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儒家的一些看法 -- 老兵帅客

共:💬38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关于儒家的一些看法

儒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其发展至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属于在野阶段,从孔子,孟子到董仲舒以前。

这个阶段的儒家思想基本上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意就是个人尽好本人的职责;以及孟子的“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表明政府应该以民众和国家的利益为核心,政府和国君的利益应该排在民众的利益之后,这是一种平等思想。至于“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兴灭国,继绝世”和现实政治与国家利益相矛盾,不过是孔子的个人理想,现实中难以行得通;而“举逸民”倒是一条获取人才,至少是减少反对者的好办法,后来的举孝廉、九品中正和开科取士都和它有关系。

这个时期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不错的,但是这个时期的各国都在忙于改革变法,富国强兵,以求争霸或者是图生存,儒家学说讲求安定复古,和现实要求对不上,因此被称为“迂阔不可用”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个阶段是进入执政行列。从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到宋代的程朱理学。

西汉立国以后,以黄老思想来与民休息。儒家应用只是叔孙通的礼仪而已。黄老思想有些类似于现代“小政府、大社会”,但是过于超前,在那个时代很难把握“无为而治”中的治与不治的度,因此在恢复阶段是有效的,但是恢复以后则显得力不从心,这是汉武帝改变统治思想的现实需要和根源。在这个时候,董仲舒上天人三策,主张君权神授,君主代表上天统治天下,如果君主有过失,上天会以各种灾变来示警。这个说法恰好适应了汉武帝的现实需要,加上主张黄老的窦太后已死,无人可以制约他了,于是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个是君权对相权的彻底优势。

从三王到武帝,一直都是君臣共治,以求得平衡,其结果是如果君主无能,臣子能干,局面也可以维持,所谓“主昏于上,政清于下”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君权神授的影响下,君权彻底压倒了相权,君主成为大权独揽的绝对独裁者,内朝开始压倒外朝,非专业人士开始压倒专业人士,外行开始领导内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君主如果是个明君,一切还好说,否则就麻烦了,因为没有平衡机制来约束他了。这个办法对君主个人素质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一旦君主不能够胜任,麻烦就会随之而来。

宣帝以后,皇帝无能,外戚专权就是这个问题的第一次体现,终于亡国。东汉光武帝没有明察这个问题,于是东汉一朝,外戚宦官轮流执政,政府官员和士大夫则两次遭到“党锢之祸”,以至于东汉亡国,三国时蜀汉刘备“痛恨于桓灵”,内外朝恢复平衡,诸葛亮因此得以治国。后来南北朝时南朝诸帝的不像样子,以至于最终为北朝所灭亡,原因概源于此。

君权彻底压倒相权的结果就是外朝权力衰微,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制所取代。六部的确有它的必要,但是三省则经历了从皇家奴仆到独立办事机构的演变,其结果到了唐代则又回到了君臣共治,因为现实需要这样的平衡。

宋代维持了君臣共治,因此政治上始终没有南朝和东汉的混乱。

元代政治不值一提。但是对后代的影响却很坏,因为它表明了强权对道理的彻底优势,以及读书人的“无用”。

明代的朱元璋个人权术有之,但是治国才能不佳(这里不讨论他的大杀功臣)。在他的手里,内朝又一次压倒了外朝,明代不置宰相,搞内阁制度,逐步演变为内阁首辅执政的制度,但是内阁首辅的权力远不能够和宰相相比(张居正是个例外,下场则不例外),而明朝的皇帝又经常是受教育程度不佳,出了一堆成仙爱好者、超级顽童、搜刮爱好者和木匠。国家政治就可想而知了。

清代秉习明代的做法,先有内阁,后有军机处,都是内朝的作派,好在皇子教育得当,一直没有出什么昏君,但是咸丰短寿,皇子幼弱,弊端立刻就出来了,慈禧执政,玩弄亲王于股上,终至于清亡。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第二个问题是天意示警。自然灾变是自然界的事情,和政治并没有很大的关系,硬往一起扯,只能够是弄出一堆互相内斗的借口和理由。另外就是得国与否与天命有关,儒学变成了神学,东汉光武帝甚至以图谶来宣扬自己得国的合法性。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够改变的,于是儒学也就开始走向了僵化。由于儒学在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中国社会也就走向了僵化。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解决。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第三个问题是儒士的地位和人的地位。君权神授和外朝衰微,决定了儒士只能够成为皇家奴仆,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成为皇帝意志的传声筒和代言人。公孙弘就是这方面的第一人。董仲舒不明白这种现象是他造成的,还指责公孙弘“从谀”。

明初,朱元璋看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大为不满,命令修改,以表明皇权的至高无上。于是全国人民都成了皇家的奴仆。清代的文字狱加剧了这个问题,全国人民都不敢说话,不得不说话的时候只好是“皇上圣明”,以至于大学士的处世哲学是“多磕头,少说话”。这样的国家只能够是走向衰落,不管是谁在领导它。

儒家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程朱理学到民国。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彻底否定了人的价值,儒家否认了人的价值,它的存在也就走向了终结。另外,宋、明时期的心学、汉学、朴学越来越脱离实际,也表明了它逐渐走向了终结。

儒家强调的是以德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理由是暴秦二世而亡,不可效法。在我看来秦二世而亡的问题在于这个完全军事化的国家在统一天下以后没有及时调整策略,滥用民力,丧失了平衡所致。法律过严的确是它的不足,但是法律的严松是可以调整的,贬低法律的作用则是不可原谅的。自汉以后,中国的法律始终是处于德政(德政的基础是人治,也就是权力决定一切)以下,否则就被认为是暴政。以法治国是形成契约的基础,契约则是现代商业、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基础。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是完全不相容的,清末的洋务运动,治标不治本,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不解决问题,就是明显的例子。

我个人是很欣赏开始阶段的儒家的,那是个人修养的基础,但是后世的儒家则难以让人恭维。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章,补充几点

董确实是开始了儒与帝王的全面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儒从此就甘居人下了,事实上儒也认孔子为素王,为百代师,还是有分庭抗礼的意识的。后期虽然在专制下越来越萎缩,但康有为能重提素王说,还是在于这一基础。

再者,儒家本身也分为很多派别,而且我觉得自汉以来的儒家即有在朝和在野的两种趋势,两者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是有区别的。

君权神授是一个帝国的趋势,因为涉及到统治的合法性问题,这一点倒也不能纯说是愚民。罗马从中期开始就一直限于皇位的问题,就是在于不能解决这一合法性的问题。

天人合一和以天灾应人事不是一回事,后者勿宁说是前者的庸俗性解释,所以东汉的很多做法,很快就立不足脚了。

心学理学确是放弃了外王的一面,但也不能说全无成就,发展出自宗教以外的修身养的一套方法也是儒家的一大贡献。

家园 一些回复

康有为篡改捏造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孔子改制考》似乎就是他的杰作。此人热情有余,做事方法和做人品德值得商榷。就才华而言,似乎远不如梁启超。

君权神授和压制相权是两回事,前者是维护合法性所必需的,但是后者则是很多麻烦的根源。至于罗马的皇位合法性问题,和君权神授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一个为军队所控制的政权,不管有多么强的君权神授,都不过是个牌位。对此汉献帝刘协同学估计是很有体会的。

儒家的主要优点在于内外合一,所谓“内圣外王”。程朱理学及其后继的问题在于它的虚伪,内不圣何以外王?

家园 于俺心有戚戚焉。。关于黄老之术有碍于发展,可不可以再说说?
家园 孟子和孔子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倒退。

以后就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家园 要不怎么是亚圣呢

奇怪的是,中国的诸子百家,似乎都是那个祖师爷特别厉害,后面的就都不行了。

例如道家,堕落到装神弄鬼的地步。

家园 应为“哑圣”,把孔子的声音弄没了,就听他一个人了。

从战国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思想界仿佛就没性生活了(有欲望也被阉了),直到被老外的坚船利炮靠了几下,才又怀上了孕,到了五四,才生出了下一代,然后又开始节欲了。

哈哈,很喜欢看老兄的文章,受益匪浅。

家园 顶一下

同时有个一直比较迷惑的问题。早期儒家似乎强调天人合一,这没有疑问,这也是先秦传下来的儒家学说之主流。然而,郑玄马融,王莽时代支持的古文学派,却不是更多的纠缠于天人感应之类带神秘主义色彩的思想,而是更重视入世之道。从考古情况来看,古文学派发现的墙中藏经应该不是伪造,那么,这是否说明我们今天所看的早期儒家的面貌,是经过了修饰和扭曲的呢?其真实面貌是否是古文学派所坚持的那样呢?这算是个奇怪的问题,或许很难找出答案。

家园 帅客兄目光敏锐,切中要点,当真好文!

在下对老兄的观点甚为赞同,儒家初期的朴素哲学思想至今仍让我等东方文化的传承者们受用无穷。作为一个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冷落的学派,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的提出正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从此形成惟我独尊的局面,并一直压制住其他学派,偶有反复也只是吸收部分其他学派的部分理论,加以改良后使用以巩固本派学说的压倒性优势。同统治阶层内外朝制衡机制的丧失而导致国家统治依赖于人制(即便是“君臣共治”这样的由一个放大了的统治集团来实行统治也会因为所代表阶级利益的局限性使社会矛盾的加剧,而导致统治失败,更何况将整个国家的统治系于更小的仅由皇帝及其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呢?)一样,当学术讨论自由机制的失去就注定了儒家学说就逐渐走向僵化并最终衰败了。

家园 孟子老先生也很不容易呢

他老先生的那句“民为贵,社稷为重,君为轻”让朱元璋同学很是愤怒,几乎免了他的亚圣牌子,后来决定把这句话从书中删掉,出个洁本,以免误导欺骗广大知识青年。

多悬,差点就没有冷猪肉吃了。

家园 过奖了。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一旦什么东西变成御用的,也就离有味、招苍蝇不远了。

家园 古人总是相信有鬼神的

天人合一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至少可以让人做事情谨慎一些,不要胡来,因为天神正看着你呢。要是做了坏事,以后会算账的。

唐末,朱温唆使氐叔琮杀昭宗,然后又推卸责任杀氐叔琮。氐叔琮临刑时大呼:“杀吾以塞众口,人可欺,鬼神可欺呼”。

家园 顶。倒挺象一些新发明的商业化道路。

孔子为何终身不得志,没人问津?创始人惨淡经营。

孟子还算挺吃得开,把儒家包装成如何成霸业的治国思想。来了一位有远见的总裁。

销售天才董找到了市场,把儒家包装成集权的有力工具,市场选择了儒家,只从这家订货。

后来的各位大腕都与市场密切联系,紧跟步伐,最后跟着市场一起完蛋。

家园 哈哈哈哈哈哈,也让俺想起两家台湾OEM厂,N年前抢DELL的单子

赢的那方当天股价劲扬30%,输的那方狂跌;两年以后,拿到DELL单的那家给DELL压榨得破产了,没拿到的那家红火着呢。

和儒家有什么关系?在这多变的年代,除了尽忠职守地去做本分之事,也要讲究识时认势呀。

和一把老梦。

家园 兵帅兄,有一事请教。

我认为王阳明对近代影响力颇大,世人又称之为大儒。还请兵帅合适有空,给大家聊聊王阳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