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宇宙学的终结 -- 苏萸

共:💬116 🌺6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 说存在

是指在目前的理论框架下,它如果存在所带来的便利远大于它带来的麻烦。

而且更重要的是,不与任何定律冲突。

以太说不满足。

什么叫实质的证据呢?黑洞没有人直接看到,太阳也没有人摸过啊。

当然,永远有这样的可能,根本就没有暗物质,那我们的主流宇宙学可以重写。

但目前,它是我们的best guess.

家园 同感

这情抒的,真象散文诗

褒姒等不到诸侯,西施浣纱不见小鱼儿,贵妃吃不到荔枝,貂蝉不知月全食,文成到不了香格里拉。

同感
家园 呵呵 偶尔骚一下

没影响主要内容吧?

家园 远近星系如何划分,为什么远的光传不来,近的成一个

为什么要划分远近星系.

请问超大型星系是否中心为黑洞.再请问所谓最终的一个星系中心黑洞的类型.并请问为什么星系的所有物质不是被黑洞吞噬.

请给出您所发表的专业刊物的名称和期号.并请简述您论文的主题.

根据您的文章和证据不充分的几段文字,现怀疑您属于民科人士.如果确认,将向论坛提出投诉.

家园 呵呵,你这个答案有点勉强了。

算了,还是让你再自行思考吧。

家园 这是SCIENTIFIC AMERICAN三月刊的封面文章

LZ做个介绍而已. 不懂没关系, 不懂还跳出来说人是民科就有点过了.

家园 请注意,楼主标明文章是原创

因此,除非他证明这发表的文章是自己写的,否则有误导嫌疑.

其次,在跟随的帖子中,说所有的现象都可以给出公式,是科学等.

并非该文介绍的所有观点均为天文学界公认.例如"宇宙....膨胀....远远超过光速"的情况下,"远处的光正在传来"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的说法.因为"传来"的光子事实上正在离我们远去.再例如,文章标题是宇宙学的终结,但是文字叙述却说是1千亿年以后才终结.要知道,太阳作为主序星的剩余时间大概是50亿年,届时人类命运如何尚未可知,将人类知识中的一部分(宇宙学)将在此后更加久远的时间点消失作为今天发生的现象提出,似乎不是严谨的吧?

家园 自个看去吧

"The end of cosmology" 你说该怎么翻译? 影评, 小说的介绍都可以是原创, 对一篇科普文章的介绍为什么不可以是原创? 你要不服找版主或铁手都可以. 你要看严谨的, 就去通读专业文章. 你行吗

家园 着呀,别人的文章,冒了标题,内容呢?

确实没有看到原文.

将"宇宙膨胀速度超过光速"作为尽人皆知的科普知识描述一幅千亿年后的宇宙图象,还要声称都是科学.请问这个科普除楼主外还有哪些作品?请问前述观点是否已为多数天文学家接受并且向业余天文爱好者广泛宣传过?

没有这些,文章声明一下是最新观点也能减少误导可能啊.

家园 你的这些说法都只是很没有把握的猜测

宇宙在膨胀,现在应该是基本认同的观点。除此之外,你说的其他的都只是可能,甚至可以说是可能性比较小的可能。

宇宙学的理论中有很多常数,其中很多都没有精确的测定,即使假设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我不相信!),这些常数的数值的不同都可能导致宇宙不同的结局,比如加速膨胀,先膨胀后缩小,减速膨胀直至静态宇宙等等。

家园 不完全同意

你说的这种“加速膨胀,先膨胀后缩小,减速膨胀”只是在没有宇宙学常数的时候才有可能;“静态宇宙”就真的不可能了。

只要承认宇宙由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临界密度,由friedmann方程一步就能推出加速膨胀开始就不会停止,而且越来越快。

家园 多谢

吃客对厨师不满,我们不能叫他们也来做道菜啊。怪只怪自己学艺不精,不能置信于人。

如果是不品味就乱叫的吃客,不理就是。

另外,本篇并非是对那篇文章的介绍。那篇很清晰的支持了我本来就有的想法,和简单的计算。

家园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些结论是对的,但是对宇宙学的理解还是有问题。

什么叫“宇宙由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临界密度”?

描述宇宙的曲率有个东西叫做密度因子(\Omega),临界密度是指宇宙恰好是平坦的时候所具有的密度因子(\Omega_c=1)。宇宙的密度包括这么几块,明亮物质(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世界的物质,大概4%)、热暗物质(中微子)、冷暗物质(大概23%),暗能量(73%)。按照现有的经典宇宙学里的观点,暗能量这个东西很可恶,不像其它组分一样密度随宇宙膨胀而改变(Friedman方程中的常数因子),而其它组分的密度显然随宇宙膨胀而降低。很显然,宇宙的密度因子是随着宇宙的膨胀而减小,其极限就是暗能量的密度。

按照上面的推论,即使宇宙曾经有段时间密度远大于临界密度,在减速膨胀,但是只要它膨胀到密度小于临界密度的情况,总会变成加速膨胀。

比较奇怪的一点就是现在我们测得的宇宙密度很接近临界密度(考虑到测量误差),让人怀疑是否是个巧合。

当然,还有很多物理学家也考虑了宇宙常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这种假设下,宇宙将来是否加速膨胀也未可知。

在短期内我们无法观测到宇宙常数的可能变化,所以未来的情况只能当成是某种可能,而非确凿无疑的定论。

家园 宇宙的密度因子是随着宇宙的膨胀是不变的

因为宇宙常数虽然不变,但它代表的暗能量密度因子却随着膨胀而增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感觉楼主逻辑很怪,以有限解无限(大有限)

一方面对数千亿年后的宇宙感慨那么多,另一方面又假定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能力停留到今天的水平。不然为什么只认为数千亿年后那么大的星系都可以达到超光速,而不认为人类到时可以有N倍于光速的工具去追光逐星?我觉得这是当下的认知(小有限)去解释无限(或者说更大的有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