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之清真美食(上) -- 冷原子

共:💬68 🌺189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在new york吃土耳其菜

上档次的土耳其馆子,称自己是地中海菜系,可能当年鄂土曼帝国知下民族众多,所以吸收了地中海沿岸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做的比较精致,材料丰富,蔬菜,水果,肉都有,样子也很漂亮。一般的土耳其馆子就是一般的烤肉kebab,没什么特别之处。有一次下班,在42街附近的一家土耳其馆子吃烤肉,那土耳其的店主居然用中文对我说,他是新疆来的,我说“really? you came from east turkistan?",他随即就说他只是joking,他是土耳其的突厥人。

家园 北京传统美食的没落有很大的原因毁在公私合营上面了

楼主提的这几个地方倒是都去过,有的还不止去过一次,感觉总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加上中年大妈服务员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宛若时光倒流20年,回到了80年代初期,当然,其中的几家如今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装修和服务都提升上去了,但还有相当部分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惨淡经营,特别要点一下名的是靠羊肉泡馍出名的西安饭庄。要不是看在太祖的画像在那里镇着,粗糙的饮食和恶劣的服务真想让我掀桌子

家园 我一个舅舅

上小学的时候和他姐姐,也就是我妈路过一个回民清真饭店,就和我妈妈说听说他们都不吃猪肉?我妈妈年长两岁,知道这些,不希奇没回答。结果他真跑去大声问:“你们是不是都不吃猪肉啊?”我妈赶快拉着他跑了。

家园 好像德州扒鸡也是号称老汤的最有名吧

据说兄弟分家都不分汤

家园 居京十载,吃遍天下 之清真美食(中)

我们再来说说白魁老号的烧羊肉。

烧羊肉的做法,乍听起来跟酱羊肉十分相近。酱羊肉是把羊肉在汤卤里面煮到熟,烧羊肉则是把羊肉先用汤煮,然后用油炸。虽然仅仅多了这么一个过油的步骤,但是这个其中的差别还是蛮大的。酱羊肉因为要一直煮到底,故而汤卤的质量,就对羊肉的味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月盛斋才有百年老汤密不外传的传统。烧羊肉呢,因为横竖完事要过油,故而对汤的要求就没那么高。这也就使得烧羊肉在经营上显得更为平民化--过去的回民羊肉铺子,很多都代卖烧羊肉,您要是买的多,羊肉铺子还会免费送上一大碗肉汤。看出差别了吧。在过去北京的夏天,很多百姓都会拿一个大碗,买上半斤烧羊肉,再饶上这么一碗汤,然后回到家用肉汤下面条儿,浇上烧羊肉,再就上一根洗净的黄瓜,这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餐了。炎炎夏日,人容易食欲不振,这个吃法却能让人胃口大开,补充体内流失的营养和热量。只是羊肉性温,天天这么吃会上火,故而只能偶尔为之。到了立秋,还是要到砂锅居贴秋膘解馋。

白魁的烧羊肉,在北京可谓享誉数十载,闻名四九城。现在在北京,我知道的白魁总店分店,似乎有三家。一家在雍和宫附近,一家在隆福寺,还有一家位置不详,但也在二环以里。我第一次去白魁,是在2002年。当时久慕白魁烧羊肉的大名,籍者办护照的机会,到雍和宫店一尝之下,感觉味道确实不俗。只是价格颇高,36块钱一斤,以当时的北京生活水准而论,恐怕已经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意负担的了。白魁隆福寺的分店,店面颇大,里面容纳北京城各种清真小吃,琳琅满目不一而足。我记得今夏萨苏在北京签售,与马伯庸亲王聚首,似乎就是宴设隆福寺白魁吧。我去过那里一次,平心而论,感觉一般。觉得各种小吃品种全则全矣,味道却稀松平常。那个爆肚就甚为难嚼,松肉也很一般,让人吃罢总觉不尽兴,意难平。

白魁,是羊肉四大家里面,给我感觉最复杂的一个。

最后聊聊东来顺。东来顺的涮羊肉,跟全聚德的烤鸭并称京城特色传统美食的双璧,早已蜚声四海,中外驰名。据说最远的分店,已经开到了中东的卡塔尔。说东来顺,就必须先说说涮羊肉和正阳楼。北京人吃涮羊肉,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据说清代公府之中,饮食上颇讲就时令。冬天进九之后,每一九的第一天,和九九的最后一天,必然吃火锅。这十顿火锅,第一顿必然是涮羊肉,最后一顿必然是炉肉锅子。民国年间,前门外正阳楼饭庄,曾经一度是涮羊肉的翘楚。那里每年冬天必然大量选购张家口外的肥羊,而且是阉割后的公羊。这些羊驱赶进京之后,先在德胜门附近一处羊圈养肥,之后再行宰杀。每只羊只取上脑,黄瓜条,莫档,大三叉,小三叉等几个最好的部位的一点肉。这些新鲜羊肉用冰块压制,去掉血水,上桌前再由名师切成薄片。

这里插一句,涮火锅,其实包含两个吃法,一个是“涮”,一个是“煮”。涮羊肉顾名思义,就是用“涮”的方法,羊肉伸入火锅,筷子不离肉片左右,一待变色,立即捞出,这样才不失羊肉的鲜味儿。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全班会餐打牙祭,往往拿起整盘的羊肉一鼓倒入火锅,待到五分钟后火锅再次沸腾时再行捞出。届时羊肉早已煮老,鲜味尽失。如此吃法,豪情固然可观,但确实有些牛嚼牡丹,暴殄天物了。

要想“涮”的好,羊肉片厚了就绝对不行。当年的正阳楼的师傅,在刀工上确有不传之密,片出的肉片薄如蝉翼,一涮即熟,故而正阳楼的涮羊肉名声在外。此外,每年秋天,正阳楼的清蒸河蟹也是一绝。凭着这两样绝艺,在上世纪初期,正阳楼一度经营的热火朝天,掌柜的孙学仁曾任北京商会会长。常来的食客中不乏各界名流,政府高官。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正阳楼就由盛转衰,此时东安市场的东来顺崛起,还从正阳楼挖走了两名擅长片羊肉片的老师傅。经此致命一击,正阳楼一蹶不振。时至今日,北京人已经只知东来顺,不知正阳楼了。可见创业难,守成更难。一个老字号,能够数十年上百年屹立不倒,个中艰难,往往不是外人能所能体会的。

正阳楼衰落之后,东来顺再无对手,从此称雄至今。我们今天涮羊肉的时候,吃到中途一般都会涮上一盘白菜,既解除油腻,又增加食欲。据说这个吃法,就是东来顺留下来的。现在的北京城,东来顺遍地开花,星罗棋布,从天安门光场一直到颐和园附近,也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家。我去过其中的两家,一家在颐和园,一家在新街口。感觉就餐环境一般,羊肉片切的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薄。价钱到不算贵,但总是找不到那种老字号的感觉。总觉得好多地方不是在讲究,而是在将就。似乎街头随便一家涮肉馆子,都能做到如此这般。我有个疑惑,莫非现在的东来顺,已经实行加盟连锁体制了?莫非我吃过的,都是加盟店,而正宗的只在东安市场?

不管怎么说,今天冬天回国,我还是回去东来顺。不过这次会选择一家看起来讲究些的。我期待能吃到一顿酣畅淋漓的传统涮羊肉。在一个飘雪的夜晚,紫铜的火锅里面烧红的木炭冒着火星,羊肉是新鲜的而不是冷冻的(这一点我吃过的两家倒是做到了),纸一样薄的肉片,温好的黄酒,调料中韭菜花,芝麻酱,酱豆腐,虾油,辣椒油一应俱全,羊肉吃的告一段落之时,可以尝尝酥脆的烧饼,最后再往汤里下上一块绿豆杂面,就着剩下的调料,连面带汤一起吃,最好再煮上几个特制的小饺子....

嗯,羊肉四大家中,东来顺,是给我期待最多的一个。

土鳖扛铁牛

元宝推荐:emilyGerm,
家园 另外一家白魁老号的地址

现在在平安大街与安定门内大街的街口,也就是北京市中医医院的斜对面,生意还是不错的,去吃过一次面:)

家园 多谢多谢!

有机会去尝尝!

家园 俺吃过月盛斋的烧羊肉

打俺记事起,每逢路过大栅栏,俺爹必买酱牛肉。那时烧羊肉没见过,听售货员说每天早上很早就卖光。后来工作挣了钱,有时坐地铁在前门站下,给父母买一点烧羊肉。

再次买烧羊肉是04年回国时,逛到前门,虽然已经下午六点多,但烧羊肉,酱牛肉都有,四五十块钱一斤,于是买了两斤。父母很感慨,他们老了,已经好几年没去过前门,没吃过月盛斋了。尝了几块,也就是品个味,已经嚼不动了。

我买的月盛斋的烧羊肉也是炸过的。

家园 记得白魁的清水羊头好像很有名
家园 唉,光阴荏苒啊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有多少美好的东西,能够历经岁月洗涤而不消逝呢?

家园 八十年代的白魁老号总店

俺家住东四,常去,那个店位于北新桥和雍和宫之间。那时候那个店被国营祸坏的。俺去那是买早点小吃啥的。油饼炸的有棉被那么厚,麻花咬不动,糖耳朵能当小砖头砸人,苍蝇就不用说了,跟闲站着的服务员一样多。塑料白桌布上汪着不知道前N久的顾客撒的汤和用过的碗。俺就推一推,刨个坑吃,练的俺现在都不怕脏。

家园 应该就是我2002年去的那一家

现在似乎好些了。不过2002年的时候他们下午两点就不卖午饭了。典型的国营作风。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这样。

家园 应该好了吧

现在国营剥削比私营还狠。而且现在不好好干,就是没钱挣,顾客凭什么上门呀。谁也不傻,铁饭碗不光不铁了,还是个破碗。不过象葛教授上次去的颐和园听鹂馆,因为独特的垄断优势,还硬的起来吧。

我01年出国时有一家西域食府(三个分店,国贸一个,人民大学一个,还有一个不知在哪),当时感觉很不错,我们有一个穆斯林兄弟非常推崇。不知现在如何了。

家园 还有一个在广安门,青海驻京办事处的北边一点

喜欢那里的囊包肉和性感奔放维族舞蹈,特别是那些艳丽的舞娘边舞边喊出特有的类口哨的声音,很有意思

家园 不过说起来,土耳其是有些人长得像黄种人

不知道什么来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