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地主瞎侃】不是俺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 landlord

共:💬36 🌺8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求助】咱们中国的事儿我是越来越弄不明白了

到底纸箱包子这个事是假新闻还是真新闻?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很意外,用纸箱做包子真的有点匪夷所思,过了几天当局就澄清这是一个假新闻,北京台还道了歉。人们的矛头就转向了媒体这一方,咱们在国际上又大大长了一回脸,但无论如何事情也算了结了。

但听煮酒老大的意思,这个新闻是确有其事,真是这样的话看来咱们中宣部又有高招了。隐瞒不报算什么本事,直接颠倒黑白不是来得更方便?

再看看华南虎事件,简直是一笔糊涂帐啊,怪不得连嫦娥一号发回来的照片都有人质疑了,大家都被忽悠怕了嘛!

家园 看事情要分别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加以分析、看待

其中,要以宏观为主。

家园 呵呵,中国在变、但是很缓慢

我觉得今天的国人,大体上和40年前差别不大……不信你看看: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怎么样,和40年前的前辈似曾相识吧?

只能有点耐心,慢慢来吧……

家园 您少说了50年

今天的国人,今天的社会,或许更像90多年前

家园 40年前和90年前其实真的差别不大

从动员程度来说,“文革”显然强于“五·四”。

如果说“五·四”是全民族逼到了墙角发出最后的怒吼,那么“文革”则是原本应该做建设的年代在大搞破坏——这是根本的差别。

但是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两者差别不大。

家园 40年前和90年前差了大了去了

40年前的事情只不过是政治精英利用了底层民众,不是民众的自发反抗;90年前的是民众的自发反抗。40年前的事情现在遭国人唾弃,已经没有再次发生的民众基础。而90年前所宣传的思想,我们现在依然还要再次努力去争取。轮回啊!!这个国家除了经济上进步了,思想上怎么还是原地踏步呢?

家园 呵呵,从“五·四”到“文革”

中国社会思潮的主题是偏破坏轻建设,偏重于向西方学习而轻视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比如说,文化上,很多“五·四”旗手曾经很努力的推动汉字拉丁化,很多五·四青年抛弃汉字姓氏(周恩来的化名“伍豪”就这么来的,5号-》伍豪)。

如果今天的中国还要用“五·四”那一套大破坏一番,不外乎是再来一次“文革”罢了。

“文革”是老毛发动的,可同样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高度动员参与的,红卫兵造反派的热情空前高涨……所以说,“文革”也只有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能够发生。

家园 另外给你个建议

你不妨去看看文革期间、专案组和造反派办的很多“历史反革命”案子,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思维逻辑、行为方式,今天中文网络上的很多人、其实完全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所以,“40年前的事情现在遭国人唾弃,已经没有再次发生的民众基础”实在是盲目乐观。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明显的一叶障目

比如说,文化上,很多“五·四”旗手曾经很努力的推动汉字拉丁化,很多五·四青年抛弃汉字姓氏(周恩来的化名“伍豪”就这么来的,5号-》伍豪)。

我不知道这个是否是事实。即使是事实,这就是“五四”的主流?他们举的两杆旗子算什么呢?

至于文革,我还是那句话,那不是底层民众自发的。至于红卫兵那更是政治精英们的枪了。政治精英们为了自身利益,鼓动、放任社会的破坏,那个时候谁能够阻止?最后还是政治精英结束了这场闹剧。

到了今天,普通民众还是无法举起五四的旗帜,还是无法扭转国家社会的命运系于政治精英的现实。

家园 我也给你个建议

你也不妨看看现在公权力的所做所为,和90年前是否相似?我倒是觉得现在社会氛围,更像90年前的了。

这些话我也不多说,省得有人请我去喝茶

家园 “五·四”运动的影响复杂而全面

在这次运动之后的几十年,中国社会不断对它进行扬弃、修正,才到了今天。这其中,那场文化运动中很多过激的东西被抛弃了:比如我说的汉字拉丁化——最后的汉字简化方案是在保守(坚守所谓的“正体字”方案)和激进(汉字拉丁化)之间折中的结果;比如抛弃中文姓氏,烟消云散;比如青年人为了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而旗帜鲜明的反对婚姻制度(周恩来和邓颖超年轻的时候就是“只同居、不结婚”),最后也用一个反对封建婚姻但是保留婚姻制度的新婚姻法折中处理……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调整和修订,都是当年亲身参与“五·四”运动(更广义点说,新文化运动以及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所有救亡图存的文化、社会运动都包含其中)的前辈们,在救亡图存的漫长征途中、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并且以之奠定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根基。

这个深远的社会革命文化革命的进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文革”就是其中最惨烈的一次,今天很多的学人、已经开始从“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角度作了有益的探讨,建议你去看看相关的论述。另外,进入了新世纪,对“五·四”运动有了新的视角,那场运动在理论成果上是有缺失的:在“赛先生”和“德先生”之外,少了一个“罗先生”(法治),这也是近年来从政府到学者,全社会鼓吹建立法治国家的原因。

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用简单的二分法、用口号来归纳总结,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煽动(说得好听点叫鼓动)的目的,但是光靠这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按照这套做法,必然会重演一场不叫“文革”的“文革”,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的大动乱、大破坏,必然会重新上演一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公权力?

90年前的公权力,给今天的公权力提鞋都不配……

家园 那是把小概率事件变成普遍现象的下场

不是人肉馒头也有卖的?萨大还说过一盆酱肉的故事昵。

链接出处

家园 公权力不一定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90年前的公权力掌握在政府和部分洋人手里,现在的公权力全部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合着你是觉得90年前滥用公权力的洋人是该死,今天滥用公权力的中国人那就是合理合法?

你说的

90年前的公权力,给今天的公权力提鞋都不配

是不是90年前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公权力给今天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公权力提鞋都不配?那是不配。

家园 北洋时代的“公权力”

这个玩意就不存在那个时候有军阀的权力有豪强的权力……就是没有公权力我觉得你真的应该好好去读一读中国近代史,你有太多主观臆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