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 xiaomo

共:💬117 🌺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外链出处

    山东最亏的,就在山东的教育。不是山东学生爱考试。全世界哪里有爱考试的学生啊?山东学生分高那都是被逼的啊!要是玩着乐着都有大学上,谁乐意受那苦啊?

    他说的是实话。班里排名三十名的山东学生,高考移民到东北北京,一下子考西安交大。比他还好的学生,辛辛苦苦只能混个专科院校。这他妈是什么事啊?这是公平的高考吗?

    同样的学生在北京有本科上,在山东也就一个专科,甚至专科都没有,这可是影响一生命运的大事啊!他们十年寒窗,有什么意义啊?

    尤其是农村这些学生,出身苦啊!他们出身农村,高考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啊!你以为他们家里都是当大官的,考不上大学也能靠“素质”找份好工作?他们家里穷,从家里带一瓶子咸菜,那就是一个星期的菜啊!你们这些大城市的人没有见过,没法想象啊!有谁去过山东贫困县的那些农村??

    他们买不起辅导书,请不起家教啊!

    他们不仅仅要读书,还要照顾弟妹,要干活啊!

    他们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吃的东西。。。

    为什么连他们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也这么吝啬?

    农民不是国家的主人吗?主人啊!

    分数线全国领先,录取率全国倒数,shit!

    素质教育?凭什么说别的地方学生素质就比俺们山东高啊?

    学生早晨5点多不到6点就起来,晚上12点多才睡,苦啊!太苦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大家不如这么比:一个美国高中毕业生

      在什么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工作,薪水比中国学生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还要高,这样心气就平了。呵呵。

    • 家园 就像楼下几位兄弟说的,主要还是本省教育资源的问题。

      北京上海的重点大学是多,不过二、三类院校更多。这就决定了经济发达地区的高中生上大学的机会比不发达的地区要大好多。哪怕不上大学也有很大的可能过好日子。所以大家就不用努力拼抢当考试机器了。如果本地的高等教育资源少,都想出头,当然只能比勤快了。考上重点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哪怕让某个地区的人把某个国家级重点大学全包了,僧多粥少,那个地区的当地分数线还是下不来,当地学生还是要做考试机器的。说到底,还是不要看不起二、三类的院校啊。把眼光放在金字塔尖上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没有庞大的塔基,发达地区的分数线也下不来。

    • 家园 单单拿考分来鸣不平,这并不公平

      首先声明阿,我是这个万恶制度的受害者之一,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和父母从甘肃搬家到江苏,所以基本上是在甘肃上的学,江苏考的大学。(没考上清华那不是我的错,自我安慰一把:)

      但是,我觉得单单拿考分来鸣不平,这并不公平。首先,我们要有个前提:各省的考生智力水平是一样的。我想这个大家都认可吧。其次,每个省的教育质量相差很大,其实质量这个词不太妥当,我指的仅仅是老师们培养学生应付高考的能力。江浙,福建湖北,山东等省比甘肃,贵州高很多。究其原因嘛,这是有传统的, 2000多年这些省份就是这么考过来的,经验肯定比那些以前的胡蛮之地要丰富。

      但为什么山东的威海地区又比山东省录取分高很多呢,谁来解释解释?反正我没想明白。

      所以这是个水涨船高的道理。你要是把甘肃的一批平均水平相当的孩子拿到山东培养几年,他们会考出山东的水平。所以你硬要说山东的大专分拿到甘肃能上清华,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接受的教育水平不一样。

      当然那些可以在山东念书,去甘肃考试的考生,是捡便宜。而象我这种冤大头是吃了亏(我苦阿)。但毕竟是极少数。

      所以在高等教育资源仍然不足的情况下,我觉得现行制度是合理的。从后面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山东的录取率是最高的,百分之60几,而甘肃才百分之30几,所以应该甘肃学生发牢骚才对。

      这种应试教育水平的差距,到了大学就变得不明显。到了做科研的阶段,会考试变得一钱不值。关于大学阶段创造力的问题,后面的二胡教授写的很精彩,我就不罗嗦了。

      • 家园 那个 数据那帖我是分两回引用的 并不是山东最高

        当时 头一回我引用的是11到20 后来才放出前10 (一共只有23省区市的数据)

        因为前10里有个辽宁 比北京录取率还高

        直接先放上辽宁可能这砖就太重了

        于是分两回放出的

      • 家园 为什么比较山东和甘肃?!

        其一,毛主席教育我们,看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山东河南等省(等省!)的录取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与京沪录取分数线低录取比例高的矛盾。

        山东与甘肃同属该矛盾的受害者。京沪等地霸占着与他们考生数量不成比例的重点大学的教育资源,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解放一部分教育资源,再谈各省之间分配的问题。

        其二,依您说,不能单拿考分鸣不平,因为“每个省的教育质量相差很大”,有个“水涨船高的道理”。那请问,京沪的教育质量比之鲁甘等省是高是低?若高的话,怎么没体现出您所说的“水涨船高”,反而考生分数和录取线低的寒碜?若低的话,他们又凭什么占有那么多的大学资源?

        再重申一遍,现行的录取制度的不公平是明显存在的,为什么要找出各种理由否认呢?得了便宜卖乖,又是“作弊”又是“素质低”,实在令人气闷。

        • 家园 请息怒

          得了便宜卖乖

          您请注意,不要人身攻击。

          “作弊”又是“素质低”

          这是你自己说的,与我无关。

          那请问,京沪的教育质量比之鲁甘等省是高是低?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

          其次,每个省的教育质量相差很大,其实质量这个词不太妥当,我指的仅仅是老师们培养学生应付高考的能力。

          如果你实在要比,你们山东最高, 比北京上海都高. 但仅此而已。应试能力与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没有可比性。

          • 家园 应试能力与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没有可比性

            说实话,这句话看着实在不舒服。

            北京上海的考生说这话,实在是有点给人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感觉。

            我是江西的,当年高考的时候,录取率才百分之30-40多吧,我想老师和家长也不是不想培养创造力,可是赌的起吗?

            早些年北京上海等地还和其他省份同卷同分,被批评的多了以后,现在干脆不同卷了。呵呵,叫你想批也无从批起。

          • 家园 我没生您的气

            1,得了便宜卖乖。我没说您得了便宜卖乖,您得了便宜了吗?

            2,“作弊”又是“素质低”。也不是我说的,您看看相关的帖子,就知道谁说的了。我总不能象写论文一样,还整个reference吧

            3,4,您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您能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吗?

            最后,我们外省的整体考分比京沪高,事实而已。大学的科研能力是高考录取以后的事。我们谈的是高考录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地域不公平性,而不是大学生的科研创造力。您愿意的话可以新开贴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 家园 就算京沪的考生科研能力强

              姑且不论到底强不强。就算他们强吧。高考的录取过程中那些方面体现出来他们科研能力强来?分数低就代表科研能力强,分数高就代表科研能力弱?生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考生,科研能力就强,生在外省偏远农村的考生科研能力就若?高考凭什么取考生,简言之,分数,而不是根据什么虚无缥缈的科研能力(高中生做过什么科研?)。那么......又回到我在之前提到的问题上来,不想重复了。

              您又说“这种应试教育水平的差距,到了大学就变得不明显”,难道因为“变得不明显”就可以漠视录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地域不公平性,,并让它继续存在?

    • 家园 同样不是北京上海的,

      偶欣赏一种人生态度。

      分辨什么是自己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接受命运,能改变的增加自己改变其的能力。

      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其哀怨,不如笑对人生。

      • 家园 昨晚上突然想起了一个在日本的朋友

        他浙江人,高考落榜,可能考了个中专吧,记不清楚了。在国内工作一阵子后来到日本,考取了京都大学。两年前已经是东京大学硕士毕业了。想起他是因为,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确如草校尉所言

        分辨什么是自己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不能改变的接受命运,能改变的增加自己改变其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家在这里谈论的种种不公平眼下还无法根除,那么不如多想点什么途径给大家找一条解决的路?也许比单纯的打嘴仗更有建设意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