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本有趣的书 -- kmy1810

共:💬4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推荐一本有趣的书

北京首都图书馆在我家附近,我办了个借书证,时常去逛逛。首图的特征是架上新书很少,多是些十几二十年前出的书,据我观察,他们其实也不是不进新书,不过进的少,借的人多,所以有意思的新书一上架就会被借走。不过我也从不气馁,每次去时都还看看他们的新书阅览架上有没有漏网之鱼,上个月去时,就发现了一本有趣的新书。

这本书中文名叫“书中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的,07年8月第1版,能在图书馆借到这么新的书,也算中了个小奖。这书有趣在哪儿呢,主要是它的作者和内容。作者叫李炜,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英文系,懂得英、法、德、意、拉丁、古希腊等六种语言,曾在美、欧等地出版社做过编辑,并任上海“新闻晨报”专栏作家,现居住北京,为中央台英文频道外文专家。

看出点意思了么?这位可是个牛人,懂这么多语言,可是且慢,他会的语言里怎么没有中文?确实没有,

他是个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只会说中文,却不能拿中文写作,所以这本书是他用英文写的(英文名Confessions of a Chinese Ink-drinker),别人翻成了中文。不知道他家里为什么没让他小时学写中文,能懂这么多语言,却没学会写汉字,莫非中文的困难程度超过了那六种语言的总和?

这本书一共有三十章,每章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介绍他读西方某个作家或者某部作品的感受或者收获,涉及到的东西确实是上下三千年,纵横几万里,从荷马到聂鲁达他都读,实在是厉害。这人确实是个书痴,但是也不呆板,这点很对我胃口。

这本书有夏志清和余光中给作序,夏志清说:“我来美已近五十九年,还又没见到过比李炜对西洋文化大传统领悟更多,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下来直至二十世纪英美法意等国,以及东欧北欧诸思想、文艺界名家之代表作读得更多的中国青年。”余光中则说:“这是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写给天下书痴共赏的一部奇书、妙书、绝书,在网络要颠覆书香的今日,尤其值得所有的读书人来细读。”

其实夏志清称他为中国青年是个错误,这人拿的百分百是美国护照,而且陈寅恪先生指出过,不应按地区或血统划分种族,而是应该按文化。象李炜这样从语言到思维都扎根于西方文化的人,肯定不能算中国人乃至东方人。他也没有提到读过中国书。这本书的中译本文笔典雅流畅,读来不觉滞涩,应该归功于译者余珊珊(余光中的女儿)。

家园 中文不难学,可对没有中文环境的人来说,难于上青天

估计他也就是会说说广东话、潮州话之类的。

不过那六种语言的总和可能确实不如中文的难度大。你想,英文是天生的,不用学;古希腊和拉丁文是根,或者是纲,纲举目张,其余语言都是相通的。如果他愿意,可能不用一年的时间,他的语言名单上添上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因为二者和法语、意大利语都有近似之处。

家园 同意

家园 【原创】中国人还是华人?

"其实夏志清称他为中国青年是个错误,这人拿的百分百是美国护照,而且陈寅恪先生指出过,不应按地区或血统划分种族,而是应该按文化

其实,译者可能在这里有个问题(余珊珊一定也是在美国长大的),猜想英文原文是Chinese,译成“中国人”在此会有疑,似译成“华人”更妥当。在海外经常为此发生误解。亨利就被台湾人质疑过(“我们就不是中国人么?”)。陈寅恪的话很对。英文中就有两字race,与ethnicity对应地域的与文化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