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之京城番菜(上) -- 冷原子

共:💬75 🌺28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之京城番菜(上)

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总序

我从1995年到北京上大学,到2005年拿到博士学位,在北京生活十年。可以说,我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十载光阴就是在北京度过的。这十年时光,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博士学位,更有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生活。其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风霜雨雪,悲欢离合,一切一切,都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历经岁月风尘,反而日渐清晰,历久弥新,永不消褪。

我自幼对饮食感兴趣,但是涉猎不多。上研究生以后,开始系统的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并且尝试了很多京城老字号。这其中有不少有趣的经历。现在写这个系列,一是就京城饮食文化和各位高手交流,二是算作对在京十年生活的一个纪念吧。

这个系列,每一篇会有一个独立的主题。或公府菜,或市井菜,或西餐,或小吃等等。我打算尽可能每一篇中,既有我个人的经历,又有从书本中得来的背景知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看过的关于饮食方面的书籍,前前后后,也有不下十数本之多。感觉最好的,是三本书。一是梁实秋的《雅舍谈吃》,二十赵珩的《老饕漫笔》,三是周家望的《老北京的吃喝》。这三本书中,梁实秋的著作长于文笔幽默,赵珩先生的作品胜在亲身体验,周家望的书强调理论系统。三者各擅胜场,交相辉映。它们将是本系列的主要参考文献。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一开始拟定一个很大的计划,最终往往虎头蛇尾,难以完成。所以我这个系列先不做整体规划,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海阔天空,云山雾罩,因缘际会,顺其自然。这也算网络写作的一个好处吧。

以上是为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之京城番菜

番菜,乃是北京人对西餐的旧称。据说,西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北京的。民国初年,在东安市场附近,就有几家不错的西餐厅,比如“吉士林”等等。我个人的感觉,当时的西餐店,小巧玲珑,并不像现在的高级西餐厅那么富丽堂皇。有的餐馆,甚至不能点菜,菜单是固定的,从头盘到汤到主菜,均无选择的余地,价钱也相对便宜。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收到欢迎。据说大总统黎元洪,有时候会独自骑马到东安市场,看电影,吃西餐。

据说西餐有五大菜系,分别是法国(老北京话法国的“法”读去声(即四声),别有韵味)菜,俄国菜,德国菜,意大利菜和美国菜。这里面法国菜不用说了,天下驰名。俄国菜跟中国也有特殊的渊源,德国菜好理解,意大利菜也不稀奇。关键是这个美国菜,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我在美国呆了两年,餐馆也去过几个,但是楞没整明白啥叫美国菜。我觉得美国人吃饭很随便,有的餐馆儿,连刀叉都不全。这还叫西餐吗?哪位明白人给说一下,啥叫“美国菜”啊?是不是就是垃圾食品?

在这五大菜系之中,我最喜欢俄国菜。这个也是我家的传统。我想原因之一是由于当年中国和苏联的兄弟关系,俄国菜在中国很容易见到,原因之二,是俄国菜油比较足,对我家人的北方口味。我吃俄国菜,通常用下面的标准菜单(适合两人至三人用餐)

头盘:俄式土豆沙拉,酸黄瓜(很重要,去油腻),肝儿泥

汤:俄罗斯红菜汤

主菜:罐儿焖牛肉(等着欣赏爱菊轩的手艺...),奶油烤杂拌,人多的时候再要一个炸鱼

小食:火腿煎蛋

饮料:如果是在起士林用餐,会点一个格瓦斯

甜点:黑森林蛋糕(这个是德式的)

北京的俄国菜馆儿,根据《老饕漫笔》这本书的记载,早先有一个“俄国老太太”比较不错。那是个从解放前开始营业的私家菜,主人是个白俄胖老太太。亲自主厨,雇两个中国帮工帮着买菜,摆台子啥的。每天都只做有限的几桌,想吃就提前电话预订,订晚了就往后排。有点谭家菜的意思。据说做的很好,因而在中产阶层颇有市场。只可惜解放初期就关门了。老太太也不知所踪。唉,余生也晚,没赶上啊。不知河里面有没有前辈吃过这个?给仔细说说?

后来,中苏蜜月,西直门修建莫斯科展览馆,附带了莫斯科餐厅。这个餐厅在其后二十多年中,作为当时京城红色贵族的重要聚会场所,在北京的历史上留下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饮食本身。事实上,莫斯科餐厅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指向那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一种图腾。不信您看现在很多回忆文革的片子,《血色浪漫》啥的,里面都会提到“老莫”。

我去过一次莫斯科餐厅。

话说2002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数学家大会。其中有一个卫星会,关于超弦理论的,由我们所承办。我们这些博士生参加服务,最后我,我的roommate,和我师妹三个人拿到了200块钱报酬。我就出主意,说咱们去莫斯科餐厅吧。当时的想法是,200块钱,在北京任何一个餐馆儿,三个人都能吃饱了,就是吃的简陋还是奢华的问题。事后想想,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说走就走。三个人来到西直门,拐弯末角,东打听西打听,找到莫斯科餐厅所在的那个巷子,从巷子口手搭凉棚往里一看,只见一座规模不大,但气势非凡西式建筑矗立在巷子深处,门口的雅典多利亚式大理石柱在夕阳的映衬在夕阳的余辉下,妈呀,这哪是莫斯科餐厅啊,简直就是缩小一号儿的人民大会堂。扭头看巷子口的墙上,攒着一行字“莫斯科餐厅--梦开始的地方”,天哪,看到眼前的景色配上这行字,顿时感到共和国五十年的历史,北京城几代人的变迁,多少兴衰荣辱,风云际会,尽皆涌向心头,太有sense了!差点没晕过去。

稍微平定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和悸动,我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带着对美食的憧憬,迈步走进莫斯科餐厅。当时的我们,都不知道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即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又会碰到何等的奇遇。正所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预知莫斯科餐厅此行后事如何,各位且听下回分解。

元宝推荐:emilyGer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快点到下回
家园 送花埋雷!
家园 送宝埋雷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我这一头汗哪

主菜:罐儿焖牛肉(等着欣赏爱菊轩的手艺...),奶油烤杂拌,人多的时候再要一个炸鱼

我今天的罐焖牛肉倒不算砸锅了,也不能拿到这里跟您这个比呀!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觉得维兰西餐厅怎么样?

好像是一对作西餐的老夫妇开的。

原来在颐和园(招待过尼克松),后来在中关村,现在搬到人大后门(烤肉宛旁边),印象还不错。

还记得第一次吃波兰煮鱼的感觉。

家园 北京西餐馆只吃过新桥饭店

那是30年前了,还算入流的吗?

北京的饭店只吃过中关村附近的小食摊,正经饭店没有吃过几个,原因无它,女朋友那时在北大,没时间在吃饭上瞎耽误功夫

家园 新侨三宝乐?市中心那家?

新桥三宝乐?市中心那家?

是挺有名的地方,但似乎启士林的性价比要好一点。

呵呵,我妈妈在上海工作过一段,说到吃,她可是对上海菜赞不绝口,对北京不太感冒......

家园 给老乡送花

好久没见你来了

文章还是那么好看

存下来慢慢看

家园 是在市中心

是不是离前门不远?记不清了。印象中不如上海红房子、德大。不过上海的“正宗”西餐也是外国看不到的,我在北美就不怎么见到过上海“正宗”西餐里的老三样:红汤、炸猪排和土豆沙拉,要到特别的地方才能发掘出这些东西。

家园 几年前去上海,特地去红房子。。。。

服务生说:“你不是上海的8?”“我们上海人都不在这儿吃。。。。。”倒耶

家园 呵呵,不知晨枫前辈吃的,是“新桥”还是“新侨”?

嗯,我知道的,是崇文门外的新侨,很老的字号,不过没去吃过。

晨枫前辈谈朋友,应该是八十年代初吧。呵呵,那时候中关村可能还没发展起来。现在那里吃饭的地方可太多了。不过在我的经济实力所限范围内,感觉能吃好的地方就不多了。比较物美价廉的,一个是中关村大厦的湄洲东坡,一个是清华东门外的醉爱。不过后者要点菜点的比较恰到好处才行。否则也很贵的。

家园 多谢采薇姐姐捧场

呵呵,前一阵子在国内,上不来啊。不知道还有talkcc这个后门呢。

在这里给采薇姐姐问安啦。带问你家小朋友好:)

家园 海天校友好!

维兰我去过两次,回头仔细说说。

家园 爱菊轩过谦啦

你的罐儿焖牛肉看起来很诱人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