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同意萨大对鲁迅的指责 -- 细脖大头鬼

共:💬89 🌺18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同意萨大对鲁迅的指责

萨大从来没有这么凶狠过,即使是对于《色戒》这样的混球电影,那么“这是为什么?”“事情正在起变化”链接出处

呵呵,自然萨大是不会变的,虽然近来很多人贴他的所谓“绯闻”,但我们相信萨本善良。萨大当然有自己的原因的,这是不容否认的。

首先声明我是萨大的崇拜者。对萨大崇拜还不够呢,更谈不上要对自己的偶像进行攻击了,同时,我也尊重萨大因为一些原因不参与关于鲁迅的讨论的选择。另一方面说,没萨大那有力的反驳(根据读贴的经验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俺也可以轻松点,减少点压力。我认同萨大一大堆观点,这都按下不表,之所以这次表示反对,是因为我在在想自己睡个好觉。为了睡个好觉,即使顶着被砖拍死的危险也在所不惜。黑甜万岁!

那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我无法认同萨大对鲁迅先生那么猛烈的批判。“欺世盗名”?!以萨大的温柔品性,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着实让我吃惊。如果我没有看过鲁迅还就罢了,可我认认真真地看过。我我我必须说点什么。

本人瞌睡地来不及写文章了,拼拼贴贴吧。

鲁迅提到“满洲国”的内容有如下:

1、《南腔北调集·论“赴难”与“逃难”》“去年十九路军的某某英雄怎样杀敌,大家说得眉飞色舞,因此忘却了全线退出一百里的大事情,可是中国其实还是输了的。而况大学生们连武器也没有。现在中国的新闻上大登“满洲国”的虐政,说是不准私藏军器,但我们大中华民国人民来藏一件护身的东西试试看,也会家破人亡,——先生,这是很容易“为反动派所利用”的呵。”鲁迅是在指责抗战不力,而周木斋先生写文章说北平大学生要求提前放假“不应逃难”,鲁迅不同意让学生“赴难”。此处提及显然并没有叛国的嫌疑。

2、《伪自由书·战略关系》“现在我们知道了:那次敌人所以没有“被诱深入”者,决不是当时战略家的手段太不高明,也不是完全由于反对运动者的血流得“太少”,而另外还有个原因:原来英国从中调停——暗地里和日本有了谅解,说是日本呀,你们的军队暂时退出上海,我们英国更进一步来帮你的忙,使满洲国不至于被国联否认,——这就是现在国联的什么什么草案,什么什么委员的态度。这其实是说,你不要在这里深入,——这里是有赃大家分,——你先到北方去深入再说。深入还是要深入,不过地点暂时不同。”这是为反对为了战略关系采取“放弃北平”“诱敌深入”的,也许对战略理解不同,但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在这里是否定满洲国合法性的。

3、《伪自由书·止哭文学》“总之,战死是好的,但战败尤其好,上海之役,正是中国的完全的成功。现在第二步开始了。据中央社消息,则日本已有与满洲国签订一种“中华联邦帝国密约”之阴谋。那方案的第一条是:“现在世界只有两种国家,一种系资本主义,英,美,日,意,法,一种系共产主义,苏俄。现在要抵制苏俄,非中日联合起来……不能成功”云(详见三月十九日《申报》)。 要“联合起来”了。这回是中日两国的完全的成功,是从“大上海的毁灭”走到“黄人之血”路上去的第二步。 固然,有些地方正在爆击,上海却自从遭到爆击之后,已经有了一年多,但有些人民不悟“西征”的必然的步法,竟似乎还没有完全忘掉前年的悲愤。这悲愤,和目前的“联合”就大有妨碍的。在这景况中,应运而生的是给人们一点爽利和慰安,好像“辣椒和橄榄”的文学。这也许正是一服苦闷的对症药罢。为什么呢?就因为是“辣椒虽辣,辣不死人,橄榄虽苦,苦中有味”的。明乎此,也就知道苦力为什么吸鸦片。 ”这是以反讽的语气反对“民族主义”的文学黄震遐等的作品掩饰残酷的败局,用幻想自我安慰的。同样,是支持抗战,看对对日苟合的。

4、《伪自由书·王化》“王化中国的王化现在真是‘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了。溥仪的弟媳妇跟着一位厨司务,卷了三万多元逃走了。于是中国的法庭把她辑获归案,判定‘交还夫家管束’。满洲国虽然‘伪’,夫权是不‘伪’的。” 这是反对“草野小民,生逢盛世,唯有逖听欢呼,闻风鼓舞而已”“一声不响,装死救国”。谈的是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有没有战争都是不妨谈的吧?同样,满洲国在此也是“伪”的。

5、《且介亭杂文·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我们的学者也曾说过:要征服中国,必须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其实,中国民族的心, 有些是早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帮闲之辈征服了的。近如东三省被占之后,听说北平富户, 就不愿意关外的难民来租房子, 因为怕他们付不出房租。在南方呢,恐怕义军的消息,未必能及鞭毙土匪, 蒸骨验尸, 阮玲玉自杀,姚锦屏化男的能够耸动大家的耳目罢?“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但是,不知道是人民进步了, 还是时代大近, 还未湮没的缘故, 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 即是很好的一部, 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 紧张, 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 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 高梁, 蝈蝈, 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 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 是看得完的, 而且有所得的。“要征服中国民族,必须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但这书却于“心的征服”有碍。心的征服, 先要中国人自己代办。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 明曾以党狱替满清箝口。这书当然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这事情很快的就会得到实证。如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推测并没有错, 那也就证明了这是一部很好的书。 好书为什么倒会不容于中华民国呢? 那当然, 上面已经说过几回了—— “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 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

这个提到的是“满洲帝国”,不过,更不用说了。肖军的《八月的乡村》是谈东北抗日武装的。

6、《且介亭杂文·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是时满洲政府不道,戕虐朝士,横挑强邻,戮使略贾,四维交攻。”这是引的章太炎《解辫发》的话,说的是清廷。鲁迅死前不久写的。可知不管他怎么谈“满洲”“支那”,他重视的都是从反清廷开始到反蒙昧的文化批判问题。

7、《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在满洲政府之下的人,共鸣于反抗俄皇的英雄,也是自然的事。”

8、《集外集拾遗·<中国地理略论>》“越四年,俄人阿布佉夫探捡北部之满洲,直隶(北京,保定,正定),山西(太原),甘肃(宁夏,兰州,凉州,甘州),蒙古等。其后三年,复有法国里昂商业会议所之探捡队十人,探捡南部之广西,河南(河内),云南,四川(雅州,松潘)等。调查精密,于广西,四川尤详。是诸地者,非连接于俄法之殖民地者欤? 其能勿惧! ”这篇写得很早,显然鲁迅是把满洲看做中国的一部分的。

9、《19331002致姚克》“我们都好的,虽然大抵觉得住得讨厌,但有时也还高兴。不过此地总不是能够用功之地,做不出东西来的。也想走开,但也想不出相宜的所在。先生在北平住了这许多天了,明白了南北情形之不同了罢,我想,这地方,就是换了旗子,人民是不会愤慨的,他们和满洲人关系太深,太好了。”

10、《致外国人士·19320509致增田涉》“五月九日增田兄几下拜启:我昨天也有一信奉上,因不明尊址,故托山本夫 人转交,不知你看到否?节山先生真不离本色。我觉得,日本人一成了中国迷,必然如此。但‘满洲国’并没有孔孟之道,溥仪也不是行王者仁政。我曾读过他的白话作品,毫不感 到有什么了不起。”

这是鲁迅与日本人信件中唯一一次提及“满洲国”一词的文字。节山先生指增田涉的老师盐谷温,也许有人记得1926年陈源曾经污称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抄这位先生的《中国文学概论》。这里他说盐谷温成中国迷,然后提及“满洲国”,显然是把满洲放进中国这个概念里面的,这里没有失节媚日的成分。盐谷温估计对伪满小朝廷有些好话,在私人书信中鲁迅没有以强烈的姿态反驳,恐怕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吧????

鲁迅一生可见文字中提到“满洲”的有65处,除了上面以外,基本都是指满清或者满族人。最集中的地方当然是在《答增田涉问·中国小说史略-3》中,但是基本是在历史的概念里面去运用的。这是个一问一答地给增田涉讲自己的书的一个记录,没有收入81年版的《鲁迅全集》,是后补新版的材料,当然此前曾出过单行本(《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增田涉1931年来华后经常去鲁迅处听他讲自己的书,主要是《中国小说实略》,以后增田涉回国翻译了此书。增田涉比鲁迅小比鲁迅小二十岁,这种讲解很有点师徒的意味在里面,我不知道在这种情形下,鲁迅有什么理由在伪满洲国问题上去“讨好”这位年轻的日本人。难道软骨头是鲁迅的本性?那为什么对其他日本人他不这样“讨好”呢?据陈富康讲此文的翻译问题多多,其中有一种既是有些敬辞用的不对(我不懂日文,所以不知是啥意思,抱歉),显得“太谦恭”了,“别人怎么能代鲁迅那么‘谦恭’呢?”(《略论新版<鲁迅全集>日文书信和答增田涉问的校译和重译)可见,这里并没有在日本人面前丧失尊严的问题吧?

关于“支那”一次鲁迅的用法,讨论很多了。我孤陋寡闻,又不懂日语,但是倒是可以认同林思云(此人好像名声不好,我只看了他这篇文章,不表明我认同他的其他观点)《“支那”问题纵横谈》一文的说法:“当时(辛亥革命前)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日本使用‘支那’ 称呼中国,不但没有贬义,反而含有对中国汉人的尊敬。如果日本人按照当时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把中国人称为‘大清人’,把中国话称为‘大清语’,对中国的汉人来说,反而会感到被侮辱了。在辛亥革命前,‘支那’这个词是被中日两国都承认的名词,没有人对此提出过什么异议。可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正式国号从‘大清帝国’变成‘中华民国’,由此而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支那’争论。 ”“不过在中国政府的再三抗议和敦促下,1932年日本政府终于承诺在政府公文中不再使用‘支那’,一律使用‘中华民国’,但民间报刊仍称中国为‘支那’。一直到日本战败后,1946年日本政府向全国发出《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的通告,此后‘支那’这个词完全从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书、报刊杂志中消失。中日间这场关于中国国号称谓的争论,在战败日本的全面妥协情况下彻底解决。”

请注意这个时间1932年,鲁迅笔下大量使用“满洲”这个词的文章恰好出现在这个时段前后。这是巧合,还是故意呢?我们可以推测,鲁迅一方面仍然沿用着辛亥革命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对当下的“民国”表示着一定的对立情绪。但这种对立不是国家认同的对立,而是其专制文化的不认同(当然,你可以说他的向左转,更加转向了专制——在我看来这是用先知的标准来要求鲁迅)。作为一位经历了中国近代大变局的即将离世的“老人”,一位对国民政府批评多多的作家,这种不认同难道就那么大逆不道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无话可讲,俺且回去读书。。。
家园 我对鲁迅,愈了解一分,就愈敬佩一分。
家园 我也不理解老萨这次为什么情绪如此激烈

根据我所看到的文字,鲁迅先生固然不是圣人,应该也当不得“欺世盗名”,莫非老萨在日本看到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资料?静等老萨的包子。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回头又看了看,老萨应该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为了团结,或为了对雪太傅的尊重。估计包子等不到了。

家园 对鲁迅的指责也许可以分这几种

1,真正读过鲁迅的大部分著作,明白其思想,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根本立场的不同,决定了不能同意鲁迅的思想。

2,并没有真正读过鲁迅,或者读了一点却并没有摸到门道,甚至误读,于是就是认为“鲁迅不过如此啦“,“原来鲁迅是这样的啦“,自以为比别人清醒。

3,对鲁迅的评价不是主要建立在鲁迅的著作和思想,而是建立在一些没有根据的鲁迅个人生活上的传闻和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误解。

4,不搞搞鲁迅怎么显示自己多能耐?

家园 工夫作得很到家嘛,花之
家园 如果鲁迅跑到河里来 估计早就被踢出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整个一傻X老愤青

家园 兄台学问上的功夫着实让人佩服

对鲁迅先生,我是一直非常尊敬的.

家园 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啊......

人和人不一样啊......

我以前呆过的一个小论坛,政治气氛是很统一的,远没有西西河这么“杂”,他们之间吵起鲁迅来,几个月不重样,两边都是引经据典,差不多把鲁迅全集都翻遍了......

原因呢?其实都是对xxx不满,有的人认为要打倒xxx需要鲁迅,有人则认为打倒鲁迅才能打倒xxx。

正着反着都是理,这场争论里面看过鲁迅全集多次的可不止一个,但也不妨碍他们观点针锋相对。

家园 惭愧

我下了好几个版本的鲁迅全集,却从来没有细读过,只是作为收藏。

佩服鬼兄读书,尤其是读鲁迅先生的书,如此细致。

家园 忍不住再唠叨两句:关于1和2怎么“划线”

我相信九霄环佩网友是很真诚的鲁迅粉丝,不过这1和2可没那么容易划分。

什么叫“真正读过”?又怎么区分“误读”呢?

好比说一个人读了鲁迅全集,他可能觉得每句话都说到心里去了,可能觉得偏激,也可能觉得有好有坏,是不是其中一种观点才是“真正读懂”呢?

再拿鲁迅生命接近尾声时的那封批判托派为日本走狗的信来说,就有不同解读,即便同样是挺鲁派,也有极力辩称该信非鲁迅所写和咬死托派“行为实际起了汉奸通日作用”两派,这两派的差距可也不小。

其他的如“鸟头先生”,对梅兰芳的京剧,对苏联肃反和30年代初饥荒的反映,这些单个事件,都存在多种解释。是否只有一种才是“读懂了”鲁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确实,以前萨苏漏过口风,说在日本收到一本关于鲁迅的书

使他对鲁迅的印象有所改变

家园 您说的这个我很同意,反对误读的同时也要反对为了观点进行过度阐释嘛

这个说法比较学术。通俗点说就是错了就是错了,不必为尊者讳。

作家是靠笔杆子过生活的,鲁迅在现代作家里面还是比较能写的,这就不能避免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和错误。我们在常识里面都不会同意世界上有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的,没有一贯正确的人,同样,对名人更是如此了。鲁迅恰恰又决不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儒者,激情与情绪化他是少不了的。如果鲁迅写博客的话,那估计错误和可笑之处就更多了。联想到近来发生的北师大季广茂老师博客引发的“屁*教授”事件。就更可以理解了。人总是多面的,更何况鲁迅是个生平的边边角角都被搜寻遍了当作谈资的人呢?

家园 萨大可能知道一些不公开的资料,一直忍住没说出来
家园 根据我对鲁迅研究界的了解,不存在这种可以令人大哗的爆料了

鲁迅研究界(如果你烦这群人的话,可以沿用“吃鲁迅饭的”这种说法)是一个很拥挤的学术群体,虽然难以抵御“既得利益”的指责,但是学术研究的深入也基本杜绝了,大爆料的可能性。这些研究者日文水平很高的大有人在,也和日本的鲁迅研究界互通有无,联系紧密。日本是专业的鲁迅学者必去淘金的地方。如果真有这样惊天的新材料的话,我想即使有人要为尊者讳,在学术竞争的前提下,也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不过,还是静待“佳音”/“噩耗”吧。对此我是不会感到受伤什么的情绪的。我想那些专家也不会。因为鲁迅实在已经很“透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