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重阳一登云山低 -- 范适安

共:💬47 🌺5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重阳一登云山低

重阳登高,有不少可登之处。但在南京,自打600年遗憾得以圆满,阅江楼,就是最佳登高一望的好地方了。

天气是个和暖秋日,可惜的是有雾,能见度差了些,远景有点朦胧。登到楼顶,背上有了毛毛汗,经小风一吹,透爽!

来吧,一起上!

点看全图

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

点看全图

景区内有阅江楼,玩咸亭,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藏兵洞,静海寺,地藏寺等30余处历史遗迹,是一个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名胜群。

点看全图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78米,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美誉,为金陵48景之一。

点看全图

明太祖策马雕塑

点看全图

  明太祖朱元璋在卢龙山大败陈友谅,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赐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朱元璋撰写的《阅江楼记》,由当代书法家抄写,汉白玉采自北京房山,高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朱元璋虽出生贫寒,但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在其中年登上极位时,已成为一个作诗论文的文化人了。他所写的楼记全文1199字,文章开头写了三皇五帝以来历代国体的变化及他们建都中原的原因,叙述了他征战南北,定都南京的经过及高筑城墙,建设50多里大南京的建设革新。接着写了卢龙山的壮观,改称狮子山的理由,还触景生情地谈了他在狮子山指挥伏兵大败政敌陈友谅的战斗。然后笔锋一转,点破了“洪武七年甲寅春,命工因山为台,构楼以覆山首,名曰阅江楼”的主题。

点看全图

宋濂的《阅江楼记》,入选《古文观止》。

点看全图

碑廊。明太祖故事。

点看全图

是j的老师?

点看全图

600年来虽有2篇《阅江楼记》流传于世,但终因种种原因楼未建成。现在的阅江楼,是南京市批准并支持部分资金,由下关区投资4000余万元建起来的,从此结束了600年“有记无楼”的历史。

点看全图

阅江楼高52米,共7层(外观4层暗3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

点看全图

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点看全图

都说明太祖长的丑,是吗?十几位明黄帝一字排开。

点看全图

得水载舟。太祖是平民黄帝,这该是他心里话。

点看全图

东侧的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

点看全图

这幅巨型瓷画,画面反映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这段历史。画面由十二个部分组成,详细描写了航海家郑和按照永乐皇帝的旨意建造宝船,到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的盛况。画面还反映了永乐皇帝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以祭奠这位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

点看全图

“五色土”,为狮子山特有,太祖以少胜多,大败陈友凉,以为此庇。

点看全图

清人按明太祖《阅江楼记》揣摩作图

点看全图

朱廉风飞,彤飞彩盈

点看全图

登楼远眺电视塔,秦淮河

点看全图

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1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两翼各以歇山顶层次递减,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跌宕多变,轮廊优美;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并镶有绿色琉璃瓦缘边,色彩鲜丽;檐下斗拱彩绘各异,廊柱,门窗红中呈暗,更显古色古香。

点看全图

江景

点看全图

百狮红木台

点看全图

阅江楼的顶层可观蟠龙藻井。屋顶盘踞的金龙用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龙身上用的是二十四K黄金,用江宁金箔制作工艺制作。这座楼内外共用去十一公斤二十四K纯金,所以显得特别金碧辉煌。

点看全图

金蟠龙

点看全图

碧瓦朱楹,檐牙摩空。

点看全图

一千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点看全图

静海寺

点看全图

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阅江楼和前面三大名楼,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皇家气派浓郁。(政通人和,题字武中奇)

点看全图

江南第一楼,蔚天迟题。

点看全图

狮岭雄观,言公达题

点看全图

凤仪门

点看全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点看全图

一侧

点看全图

展翼

点看全图

一桥飞架南北。现在都四座桥了!(可点图放大看)

点看全图

道光古炮

点看全图

玩咸亭

点看全图

碑记,联云:湖山俱有英雄气,王者五百年;莺花全是美人魂,春光二三月。

点看全图

终于看到了一小片黄叶,还没下霜,算算到栖霞山看红叶,还得等等!

再见,阅江楼!

(部分图解文字参考《阅江楼介绍》,致谢!)

关键词(Tags): #重阳#登高#阅江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美如画
家园 遗憾,尚未去过……

看起来不错地方!

家园 现在从江北过来都能看到,蛮气势的!
家园 谢非马即鹿兄!哈哈!
家园 是个好地方,图文并茂,介绍得很详细,看到了久违的国内风景。
家园 好地方

你家的宝宝小帅哥一个。

家园 花看图说话!
家园 多谢姜兄!!!
家园 谢枫兄!!!
家园 谢谢阿兰!!
家园 真不错

看到题目还以为范兄是要登头陀岭呢。此楼是近几年才建的吧?

家园 唉,阅江楼……

范兄拍的照片很好,南京也是个极其迷人的城市。汤山温泉,总统府,夫子庙,莫愁湖,南大校园,甚至连南京火车站等等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但对我来说,阅江楼是我去过的景点中印象最差的地方,不带之一的。

其一在吹,中国四大名楼的说法出自阅江楼的官方介绍吧,它如果算中国四大名楼,鹳雀楼或蓬莱阁怎么算;其二在攀,官方介绍里说它比另外三大名楼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是奉皇帝御旨而建,问题是那是明朝的皇帝而现在隔了清朝和民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三在贿,阅江楼给予导游的回扣高到什么地步呢,据我所知门票(四十吧?)的一半都是回扣,其四么,其四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一向对现代人造景点深恶痛绝,阅江楼树小墙新画不古,样样都占齐了。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南京市要修建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仿古景点。南京的旅游资源已经算是很丰富了,仅仅市内的游程足足可以排两到三天的时间。在那样一个偏远的位置,耗费巨资修建一座历史上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建筑,再用高额的回扣拉拢导游招徕人气,在我看来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想到就说,范兄莫怪。

家园 花PP!

阅江楼真是华丽气派啊

静海寺的那张最喜欢,很有画的感觉

天天这回做模特好像不如做车模来劲

家园 简单回复一下

一,应该是长江四大名楼吧

二,宣传炒作

三,正常

四,下关区没有比较象样的景点

阅江楼实际上是一个商业景点,纯粹出于经济利益而建,所以楼上的有这么多疑问的唯一答案就是,大部分“南京一日游”都把阅江楼作为景点之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