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善用长剑的西凉重甲步兵 -- 萨苏

共:💬23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乌龟阵用得着破吗?

1万个人1平方站一个,不过长宽只有100米那么大一块地方.又不能移动攻击.不睬他们随便就赢了.

家园 在网上搜到一篇反驳你的那篇马超战法古罗马化的文章

先,我没有看过那篇正史、野史、笔记、小说里说过马超军团“不尚弓弩,而擅长使用长标,且以脱手长标为特色。” 作者说来自于《汉晋春秋》。我在《汉晋春秋》里没有见到,《三国志》里也没有见到。《三国志》里的说法是“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可当也。” 长矛是不能用来投掷的。长矛和长标是两回事。古罗马的重标枪长度在7英尺左右,因为如果再长,就影响投掷效果。

众所周知,标枪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武器之一,石器时代人类就能使用标枪。我国历史上也使用过标枪,出土的秦兵马俑身上装配过标枪。标枪不是罗马人的独门秘技。即使马超军队能用标枪,也丝毫不能说明这是从古罗马学来。

看看这段“马超的骑兵全是轻骑,配置与步兵分开,不作为主力,而是作为奇袭队使用,从步兵阵中突然杀出,才能有一举突袭曹军指挥部的精彩战例.”

在这里作者来了一个前后矛盾,这个骑兵怎么从阵中杀出?要知道前面是这样写的“马超的军阵与众不同,前军是密集的盾牌兵,盾牌的强度和重量都远超一般军队,对弓箭防护极佳.部队摆成一个个方阵,摆成阵型以后可以互相掩护,错落有致.”

在这个错落有致,相互掩护的一个个方阵中,怎么样才能曲曲折折的突然奇袭出一支骑兵?何况前排还是“密集的盾牌兵”。

在这里,作者还暴露出一个很严重的认识错误。把古罗马阵法和古希腊阵法给搞混了。“马超的军阵与众不同,前军是密集的盾牌兵……这样的军阵,正是古罗马前期使用极为广泛的希腊密集军阵.”如果不提及马超,前排是密集的盾牌兵,倒还真是希腊密集方阵的特点。

这种密集方阵,由于马其顿人,尤其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天才指挥、精心运用,又称之为马其顿方阵。其后,古罗马学习了这种战法,因为密集方阵移动不便(可见从希腊步兵阵中杀出一支骑兵,是多么的想当然)并且加以改革。先有卡米卢斯在公元前4世纪变密集方阵为三列阵。后有马略在公元前二世纪末,不仅改革兵役制,出现了职业军人,也对三列阵变动,把三列阵变为新三列阵。三列阵中士兵站位相当疏松,人和人间距在1.5米以上,因为要留下挥舞短剑砍杀的空间。

等到公元前克拉苏远征安息大败亏输之际,正值古罗马人使用新三列阵50年,弃用古希腊密集方阵已300多年。可我们的锦马超,又如何在克拉苏失败的200多年后,通过这些先败于安息、后败于汉军的残兵败将,再去学到这个古希腊阵法?

“马超军的盾牌,实际上就是斯巴达希腊式盾牌的翻版,这种盾牌高度达到1.7米,宽度80公分,除了前进的时候,兵士基本都是把盾牌立在地上作战,如同一座工事.推进时则如浮动的城池,弓箭根本拿他们没办法.曹军大概在中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极不适应,所以一交手就连连失利.但是马超军队轻视术的结果就是许褚保护曹操跳水的时候,没有有力的远距离攻击兵器.如果再进一点,老曹早就让标枪扎成刺猬了.”

——引文完毕。

古罗马的盾牌和斯巴达盾牌截然不同。古罗马盾是凸形大长圆形盾(更接近方形),斯巴达盾是圆盾。而且斯巴达盾牌并不大,斯巴达盾牌——马其顿盾牌——古罗马盾牌是逐渐增大的。

即使克拉苏余部传人的古罗马军事思想深入马超军队,那也应该是罗马盾牌,哪有斯巴达什么事。克拉苏远征安息时,斯巴达没落都300年了,他们盾牌又怎能通过克拉苏再传到西凉来?而且,我国古代的盾牌也非丰富多彩。大盾为我国故有,种类花样极其丰富,防守大盾、布营大盾,应有尽有。这没有必要从斯巴达学来。

但是马超军队轻视术的结果就是许褚保护曹操跳水的时候,没有有力的远距离攻击兵器.如果再进一点,老曹早就让标枪扎成刺猬了.”这段完全是作者不读《三国志》,也不看《三国演义》,而自己妄下的断言。请看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注[二]曹瞒传曰: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黙不起。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这是《三国志》里内容,提到了——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

古罗马军团是在强盛的国力基础上出现的可怕的、精巧的、专业化战争机器。这种军团的出现和开动,没有一整套社会制度上的保障,那是绝不可能的。而且,古罗马军团也并非天下无敌,在面对灵活的使用弓箭的骑兵时,机动性较差的古罗马布兵就陷入不利。安息大败,正是步兵败于骑兵的典型例子。

第一,马超无法学习古罗马战法,他没有哪个经济实力和制度保障。

第二,马超也没有必要学习古罗马战法,即使学会,面对曹操的骑兵也没有用处。

第三,即便文中所描绘马超战法为真,那也是古希腊方阵,而不是较为先进灵活的古罗马方阵。

第四,步兵方阵我国古而有之,秦国步兵方阵的使用研究已经相当发达。马超用方阵,从秦朝传承下来,更合理。何必舍近而求远。

马超的战法根据文中的记述,分明是古希腊方阵,而作者对此不清楚,把古希腊方阵当成了古罗马方阵,随后正好拉来了那个“甘肃的罗马城

外链出处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的话

克拉苏败给了安息,而安息的战斗力应该不如鼎盛时期的匈奴,而匈奴的战斗力也不如西汉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没有必要过分夸大罗马方阵的战斗力

从历史的推断来看,即便是克拉苏残部大量的来到了西域,由于已经遭到了安息和汉军的强大的打击,其力量已经非常弱小,难以对其他部落逞雄,而这也就导致其战法无法成为西域的主流战法

另外,也无法解释马超以后的西域为什么不流行罗马军阵?

另外,我无法认同萨苏文章中一再强调的西方人力量远大于东方人的观点

实际上现在来看,拉美人的身高比起欧洲人的身高就要低很多,非洲黑人的身高比美国黑人的身高也低很多,中国80后的平均身高也比70后的身高要高

这体现了营养状况对人的身高的影响,当然也就影响了人的体重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同样的重量级---轻量级重量级的举重中国人是拿了很多冠军的

所以,不要把西方人力气大当成一个几千年来一贯的规律

家园 的确,西方人并不见得一直都比中国人高大

另外,我无法认同萨苏文章中一再强调的西方人力量远大于东方人的观点

实际上现在来看,拉美人的身高比起欧洲人的身高就要低很多,非洲黑人的身高比美国黑人的身高也低很多,中国80后的平均身高也比70后的身高要高

这体现了营养状况对人的身高的影响,当然也就影响了人的体重

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现在的状态当作一直以来永久的状态,这个很不合理。现代的荷兰人平均身高最高,但是在19世纪时荷兰人还是欧洲最矮的民族。另外即使古罗马时期的西北欧日耳曼人被古罗马人描述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性格粗野”,也不表示罗马人也是如此。虽然现在的意大利人和古罗马人没啥直接关系,但是同样是南欧的地理、气候环境,古罗马人和现代意大利人的身高还是可以比较的。现代的意大利人,根据我接触到的,平均身高和中国人差不多,有高的,也有矮的。

家园 轻骑兵弄点火油,浇上去烧便是
家园 记得在哪里看到过欧洲发掘出来的古代骑士的盔甲

也就是适合170身高

就是有这个印象。不保证信息可靠性。

家园 不用说发掘出来的

亨利八世的全身甲组装起来也就1米65左右,这还是加上头盔之后的高度。纳尔逊只有1米62,拿破仑其实不算矮子。

欧洲人的平均身高暴增与阿根廷的畜牧业发展有很大关系。

家园 恺撒只有1米75

已经算罗马人里的高个子了。

另外罗马方阵的采用,和罗马人身材体力不如野蛮人有关。罗马人是农耕民族,主食是谷物和橄榄油,只有贵族才能常年吃肉。高卢是算半农耕,所以罗马人还能凭借优秀的组织指挥和武器勉强占据优势。遇到完全游牧吃奶制品和肉长大的日尔曼人,没有优秀指挥官和失去了组织的罗马人就抓瞎了。一次让人在黑森林里歼灭了3个军团。屋大维直到晚年还耿耿于怀,向已经战死的女婿嚷嚷还我的军团来!

家园 居然是04年的老帖……

不过之前好像听说过一个说法,秦朝骑兵主要是靠弩的,因为当时没有马镫,用刀剑使不上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