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 xiaomo

共:💬117 🌺7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昨晚上突然想起了一个在日本的朋友

他浙江人,高考落榜,可能考了个中专吧,记不清楚了。在国内工作一阵子后来到日本,考取了京都大学。两年前已经是东京大学硕士毕业了。想起他是因为,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确如草校尉所言

分辨什么是自己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接受命运,能改变的增加自己改变其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家在这里谈论的种种不公平眼下还无法根除,那么不如多想点什么途径给大家找一条解决的路?也许比单纯的打嘴仗更有建设意义。

家园 就像楼下几位兄弟说的,主要还是本省教育资源的问题。

北京上海的重点大学是多,不过二、三类院校更多。这就决定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生上大学的机会比不发达的地区要大好多。哪怕不上大学也有很大的可能过好日子。所以大家就不用努力拼抢当考试机器了。如果本地的高等教育资源少,都想出头,当然只能比勤快了。考上重点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哪怕让某个地区的人把某个国家级重点大学全包了,僧多粥少,那个地区的当地分数线还是下不来,当地学生还是要做考试机器的。说到底,还是不要看不起二、三类的院校啊。把眼光放在金字塔尖上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没有庞大的塔基,发达地区的分数线也下不来。

家园 应试能力与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没有可比性

说实话,这句话看着实在不舒服。

北京上海的考生说这话,实在是有点给人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感觉。

我是江西的,当年高考的时候,录取率才百分之30-40多吧,我想老师和家长也不是不想培养创造力,可是赌的起吗?

早些年北京上海等地还和其他省份同卷同分,被批评的多了以后,现在干脆不同卷了。呵呵,叫你想批也无从批起。

家园 就算京沪的考生科研能力强

姑且不论到底强不强。就算他们强吧。高考的录取过程中那些方面体现出来他们科研能力强来?分数低就代表科研能力强,分数高就代表科研能力弱?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考生,科研能力就强,生在外省偏远农村的考生科研能力就若?高考凭什么取考生,简言之,分数,而不是根据什么虚无缥缈的科研能力(高中生做过什么科研?)。那么......又回到我在之前提到的问题上来,不想重复了。

您又说“这种应试教育水平的差距,到了大学就变得不明显”,难道因为“变得不明显”就可以漠视录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地域不公平性,,并让它继续存在?

家园 谁愿意打嘴仗?

关键是很多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承认这种公平。

连问题的合理存在性都遭到质疑,又怎么讨论问题的解决途径?

家园 我前面说过比较绝对的考分没有意义

我前面说过比较绝对的考分没有意义,不知你看到这个帖子没有:

卫融:找来一些有意思的数据

你觉得京沪考生是既得利益者,录取率高,这不公平。那你解释一下其他八个排在山东前面的省是怎么个既得利益法?反正我没看出来山东考生到底冤枉在哪。录取率30%几的省份考生还不得冤死。

家园 大家不如这么比: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

在什么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工作,薪水比中国学生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还要高,这样心气就平了。呵呵。

家园 我没有只为山东喊冤

不知道您看没看我的回复?

链接出处

请您仔细看看,然后咱们再讨论。您都没搞清楚我的观点,这样的反驳没有意义。

家园 适应美国生活了么?

赵大人新春愉快!阖府吉祥!

家园 那个 数据那帖我是分两回引用的 并不是山东最高

当时 头一回我引用的是11到20 后来才放出前10 (一共只有23省区市的数据)

因为前10里有个辽宁 比北京录取率还高

直接先放上辽宁可能这砖就太重了

于是分两回放出的

家园 Thanks

I modified it by citing your article. Sorry, i am a beginner

家园 言之有理

中美教育差距全因创新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