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民 知识分子 -- 辰洋

共:💬73 🌺6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说的是一个比较宏大的思想,请允许我自我吹嘘一下。我并非只针对知青下放而讨论此事的合理性。我说的是,这个世界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平等,这几乎是一种哲学上的不平等,一种非常严重的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却经常被忽视。你说知青下放时还未成年,应该在父母身边。当然,你说的有道理,这是符合人伦的。当知青们离开父母,相对那些在农村与父母厮守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公平的。仔细想一下,您是否是认为我们应该按照一个公平的正义的合理的,总之是某种真理性的规则来行事。假设要这样的话,我们是否做一切事情都得按照这个真理来办?如果某些事情按真理来办,另一些事情不按真理来办,岂非有产生不公平了吗?但是,这样的理想社会可能吗,至少在过去,在现在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的真正的意思是,知青下放只是人类社会众多不公平不平等中一个平凡的例子而已,比这更不平等更不公平的事多了,太多了。每个人都习惯把自己受的苦无限放大而把别人受的罪不当一回事。

这有点象哲学思辨,其实道理很简单。

家园 花之。陈丹青有句话,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地主文化。言外

之意,现在没了地主,想接续传统文化是没门的。听起来虽然不舒服,其实和你说的是一个意思。中国49年以前因为没有强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直都是依附在地主阶级和地主制度这张皮上的。土改和工业化必然要消灭这张皮,也不得不触及这些人。

家园 事实上,知青下乡当年也不是强迫的,而是自愿的

只是现在有些人被外面的世界蒙骗了,以为当年不吃苦,照样可以进行工业化。叫喊当年吃苦是上当受骗了。

几年前,中央党校还有人叫唆中国应该建立城市贫民窟。

到了今天,如果你还上这种当,只能说你有点。。。

家园 还可以更深一点:农民就是地主后备军

虽然在社会利益上不是一个阶级,但他们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产业和社会文化上,他们是一个阵营的。

家园 比如:反对婚姻自由不仅是地主,还有农民

现在的性自由属于什么呢?

家园 是的。所以毛要批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不改变制度和

文化,新人上来也不可能好过旧人。

家园 这个观点有道理

改革也是改造,所以我也老觉得好痛苦(非讽刺)。

家园 所以彭老总和孔夫子就成了靶子

面对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阶层,为了保护中国工业这个幼苗,当时叫无产阶级专政,他必须采取激烈的政治手段。

大跃进时,农民已经用双腿,表示他们对中国工业化的反对。当时3000万民工,有2000万被父母叫回家。

现在1.2亿农民工,有几个愿意回家种地?

家园 都是对生产力的改造,文革是知识化改造,改革是信息化改造

显然信息化改造,比知识化改造,要快的多,痛苦也小的多。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雄厚的工业基础。

中国这50年,就是对马克思经典的颠覆,是生产关系改造生产力,意志强化力量,精神改造物质。

可以说是逆天行事

家园 ft, 农民成了反对工业化了

哪跟哪啊,3000万,2000万有没有个出处啊?

家园 也不能说是全自愿的。

  真正完全自愿、主动积极要求去的是少数。

  大部分是看到当时没有更好的出路,选择一个相对好的地方。比如我,看到大趋势是下乡,升学机会不大(一个班有十几个升学的机会,从当时的政治要求来说我的机会很少),觉得内蒙比苏北好,又能过上从来没过的生活,所以就积极报名去了。从表面上看积极性很高(我还因为中间的反复写了血书表示决心),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个无奈的选择。

  极少部分是被强迫下去的。

  到七0、七一年以后,后面的比例上升。

  • -- 系统屏蔽 --。
家园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