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征询大家对“民主”的理解,最好能说一段话来讲清楚自己的理解 -- 铁手

共:💬87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这个就少说为妙:

偷偷地说一句,那些都是反右对象,资本不充公不但不应该入党,还应该镇压,嘿嘿,这是真正的理想。

家园 请教燕人

你认为现阶段中国的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该怎样定义?

家园 我不在和具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的无产者续签劳动合同,算是革命行为吗?

花冈岩脑子,顽固不化

我给资产阶级思想少的无产者每月都发额外奖金,

就是没给这个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无产者发,让他的

脸儿绿了将近一年,哈哈

这个奖,就叫无产阶级接班人奖,每月至少3000元。

家园 哈哈,这叫抓革命,促生产
家园 【原创】西方民主的优缺点和几种改进草案

西方民主的优缺点和几种改进草案

任爱杰 (作者保留版权)

民主这个东西出现在世界上并不是一天两天了。什么是民主?从其古希腊的词源来说,就是由多数人统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即使考虑民主的阶级属性,在同一阶层内,“少数服从多数”也是实行本阶层内民主的铁则。因此,判断一个政体是否是民主体制,端看是否执行这个原则。如果不执行这个原则的,就不是民主政体。

但是,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当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政体是完全符合这个标准的。当今世界上多的是所谓的“代议制民主”。对单个的个人来说,比民主更重要的是填饱肚皮,解决生计。因此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亲自投票解决。于是社会中就产生分工,一部分人变成专业的民意代表,他们的职业就是投票。这种民意代表也是经过层层推选的。据说他们投什么票就代表了他们选区内的选民的意见。

但是这显然是不反映实际情况的。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民意代表并不会在投票前咨询他选区内每个选民的意见。投什么票完全取决于投票当时民意代表自己的好恶。所以往往会出现民意代表们的表决结果和民意统计的结果不符的情况。而各种法律和法规中的漏洞甚至会歪曲理论上全民都参与的大选结果。例如上次美国的大选,布什输了总票数却由于选举法的漏洞得到了多数选举人票而当选。又例如台湾上次的大选,由于选举法的漏洞,陈水扁明明连半数以上的选票也没有得到也当选了。

为了防止民意代表们和推选出来的各政府执行官吏以权谋私,或者蜕变为寡头或独裁者。民主制度中又加入了监督和制衡的机制。在西方,理论上来说,这一点主要通过将权力分散来达到政府内部的制衡和监督,以及靠社会上的舆论监督来达到政府外的监督。另外,所有的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员都有任期限制,也是一种制衡的机制。

从表面上来看,“代议制民主”似乎尽善尽美。但是在实际上来说,执行起来是不完美的。前面已经说过,民意代表在投票的时候并不真正代表民意。如果这个投票是简单的随机投票倒也罢了。但是人是群居动物,是好拉帮结派的。民意代表虽然不代表民意,但是很容易在自己的一群中由于政见的不同而形成各种党派。于是原始的民主在蜕变为“代议制民主”后进一步蜕变为“党派政治”。

并不是说“党派政治”什么政绩都不能取得。但是“党派政治”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各方在都不占多数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对一件事的推诿扯皮现象。但是国家不能一天没有政府,这就往往会造成两种现象。要么整个政权都陷入低效率的扯皮例如台湾,要么国家的执行机构自行其事例如美国。

民主政体中的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理论上来说谁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但是问题在于普通人首先要保障自己的生计,其次才能够谈到政治,这就决定了能够出马竞选的人大多数都不用为自己的个人经济情况担忧。这样,有条件成为官员的人口范围事实上大大缩小。而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人口基数很大的情况下,选民事实上无法了解候选人的真正治国能力。他们只能得到由各个候选人推出的竞选信息而已。而传播这些信息是需要钱的。钱从哪里来呢?要么是候选人自己就是大财主,要么候选人得到了大财主的支持。这样到了最后就成了谁有钱谁主政。

所以,归根到底,现代西方民主已经完全蜕变为拥有巨大财力的各利益集团协调利益的机制了。和人民到底想做什么没多大关系。

而如“民运”分子老是鼓吹的“西式民主一成,天下大吉”的思想,就要不得了。

首先,民主并不保证人民的任何经济利益。纵观历史,搞民主的国家固然有富裕的,搞独裁政体和寡头政治的国家富裕的也不少。就以现时来说,美国即富有又民主(其实称为金权寡头统治比较妥当一点。),中东的很多国家即富有又是独裁体制,日本就是典型的富裕的寡头统治了。

反过来说,搞民主体制而人民生活贫困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也多的很。南美的不少国家都标榜自己是民主政体。印度还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可是他们的人民并不富裕。

第二,民主也不能够保证国家的尊严和不丧权辱国。南韩现在算是“彻底民主”的国家了。可是美国驻军照样在南韩横冲直撞。

第三,民主也并不能保证民意的贯彻。这个只要看看美国的例子就知道了。美国的国父们在建国的时候就对人民充满了不信任感。选举法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限制。而到了现代,虽然选举法经过修改,理论上每个公民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但是事实情况是没有钱做宣传根本就别想有人选你。

最后,民主也不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纵观历史,无论是搞民主政体的国家还是搞寡头或独裁政体的国家,其上升期,繁荣期和衰落期的长度都差不多。例如“民主”的英国自1644年革命后,到1850年开始进入极盛时期,到1920年开始走下坡路,到1950年后沦为二流国家。这个300年的周期也就和中国历代王朝的盛衰周期相仿。

美式民主当然也是有好处的。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大多数公民会产生自己在操纵政局的幻觉(这种幻觉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现代美式民主的人可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对于习惯了美氏民主的人却未必有很大的作用),这可以降低集团内部的摩擦力。但是这也就是理论而已。美国要是没有繁荣的经济恐怕就要象南美的那些“民主”国家一样了。

所谓民主代表民意的机制无非是选出一个首领和如何限制首领的权力。选首领的目的是为了要选贤。限制其权力是为了防止其以权谋私。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能否得到首领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候选人是否有充足的宣传资金和宣传手段,和候选人本人的治理能力无关。所以象小布什这种无能之辈才能够上台。另外候选人则越来越媚俗,为了得到选票而跟风。而选举人也往往不看中候选人的能力反而看中候选人的相貌和风度。在美国大选中这一点尤为明显。例如肯尼迪的当选,克林顿的当选都有这个因素在内。前两天大家在这个坛子谈论美国这次大选。结果相当一部分网友更感兴趣的是各个候选人的长相而不是他们的主张。

这种情况下选出来的人物到底有多大成分是在选最佳帅哥就很难说了。呵呵,台湾的选举中,小马哥的一表人材为他搞到了不少选票吧?

所以,与其搞这样的选举式的美式民主还不如直接用随机方法在所有受过高中教育的35岁以上的神志正常的公民中选拔一人出来当总统来的公平合理。用这种方法选拔的总统和民选方式选拔的总统是等效的。而且还没有金权扰乱选举的弊病。

另外一个改进的方法是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全国所有受过高中教育的35岁以上神志正常的公民都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获得第一名的就可以当总统。这个方式也和民选方式选拔的总统是等效的。而且也没有金权扰乱选举的弊病。

当然,为了限制总统的权力,三权分立,任期制度等等一概照旧。而且可以定期用计算机进行民意调查,一旦民众支持率降到多少以下(例如20%)就可以废黜现任的总统重新进行随机选举或全国科举。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达,不论是随机选举还是全国科举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前一种恐怕只要几分钟,后一种也只要几个星期而已。)。这比现行的大选制度要省钱、省力、省时和公平的多。例如美国就在也不用每隔几年就化费数百亿计的美元来进行竞选活动结果还会选出象小布什这样的蠢才了。也不会出现有钱有势的家族霸占美国政坛的情况了。

呵呵,乱说几句,欢迎拍砖。

家园 另外再多说一次

在下并不反对某些人鼓吹“民主”加“自由”。大家爱说什么都可以。不过很讨厌的是某些“民主”加“自由”的老兄老是要把别人的思想都定位为“精神鸦片”。只有他们的“民主”加“自由”才是天下真理,不容质疑。这本身就是反“民主自由”的。

不过也没办法,你要搞“民主自由”就得允许别人有反对“民主自由”的“民主自由”。这是“民主自由”天生的悖论。

只准自己宣传“民主自由”,不准别人指出毛病或者干脆反对“民主自由”,甚至连别人说两句无关痛痒的“振兴中华”都要讥讽为“精神鸦片”,这就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民主”加“自由”恐怕也就是这几位“民主”加“自由”的分子才能够享受的了。如我这等山野粗人,实在是消受不起这等上等货色,只好继续吸我的劣等精神鸦片了。

“民主”加“自由”固然可以说说无妨,但是更重要的恐怕是“平等”和“博爱”。以为别人都是没有鉴别力,居高临下的动动嘴皮,当然别人也会居高临下的动动嘴皮回应。

动动嘴皮谁不会呢?历史谁来解释,怎样解释不都这样吗?

但是,如果只知道应该怎样,却知易行难,好比柴某人那样,恐怕磨破了嘴皮也是不会有多少人追随的吧。

呵呵,言多必失,得罪之处多多包涵。

家园 我不认为把任何一种思想定义成为任何东西是反民主自由的

这种定义是否“正确”可以商戳,是否伤了大伙的和气也是可以商量考虑的地方,但这是言论自由最基本的体现,任兄反感是可以理解,我还反感动不动把别人定义成为剥削者呢? 这世界上真有多少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这里也没有任何人不准别人谈论“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但你可以反对民主自由,别人自然也可以有“反对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至于讥讽,尖刻的言词是否应该被允许,则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可以用之于“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自然也可以用至于“反对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如果不能用之于“反对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自然也就不能用之于“反对民主自由”的言论。

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好,容易伤大伙的和气,我也反对,不过有些东西并非针对个人,任兄何必恼火。

家园 小布什的当选不好说是制度漏洞吧?

这个选举团制度已经实行很多年了,之前也有7次出现过输了选举票但赢了选举人票的情况(考虑到几十次这个基数,7次不算很小);我觉得该制度一开始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性,至于为什末这样,我看到的是说为了平衡大州和小州。另外我看小布什的能力也还难讲吧?不一定那末差.

家园 民主是统治手段,不是目的

民主就是权力基础出自下面,具体实施方法可以是直接选举,也可以是间接选举,但是选举必须是真的,亦即公正,透明的选举。民主如果没有限制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这是它的危险性。如果被当选人的权利不得到遏制,就会出现希特勒。这是它的脆弱性。民主制度本身需要完善的法制保证。民主永远都不是国家追求富强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成熟的民主制度应该能保证各阶层的利益得到保障,在民主制度中各阶层的妥协性是成就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民主制度的最大缺点是效率低下,长期的议而不决,发展到极端的例子是印度的民主。好处是能够照顾到方方面面,保证在长期发展中政权的平稳过渡,就这麽个优点也是极其脆弱的。真希望人类能够有智慧找到个更好的社会组织方式代替它。

家园 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精英统治,泛滥了就是贿选了。

所以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当初设计选举税也是为了防止多数人得暴政。

家园 瞎说几句

我曾经问过一个投小布什票的老美,我说你怎么会选这样一个话都说不清的家伙做总统,他对我说,我并不知道小布什能力怎样,但我选的是他的整套班子。

克林顿刚当选的时候,记得报纸上说,好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克林顿和老布什执政的政策有什么区别,他们选克的理由很简单----共和党执政的时间太长了,该换一换了。至于克林顿能力怎样,他们不清楚。退一万步讲,即使克是个傻瓜,他的幕僚们也会帮他处理政务的。美国现在已经很成熟的制度决定了任何一个人当总统也出不了大错。

家园 这倒未必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超级霸权,美国对于自身之外的世界是采取一种蔑视的态度的。当别的国家千方百计,绞尽脑汁的研究美国的每一个细节时,美国却对别国的细节毫不重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国随便找一个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来,问他美国的首都在哪里,大概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会给你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在美国作同样的实验,把问题改为中国的首都在哪里,大概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都会说不知道。

如果这个问题仅仅局限于小学生也就罢了。问题是领导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也有同样的毛病。例如小布什上台之后立即宣布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的“民主制度”。结果有记者问他是否知道台湾的“总统”叫什么名字。小布什立刻抓耳挠腮,顾左右而言他了。

当然,并不是说美国没有人知道世界大事。事实上,美国养了极多的智囊团,专门研究外国的情况。美国的《外交事务》等等刊物上也不乏明智冷静的分析判断。不过,智囊毕竟不是决策者。当决策者不具备理解和接受明智见解的水平时,再明智的见解也只能是对牛弹琴。

而智囊们的心态也并不都是开放的。很多智囊们还是用西方文明高人一等的态度来研究世界的。这在冷战结束后表现的尤为明显。那篇著名的《历史的终结》和另一篇更有名的《文明的冲突》可谓其代表。然而这些言论显然更加符合统治精英和一般老百姓的胃口,从而成为主流。

当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沉醉在“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中的时候,“天朝无所不有”也就是最好的写照了吧。

家园 这可以说是漏洞,也可以说是特色

搞这个制度的原因有三:

1。当时通讯技术落后,在美国这么大的范围内搞直选有技术上的困难。

2。为了平衡各州的权利。

3。不放心让民众直接选举,怕形成暴民政治。

但是设计出这么一个系统,最后会出现这种结果几乎是必然的事。而且这种事一再出现。据说已经有几百次动议要取消这个制度。但是每次这个制度一出问题,都有人要取消这个制度,等到大选一过就没人管了。原因也很简单,被选上去的那人本身就是这个制度的受益人。

小布什的能力如何?我看实在不用多辨了吧。他执政四年,经济一落千丈,他不但束手无策,还动不动要说出“何不食肉糜”之类的话。对外穷兵黩武却师老无功,把美国在世界上搞得空前孤立。这种家伙要是有能才怪。

家园 关于民主,有一个经济学的解释,颇为有趣

是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首先假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效用函数,也就是说对于同一项政策的决策,每一个人都会判断对自己是否有利或者有害,因而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最好的决策,当然是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效用函数,但是要达成这样一个决策,成本是极其昂贵的,甚至会抵消决策带来的利益本身。

因为,为了让决策产出的利益大于达成决策的成本,就必须降低效用函数的效益百分比。说的简单点,就是设法达成一项令90%的人受益而令10%的人受损的决策,其成本要比100%人受益的决策成本要低。按照这一规律,以最小决策成本带来最多人利益的平衡点,将是最佳决策。选择多数赞同的决策比选择少数赞同的决策成本会低于决策带来的利益。

所以,“少数服从多数”就是所谓“民主”的基本规则之一,因为这是使公共决策效益最大化的最优手段。

这个解释挺有意思的,不过市场选择理论无法解释“民主”中保护少数群体不受多数人暴政的概念,比较可惜。

家园 你指出的这些,的确是民主的弊端

不过,邱吉尔说过:“民主政体不过是几种不好的政体中比较不坏的一种”。换句话说,民主也许并不见得如何好,但至少要比其他政体来说要相对更能保护民众利益。

事实上民主政体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设,那就是“人性本恶,政府总是有独裁倾向的。”基于这个假设,才会产生制衡机制,令“一个坏人来制衡另外一个坏人”拿中国的话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所以政治为各种利益团体所左右,是当初政体设计者意料之中的事。虽然这的确不是好事,但毕竟好过一个利益团体把持一切。

所以不必苛求民主政体的完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