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城管 -- 狼舞

共:💬137 🌺13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城管

??湖北天门的城管打死人,举国喊骂,高层关注……

??

??说实话,城管打死人早就不是新闻。只不过这回城管们眼睛没长好,干掉了“体制内”的弟兄,又逢网络发达、消息灵通,事情掩盖不住,打人的这帮家伙只怕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

??早在96年,当时长沙就搞了城管队,在我办公楼下边就打死过一个卖菜的少年小贩。当时也没见有多大的影响,可能是被有关部门给和谐掉了吧。

??

??那些年的内地城管,干起活来蔚为壮观。

??

??长沙的大街小巷都有吃宵夜的地方,晚上十点过后,到处是摊档。城管们手持长短棒,开着小货车,如宵禁的宪兵似的巡逻。为对付档主们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城管们常常以散兵摸点定位后,配合高速机动装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弛电掣般杀将过来。煤炉子就地捣毁、桌凳现场收缴。遇有不配合的,就地砸掉。

??

??因为是集团作战,小摊贩们大多没什么胆量跟他们直接硬扛。硬扛的也有,见过某档主端起油锅直接泼过去的。但很快遭到棒棍队的群殴,头破血流。

??

??打了也就白打了,打官司报警都没用,都是政府工作队,总不能影响大局吧。

??

??所以,那些年长沙街头的城管执法车比警车更有震慑力。小贩们闻风而逃,小混混们——那是同行,有些还是当年一起干革命的弟兄,见面是要开白沙递槟榔的。

??

??曾经跟朋友讨论过城管为什么喜欢暴力执法的问题。

??

??一是政府着眼点不对。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堵不如疏的道理,但从城管的角色定位来看,就是个综合执法队。城市管理的概念一旦被“执法”所代替,就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定位在“堵”的位置。管理是以疏导为主的,撇开这个概念去谈城市管理就等于养了群打手去干不听政府号令的人。

??

??因此,城管喜欢暴力执法的原因并不在于其自身暴力倾向,而是政府对其的角色定位使之不得不担当起“打手”的职责来。

??

??二是自身素质问题。这些年的城管人员素质如何不是很清楚,前些年的那些个城管三教九流都有,有的还是就地脱下混混制服直接转业成“政工”干部。还有些是从乡下招聘过来的,这些人为保住饭碗、平时见多了乡下人被城里人欺负,好不容易有个合法的还手机会,干起活来更是追求超额完成任务。

??

??奇怪的是,这些人对同是乡下人的小贩也不见得手下留情,砸秤抢菜踩人的事干得很积极。这个问题曾经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一个班的武警与一个班的城管进行城市作战时后者的战斗力远强于前者,这才想明白:八成是每个城管队都配了政委!

??

??战斗力倍增的原因靠的可不是装备,有了我党我军的制胜法宝——政委,几个诉苦大会开下来,思想上迅速成熟、政治上飞速可靠,别说老乡了,亲爹上来都敢给几棍子。

??

??所以在谈论台湾问题时,很多人担心收复后台湾如何治理,总不能让PLA干掉了台独再去打不听话的老百姓吧?台独是敌对分子,见一个杀一个那是替天行道。但要对有不同政见的老百姓可不能这样,动手是政治上极不成熟的表现,组织上很快就会把这样的人从在编人员变成“临时聘用”人员。

??

??对付闹事的老百姓,当然只能用“平民”去对付了。大陆众多在游击战术中成长的小贩们都能在城管们的棍棒下灰飞烟灭,那些被“民主”宠坏了的绿帽一族能不能经得起城管们一个波次的攻击都是个问题。

??

??所以,不久的将来,武警同志们若不积极学习城管们的CBQ战术,极有可能面临集体下岗的局面。

??

??城管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家园 任重道远?!
家园 呵呵,玩笑话,莫当真
家园 这就是城管战斗力超强的秘密吧,谁不卖力

组织上很快就会把这样的人从在编人员变成“临时聘用”人员。

家园 奇怪,竟然没人送花。因为不和谐?

对付闹事的老百姓,当然只能用“平民”去对付了。

据说现在的城管执法很多都下放到街道办了,街道办能有几个正式工指标啊?估计那些挥舞棍棒的都是聘用工,饭碗不稳定,自然会卖力的很。

家园 呵呵,谢谢,回花
家园 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从全国各地抽调100万城管“精英”兵发台湾,叫这些歹湾人享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家园 当然当然,这样讲话的力量又增强了
家园 有意思。狼兄再把公检法逐个点评一遍吧。
家园 这个就不敢了,好像包袱不够

博客上写着好玩的,想想一两年没在河里发帖子了,找了来凑数

家园 必须帮城管说两句公道话

城管的现状,纯属体制问题……

地方政府把和城市管理有关的、最难的工作都扔给他们干,整个就是一个帮各职能部门得罪人顶雷的倒楣蛋。在某些地方,甚至经费保障上都有相当部分靠罚没——这不是变相鼓励他们去当流氓当土匪么……而且他们遭遇的对抗执法现象是所有社会管理部门中最多的、最频繁的;和警察工商这类强力部门不同,真正遇到了对抗,他们缺乏在法律上明确清晰的处置手段。

拿北京来说,城管平时只能摸摸情况、违法违规行为只能嘴上劝阻,因为你不能动粗、负面影响太大,要是新闻媒体一捅、哪个律师出面打公益官司,就惨了。只好“攒”到一定的程度再集中力量、请警察压阵,集中突击一把;然后不多久一切照旧。工作效率高么?不高。有更好的办法么?没有。北京的城管的工作环境社会形象相对来说还算好的了,他们也知道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大白天的当着大家的面,在马路上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给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争取社会舆论的理解与支持。

但是和其它职能部门还是没法比。警察执法,不管是调解纠纷还是抓交通违章,人家都客客气气的、执法之前先敬个礼、用语文明重话都不讲一句,你作为被执法对象吧,心理那是暗暗叫苦——这个礼一敬那就是罚钱扣分啊,最起码一百大元就随风而去了:-) ——还得对警察同样客客气气的。你要是不客气、不服从、对抗,警察有的是招数,合理合法的治你。比如说交通违章,你态度不好、对抗执法?按照规定,警察可以动用从多罚款多扣分、到上学习班、吊销驾照、直到拘留等等,花样繁多的手段对付你,全都合法,你要打官司都白打……这几年北京交管局卷入的行政诉讼官司,就没有输过一桩,最多是庭外和解。

城管的困境就是:又要你去救火,但是却不给你消防水龙……最后只好欺软怕硬了,好人都得给逼成流氓无赖;久而久之,城管的社会形象更差、队伍素质下降得更厉害,完全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家园 所以第一点说是政府给他们的角色定位问题

一是政府着眼点不对。几千年前中国人就懂得堵不如疏的道理,但从城管的角色定位来看,就是个综合执法队。城市管理的概念一旦被“执法”所代替,就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定位在“堵”的位置。管理是以疏导为主的,撇开这个概念去谈城市管理就等于养了群打手去干不听政府号令的人。

因此,城管喜欢暴力执法的原因并不在于其自身暴力倾向,而是政府对其的角色定位使之不得不担当起“打手”的职责来。

家园 城管的执法角色是必需的

因为城市管理中的很多违法行为是没有办法“疏”、只能选择“堵”的……

比如说北京西直门地铁站,很多小贩聚集在那里倒卖假发票,这个你怎么“疏”?莫非专门建个假发票市场让他们到那里去做买卖?如果城管不“堵”,就得由警察或者工商来“堵”,都一样。

家园
家园 法家利器-镇城神管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