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㈠ -- 双石

共:💬29 🌺10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㈨

㈡1935年红军南下时退出草地的行军路线

⒈右路军南返退出草地路线

  党中央率中央红军一、三军团单独北进后,留在巴西、阿西茸、包座、求吉地区的右路军部队开始南返。关于他们南返的路线,一般都认为他们完全是经来路返回毛尔盖地区的。但我们根据当时敌情我情分析,此说至少还有进一步商榷之必要。

插图8:1935年9月上中旬,红军右路军由包座河谷年朵坝折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占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右路军北上经过草地时,包座河谷尚有敌情,故红军被迫穿越年朵坝——班佑间的湿地北进。而包座大捷后,敌军受到严重打击,第四十九师残部已溃往南坪的踏藏,包座河谷中已无敌情——这一点,可从右路军徐向前、陈昌浩9月8日9时致朱德、张国焘电中报告的情况得已佐证:“由上包座向南坪、黄胜关各搜索百里无敌情,……”(《徐向前、陈昌浩希左路军北上致朱德、张国焘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4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徐、陈首长会避易就难,仍然执意经班佑穿越湿地返回毛尔盖地区。所以我们认为,至少不能排除右路军主力或部分部队从包座河谷沿松甘驿道进至年朵坝,而后返回毛尔盖地区的可能性——如此将省掉三分之一以上在湿地中行军的行程。

  在我们自绘的红军过草地行军路线复原图中,也将这条路线标出,以备进一步考证。

  9月17日、18日,右路军返回毛尔盖地区,尔后又继续南下。至9月底,到达卓克基地区。

⒉左路军退出草地,南返卓克基地区

  左路军退出草地的时间更早——1935年9月4日。

  1935年9月3日,张国焘以嗄曲河涨水为由,决定已进入草地的部队返回阿坝。

张国焘借口河不能过,反对北进计划致中央电

(1935年9月3日)

徐、陈并转呈中央:

  (甲)上游侦察七十里,亦不能徒涉和架桥,各部粮只能吃三天,二十五师只二天,电台已绝粮,茫茫草地,前进不能,坐待自毙,无向导,结果痛苦如此,决于明晨分三天全部赶回阿坝。

  (乙)如此影响整个战局,上次毛儿盖绝粮,部队受大损;这次又强向班佑进,结果如此。再北进,不但时机已失、恐亦多阻碍。

  (丙)拟乘势诱敌北进,右路军即乘胜回击松潘敌,左路备粮后亦向松潘进。

  时机迫切,须即决即行。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13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这个电报与陈伯钧、伍云甫相应时日的日记可互为映证:左路军并未深入水草地,均是从原途折返的。

《陈伯钧日记》摘录

(1935年9月6日)

9月6日,阴雨,时而稍晴

  ……

  晚,军政委又来一信,说总部、五军、卅一军、廿五师均为葛曲河所阻,决定以三日行程折转阿坝,另择道路北进,并要我去阿坝。我因有此变动,在查理寺之任务又较小,所以决计于明日赶赴阿坝。遂与曾主任等商量,决定明日率船工会先走,以一天行程赶到阿坝。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则分两天行程到阿坝。决定后,即分别交代任务,准备明日行动,并留信给后面同志。

——《陈伯钧日记》第4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伍云甫日记》摘录

(1935年9月4日~9月7日)

九月四日 晴、夜间雨

  前面河水不便架桥,仍回转向阿坝前进,至小森林内露营。二十五师赶到牛羊千头左右,分得一部分补充粮食。

九月五日 阴雨

  原地未动。

九月六日 阴雨

  七时出发,行约七十里处露营。

九月七日 上午晴,下午大雹、大雨、大雾、河水骤涨

  七时出发,十八时到下阿坝(九十里),担子掉队甚多。

——《伍云甫日记》第208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左路军退出草地后,即经安坝、大藏寺等地,于9月中旬返回卓克基地区,开始执行《绥丹崇懋战役计划》。

⒊国民党军方面的记录

蒋介石行营参谋团追堵红军长征报告书(节录)

(1935年6~9月)

  ……

  二十日,有匪六七千,窜至哈达铺;岷县与西固之交通,因之中断。同日,包座以南及班佑一带之匪,均向毛儿盖回窜。二十四日,窜扰甘边之匪,在岷县以南,与我第十二师对峙。是日,侦知前此朱徐两匪合股后,曾在毛儿盖开会,自以三四万之众,穈集一隅,给养缺乏,纵无国军追堵,仅受饥寒压迫,亦足消灭,遂决定由毛儿盖分两路北窜。一路由朱匪率伪五、九两军团,及伪九军、三十一军,取道阿坝,北渡黄河,向甘、青边区窜走。一路由毛匪及周匪恩来率伪一、三两军团,徐匪率伪四、三十等军,取道班佑、包座,向岷县、夏河方面窜去。各匪之最后目的,则为窜至蒙古,沟通所谓“国际路线”。迨窜至包座,伪师长以上匪官又举行会议。毛匪更坚决主张突出甘省,直窜蒙古。而徐匪(此处有删节——编者。)以文县、西固一带,已有国军准备堵堵截,岷、洮、夏一带,国军又云集,不易突过,且路远天寒,衣食两缺,不易达到,加以分为两股,实力分散,易为国军各个击破;不若集中力量,转向南窜。(此处有删行——编者。)毛、周两匪,以伪一、三两军团改编为伪陕甘支队,向岷县窜去,而徐匪则仍率伪四、三十两军,回窜毛儿盖与朱匪合。盖朱匪先未至包座也。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292~第293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⒋小结

  1935年9月上中旬,红军右路军从巴西、阿西茸、包座地区南返时,很有可能未从班佑经水草地原路折返,而是从包座河谷沿松甘驿道上行,再经年朵坝返回毛尔盖地区。这当然是我们根据已知的相关信息作出的推论,尚无足够史志资料证据支撑,肯定还有继续考据之必要,所以我们还是在复原图中标出了这条路线。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㈩

㈢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穿越草地的路线

  1936年6月,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随即按党中央命令,与红三十二军一起,编组成红二方面军。在党中央的不断说服下,在朱德、任弼时、贺龙、徐向前、陈昌浩等人的促成下,张国焘最终同意两军合力并进,北出陕甘,与中央红军会合。

  6月25日,红军总部朱、张首长作出北进部署:

朱德、张国焘关于北进行动部署致徐向前电

(1936年6月25日13时)

徐:

  A、我军拟以松潘、包座之线为出动目标,分三纵队进。

  1.董(振堂)、黄(超)指挥五军、九十一师在丹两团及留绥(绥靖,今金川,下同)各部为右纵队,由绥(绥靖)经梭磨、河马(马河坝)、侧格、杂窝、哈龙(今卡龙)进,但到侧格须抽检并与中、左纵队行程调节。

  2.你指挥九军、三十一军四个团,四军两个团,红大、总供卫两部由炉(霍)、色科(今色尔坝,在色达县境,下同)经诺科、让倘(今壤塘)、三湾、按坝(安坝)、查理寺、上让口(上壤口,今龙日坝)、毛儿盖进。

  3.我们指挥三十军、四军两个团、三十二军、二方面军及总直各部为左纵队,由甘孜、东谷经日庆、西倾寺、让倘(今壤塘)进,其先头须查报西倾寺或让倘到阿坝路状,再定前进路线。

  4.中、左纵队准备在让倘地带补充粮并整理建制及指挥。

  B、已令(孙)玉清两师(二十六)日由炉(炉霍)向色科(色尔坝)进;(柴)洪儒两团则于(王)建安抵益时即组织转色科(色尔坝)归还建制续进,红大、总供卫部则随(王)建安后进,二七七团则后。

  望据此指挥中纵先头速占让倘(壤塘)粮食地带为要。

  C、我们拟在二方面军先头进。

                           朱、张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544~第54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说明:

  ①上电括号内容为引者所加注。

  ②上电所部署路线在实际行进中有一些变化:红三十军八十八师、骑兵师和红军总部五局作为先遣军曾进入青海班玛境内的作木沟筹粮;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和三十二军进至西倾寺后,也曾绕道进入青海班玛县境,在马柯、绒玉(今班前)、王楼(今王柔)、哑公寺(今亚尔堂)、作木沟筹粮;骑兵师还曾由求吉玛进至甘肃境内的齐哈玛地区筹粮。

  ③中纵队在实际行进中并没有进至毛尔盖,而是从阿衣果木康直接经麦拖岗、色既坝进至年朵坝。

  6月底,红二、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分别从甘孜、炉霍、绥靖(金川)等地出发,向巴西、包座地区开进。在7月上中旬陆续进入水草地。

  在目前所有的长征路线图中,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穿越水草地的路线错讹最多。特别右纵队、中纵队的路线,大多数长征地图都是从阿坝连一直线到班佑,右纵队通过草地的路线也是完全重复一年前红军右路军过草地的路线,终点仍是班佑。实际上,不管现有历史文献资料,还是有关人事的回忆文字,红二、四方面军这次穿越草地,都没有到班佑的记录。许多权威史籍中有关这次过草地的叙述文字也没有这样的表述。有些史籍虽然基本正确的说明了路线,但所附之路线图却与叙述文字严重错位,根本没起到应有的参照作用。

  下面,我们将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辅以实地踏勘的参照,逐一复原当年的行军路线。

⒈左纵队穿越草地的行军路线

  根据红军总部命令,左纵队由朱德、张国焘所率红军总部、红四方面军三十军、四军各一部、红二方面军组成,他们先后于7月中旬和下旬到达阿坝,进入水草地。

  相对来说,左纵队过草地的行军路线佐证资料比较多,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的陈伯钧、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子意、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长的王恩茂,都留下了过草地的日记记录。

  红二方面军是左纵队最后过草地的部队,根据此间有关电文和回忆文字研判,他们基本上是循左纵队先行部队的行军路线前进的,所以这些日记也基本上可以大致准确地代表左纵队过草地的行军路线。对此,除以下历史文献可资佐证外,时任红军总部供需处军需股股长的杨以山所撰《葛曲草原设兵站》(《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606~第60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中,也记叙了朱德总司令委托他在葛曲河边设立兵站接济继进部队的情况,这也间接佐证了红二方面军是随红四方面军部队跟进的。

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于红六、三十二军的行动指示致陈伯钧等电

(1936年7月26日12时)

陈、王、罗、李:

  甲、估计二军于廿八可到上阿坝,约于卅一跟进

  乙、六军须于廿八成一个梯队向葛曲河进。

  丙、卅二军接二军后尾跟进。

  丁、二军到阿坝即已完全无粮,须补足十天粮。葛曲河存牛四百、羊八百守备部队须在此吃八天,所余已不多。在上阿坝确实收到总部交下牛羊多少,能留若干给二军,请即电复。

  戊、右纵今集结侧格休息、中纵先头今、明可到毛尔[儿]盖,左纵二十八到班估[佑]。葛曲河桥今天完成,二方面军以速跟进为好。

  己、建安指挥两师为中纵后卫(他带四台手摇马打[达]坏了,能收报不能发报),今天在四门坝(即下阿坝顺河下六十里)。建安所带两师和总卫生部今天约在党山冈(即下阿坝顺河下八十里),他们均将经下河[阿]坝向葛曲河进。

                       朱、张、任

                       廿六日十二时

——《红军长征•文献》第108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说明:

  ①上电文中括号内容为电报原文或原编辑者加注。

  ②班估:即“班佑”之误译,根据《朱德、张国焘关于九军及总部的行动致陈昌浩电》(1936年7月27日20时)及《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已到包座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7月29日18时)所示行程并辅以实地踏勘研判:左纵队先头部队,朱、张率红军总部只有经年朵坝直接进入包座河谷,方能于7月28~29日进至包座(这里的“包座”均是指“上包座”),所以他们都不可能由年朵坝从水草地经班佑绕道去占领包座)——参见插图9: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穿越水草地。

  目前能够收集到的比较可靠的左纵队过草地的红军长征日记都来自红二方面军的亲历者们(陈伯钧、张子意、王恩茂)。虽然他们的行军序列在左纵队最后,但如前所述,他们基本上是跟随先头部队行军路线跟进的。所以他们的日记记录也足以基本准确地反映和代表左纵队过草地的行军路线。

陈伯钧(时任红六军团军团长)1936年过草地日记摘录

(1936年7月30日~8月9日)

7月30日 阴,下午雨、冰雹。

  行军。由下阿坝经郎垭到木耳马沟,约五十里。

7月31日 阴,雨。

  行军。由木耳马沟经热诺翻山,靠左下坡到一坝子露营,约七、八十里。

  ……

  由热诺向东行约十里,翻一小山。本应靠右手下坡,才能到箭步塘。但因前卫及向导之误,靠左手下坡了。行约廿余里,不见箭步塘,只好将错就错,折而东行,至十七时以后露营于箭步塘西北约四十里之大坝子。

8月1日(工农红军成立九周年纪念日) 阴,雨。

  行军。出大坝子沿小河而上,向东南及正南行至箭步塘,约五十里。

  根据地图及方位判断,沿河而上向东南行,无论如何可到箭步塘通噶曲河的路上。因此,是日,我赶到先头团一起行动。结果,沿河而上向南行,约四十里,即发现热诺通箭步塘大道。继而再进十余里,即到箭步塘附近的森林里。因连日风雨行军,部队较疲劳,即在那里露营。

8月2日 始阴,继晴。是日月明如昼。

  行军。由箭步塘翻日革可两座小山到噶曲河,约百里。……

  是日天晴,路较好走,到噶曲河还顺利。

  噶曲河不大,水不深亦不急,比阿坝河(大金川上游)还好过。且沿河上下尚有森林,可资架桥造船之用。但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不能过此河?怎能因一水之隔,而根本改变了我们的战略方针!这样看来,噶曲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将是一个有意义、可纪念的地名了!

8月3日 晴,时阴。

  驻军休息。葛曲河边。

  晨,移到河东岸,准备在此休息一天。

  ……

8月4日 晨露,继晴。

  行军,沿噶曲河上,到牙磨河分路处,约七十里。

  ……

8月5日 晨微雨,继晴。

  行军。由牙磨河经廿四马鞍腰到上色既塘,约六十里。

  向东行,进沟,翻廿四马鞍腰,……

  ……

  上色既塘有森林,坝子不大,需转弯过河,再进几里,才是上色既塘大坝子。

8月6日 晨露,晴。

  行军,由上色塘既塘经中色既塘到下色既塘,约六十里。

  ……

8月7日 晨风,严寒,继晴。

  行军。出下色既塘翻山,经严朵坝翻还到山沟(即马旗子)露营,约八十里。

  ……

8月8日 晴。

  行军。由马旗子合松包大道到上包座,约七十里。

  是日,先头部队于三时出发。上合松潘大道之后,沿包座河右岸向下走。包座河系白龙江支流。白龙江亦即嘉陵江之上游。数日来,我们一直在岷山山额行走。

  ……

      ——《陈伯钧日记》第560页~第5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说明:

  ⑴木耳马:今名麦尔玛;

  ⑵热诺:地图和《阿坝县地名录》上未觅得地名,经向当地人士询问,似为麦尔玛东北约10公里一个叫“热木括”的山沟;

  ⑶箭步塘:甲本塘;

  ⑷日革可:不详,疑为日柯,但与该日记记录的行程相较似不符;

  ⑸噶曲河:嗄曲河,亦称白河;

  ⑹牙磨河:亦称阿木柯河,今红原县境内。从该日记所记录行程来看,“牙磨河分路处”似指渡过牙磨河的地点。

  ⑺“向东行,进沟”:说明日记作者渡过牙磨河的地点在“廿四马鞍腰沟口”以西某处——很可能是今阿木卡水库附近。

  ⑻廿四马鞍腰:《红原县地名录》无此地名的说明和地标,我们根据有关红军长征日记内容结合实地踏勘研判,似为今色地东南20余公里处一座山梁(N:32°51′7.2″;E:102°54′43″;H:3850m)。

  ⑼“转弯过河”:似指过墨曲河(黑河)——正好在色既塘(今色地)以西不远。

  ⑽严朵坝;年朵坝;

  ⑾马旗子:马蹄子。

  ⑿根据该日记判断,红六军团在从麦尔玛去甲本塘的路上走错了路,“箭步塘西北约四十里之大坝子”有可能是现在的贾柯牧场以南一带草地——本来去甲本塘无需经过此间。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十一)

  时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的王恩茂的日记与陈伯钧日记可相互映证:

王恩茂(时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总务处处长)过草地日记摘录

(1936年7月30日~8月9日)

7月30日

  上午晴,下午雨。

  上午5时由下阿坝出发,经过都是青山、草地,没有森林、房屋。将露宿时,突然一阵强风暴雨并加雪雹,打得我们缩住头颈不敢一动。后风雨稍停,仍前进到离下阿坝65里的地方贾诺露宿(此处似有误,从下阿坝到贾诺远远不止“65里”,一天之内不可能从下阿坝赶到贾诺——引者注),夜晚下一夜雨。

7月31日

  雨。

  上午5时出发,经过都是水草地,有些地方人马堕脚不能出。是日,本来要到箭步塘露宿,但因十六师走错了路,离箭步塘尚有一天路程的地方露宿。夜晚同样下雨。

8月1日

  雨。

  上午5时出发,经过地方同样是水草地。下午3时到箭步塘前面几里路的地方露营。

8月2日

  上午雨,下午暗。

  上午5时出发,经过地方还是水草地。因要赶到郭曲河(黄河支流)露营,所以走到日头下山,月亮出山一丈多高,约8点钟时,才到郭曲河宿营。据说从箭步塘到郭曲河只有90里,实际上100里犹不止。

8月3日

  晴。

  上午7时顺利渡过了郭曲河,到达河东坪露营,休息一天。

8月4日

  晴。

  上午6时出发,经过的草地比以前经过的要好些,沿途有点森林,下午3时半到牙磨河露营。

8月5日

  早晨下雨,约2点钟就天晴。

  上午5时出发,经过地方有一半水草地,一半干草地。下午1时半到达离上、中色既塘60余里的地方露营。

8月6日

  晴。

  上午5时出发,经过大多数地方是水草地。下午2时到达色既塘露营。

8月7日

  晴。

  上午4时半出发,经过的地方还有一部分水草地,人马不好走,有些马匹跌在泥坑里不能起来。过了一个比较大的山,山上气候很冷。下午5时半,超过了岩朵坝20里露营。

8月8日

  晴。

  凌晨4时出发,顺利地通过了草地,下午5时到达上包座宿营。从阿坝出发以来,整个九天没有住房子,是日开始住房子,完成了北上第一个战役阶段。

   ——《王恩茂日记》第89~9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说明:

  ⑴下阿坝:今安羌

  ⑵郭曲河:嗄曲河

  ⑶岩朵坝:年朵坝

  时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子意日记中也有相类记载。

张子意(时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过草地日记摘录

(1936年7月30日8月8日)

七月三十日 雨

  今日全军由下阿坝出发,向葛曲河前进,途遇大风雨雪雹,经郎垭到达离热诺二十余里地露营。(六十里)

 

七月三十一日 雨

  今日经热诺牛棚上山,左手下坡,走错了路(本应向东,乃向北),到达山坡露营。分配各部人员,加强各师领导。(六十里)  

八月一日 八一纪念、雨

  今日沿河上,折向南,到达箭步塘露营。协同首长讨论十八师问题。

  草地天气寒冷.虽入三伏亦不能离皮大衣。(六十里)

八月二日 晴

  今日全军(缺17D)到达葛曲河露营(过两个小山及水草地)十七师离我三十里露营。(一百里)

八月三日 晴

  今日全军在葛曲河休息,进行节粮与卫生运动。出席18D排长、支书以上干部会,总结行军中经验与教训,开展反彭福样及三连政指错误的斗争。集合全军讲话与检查武器卫生。

八月四日 晴

  今日全军(16D)向包座前进。十六师留葛曲河担负守备任务。

  我们沿河上,经三段碍路行三十余里,到牙磨河。

  出席十八师谈话会。(六十里)

八月五日 晴

  今日我军经二十四马鞍腰,到达上色既塘露营。召开全军(缺16D)首长及营特派员以上联席会。(五十里)

八月六日 晴

  本日经中色既塘到达下色既塘露营。到包座尚需二天行程。(六十里)

  

八月七日 晴

  今日经严朵坝翻垭,前进二十余里,露营。我们已胜利地通过了草地。(七十里)

八月八日 晴
  

  今日经马蹄子到通松潘之大道,进至上包座宿营。

  此地居民(番)逃跑,房屋已非平顶,而是木板盖,斜顶。(七十里)

   

——《红军长征日记》第264~第266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说明:

  ⑴下阿坝:今安羌

  ⑵郎垭:安羌至麦尔玛之间的一个山垭口

  ⑶“经三段碍路行三十余里,到牙磨河”:如果将“碍路”理解为翻越山丘或经过湿地,那么或可推断:红军左纵队是沿嗄曲河北行一段行程后,再转向东北,沿小路跨过山丘和湿地进至牙磨河南岸的——此处似位于嗄曲河与牙磨河交汇处东南约5~10公里处。

  将以上日记有关内容与我们 2007年度五一大假踏勘路线的行程互为参照映证,或可分析推断:红军左纵队从甲本塘到嗄曲河边的行军路线,与年前左路军进至嗄曲河边的行军路线有所不同,这次的渡河点很可能是在龙壤——日柯之间某个地域。因为,从甲本塘进至嗄曲河边要“翻越两座小山”,有“九十里”或“百余里行程”,如果他们是如年前一样进至日柯渡河,途中翻越的“小山”就不止“两座”,行程也不止“九十里”或“百里”。

  以上引述的日记作者表述的行军路线,与走在他们前面的朱、张首长所率红军总部行军路线是基本重合的,这一点还可以从1936年7月27日20时《朱德、张国焘关于九军及总部的行动致陈昌浩电》中相关内容得以佐证;

朱德、张国焘关于九军及总部的行动致陈昌浩电

(1936年7月27日20时)

浩:

  九军明到阿衣根康,继向色既塘进。我们今到磨河、马鞍腰沟口,明向色既塘进。

                          朱、张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581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说明:

  ⑴阿衣根康:即阿衣果木康,阿木柯河东岸一片草地,经我们实地踏勘,其三维地标大致为N:32°47′37.6″;E:102°56′3.10″;H:3740m。

  ⑵磨河:即牙磨河,亦称阿木柯河。

  ⑶马鞍腰沟口:即“廿四马鞍腰”沟口,今阿木卡电站以东。

  ⑷九军,当时在中纵队行军序列内。

  目前相当多的长征路线图都标注红二、四方面军经贾诺穿过草地去了班佑,有些路线图干脆就是直接在阿坝和若尔盖、班佑之间联一直线作为当年红军穿越草地的路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方面军战史》中的有关附图均是如此标注)。而我们根据已有长征日记和有关部署文电再结合实地踏勘及有关地理要素对照,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不可能的!

  从GOOGLE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阿坝、贾诺与若尔盖、班佑之间,有许多面积在数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沼泽横亘其间,大部队是很难逾越的。红军过草地的目的是求生存,每一个战斗力都极为珍贵,在没有战斗需要和敌情顾虑的情况下,行军原则肯定是避难就易,无论是从加快行军速度来说,还是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来说,他们都不可能轻易冒险犯难去涉足这类大沼泽。另外,从从1936年7月27日20时《朱德、张国焘关于九军及总部的行动致陈昌浩电》言及红军总部之进止位置,再对照两日后的7月29日他们到达包座的的日程等信息可以研判:他们也不可能循年前右路军路线经年朵坝先到班佑再占包座,而肯定是如陈伯钧、张子意、王恩茂等人日记所示行军路线,在年朵坝完成草地行程,再继续东进,经马蹄子进入包座河谷,循松甘驿道进至上包座。

⒉中纵队穿越草地的行军路线

  中纵队穿越草地的路线,除了1936年6月25日《朱德、张国焘关于北进行动部署致徐向前电》可资佐证外,1936年7月21日《张国焘、任弼时关于敌情及红四方面军行动情况致贺龙、关向应电》也再次予以了明确:

张国焘、任弼时关于敌情及红四方面军行动情况致贺龙、关向应电

(1936年7月21日

贺、萧、关:

  甲、敌估计我向松潘、平武进,正忙于增防中。

  乙、两广反蒋事变已发生分化,闻粤陈有逃走讯。

  丙、我部署如下:

  A、左纵先头八八师由朱、陈率亲,今日可抵箭岁塘,骑师向葛曲河取左侧迂回路,沿途搜筹牛羊,宏坤率四军一部,先念率八九师一部,计廿二三号[次]第由上阿[坝]向葛曲河开动。

  B、中纵九军已抵查理寺,明日拟向毛尔[儿]盖进,向前已达文色,后尾大约已离让倘。

  C、右纵董、黄率五军先头已抵马河坝,正修桥向侧[格]进,中、后路今至卓克基。

                          张、任

                           马申

——《红军长征•文献》第1083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说明:

  ⑴“朱、陈率亲”:疑为“朱、陈亲率”之误;

  ⑵箭岁塘:“箭步塘”之讹音,今甲本塘。

  ⑶让倘:壤塘

  ⑷骑师:骑兵师,当时担负筹粮任务。

  时任红军总部三局政治委员的伍云甫的日记对中纵队过草地行军路线有相对来说比较详细的记录:

伍云甫(时任红军总部三局政治委员)过草地日记摘录

(1936年7月25日~8月8日)

七月二十五日 阴

  由党岗过桥,经小查理寺至查理寺宿营,行程约六十里。是日,开始过草地。三台负责人周维、李白来访。

七月二十六日 晴

  十时由查理寺出发,至高曲河(水深约二尺余)东岸露营,日行程约百十里。(二十三时才到达)

七月二十七日 晴

  十一时出发,至上让口露营,行程六十里,中途遇大雷雨,黄昏又晴。

七月二十八日 晴

  休息半天,补充牛三条做干粮。下午三时出发,至龙耳露营,行程三十里余。

七月二十九日 雨

  在龙耳休息,做牛肉干粮。

七月三十日 阴雨

  由龙耳至卓角,行程六十里(当八十里)。沿途青草茫茫,无一根树木,只宿营地有小林。

七月三十一日 阴

  行四十里宿营,有小树。

八月一日 阴、夜雨

  行六十里宿营,有较大的树林。途中利用大休息时间开纪念 “八一”大会。是日送医院一名,掉队一名。

八月二日 晴雨不一

  行约二十里,在色既塘北面数里宿营。发纵队司令部联字第三号口令、信号。

八月三日 晴

  行八十里至燕朵坝宿营,中途遇害番骑隔沟打冷枪,政治处牺牲一人。本日大概是六月望日,月正圆。

八月四日 晴

  行约五十里处(马旗子)宿营,下至河坝露营(大路在河坝上面)。

八月五日 晴

  沿河沟下行约五十里,至上包座宿营。该地新粮食尚末熟,扯了二餐罗卜菜当粮食。

八月六日 晴

  六时出发,经中包座至下包座,六台驻中包座,检查了该台工作。夜间在总部汇报。

八月七日

  驻原地。耿、靳等带手摇马达去总部修理;“31K(A)”第三科科长来谈话。

八月八日

  由下包座经救济寺,总部机关驻该地。在三局午餐,谈叙约数小时,与八台送修的马达一路归队。由下包座至救济寺约十八里。在救济寺沿河下行约十五里处宿营,附近雪豆、胡豆、青稞等粮食颇多。

——《红军长征日记》第247~第249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说明:

  ⑴党岗:位于查理寺西南,今阿坝县境内。

  ⑵高曲河:嗄曲河。

  ⑶上让口:亦称“上壤口”,今龙日坝以北约0.5公里。

  ⑷龙耳:龙日。

  ⑸卓角:不详,根据实地踏勘和日记所示里程研判,似在阿衣果木康附近,阿木柯河东岸。

  ⑹色既塘:根据日记所言里程推断,这里所指“色既塘”应为今色地乡东南延伸的“色迪坝”(应为年前右路军左翼部队到达过的“色既坝”)。

  ⑺燕朵坝:年朵坝

  ⑻马旗子:马蹄子

  从伍云甫1936年7月26、27这两天日记中所反映的“从查理寺到高曲河行程约百里”、“至上壤口宿营,行程约六十里”或可研判:中纵队渡过嗄曲河的地点似在安曲-龙壤之间地区。

  另外,从1936年7月27日20时《朱德、张国焘关于九军及总部的行动致陈昌浩电》在阿衣果木康及其附近,中纵队行军路线在与左纵队行军路线已经相距很近,不足20公里,所以中纵队很可能有部队北进至“廿四马鞍腰沟口”,循左纵队路线跟进。这条路线,我们也在复原图中标示了出来(因为难以判别伍云甫所言“色既塘”是上、中、下色既塘中的哪一个,所以中纵队部分部队的行军路线有在“廿四马鞍腰沟口”即与左纵队行军路线汇合之可能)。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十二)

⒊右纵队穿越草地的行军路线

  右纵队行军路线可从《朱德、张国焘关于北进行动部署致徐向前电》(1936年6月25日)、《朱德、张国焘令右纵队在波罗子筹粮北进致董振堂等电》(1936年7月20日)、《张国焘、任弼时关于敌情及红四方面军行动情况致贺龙、关向应电》(1936年7月21日)和《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于红六、三十二军行动指示致陈伯钧等电》(1936年7月26日12时)几份电报中得以佐证。

朱德、张国焘令右纵队在波罗子筹粮北进致董振堂等电

(1936年7月20日)

董、黄、罗、周、徐、桂:

  (甲)左纵先头十二日到葛曲河(此处疑有误,“十二日”似应为“二十日”之误——引者注);中纵先头已到查理寺,约于三十一号前后陆续集中阿西、巴西、包座线。

  (乙)右纵队应首先进入波罗子、杂窝、侧格一带有粮区域休息几天,迅速集结兵力,筹集十天于粮;以一部向松潘佯动,迫使敌人防守松潘城,不敢外出阻我,并查明松潘敌情相机取松潘。

  (丙)尔后即经毛儿盖或哈龙向包座进,与中、左两纵会合,或经去年右路北进路线到巴西、阿西路亦可。

  (丁)敌已知我向松潘前进,正在松潘增三团兵力防堵我们。

                           朱、张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长征时期》第57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说明:

  ⑴上电括号内容为引者加注。

  ⑵波罗子:今小黑水沟(卡龙沟)一带

  ⑶杂窝:亦称扎窝,在毛尔盖河下游。

  ⑷侧格:今泽盖,位于黑水河西岸。“泽盖”藏语意即“桥边”(此处有一座桥,联结黑水河两岸)。

  ⑸哈龙:即松潘境内之卡龙(黑水境内卡龙沟另有一“卡龙”)。

  右纵队进至色既坝、年朵坝后,行军路线与左、中纵队重合:进入包座河谷,沿松甘驿道进至上包座。从《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已到包座致林育英等电》(1936年7月29日)的电文可知:他们几乎是与红军总部一起到达包座的:

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关于红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已到包座致林育英等电

(1936年7月29日)

英、洛、泽、恩、德怀:

  我军先头于昨日占包座,二、四两方面军可于八月八号前全部到达包座及东北地区。我们,卅一军到包座,余续告。

                    朱、任、张

                    廿九日十八时

——《红军长征•文献》第108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说明:

  ⑴卅一军:红三十一军,当时在行军序列中隶属右纵队。

  ⑵波罗子:今小黑水沟(卡龙沟)一带

  由此可见,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穿越水草地时,董振堂、黄超所率右纵队基本上是循年前右路军北上班佑的路线跟进的。但与年前右路军行军路线相比,也有以下几点不同:

  ⑴右纵队按红军总部指示路线沿梭磨河进至马塘,再翻越长坂雪山进入黑水河流域的侧格、扎窝等地筹粮后,不可能再舍近求远走回头路去翻越昌德、打古两座雪 山去毛尔盖,而是直接沿毛尔盖河溯河而上,直趋毛尔盖,从而避开了年前右路军北上时翻越的昌德山、打鼓山这两座雪山。

  ⑵右纵队主力进至毛尔盖后,很可能直接循年前右路军左翼部队行军路线进入草地,而不会再翻过腊子山去卡龙(不排除派出少数部队去这个方向执行警戒牵制任务之可能)。

  ⑶右纵队进至年朵坝后,不会再循右路军行军路线经草地去班佑,而是与左、中纵队一样,在年朵坝就结束草地行程,东行进入包座河谷,沿松甘驿道进至包座。因此,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穿越水草地北上时,董振堂、黄超所率右纵队是穿越水草地行程最短的部队——较之年前右路军的穿越草地的艰难行军,他们至少省去三分之一以上在水草地泥泞中挣扎的行程。

插图9: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穿越水草地

(1936年7月~8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十三)

⒋国民党军方面的记录

  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穿越草地时,驻守松潘一线的国民党军部队是川军第四十一军孙震部,据孙部在此间的“战斗详报”称,孙部于当年7月27日~7月30日,曾在松潘南北的黄胜关、镇江关一线与红军“激战”:

国民党军第四十一军孙震部与红军在川北、川西、川南等地战斗详报(摘录)

松潘之役——黄胜关会战

  ……

  七月二十七日伪第四军攻我镇江关,激战终日,幸我曾师陈旅防守得力,匪未逞,向芦花城方向退去。二十八日伪三十、三十一两军向我松潘进攻,一股取道黄胜关;一股取道柏木桥。当晚进止黄胜关之贝母山。我军当以马旅推进樟腊,张旅杨团进守松潘城。二十九日马旅与匪遭遇于黄胜关附近、战斗猛烈,匪我遂胶着于黄胜关、柏木桥一线。当夜马旅杨熙团向斩将台绕攻匪之侧背、匪遂动摇,我军正面与侧面一致猛攻,斩获甚众,匪益溃乱,乃向贝母山退去。三十日晨黄胜关、柏木桥遂在我军确掌握中,马旅分兵追击截匪甚多,残匪更向上、下包座溃窜,与在该方面之伪第五、第三十二军及伪独立师会合,窜入甘肃岷县境内。此时匪虽北窜,但茂县、汶川、懋功之友军则仍在原地。

  ……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381~382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川军四十一军四旅关于红军先头已到贝母山正向漳腊猛进通报

(1936年7月28日于松潘城内)

  顷据敝旅第七团驻漳之周营长毅强电话称,匪先头骑兵数百,己到距黄胜关约八十里之贝母山,正向我漳腊猛进中。等语。除饬该营加紧防备并派队增援外,相应通报贵府。请立饬番团,对于各路口要隘,严加戒备,并盼迅将番团集组通知敝部,以便调遣。事关防务,希即查照办理,见复为荷。此致松播县政府县长沙。

                        旅长 马泽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379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孙震部的这个“战斗详报”和马泽旅的“通报”没有来自红军方面的证据佐证,我们也没有发现红军方面有任何原始的文献资料和回忆文字言及过这个“会战”。孙部这个《战斗详报》所言战斗发生时间正是红军先头部队抵近包座之时,从军事常识推理,右纵队由黑水地区经毛尔盖北出草地时,左、中纵队进入包座河谷时,侧翼都需要有所掩护,所以不能排除这些战斗确实发生过的可能。但既或发生过,对红军而言,也是牵制掩护性质的,意在掩护主力穿过水草地北上,达不到孙部“战斗详报”所言“会战”的规模:镇江关战斗如果发生过(但也不可能是红四军部队——红四军当分隶左、中纵队,不可能到镇江关来打这一仗),意图可能是掩护右纵队主力由毛尔盖穿越草地的行动;黄胜关战斗如果发生过,也旨在掩护左、中、右纵队进入包座河谷,阻止国民党军循年前伍诚仁部路线进入包座河谷,对拟在此筹粮、休整并准备北出陕甘的红军造成威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孙震部这个“战斗详报”纯属扯乱谈,所谓“战斗”都是子虚。

  红二、四方面军穿越水草地期间,松潘县城也是风声鹤唳,一日三惊,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报告。

松潘探兵呈在盐陀坝发现红军报告

(1936年7月)

  侦探队长蒙有才,派探兵马得元等四名返城报告:伊等于十三日在盐陀坝山顶发现红军,马步约二千余名,道经山脚向后河前进,意图窜扰甘省。盐陀坝距松城约三百余里。我等奉蒙队长命令,迅即返报,殊在距山顶十余里地名上可河地方遇红探兵二名,被我等擒获一名,殊又被红军后队将我等包围。此被擒之红探兵仍被劫去。在伊身搜得书一本,己缴呈总队部备查。蒙队长及探兵十六名仍跟踪侦察。挨得确实情况,马上派探回报。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376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说明:

  ⑴盐陀坝:无此地名,疑为“年朵坝”之讹音,但根据文中其它地理要素分析,似应为“色既坝”。

  ⑵从该报告所述日期分析,7月12日,红军左、中纵队均尚在查理寺、阿坝一线,右纵队先头部队甫进至黑水地域,疑该电内容有误报或谎报之嫌。

松潘县长报告在辣子山与红军作战电

(1936年8月7日)

茂县。专员谢:

  浩密。连据下三寨各土官报称:在辣子山一线与匪小部接触,数次毙匪二十余,获枪三支,旗帜、书籍、标语各件。枪托刊有“天全”两字。经山脚到包座,匪部过三日半,有十万余人。并请补充子弹,特恳核给或备份代购。王师已到两营。

                        职沙铁帆叩。虞。

                 ——《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选编•四川部分》第383页,档案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说明:

  ⑴辣子山:腊子山。

  ⑵沙铁帆:当时的松潘县县长。

  为慎重计,这些存疑路线我们也在复原图标出,以待查证。

⒌小结

  综上所述,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穿越水草地,除右纵队行军路线外,主力的行军路线基本走向是从西向东,横向穿越。始点为上下阿坝、查理寺一线,终点为年朵坝。

  现在所有的长征路线略图上标注的第三次过草地的路线,左、中两路都通过了若尔盖或班佑(或者是从查理寺、阿坝地区一根直线画到了巴西),但无论是在有关历史文献中,还是在有关回忆文字中,我们都没有发现有任何有力的证据支撑这个画法和说法。而且根据水草地的地理要素等情况研判,这样的行军路线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条路线中间,横亘着才瓦尔共米乔、乔日乔、日干乔、喀朶尔乔等几个面积在数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沼泽——在当时条件下大部队基本上是不可逾越的,很难想象当年的红军会不管不顾地往朝这里硬闯。\r

  1936年红军过草地里,右、中、右三路纵队均是由年朵坝进入包座河谷,经上包座北出甘南的。在红军过境处建立纪念性地理标识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应该经过充分论证和慎重的考据,不能因为一时需要和地方经济利益随意行事。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对红军过草地行军路线进行踏勘的过程中,经常都可以见到这类极不严肃的“随意行事”。比如红原县有关部门在日干乔大沼泽附近的瓦切附近建立的红军过草地纪念碑,比如若尔盖县有关部门在求吉寺战斗遗址建立的包座战役纪念碑(1935年包座战役期间红军曾围攻求吉寺,但一直到红军离开该地,求吉寺也未能拿下,碑文却称解决了战斗消灭了守敌),在巴西电站附近刊立的“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路线第一次交汇点”纪念碑(根据上述分析,这个“交汇点”应该是在年朵坝——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所有部队都经过了这里),……,等等,都大有“随意行事”之嫌!

  这既是人为地混淆了史实,也是对前人的不尊重和对后人的不负责任,应该予以纠正。

  插图10~插图12分别为几幅比较权威和经典的红军长征路线略图,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前面校核和考据中谈到的几点问题,这些行军路线除了没有史料支撑外,忽略了当年红军选择行军路线必须要考虑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要素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既或长征本身就是一次冒险犯难的远征,但获取最大的机动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也肯定是红军领袖们决心形成的重要依据之一。

插图10:《红军长征•图片》中的红二、四方面军北上路线图中过草地路线

(《红军长征•图片》第15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明:

  ⑴该图中下包座、巴西的位置标注错误,图中的“下包座”应是“求吉寺”的位置。

  ⑵瓦切与若尔盖之间横亘着数个面积在数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沼泽,大部队是无法逾越的。且现有历史文献和回忆文字中,均无红军经瓦切直接去若尔盖、班佑的记载。

  ⑶图中行军路线均未经过上包座,这可是本不应有的大谬!

插图11:《长征沿线交通图》中红军过草地的路线

(中国地图出版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明:

  ⑴该图中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路线为阿坝——贾诺——若尔盖的直线,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理由如前所述:横亘其间的大沼泽难以逾越。

  ⑵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均未经贾诺直接取“捷径”走若尔盖、班佑。

插图12:《红军长征在四川》中的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路线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明:

  ⑴该图中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路线为阿坝——贾诺——巴西的直线,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理由如前所述:中间的大沼泽难以逾越。

  ⑵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均未经过班佑。

三、结语

  以上是我们近三年来参阅有关历史文献结合实地踏勘取得的一些成果,谈不上百分之百的准确可靠,也很可能因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还存在着诸多错讹和疏漏,而且还有一些路线尚未完成踏勘。但毕竟形成一个可供众家继续深入研究的基础。我们还将再接再励,继续进行实地踏勘和历史文献的判读工作,与各位方家一起,将长征基础性地理要素和数据恢复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以告慰无数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红色丰碑的不朽英灵,启迪后来者,开拓新局面,让伟大的长征精神更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心中。

  祝贺人民军队八十周年的生日!向八一军旗,敬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参加草地穿越队员名单

唐 皓(4) 冯光瑞(1) 裴宏信(2) 胡旭辉(5)

张晓龙(3) 王艺森(2) 杨 立(4) 李 力(1)

肖逢春(1) 刘建伟(2) 恒 鑫(1) 王 昇(1)

杨 亮(4) 孟传淦(1) 周 军(5) 陈 建(1)

叶光伟(1) 郑友良(1) 代建安(1) 刘德俊(1)

李 俊(1) 张正松(1) 宋 伟(2) 王 旭(1)

牟 兵(1) 熊文权(1) 欧阳蜀勇(2)

严 宏(女)(1,搭乘)

搭乘编外队员(女)

杨茜瑛(2) 敖 敏(1)

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穿越草地救助接应队员名单

张 林(3) 蓝 锦(2) 汤 姆(1) 冯光瑞(1)

刘建伟(1) 张宇海(1)

家园 【原创】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复原(十四,完)

附:四川凯旋摩托车俱乐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考察队”五次穿越草地

㈠2005年五一大假第一次穿越水草地

  时间:2005年4月30日~5月6日

  路线及行程(见表1及附图5、附图6):

表1:2005年度五一大假首次穿越水草地行军日程表

日期 出发地 宿营地 途经重要地域 里程 路况

第1天 成都 黑水晴朗 都江堰——茂县——黑水色尔古藏寨——瓦钵梁子——维古——晴朗 260公里 基本油面约30公里简易土路

第2天 黑水晴朗 毛尔盖索花寺 晴朗、血落(沙窝会议会址) 90公里 林区简易路

第3天. 毛尔盖索花寺(属松潘) 麦洼(红原) 索花寺——草原——屈锦桥——分水岭 110公里 20公里崎岖土路+20公里油面公路,其余为草地

第4天 麦洼 求吉寺(若尔盖) 大草地——一班佑——巴西——求吉寺 130公里 80公里草地+50油面公路

第5天 求吉寺 上包座 30公里 林区土路

第6天 上包座 平武县城 约300公里 油面公路

第7天 平武县城 成都 约300公里 油面公路

总行程 1220公里

  这次穿越草地的目的为实地踏勘1935年8月红军右路军右翼部队穿越水草地的行军路线,这个目的基本达到。红军右路军在年朵坝附近合为一路前进的草地行程现在基本上与213国道重合,已无踏勘之必要,所以我们这次从毛尔盖经屈锦桥、分水岭进至色迪坝(色既坝)后,又经色地经求吉朗洼进至班佑。四川省党史工委编撰的《红军长征在四川》附图(该书第168页插图: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北地区会师北上示意图,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中概略标示了这条路线,但迄今没有证据表明红军1935年8月第一次过草地时经过了色地(色既塘),很可能是有关研究人员将“色既坝”与“色既塘”或“色既”的概念混为了一谈。

  由于当时车队并未装备GPS,所以这次穿越草地未能准确勘定有关地标。现在只能通过GOOGLE地图作辩析后作概略路线标示。

附图5:2005年五一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毛尔盖索花村——色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附图6:2005年五一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色地——求吉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㈡2006年五一大假第二次穿越水草地

  时间:2006年5月1日~5月5日

  见表2及附图7

表2:2006年度五一大假再度穿越水草地行军日程表

日期 出发地 宿营地 途经重要地域 里程 路况

第1天 成都 查真梁子南 坡下草地 都江堰——汶川——理县——鹧鸪山——刷经寺——查针梁子 380公里 全油面

第2天 查针梁子南 坡下草地 阿坝 原地休整,晚到麦尔玛宿营 120公里 全油面

第3天. 阿坝 瓦切 阿坝——麦尔玛——贾诺——瓦切 约120公里 半程油面公路,半程草地

第4天 瓦切 古尔沟 280公里 油面路

第5天 古尔沟 成都 240公里 油面路

总行程 1140公里

  这次穿越草地的目的为实地踏勘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从阿坝附近穿越草地进至嘎曲河畔的行军路线。目前许多长征略图都标志红军从阿坝附近直接取捷径经瓦切直趋班佑,但我们经过踏勘并与有关历史文献对照研判,认为这种可能性极小:从阿坝经贾诺到瓦切附近嗄曲河畔,要经过才尔瓦共米乔沼泽,而从瓦切直趋班佑要经过日干乔大沼泽、乔日乔、喀朶尔乔等大沼泽——这些沼泽都在上百平方公里以上,当时就是一片泽国,大部队基本上是难以逾越的,况且现有的历史文献均未有红军这次过草地到达瓦切和班佑的记录。\r

  由于当时车队并未装备GPS,所以这次穿越草地未能准确勘定有关地标。现在只能通过GOOGLE地图作辩析后作概略路线标示。

附图7:2006年五一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麦尔玛——瓦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㈢2006年国庆大假第三次穿越水草地

  时间:2006年10月1日~10月6日

  见图表3、表4及附图8、附图9

表3:2006年度国庆大假第三次穿越水草地行军日程表

日期 出发地 宿营地 途经地 行程( 路况

第1天 成都 刷经寺 汶川、理县、鹧鸪山 320公里 全油面

第2天 刷经寺 麦洼 壤口、查真梁子、龙日 160公里 90公里土路及草地,余为油面路。

第3天 麦洼 草地 求吉寺 130公里 80公里草地,其余为土路或油面路。

第4天 求吉寺 上包座 达拉沟峡谷、俄界 110公里 全土路

第5天 上包座 川主寺 包座河谷、朶里台 120公里 70公里左右林区崎岖土路,其余油面路或未峻工泥土路。

第6天 川主寺 成都 360公里 全油面

合计 1200公里

表4:2006年度国庆大假穿越草地测定的地标数据(略)

  这次穿越草地的目的为实地踏勘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左、中纵从阿坝地区渡过嘎曲河后的草地行军路线。我们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比较可靠的红军长征日记对这些路线进行了实地踏勘并用GPS对相关地标进行了标示,并且踏勘了1935年9月党中央率红一、三军团从巴西地区单独北上进至俄界的部分路线,以及红军右路军主力当月经包座河谷南返的路线——1936年7月~8月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在年朵坝完成草地行程后,也是经这条路线进至上、下包座地区。

  这次踏勘,我们用GPS对沿线地标进行了标示,并与GOOGLE地图作过辩析和核对。

附图8:2006年国庆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查真梁子——峨扎阿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附图9:2006年国庆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色地——班佑——俄界——包座河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㈣2007年五一大假第四次穿越水草地

  时间:2007年5月1日~5月4日

  见图表5、表6及附图10

表5:2007年度五一大假第四次穿越水草地行军日程表

日期 出发地 宿营地 途经地 行程( 路况

第1天 成都 龙日坝 汶川、理县、鹧鸪山、刷经寺 380公里 全油面

第2天 龙日坝 甲本塘 安曲、草地 80公里 40公里草地,余为油面路及“奶场路”。

第3天 甲本塘 龙壤、红原、刷经寺 刷经寺 160公里 40公里草地,其余为土路或油面路。

第4天 刷经寺 成都 320公里 全油面路

合计 940公里

表6:2007年度五一大假穿越草地测定的地标数据(略)

  这次穿越草地的目的为实地踏勘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左、中纵从阿坝地区进至嘎曲河畔的草地行军路线。我们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比较可靠的红军长征日记对这些路线中的大部分进行了实地踏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参照资料,可以经分析标定1936年7月红军左、中纵队从阿坝地区进至嗄曲河畔的路线及概略的渡河点。

  这次踏勘是我们诸次穿越草地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当我们从安曲穿越草地进至甲本塘时,当地牧民根本就不相信我们是驾摩托过来的,因为这条道历来就只是马道。

  这次踏勘,我们用GPS对沿线地标进行了标示,并与GOOGLE地图作过辩析和核对。

附图10:2007年五一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上壤口——安曲——甲本塘——龙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㈤2007年国庆大假第五次穿越水草地

  时间:2007年10月1日~10月6日

  见图表7、表8及附图11

表7:2007年度国庆大假第五次穿越水草地行军日程表

日期 出发地 宿营地 途经地 行程( 路况

第1天 成都 茂县 168公里 全油面

第2天 茂县 毛尔盖索花村 两河口、色尔古、鱼巴渡、热里桥、晴郎、沙窝 182公里 大部油面,部分砂石土路

第3天 索花村 阿木柯河水库 草原、屈锦桥、麦拖岗分岔口、阿衣果木康 80公里 全部草地路及“奶场路”。

第4天 阿木柯河水库 廿四马鞍腰 麦洼 45公里 30公里草地及砂石土路。

第5天 麦洼 色地、色迪坝、年朵坝 茂县 300公里 30公里草地砂石路,其余油面路

第6天 茂县 成都 全油面

合计 943公里

表8:2007年度国庆大假穿越草地测定的地标数据(略)

  这次穿越草地的目的为实地踏勘1935年8月底红军右路军从色既坝进到年朵坝、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左、中纵从阿木柯畔进至年朵坝的草地行军路线,并完成红军历次穿越草地各路行军路线的链接。这个目的得以顺利完成,从而胜利结束了历时三年的红军长征过草地行军路线的踏勘和复原工作。

  这次踏勘,我们用GPS对沿线地标进行了标示,并与GOOGLE地图作过辩析和核对。

附图11:2007年国庆大假穿越水草地行军路线图

(毛尔盖——阿衣果木康——廿四马鞍腰——色地——年朵坝)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击下载清晣大图——外链出处

家园 我来花
家园 头两次没这玩艺儿,后来装备上了档次很低,信号老中断……

所以只好定点测了,这个倒是留了不少数据。

家园 非常佩服双石及凯旋摩托车俱乐部的各位英雄~~~~
家园 红军不怕远征难

重走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路线,窃以为对旁人精神上的影响和教育大于实际路线的勘测,当然,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勘测并复原出当年红军壮举的实际线路也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

有机会俺也想走一走,哪怕一小段也行。

家园 随着通村公路的建设,你这个愿望越来越容易实现了!

不过窃以为“精神”这东东不是空的,也是要有载体的,实测线路其实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复原史实来说。

家园 是的是的,精神和实测同样令人尊敬。

偶嘴笨不会说,就怕表达成精神和实测相对立的意思,呵呵。

套用一句政治学上的话,二者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家园 人品啊人品~~~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逐篇送花完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