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估值,求教于各位 -- 贪玩的风筝

共:💬43 🌺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估值,求教于各位

看到队长的帖子里面提到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的对比,觉得说的有点意思,目前市场对保险业和证券业的估值,可谓冰火两重天了。

即使在中国平安抛出如此强横不讲理的增发计划情况下,平安的市盈率依然稳稳保持在35以上,而中信呢,目前已经跌破20了。

我很是想不清楚,为什么市场对于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前景,有如此巨大的估值差距。

就我看来,从传统的收入上面看,证券业的传统收入是应当就是手续费收入,保险业的传统收入就是保费收入,从我的观点看,券商的手续费和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应当都是属于成长性不够强的部分,或者在未来中国扩大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情况下,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会有飞跃性增长?但是我觉得这个怎么看都太遥远了,就跟开发月球一样。

而在其他方面的收入,券商包括承销收入,自营收入,也具有海外扩张的能力,而且券商在未来创业板,股指期货以及国家要求金融证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也应当具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对于保险业而言,除了保费收入,应该剩下的就是投资收入了,刚才大概看了一下平安的三季报,好像就平安而言呢,对比06年度的三季度数据,好像在保费方面的利润,没有什么大幅度增加,真正增加的还是投资收入,从130多亿,一下子变成了460多亿。

这我就很想不明白了,如果说市场对于保险业的前景看好,是在于他的保险业务的话,看起来同去年三季度而言,大约也就是20%的增长率,我们知道平安今年业绩预增100%,也就是说,实际上市场对于平安的想象,多在于平安的投资收益了。

可是,可是~~~明明券商股的市盈率下降,是因为市场对于后市不看好,是因为市场认为,在证券业中的投资收益高成长不太值得期待,那平安为什么又能享受如此的高估值呢?

换句话说,市场目前认为,对于保险业而言,他们的投资预期成长性要比券商好得多,这是为什么??

对于中信证券和中国平安,在投资方面,平安具有哪方面的优势?是投资能力还是投资渠道比中信强?中国平安增加那么多的投资收入,难道不是来自于证券市场么?

我现在大概估计,可能是中国平安投资渠道更好?能进行股权投资?或者海外并购之类的更方便?

现在不管股价高低,我只想比较一下平安和中信内在价值的高低,呵呵。

我就觉得奇怪,就金融业内部而言,拎出券商龙头中信,无论去跟银行比,还是和保险比,怎么看成长性都不会比他们差,为什么估值上受到如此歧视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所以老拙曾经认为券商股能有一波行情。当时我在别处看到过

有高手说过,就算轮也该轮到券商股了。哪知道赶上大调整。

家园 我估计是这样的

保费收入是固定的,一个人买了保险,通常保费都会一直缴下去,减少的是增速。而券商的经纪收入是完全看交易量的,交易量下降收入就直接减少。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次保监会主席说,大银行,中证券,小保险。保险行业的整体规模应该还有很大的扩充余地。这可能也是看好保险的原因之一?

家园 呵呵,我只是觉得,市场对券商未免太偏见了

偏见产生利润,呵呵

我才不信,平安比中信还会投资??

而且就刚才看三季报,大致估算一下,如果说平安业绩预增只是100%的话,那四季度平安的投资业务,也会环比下降的,意思不大。

要说中信估值不高是因为市场对A股市场 前景不看好,那我相信,但是平安这帮子保险股又怎么说啊?

所以说,呵呵,我是相信市场的偏见总归会被纠正的,要么保险股也变成20倍市盈率?或者中信市盈率上升到30倍,呵呵,赌一把,看哪个概率大?

另外,平安这次增发,承销商是谁啊?要是中信,呵呵,又赚了。

家园 保费不是“收入”

对保险业不太懂,所以风筝的问题也是我的困惑。

而且,保费应该是“负债”,到期后才能转为收入。车险可能是最短期的负债,1年中没有赔付的部分,才能转为收入。

再比如大病险,按合约很长时间(10年、20年?),每年交的保费都应该列入对保险受益人的负债吧?等保险合约到期,才能计算出是赔还是赚。

保险分为两大类,财险和寿险。财险的保险期限比较短,寿险期限一般都很长。在保险期限内,保费都是对保险人的负债。这时,保险公司除了留有一定的周转赔付金以外,可以将保费用来进行投资。这是巴非特喜欢收购保险公司的根本原因——有巨大的可用于投资的现金,而这些资金基本上是没有成本的(连投险除外,不过也是盈利与受益人分成)。通常来说,财险的保费用于投资,收益不必与保险人分成;寿险的保费用于投资,与保险人约定的收益率之上的部分才是保险公司的收入。所以相对来说,好象财险公司更好一些。巴非特收购的第一家保险公司,就是一家车险公司。

因此,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还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这样,保险公司盈利表现的关键因素就依赖于:公司是否有优秀的投资管理团队?或者是否处于资本市场的牛市中?

说到底,与证券公司相同,保险公司同样受资本市场的制约。

家园 呵呵,保费的确不是收入,不过我觉得可以做个比较的

保费里面的部分,哪些能算作收入,那些不能算,的确很难说,不过从三季报里面,大概能看个端倪,呵呵

从合并利润表里面可以看出,主营业务的大头,就是保险业务收入,已赚保费,其中反正是加加减减的,但是数目变动不大。

但是在支出里面,最大头的,就是保险责任准备金了,然后才是赔付支出和退保费用,下面才是红利。

从这一点看,可以看到,平安每年收到的保费,和他们的赔付,差的好远啊!!这恐怕也是因为前些年保险总额大幅度增加,所以实际上很多保险,都是刚刚开始支付,可是到期却要到很多年以后的缘故吧!

但是真正支出的大头,确是保险准备金,从报表上看,因为保险期的因素,每个年度的保险业务利润,的确是按照收取到的保费算作收入,减去准备金,减去赔付和退保以后,作为利润的。

所以,从这点上看,呵呵,我没有仔细算保险主业的利润,但是呢,我觉得,从收取保费总额上应该就可以看出业绩增长的大概情况了。

对于保险准备金这个东西,我觉得很奇怪,呵呵,保费收入700亿,保险准备金支出就占了680亿。而且更奇怪的是,如果把保险准备金,赔付金额和退保金额加在一起,是超过了保费收入不少的。这个保险准备金,计算依据何在啊?

这部分钱,如果算作支出,那么显然是不能做为投资本金的了。这部分钱是上交保监会么?我想国家不会把这么大一笔钱沉淀着不用,这些钱的用途何在呢?

家园 券商属于强周期行业

熊市了,成交量萎缩;ipo,再融资暂停;更别说什么创设沽权了,虽然中信经纪业务占比降至50%以下,其他主营收入哪个不和牛市有关?新业务,新利润增长点无望的情况下,券商股市盈率肯定向周期性行业靠拢,譬如钢铁;况且创设沽权收入,转让华夏基金收入不可持续,也不能算20倍市盈率吧?保险股熊市照样可以投资债券等其他品种,保费收入与证券市场没多少相关性,没听说过谁把保险算成周期性行业里

家园 券商不能投资债券么??

好像券商自营业务没有规定不能投资债券吧?

看看中国保险业的几个巨头,哪个的投资收入和牛市没关呢?

我倒是只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保险业可以进行股权投资,但是这个成长性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如果说保险业不算周期性的话,那么至少他的主营业务也不算高增长。那么35倍市盈率从何而来呢?

家园 谁也没说券商不能投资债券

证券公司全部收入都和市场行情有关,而保险公司2部分收入,1 投资收入和市场行情有关 2 保费扣除理赔部分收入

现在来看,保费收入增长是支持其高市赢的基础而非投资。投资只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证券行业自营,经纪则是命根。

家园 在会计上,保费是收入,对保户的负债主要体现为各类准备金

不过,就实质来说,保费和一般企业的收入性质不同。

家园 所谓的保险准备金,类似于银行的拨备

保险准备金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已发生未决赔款准备金,一类是未发生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为那些已经报案但尚未结案的理赔案件计提的,一般由理赔部门初审预估后交财务部入账。未发生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保险公司按照以前年度理赔支出的规律计提的,大致是以前12个月的数据为基础。上述准备金对应的利润表科目是准备金支出科目,所以计提多少准备金是不影响现金流的,但是影响税后利润,计提的越多,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越少,等于保险公司留存了额外的利润以应对可能的赔付支出。

兄弟说的都是些皮毛,希望有懂行的朋友补充纠正。

家园 哦,那么这些现金,是被冻结呢,还是加入运营的?

觉得很诡异,平安三季报里面,计提的准备金,680个亿,呵呵,很难理解啊~~~

如果说是以之前12个月的理赔数据为基准,那么680亿这个数也太大了~~~07年1到9月的保费才700多亿,呵呵

我觉得应该是我对报表不熟的缘故,不知道有没有人来指点一下哦

家园 计提那么多,只能说管理层比较谨慎了

因为计提准备金是不影响现金流的,所以自然是加入运营了。不过,管理层也不能随心所欲的用这笔钱做投资,还必须保留足够的现金等价物以应付短期的支出需要,比如像这次大雪导致的赔款支出。所以,除了一般的财务报表外,保险公司还要出一份偿付能力报告。

家园 主要是历史上一旦国家经济进入衰退期或泡沫破灭

券商肯定是第一个倒闭的,当年日本就是山一证券倒闭开始的衰退,而保险公司却罕有先例。这也许就是市场的选择吧。我曾经在第一财经上看到一个分析师说,对于金融类股票应该高市盈率时候进,低市盈率时候出。这在各国股市里非常常见。好像河里也有人曾经说过类似的话。

家园 计提准备金是不影响现金流

但是严重的影响企业的营运自由现金流。

除了一般的财务报表外,保险公司还要出一份偿付能力报告
会有么?保险公司是基于偿付的原则而不是持续经营的原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