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海军里的大英帝国爵士---记民国传奇将领陈策 -- 萨苏

共:💬271 🌺1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海军里的大英帝国爵士---记民国传奇将领陈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孙中山在永丰舰上的纪念照,右起第三着海军军服者为陈策将军。

1922年,陈炯明在广州炮击总统府,发动叛乱,是为孙中山广东蒙难之役。很多朋友记得孙中山登永丰舰(孙中山逝世后改名“中山舰”)继续指挥战斗,率领海军官兵和叛军作战的史实,蒋介石也正是因为这时赶来扈从而开始脱颖而出的。然而,孙中山脱险后,最初避难的军舰并非永丰舰,而是先到宝璧舰,因为比较小,复改到永翔舰(中国军舰博物馆认为是楚豫舰,根据当时楚豫位置,我认为是错误的记录)请孙中山到永丰舰避难的,是一位矮个子的海军将领,他和冯肇宪认为舰队司令温树德心怀二意,永翔舰不够安全,因此以请孙先生训话为名,亲迎孙中山移镇永丰舰。第二天,脱险的宋庆龄也来到永丰舰。不出其所料,温树德后果然接受军阀收买,出卖了护法舰队。

这位将军就是当时的广东江防舰队司令,后来被英国授予爵士勋位,人称“东方纳尔逊”的民国广东海军名将 -- 陈策。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小试牛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广州黄埔海校

因为中国海军在近代的衰落,民国的海军将领远不如陆军将领那样为人熟悉,实际上他们中间不乏传奇人物。陈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广东海军历史上罕见的悍勇型海军将领,而且经历奇特,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讨陈反共,讨桂讨粤,抗日,太平洋战争,当过海军司令官,做过军阀,封过爵士,干过市长,领导过外交使团,指挥过盟军舰队,办过学校,修过铁路,和侵略军作战中失去一足一手...仅仅这样看来,也可以发现这是一个一生都富有传奇色彩的海军名将。

不写此人,遗憾遗憾!

陈策,新加坡华侨家庭出身,字筹硕,1893年出生于海南文昌。他的出生地就比较个别 --- 这个边远的地方对我们来说也许只记得文昌鱼,谁知道东方明珠的宋氏三姐妹就出自这个地方?也许沾了庆龄美龄的灵气,文昌给当时的中国贡献出不少优秀人才,比如行政院长宋子文,特工之花郑介民,陆军名将郑廷芨等。兄弟在海南工作过,发现文昌小孩子非常可爱,特点是皮肤白皙柔嫩,大眼睛且脸型秀气,看来风水的确很好。可是当地人说此处的妹子如果早早到大陆去,便是宋庆龄,如果在当地长大了嫁人,不到三十就成黑狐精 -- 没办法,这地方的太阳太毒辣了。

陈策将军小学毕业就前往广东读书,看来是避开了烈日的摧残,从照片看来,此人文质彬彬,竟无法让人和他在作战中的凶悍联想到一起。他在广州加入了同盟会 -- 这可是国民党元老的标志,算起来,陈的资历不让蒋介石汪精卫 -- 那时候他在广东海军学校(清朝名称黄埔水师学堂)驾驶第五期学习,旋即参加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他秘密组织海校同志会,组织反袁起义,战败后出走香港。陈策从参加政治活动起,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其忠心不亚于西北军中的“公道大王”樊钟秀。以至于陈策逝世的时候,于右任赠送挽联:“意气盟军重,忠诚国父知” -- 这“意气盟军重”是怎么回事?咱们后面慢慢道来。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运动,程璧光海军总长帅第一舰队通电拥戴,陈策也跻身护法舰队参加这一行动。说起来护法舰队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当时陈策所在的飞鹰舰奉命为先导舰,得知广东民众在广州码头集结,翘首盼望护法舰队的到来,舰长脑筋一热,为抢风头下令不顾一切超高速疾行,结果飞鹰舰提前到达,一时万众欢腾,但飞鹰舰也就此锅炉烧坏,很长时间动弹不得。

护法舰队中多广东海校学员,陈策因此威望日增,他代表海校同志会游说陈炯明,促使陈从漳州来粤支持孙中山。陈策也因此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器重。当时,孙中山帐下的海军力量包括两支,大型舰艇主要来自拥护护法的原第一舰队,包括当时中国最大战舰的海坼号巡洋舰,最早使用透平主机的肇和号巡洋舰等,还有一部分力量是原来清朝广东水师的舰艇,广东水师曾经发展迅速,但甲午海战中北上增援的广甲,广乙,广丙三巡洋舰全部损失,自此一蹶不振,这时只有若干小型舰艇,孙中山先生委派陈策为长洲要塞司令,负责整肃这部分舰艇。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二。护法粤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并排停泊在珠江的楚豫舰(前)和永丰舰

--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护法”这个词儿很危险,一不留神就被某某功给绕进去了,不知道中山先生感受如何。

当时的中国海军有一个奇怪的传统,就是主力舰队中主要军官全是福建人,据说这个传统起源于北洋水师,它的主要汉族军官大多来自福州船政学堂,除丁汝昌邓世昌外都是福建人,海军中的Office Language是英语和福建话。大家都知道福建话是中国语言中唯一有六个音的方言,那么,外省人要想学海军,就可以想象有多别扭了。于是,“闽系”海军作为中国的中央海军,一直存在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样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部队显然有相当强的独立性。

护法舰队也不例外。于是,当护法运动比较危急的时刻,护法舰队在闽籍军官把持下出现了重投北洋军阀的迹象。孙中山授意召集驻省河的海军舰队非闽籍军官及省河、黄埔各炮台、飞机队司令等有关人员开会,决定由陈策带领江防舰队夺取驻泊黄埔的海圻、海琛、肇和等大舰。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条海坼舰满载排水量就达到5000吨,当时陈策手里只有东江,北江等浅水炮舰,排水量不过二三百吨,最大的海镜清倒有600吨,却是李鸿章办北洋水师之前买的“蚊炮船”,比水兵的爸爸还老,这个仗怎么打?陈策不愧是海军中的猛将,他采取的方法是海战陆打,效仿日本海军在厢馆之战中组织回天敢死队的招数,组织陆战队,跳帮夺舰!

日本海军那一次是败得很惨,但是陈策却取得了成功,4月27日12时,陈率领部下同时发起总攻,护法舰队海军官兵猝不及防,除永丰舰航海副林韵珂等因欲抵抗而被击毙,到下午5点,战斗结束,各舰纷纷向陈策投降。孙中山就此更换各舰舰长,永丰舰舰长冯肇宪就是此时接管军舰的。陈以治军有方,勇猛敢战晋升海军少将,江防舰队司令,从此成为广东海军中的一号人物。

但是仅仅更换舰长,对于大型舰艇是不够的,因为它的中下级军官依然是由闽籍控制,以至于有些新任舰长很快被同化,这次夺舰行动也给护法舰队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1922年发生陈炯明叛乱,正在组织北伐的孙中山被迫离开总统府,到珠江上的永丰舰上试图平叛。

其实,对于陈炯明的叛乱,中山先生事先并非一无所知,1922年6月2日,他由韶关回广州,就是希望自己坐镇广州,劝说陈改变立场,以期化险为夷,但是孙对陈私人感情很好,总不相信他会对自己下手,而与陈炯明交厚的陈策则比较清楚其为人,暗中戒备。中山先生车抵黄沙后,陈策立即派炮艇直达天字码头,送孙先生回抵总统府,因为总统府守军为叶挺和薛岳所部警卫团,安全可靠。事实上,陈炯明已在惠州多次集会密谋,设法谋害孙中山先生,因孙途中戒备,才得以安全回穗。

11日到14日,陈策等连续报告中山先生陈炯明部队的动向,证明其正在准备叛乱。在陈发动叛乱的前一天,陈策还电话孙中山先生,称陈军已经进入作战位置,即将发动对总统府的攻击!这时,陈军中的前敌总指挥也暗中通报,派人送来消息,提醒孙先生撤离,而孙先生不为所动。事后,陈策才知道孙中山把这一切都当成了陈炯明故意施加压力的手段,于是坚决不肯示弱。这种大英雄的思维方式和毛泽东在城南庄遭轰炸的时候想去拣炸弹皮一样,令人苦笑不得。--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孙中山北伐是孤军奋战,实际上他是和张作霖南北夹击。张本来模棱两可,孙中山给他一信,信中说:“革命党是不怕失败的,因此这回讨伐直系由我们先发动,奉天只要扯扯后腿就行了。因为我们失败了,还可以再干,不要把雨公一生事业给毁了。”结果讲义气的张作霖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出兵,张派到孙处联络的代表是韩麟春,也是一位名将,曾经先于张学良戒烟成功,后来在黑龙江和日军作战中阵亡。

孙中山在永丰舰上指挥平叛,最初驻扎在黄埔,但陈炯明势力强大,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海军舰队司令温树德先后反叛,特别是7月9日,温树德率海圻、海琛、肇和三艘大舰叛离黄埔,海军陆战队亦投降叛军,与海军互为犄角的长洲要塞陷落。孙中山决定突围,以蒋介石为总指挥,但因为蒋出身陆军,实际舰队行动还是由陈策负责。7月10日凌晨,陈策指挥各舰开始移动,以永丰舰率先突进,楚豫、同安、豫章各舰跟进,夜暗中与叛军车歪炮台发生激战。天亮后,永丰舰接连中弹,一发炮弹击穿驾驶台侧面钢板,险些将指挥战斗的陈策,蒋介石和冯肇宪舰长炸死。该舰先后有五人阵亡,十余人负伤,根据当时纪录,时孙中山“站立甲板上,向炮手亲示以瞄准发射之方法,未几又为伤员施治。”-- 孙先生指挥炮手射击?不奇怪,外国人叫孙先生什么来着?Big Gun Sun -- 孙大炮阿!敢打大总统还了得?据说国民党得势后彻查是哪门炮打的永丰舰,然后为了惩罚举行个仪式,拿封条把大炮炮口封了。

嘿,也够形式主义的。

在陈策的指挥下,永丰等舰突围成功,进抵白鹅潭,这里地近租界,陈不敢来攻,孙中山希望在此地等待北伐军回师。

7月19日,永丰舰遭到鱼雷袭击,经查发现为陈炯明部江防司令周天禄收买工程师徐直等制造鱼雷,进行袭击。有人认为徐所用为水雷,是对海军武器不熟悉所至。水雷为固定或飘浮之无定向武器,鱼雷方可瞄准发射,徐用小火轮潜至白鹅潭放雷攻击永丰舰,显然不是水雷。幸运的是当时正值涨潮,永丰舰起锚移位,结果鱼雷未能命中,触水中杂物爆炸,徐为陈策部下海军捕获,--- 孙先生审了审,还没怎么地呢,陈策已经把人给毙了 --- 后来我发现抓住人急着搂火是这陈策的一贯风格。

北伐军回师起初势如破竹 -- 指挥官李烈钧,就是审张学良的法官 -- 但在韶关战斗中因为原属陈炯明部的第一师反水而失利。8月9日下午,孙中山见大势已去,在居正和程潜的劝说下偕蒋介石、陈策、陈群等离开“永丰”舰,乘英国“摩汉”号炮舰,由广州赴香港,永丰号冯肇宪舰长也跟随同行。

此后,陈策始终是孙中山在海军方面倚重的左右手。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能不能讲讲陈策为何被封爵,好奇
家园 这可是个好故事,您不能急

陈将军封爵自有他的原因,但是他的确不愧于此

家园 好文,顶。
家园 期待萨军门好文.萨文从历史或取横断面或取纤维去意识形态化

还原本貌,行文流水,纵横上下,诙谐有趣,点评往往最出彩

原本了历史书中抽象的名字符号在您的笔下变得鲜活亲近.

象林清案在历史书中十数字一笔代过,读来不着头脑,而杀林清一文就解决了以前疑团, 受益不少.

西西河一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UP UP
家园 惭愧,这样传奇的人物都没听说过。等着看啦。。。
家园 跟着萨同学来到西西河, 举手表示支持!

最早在别的站读了几篇萨同学的文章, 一搜索, 就来到这里了. 刚来时网站不稳定, 还不能发言, 所以潜了很久. 能出来透透气真不错!

家园 三。革命与反革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题图:中山舰,注意其舰首的青天白日徽,这是陈策所部广东海军的特点。

陈策追随孙中山,忠心耿耿,不但英勇善战,而且清廉自守,应该算是革命者吧,可是他偏偏一生和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党不合拍,陈策是典型的国民党右派。

离开广东以后,孙中山去了上海,组织军队,在张作霖的支持下 -- 张作霖豪爽,雪中送炭,几十万几十万的给孙先生送军饷,想想张学良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这父子二人都有千金散尽的古侠士风度 -- 顺利打回广州,陈炯明抵挡不住,跑到惠州煲汤去了。

1923年2月,孙重新成立了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第三次在广东主持革命军政府。随即提出三大政策,开办黄埔军校,励精图治,各方面都走上正轨。陈策,依然是孙在海军中信任的第一人,任广东舰队司令,他独出心裁,每艘舰艇的舰首两侧都漆有青天白日徽,成为广东海军的一大特色。

一九二五年三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四月十三日,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这艘战舰屡经风霜,于抗战中战沉金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应瑞,逸仙等民国战舰都是无法相比的。打捞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意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耆老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在三大政策面前,陈策也并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

国民党海军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这就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材生李之龙。

国民党军队早期历史上有两位二十余岁就独当一面,名噪一时,挂中将局长衔的青年将领,一位,是孙中山先生信任有加的华侨航空专家杨仙逸,他是因为崇拜孙先生,把中山先生的字逸仙反转过来作了自己的名字,此人是国民党空军的创始人,继朱卓文(刺廖案主犯,其女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担任广东革命政府航空局局长,后来国民党空军中早期将领多出自其门下;一位,就是李之龙,共产党员,爱唱戏的东征军名将,29岁时担任中将 海军局代理局长.是黄埔生中第一个升中将衔的.两个人都短命,杨仙逸在东征时为了改进轰炸机亲自进行试验,不幸因炸弹爆炸而牺牲,李之龙呢,经过中山舰事件离开海军 --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红色海军将领的最后归宿是落在了陈策的手里。

其实,李之龙担任海军局局长,多少有些勉强。因为他是陆军出身,他的提升多少沾了些蒋介石军队“黄埔化”的光,想想,一个步兵出身的,没干几天就成了海军中将,人家陈策干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还是个少将,搁您是国民党元老派的人物,心里能没有想法么?出头椽子先烂,所以后来发生中山舰事件,李之龙首当其冲。

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如同罗生门,一人一个说法,至今不能大白于天下。

罗嗦几句。

共方说是老蒋故意调中山舰去黄埔,然后诬陷共方要暴动。《中国现代史》是这样叙述“中山舰事件”的:事件发生前,蒋介石支持下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到处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要暴动,推翻国民政府,组织工农政府,以惑乱人心,煽动反共。三月十八日,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通知海军局,谓奉蒋介石命令,调派得力兵舰开赴黄埔,听候差遣。李之龙(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即派出中山舰前往。但十九日晨军舰到达黄埔后,蒋却声称并无调舰命令,随后因苏联顾问要参观,李之龙又将中山舰调回,中山舰得往返开动,本是奉命行事,但蒋介石却说这是“无故生火达旦”,是“扰乱政府之举”,亦即诬蔑共产党要暴动。蒋以此为借口,于三月二十日凌晨擅自宣布戒严,调动大批军警,逮捕李之龙,占领中山舰和海军局,扣捕了黄埔军校和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

国方说是共党开“中山舰”到黄埔,要挟持老蒋去苏联。台湾出版的《中国现代史》称:三月十八日晚代理海军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令蒋校长座舰中山舰由广州驶回黄埔,准备劫持蒋中正直驶海参威,送往俄国。三月二十日,蒋采取断然措施,拘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包围俄国顾问住宅及共党机关,收缴共党分子所操纵的罢工委员会枪械,是为“中山舰事件”。中山舰的调动,系听从俄国顾问的命令。事发之后,俄国顾问季山嘉等被遣送回国,共党同意解除中共分子在军校中担任的职务,并解散“青年军人联合会”,军校教务长邓演达的职务亦被解除。

真相如何?不知道(也许温相知道)。 -- 现在是一个谜,估计以后更没戏了,因为当事人都见马克思和孙先生去也。

我从海军角度了解的情况,对此事另有一种说法,兄弟以为,它之所以扑朔迷离,不是因为里面秘密太深,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秘密。大家姑妄听之吧。

查阅当时的资料,发现李之龙调动中山舰的命令来自黄埔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朱一鸿,是一个电话,那么谁要求朱一鸿去要军舰的呢?根本不是蒋介石,而是因为当时走私猖獗,缉私部门要求黄埔军校调两条“巡船”前去黄埔水面搜索。这个要求到了李之龙那里,却变成了调两条“巡舰”去黄埔待命。

这“巡舰”和“巡船”完全不同,“巡船”,是带有轻武装的帆船,排水量二三十吨,抓个水贼什么的可以,真打仗是不行的,就是在蒋介石窗户前面晃悠他大概也不会理会。而“巡舰”不同,是千吨级的战舰,大炮锃亮,当时革命军政府控制的最大的战舰大概就是中山舰了,它也是老蒋的座舰。

那么李之龙为什么不调别的军舰呢?根据当时纪录,因为要求仓促,他手中“仅中山自由两舰可调”,而自由舰刚刚进入船坞修理汽笛烟突,无法出航,所以调动中山舰到黄埔,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可能是一个误会,也可能是有右派分子故意制造混乱。

问题是当时的形势正在热闹时候。共党和苏俄的影响急剧扩大,国民党里进入大批共产党在“和平演变”,不免引起国民党方面的疑虑,-- 当时共党是左派,老蒋不左不右,原来多年追随孙中山,现在失势的居正等西山会议派才是右派。换句话说,蒋介石的黄埔军人在国民党中是新鲜血液,还算能接受共产党,而国民党中的老人,一方面逐渐失去权力,一方面从思想上不能接受共产党,蠢蠢欲动。老蒋当时并没有全面控制局面的能力,因此眼看各方矛盾日深,一触即发,老蒋无论对左对右,都不能不感到担忧和警惕。

结果,看到共产党控制的中山舰突然开来,后面又提到苏联顾问要参观军舰,老蒋本能的就想到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的起义。难道他们要对我下手?-- 当然右派早就在散布谣言说共产党要暴动。这里要说说苏联顾问,大家都知道苏联人那种毛病,从来不肯给人白占便宜的,给了黄埔军校军火当然就狂傲些,偏巧老蒋最信任的加伦将军还给调回去了,换了个喜欢到处伸鼻子的季山嘉。老蒋是多疑加死犟头那种人,根据纪录,他当时的反应是大哭一场,总觉得自己已经对左派够好的了,你们还要整我!

据记录老蒋最初并不想反击,他撂挑子了,带人上车,要离开黄埔,一走了之。是陈立夫硬追上去给他分析,老蒋才冷静下来。的确,当年撂挑子有孙先生三番五次的去请,这次要撂挑子,大概左派右派中的大人物们求之不得呢,而且,这共产党暴动也越看越不象真的。

管它是不是真的呢,有了这件事,就可以借题发挥!

老蒋动手了,利用中山舰事件先打掉了左派。第一军中的共产党撤走了,苏联顾问换了,李之龙捉了。。。共产党因为猝不及防,而且习惯单线联系秘密工作,也闹不清自己内部有没有人冒险捣鬼,一时陷入被动;等共产党反应过来,老蒋又推出右派顶缸,因为右派当时欣喜若狂,对共产党落井下石,结果多遭弃用。

其结果就是左派右派都被削弱,而蒋介石终于稳固的确立了领导地位。

中山舰为什么开到黄埔或许并没有什么秘密,把它搞得神秘是为了适应各方的政治需要 -- 我要的不是真实的口供,而是我需要的口供。。。

说陈策怎么扯到中山舰事件去了?这太离谱了。

说起来陈策在中山舰事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不过大陆把他和王柏龄等统统列入右派分子名单,而且抓李之龙的欧阳格又是他的好友,他恐怕是难逃干系。右派基本都是追随孙中山很久的国民党元老,陈策和他们同甘共苦,感情上应该比较一致,何况,陈对于李之龙恐怕一直不太看得惯,看中山舰事件和后来国共大翻脸,广东囚禁左派人士的地点,虎门要塞,鱼珠炮台,都是陈策管辖的阿!估计他和共产党是难有好感情。

不过,因为老蒋的左右开弓,陈策并没有从中山舰事件中获得进阶,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湘鄂群山中军舰又没有翅膀,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的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蒋介石打长江的时候,中央海军的陈绍宽又主动输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估计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也。

这段最后说说李之龙,他比较倒霉,就此离开海军,此中将本来就擅长楚剧,索性去办宣传,开“血花剧社”去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李之龙秘密组织海军社,策动海军起义,他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去陈绍宽的闽系海军 -- 谁能讲他们的福建话啊?当然是针对陈策的部下。陈策自然是看这少年得志的阿龙为眼中钉。广州起义失败后,李一度赴日避难,1928年2月从日本经香港潜回广州,准备策划海军兵变时终于被陈策抓住,19日逮捕,20日就被枪杀于红花岗 -- 您看,上边说陈策有个毛病抓住人急着搂火吧?可惜了一代豪杰李之龙,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否则肖劲光的海军司令员不是他的才怪。

陈策也有陈策的考虑,这李之龙是黄埔一期的优秀生。老蒋对黄埔一期学生感情深厚,轻易不舍得下杀手,一个肄业的宣侠父,明知是脑后反骨,用了抓,抓了用,直到抗战,-- 宣本人每得重用必反蒋,从个人角度没有情义,也有取死之道;一个陈赓千辛万苦抓住了又舍不得动刀,治好伤放他走路(陈赓脱险似乎是逃的,但是仔细想想别人怎么逃不了呢?明逃暗纵连陈赓自己都蒙在鼓里也是有的)。。。假如把李之龙送到南京,虽说共产党叛变的很少,万一校长说动了他,一回头他还是海军中将领导我 -- 我干吗找不自在呢?

一声枪响,之龙死矣。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同学好
家园 精辟!我也觉得中山舰事件一开始更像是误会。

看当时的情况,说蒋蓄意或者共蓄意大概都勉强,但是发生的很不是时候,后来就什末“阴谋”的解释都有了。好像杨奎松先生也持类似的观点。

家园 据说蒋介石听说李之龙的死信后半晌无言

无论政治态度如何,无论是谁的责任,"校长"听说自己的高材生被杀总是难以心安理得吧.

家园 四。海军也可以当军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题图:陈策广东海军坚如号炮舰。坚如是孙中山嫡系军事家邓铿的字,邓任粤军总参谋长及第一师师长,被阴谋叛乱的陈炯明刺杀。这艘军舰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

前些年有一首歌广为传唱,叫做《四海一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从哪儿兴起来的。你要说它来自“六王毕四海一”那没错,但是港台的娱乐圈人士没那么深文化修养,这个词在台湾见的最多,最早的地方是海军各部队,几乎有礼堂的地方都挂一块匾,上面写“四海一心”。

这是有典故的,因为国民党的海军,传统上由四个派系组成,就是所谓的四海:陈绍宽的中央海军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人员多半来自福建,称为闽系,喝英国茶说英国话,打仗一般但是一派皇家海军的绅士形象;沈鸿烈东北海军,大多军官为留日海军人员,满嘴巴哥牙路加妈拉巴子骁勇善战,九一八后退据青岛,称为青岛系;蒋介石自己在海军的嫡系 -- 电雷学校,负责人欧阳格,喜欢鼓捣鱼雷水雷这类带响儿的玩艺儿,称为电雷系;还有就是陈策的老牌儿革命党海军广东系。这四个派系共同组成国民党海军,其矛盾纠葛直到今天还可以看到影子。为了强调团结,国民党海军才到处挂出来“四海一心”的招牌。

反正陈策那个年代,四海是不太一心的。陈绍宽孤芳自赏,和老蒋不大对付,他因为倔脾气被部下称为“清正廉”,意思是少一个“明”字,太犟,老蒋用他,但限制他;蒋介石自己插手海军较晚,没有拿得出手的人才,电雷学校盛气凌人可惜底气不足;陈策和沈鸿烈是当时海军中最善战的将领,称为“南陈北沈”,从历史上看,沈鸿烈在民国海军将领中战功最卓著,对苏联,日本,内战都有精彩战例,陈策仅次于他,看后来打日本人那也绝不是吃素的。这两个人一个属北洋军阀,一个是同盟会的老革命,更风马牛不相及。如此几股人能够“一心”那才怪。蒋介石深知其中奥妙,将陈绍宽所部编为第一,第二舰队,属海军部,却将沈的第三舰队,陈策的第四舰队,电雷学校直属于军政部,从而达到分化使用的目的。

相对来说陈策和中央是比较接近的。

从1927年到1932年,陈策一直在率舰东征西讨中度过。

1927年11月,张发奎在广州发动政变后,任冯肇铭为广州军事委员会航务秘书,试图掌握海军,陈策则拒绝服从,表示效忠中枢。中央以蔡廷锴(后来的十九路军军长)第六十师为主力讨张,蔡师协同陈策所部舰队沿江西进。蔡廷锴与陈策共同乘坐中山舰指挥作战,连续占领肇庆、德庆、都城。陈策的海军运送蔡师一部在封川县长岗登陆,下旬占领梧州。张发奎战败。

1928年1月,李济深任广东省主席,以陈策为广东海军司令。3月1日,李济深在陈策陪同下,乘中山舰赴香港访问。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命后来的“南霸天”陈济棠为广东编遣特派员。陈济棠从此主持广东政务。陈策虽然和李济深有旧,依然宣布广东海军服从中央。副司令舒宗鎏觉得老陈你怎么这么不够朋友呢,擅自率飞鹰、中山等舰在南石头集中,宣布反对陈策,支持桂系。此后舰队和反桂的空军陆军发生连续战斗。陈策当时正在香港访问,连忙返回,利用自己的威望与各舰舰长协商归降条件,最后以三十万元“礼送”舒宗鎏离开,将各舰收复。之后,陈策乘中山舰赴西江,与桂军作战。

5月,中山等舰在马口炮击桂军。30日,中山等舰进驻封川。1929年6月1日,陈策指挥中山、江大等舰,对界首、鸡笼洲、狮子山等炮台进行轰击,大量杀伤桂军。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同月9日回抵广州。此次讨桂之战,以蒋胜桂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陈策还给共产党帮了一个忙。

陈策除了杀李之龙,1927年更参与捕杀共产党高级将领,代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和共产党可谓仇深似海,怎么会给共产党帮忙呢?又有哪个共产党敢上门求他帮忙呢?

有的。

盖因那时候国共两党本是同根所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范石生帮过朱德,陈赓还救过蒋介石呢,陈策帮个把共产党算什么奇怪?

蒋桂战争刚刚结束,俞作柏在广西重组省政府,有个老同盟会员外加陈策的文昌老乡来找他,请陈策帮忙介绍到广西谋差事。陈策这人一生最怕别人给戴高帽子,一番恭维便得意洋洋,再想不到这位暗中还戴着顶红帽子,当即将此人介绍到广西。陈策的面子大,广西方面当然重视,委任此人为教导总队总队长,相当于旅长的职务。此人旋即拉上邓小平,李明瑞打响了两江起义,广西军的教导总队成了红七军。陈策闻讯吓一大跳,但已经泼水难收了。

这个人就是中共开国十大将之一,新四军名将张云逸。 唉,前面算文昌的人才,还忘了计算他呢。

这期间,陈策看出来陈绍宽兵强马壮斗不过,蒋介石又不太信任,自己入主中央海军希望渺茫,于是,他也开始考虑出路问题。

他发现实力是最重要的,那么,怎么保存和建立自己的实力呢?这位“老革命”想来想去觉得只能是去作军阀。

海军也可以做军阀?难道扛着船上岸干么?

那有什么奇怪,海军当军阀的不是陈策一个,沈鸿烈后来也干过青岛特别市市长呢。1930年1月21日,陈策率中山舰等出击海南,占领原由桂军控制的琼州,开始在海南岛建立自己的势力。

其实陈策一直在试图建立自己的力量。他经营教育,开办海南大学,自任校委会委员长,这是海南第一所大学。1930年6月,黄埔海军学校复校, 陈策担任校长,培养自己的军事人才。他同时裁撤部队中的“爷爷舰”,“姥姥舰”,淘汰前清留下的陈旧舰艇如海镜清等,争得政府支持购买和利用香港造船厂改建新舰,用国民党牺牲元老命名的仲元,仲恺,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号运输舰等相继加入第四舰队。

如此一来,陈策依靠自己掌握的海军舰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南岛,俨然也成了一个袖珍的“南霸天”。

问题是他身边还有一个大号的南霸天呢 -- 那就是割据广州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陈济棠。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