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祖鲁 十一 尾声 1 -- 橡树村

共:💬38 🌺14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因卡塔现在是祖鲁王室的政党

影响力有限。

南非有一个很有趣的政策,议会选举是按照政党选举的,然后根据正当的得票数量分配议员席位,也就是说议员不直接参选。

但是呢,议会名单确定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允许议员转党,这样实际上是一次议员席位的重新分配。这样对执政党就非常有利,因为本来政治主张基本上差不多的议员们,这个时候自然都希望进入执政党分取利益。结果就是南非的反对派势力越来越小,形成现在非国大联盟一党独大的局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哈哈,变相的以党治国。

南非白人政府在妥协之前忘了作两件事,一是在国民党内部扶植黑人代理人,南非黑人矛盾这么复杂,这是完全可能的。二是平衡非国大和因卡特的实力,非国大毕竟非暴力出身,搞政治已经比较成熟了,因卡塔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过,因卡塔和祖鲁的壮大、发展、衰弱还有点共同之处。起码可以看到,祖鲁人虽然号称人口最多,但是内部关系复杂,很不团结;外部和别的种族也没有什么联合策略。没落似乎是唯一的结局。

家园 能说出名字的非洲传教士

一个是Living stone,一个是当今红遍非洲大陆的德国人邦克。

Living stone的故事很感人,特别是说他死以后非洲土著把他从原始丛林里送到海岸这个说法。

邦克的活动我有点怀疑,总觉得这个饥饿的大陆好象有点饥不择食了。

也在这个时候,1890年代末期从美国起源的埃塞俄比亚宗教运动在南非生根。埃塞俄比亚运动源自圣经诗篇68章31,“古实人要急忙举手祷告”,古实就是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宗教运动把基督教与非洲的传统结合在一起,目标是建立统一的非洲基督教社会,宗教理念很多取自英国国教和卫理教派。这个教派最终在非洲得以壮大发展,成为非洲人数最多的宗教流派,到现在也极具影响力。这个宗教运动不同于其他的基督教教派,是黑人自己的宗教运动,运动的口号是“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迅速得到了受压迫的黑人的认可,特别是在绝望的妇女中传播迅速,并开始影响纳塔和祖鲁地的年轻人,渐渐的,这个宗教运动演变成为了以反对白人为目标的政治运动。运动的带头人,自称摩西,经常公开宣讲反抗白人的主张。

家园 不知道邦克是谁

非洲大陆上的埃塞俄比亚运动,发展的原因还是因为黑人社会对白人传教士观点的不认同。在19世纪末期,已经成熟起来的黑人神职人员,与白人传教士的观点有了差别。这些神职人员从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开始,到二十世纪的最初二十年,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教会,从西方的基督教中脱离出来。这些教会基本上以黑人为主,来自卫理教和英国国教,相同的地方,是都遵循埃塞俄比亚传统。这些教会,被统称为非洲独立教会,在广义的定义里面,还包括一些并没有遵循埃塞俄比亚传统的非洲的独立教会。

这个过程,大约应该是教会在非洲发展的一个必然吧。没有本土化,毕竟是很难迅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这个宗教还来自压迫阶层。

家园 村长的话给我的启发是

宗教权作为一个国家权利的一部分,是不可拱手让人的.

以此说来,饱受抨击的中国三自教会是无辜的.

抨击的理由一般是说政权干预宗教权.

但如果不是三自,允许外来传教士,则鱼龙混杂,

会变成事实上的外国政权借宗教权干预内政,如义和团故事.

家园 这样做是必须的!

当然,这样做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也不是一个政府想做就一定能做到的。

蒋总统一开始没想过要皈依天主。

家园 读完了,这个祖鲁系列。

崇拜的话我就不说出口了。

只记得有些章节颇有传统史学大家的风范。

等我再读一遍,就接着去读下一个系列。

家园 非洲黑人和美洲印弟安人的结局

同样是奴隶社会时期接触殖民过程,为什么非洲很多部落建国了,而美洲印弟安人却基本被灭绝了?是斗争性不强,还是文化原因,还是地理因素?村长能否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