开杀戒,杀埃及人的长子而避开以色列人的家。这个是有证人的,而且也直接导致了希伯莱人出走。以我的推测,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经过了9次的灾难,人们的营养状况应该普遍不良,尤其是在灾年出生的儿童。当时的生产力低嘛。想想非洲的难民吧,那些孩子是什么样。如果这时候,气温突然骤降呢?暴冷,是要冷死人的。

记得阿拉伯有宰牲节,跟我们的农历新年一样。假设古希伯莱人也有类似的节日祭他们的神(毕竟他们出身于同一片土地)。假设当时正是希伯莱人的节日,所以他们宰了羔羊。(杀牲口是件大事,即使是游牧民族,也是吃奶制品为主。牲口长得慢,那禁得起天天吃啊,再大群也吃没了。)因此,事实上让他们的孩子逃过一劫的,不是门上涂的羔羊血,而是他们献祭以后吃的羔羊肉。羊肉性热,所以这些孩子撑过了那段低温。那个日子对埃及人来讲并不特殊,所以他们没有理由吃肉,没撑过去。当然希伯莱人会感谢神灵,以为是神的庇护。时间一长,以讹传讹,就从神庇护希伯莱人,变成神杀埃及人了。

后世说,那个日子是希伯莱人逾越节的由来,可是谁能肯定,那年以前,他们就不过节?说不定就是把原来节日的名称改了以作纪念呢?就像端午,一说是纪念伍子胥,一说是纪念屈原,而它本身的历史,可能更为长久。日久天长的,谁能说得清呢。

可能是预见到大灾以后必是大疫,可能是抵御不了周围痛失爱子的埃及人不爽的目光。希伯莱人下定了出走的决心。说起来,埃及人不愧是文明历史很长的民族。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了,下等人的都还活着,却没有一怒之下让希伯莱人也尝尝丧子之痛,放他们好好的走了。

由于摩西到过红海以东,路熟,由他带路出走,倒也合适。

接下来是红海分水事件。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学者推测,可能当时水位低,有些地方,涨潮的时候会被淹没,而退潮的时候就会露出。就像是水下的山脊,退潮以后,就是一条大路,那是山脊线。我国沿海也有这样的地方。摩西在红海以东放过羊,他可能知道这样的路。

问题是:埃及兵为什么会追希伯莱人?

我不相信是法老的命令。因为当时埃及控制了红海以东的大片地区。如果真的要追,他们过了红海还是跑不掉。何况,这帮人出走,好多不方便带的东西肯定舍弃了。埃及人占了个大便宜,灾年又少了好多嘴吃粮食,为什么要他们回来?要说是担心失掉劳力,没人做苦力;呵呵,美国缺少非法移民吗?它没事还要把他们一批批遣送回国呢,尽管它也需要这些移民的劳力。埃及,就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各种族的移民肯定不少,走了一批,自然还会来另一批。

圣经上说他们是带了一堆好东西走的,而埃及人吃了亏。听上去跟以前的‘战略转进’一个调调。要是果真带了无数好东西,何必以后在沙漠里怀念肉锅的味道?

不是法老的命令,那就应该是地方的势力了。过了红海,不是他的势力范围,所以放弃追赶。

有可能是地方势力雁过拔毛要捞一票;还有种可能,是不是摩西临走的时候,顺了人家一些上好的奶酪?

发现东西少了,埃及人杀气腾腾得追,却发现狡猾的摩西选了一条海中的山脊线。快赶上的时候,偏又赶上涨潮。于是埃及兵发现,拼命去追奶酪不值得,还是撤吧。归路上,因为海水淹没了道路,马看不清楚而滑下山脊,淹死了几个士兵。

除了摩西,别的希伯莱人不知道原因,就全归结于埃及人的野蛮,从此不敢再入埃及,留下一段悬案。

长途跋涉的荒漠里,大家的准备不足,粮食不够吃了。摩西良心发现,把上好的奶酪偷偷放在灌木上,假装是上帝给的。看看对吗哪的描述:小小的,白色的(或者是浅黄?记不清了),吃一点点就很耐饥饿。奶疙瘩有以上的全部特征。希伯莱人据说在埃及吃得比当地人差,一般人没吃过这种上好的东西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摩西一说,大家都信了。就算有不信的,只要有得吃,那也就不揭穿了。

摩西为什么不直接拿出来呢?呵呵,那样的话,傻子也能猜出埃及兵是来干什么的,他不找打嘛。

接下来摩西上山受十诫。这件事的质疑就很多了。好多人不信上帝让摩西记住十句话,要花上40天。这件事又没有希伯莱人的目击者,全凭摩西拿回块石头自己说。按圣经上说,连希伯莱人也是半信半疑的。摩西不过是上山40天,那帮人就搞出个金牛来崇拜。可见当时的神迹不太有说服力,不然,谁敢在那么厉害的神注视下又跟别的神勾勾搭搭呢?摩西下山看到金牛以后非常愤怒,叱责了那些人,而且愤怒之下把好不容易背回来的石版打破了,只好再次上山40天,求一块新的石版。当然,这也有另一个可能:摩西想凭借上帝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袖,于是在他们从沙漠脱险之后,为了维护他的权威,自行上山想了一些规则,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发觉人家对他不带他们上山一起参与而非常不满,已经自己搞一套了。金牛还铸得挺精致。相比之下,自己的那块石版简直拿不出手。所以假装愤怒,乘机把石版打破,上山再仔细刻一块。欲擒故纵之下,以神迹之余威,逼着大家奉他为首。人们往往以摩西怒斥金牛作为上帝反对偶像崇拜的依据。其实,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以摩西刻一块小石版就要40天的手艺,让他弄个偶像出来,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摩西和“十诫”

最后一路千辛万苦,大家终于到了许诺之地。摩西本人没有进入。可能是怕大家失望之余对他追打吧,还是早早抽身保险。也可能怕大家再一次要求神迹降临,把荒漠变成绿洲,他根本不认为有这种可能;还可能是他认为当地条件太差,还是在外地享福比较合适,证据是:他活了120岁,保养得必然很好。

1000多年过去了,当一切都成为传说,许诺之地出了一个神子,耶稣。

关键词(Tags): #出埃及
家园 Ur好像译作乌尔

在现在的伊拉克

家园 谢谢。地图上看的确是在如今的伊拉克。

canaan,Horeb,Sin,Nebo都怎么翻译呀?先谢谢了。

家园 canaan译作迦南

我觉得您应该再好好看看相关的故事,有一些时间不大靠谱,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也有较大问题。

再有按照年头数的话,五六千年前埃及也是好地方,连沙漠都远远的呢。那时候那里基本上是草原。沙漠化是后来的事情。

恶搞的也不够,应该再下点功夫。

家园 这几个翻译

canaan,迦南,地名,现在的巴勒斯坦/以色列

Horeb,何烈,地名,摩西放牧碰到神的地方

sin,罪错

Nebo,尼波,地名,摩西死的地方

这些是基督教/新教的翻译,天主教的翻译不大一样。

家园 嗯,我估计也是有问题的。

手头就那么本历史书,也没圣经作参考。估计有不少毛病。

主要是看了书上的解释,觉得不太顺,所以躺床上胡思乱想的,拿有限的材料凑出一个故事来。

家园 网上应该有不少版本的圣经

找找圣经故事也可以,然后再搞。

应该能弄出点好玩的东西来。

家园 很好,很强大

呵呵

家园 最大的问题是那个杀婴令。

  如果当时出生的以色列男婴基本都杀了,摩西还能带什么人出走?

家园 过红海的故事可能是后来编造的神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圣经上说以色列人过红海时有上帝帮忙,淹死了埃及的追兵。但是在常见的圣经后面通常有一幅这样的地图,显示出埃及的线路。从这地图上看以色列人还是走陆路的,没有横越红海。

家园 从图上看还有一个问题。以色列人走前1/5路用了1年,后面39年。

具体的,从埃及到西奈山受十诫,只用了一年,而他们造过金牛之后,效率就低了。从西奈山最终回到迦南,用了39年。所以一共40年。

圣经是这么说的:因为希伯莱人对神的信心不坚定,所以神让他们在荒野里绕了那么多年。这就是不虔诚的后果啊。然后是一段很有教育意义的话。

而依我看,这是后人的臆测和附会。实际原因是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有云: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在古代,要行远路是很不容易的。庄子生活的年代比摩西还晚,中原的环境比中东的荒漠要好得多,居住地附近就是森林,路上补给更方便,行路者还都是壮劳力;都要事先做那么多准备。杂杂拉拉有大量老弱妇孺的逃难队伍,哪里走得快?

第一年跑那么快,那是没办法。谁让他们的祭祀正赶上人家埃及遭灾?结果他们还完好无损的,太让人怀疑了。这要搁欧洲的中世纪,都是该火刑的料。晨枫老大的锡安贴里,有不少图片可以参考。人家埃及人也是很迷信的,保不准把他们当成巫师捣乱。

犹太人走得很匆忙。逾越节仪式上也谈到:

“在平日晚上,我们可以随意吃发酵饼或无酵饼,为什么今天晚上只能吃无酵饼呢?”

“因为这些饼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埃及蒙受神圣而堪受赞美的天主施恩拯救时,匆匆忙忙从埃及带出来的、还没有发酵的面团。正如经上记载:他们把从埃及带出来的未发酵的面团烤成无酵饼,因为他们急迫离开埃及,不能耽搁,来不及准备行粮”

那时是逃难的。怕被追杀,所以只能连夜赶路。结果在荒漠里差点饿死,多亏了“吗哪”救命。

以后逃到西奈山了,才算松了一口气。可以停下来好好准备了。沙漠之地,积粮更为困难,所以39年也是合理的。当然不是人人都想吃这个苦。一路上都有人脱队,估计是有运气好的,在沿途安顿下来了。但是难民人口众多,不能全部在沿途消化,所以最后还是有两支到了迦南。

后世可能觉得奇怪:我十字军东征都没那么难,何以他们用了这么久?就忘了他们出征的都是壮年人,而且军粮不但早备好了,选的还都是可以一路抢粮的道路。那不是难民可以有的条件。

家园 发重了

本帖可以删除。

家园 有一种观点

摩西他们过的不是红海,而是和红海相连的一个大湖……芦苇荡子。摩西是退潮时候过去的,埃及人过来时候正好涨潮,所以后来被神棍忽悠成奇迹了。

家园 老瓦,最近有人研究同时代古埃及文献

居然没发现有希伯莱人曾在埃及居住的记载。

这个,难道是希伯莱人杜撰的?

家园 神迹原先可能是指大风,把路吹干了,好走。

退潮露出来的路应该是潮的,要推个车什么的经过,很困难,时不时可能陷下去。而当时有大风,路干了,可以走得顺利一点。如果后面还有人追,那就更显出干路的方便了:这样可以逃得快。当然人家也追得快。不过,不是很快涨潮了吗?希伯莱人在前面,都快走到岸边了。涨潮对他们影响不大。他们一边逃得飞快,一边心里默念上帝保佑。结果最后没事。当然,他们会感谢上帝了,就像我们的还愿一样,并不是出于多了不起的奇迹,而是感谢好运气。

然后传着传着,就从“在上帝保佑下从中间穿过那个海”,变成“上帝亲自出手,从中间分开海”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