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北京的香山 -- 寒江雪

共:💬11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北京的香山

北京香山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尤其是从香山饭店南路的静翠湖,沿着石阶上山一直到香山寺,这段山路一直是我的最爱。

静翠湖是香山的灵魂所在,当年贝聿铭大师也是看中了此处的山水灵气,才将香山饭店建于旁边的吧?站在湖边,可以听到山上溪水流入湖中的叮咚和呜咽之声,静静的在微风中站立几分钟,感觉心灵内外被拂去了烦尘琐事,变得洁净、空灵和轻盈了了起来...

湖边蜿蜒的是铺着大块的青石板向上的山路,引导着缓缓的向香山寺的方向走去,路旁是用青石凿出的石槽,里面涓涓的流淌着山上下来的溪水,隐隐的悉悉疏疏的水声时有时无,端看山路的舒缓。

一路上山,寻着溪水,可以到访其中的一个溪水源头,几块山石隐在竹从深处,如果不是刻意找寻,很容易就错过了。泉水就从这山石的缝隙中流出,水量不大,也许是北京总是缺水的缘故吧。沿着山石旁的石阶上去有一个小亭子,有些年久失修,庇护在几株古松下,因为下有清泉,上有松茵,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歇凉所在,即使是炎夏酷暑,此处也总是有着几分清凉。

从小亭子转过去就回到了原来的青石山路,慢慢走来,可以看到残存的香山寺山门的柱基、原来山门前汉白玉独孔桥和两方水塘。独孔桥的边上一角有一眼石井,可能是原来僧众汲水的地方,以前每次来都会过去看看,但上次去发现不知什么原因被用石头遮盖上了。

再向上走是很陡的石阶,两边都是原来寺院的基座,倚着山势总有四五叠之多,没能保存下来真是可惜。但如果这里多了座金壁辉煌的寺宇,也许会少了一份清灵,如今这残破的遗址到平填了几分萧瑟和因果的寓意。

从香山饭店旁下山的那段路,在夜间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晚上山中寂静,只有松间的风声,在无月的夜晚,陪伴的是两旁高耸的古松和路边希希落落的花岗岩石墩中透出的荧荧灯光,直似远离尘器般非人间的意境。

离开香山走东门出,边上有一个小小的寺院 -碧云寺,因为需要另外收门票,所以游人不多。我喜欢此处是因为寺院东北的一处所在 - 清泉别院。一般游人很少走到这里,概是入口太过普通,很多人以为是一个过道,就错过了。我曾经在里面坐过几个小时,也只不过碰到了三五个人而已。

清泉别院,看名字就知道是有泉水的地方,古人说”有水则灵“,这话真有道理,尤其在缺水的北京,更数难得。泉水从北边一个寺院的基部溢出,顺着青石上的水槽分别流到两个水涧中,水温冬暖夏凉,十分怡人。冬天在外面温度摄氏零下10度时,它依然款款然的流淌,时有阳光从松间撒下,看到阳光中小溪上那袅袅升起的水汽,仿佛时光就此留住,忘记了所有尘间忘事,与它一起融入了那午后的阳光、水雾之中...

有朋友说香山的游人太多了,风景也太俗,我告诉他 - 那是你不会去体会其间的美。他推荐的地方虽然峰峦叠翠,风景秀丽,但总是少了一份文化的沉淀和深沉,缺了一些静谧和深远。

关键词(Tags): #香山(嘉英)#北京香山(嘉英)
家园 碧云寺去的人少

香山碧云寺植物园(卧佛寺)三个点里,碧云寺位置比较尴尬,吸引不了多少人。

上次回国偶去了一趟碧云寺,主要是冲着孙中山衣冠冢和陈列室的照片,游人也很少。

貌似现在去植物园(尤其是里面的大温室)很多。

家园 是呀,北京难得能找到这么个清幽的地方

私心还是希望人少些好:)

家园 好久不见宝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香山饭店,慕名特意前去吃午餐,

到达时席座全满,被告知无法接待,当时已饥肠辘辘,气炸

家园 送花,好文,怀念起了香山,怀念起了北京。
家园 好文,送花

真要找机会再去看看。

家园 下次去如果中餐人满为患,可以试试西餐

印象中香山饭店西餐厅的“香山特别三明治”还是很不错的:),配一杯咖啡、一份小西点全当一顿便餐还是满惬意的。

家园 谢谢您提供的建议
  • -- 系统屏蔽 --。
家园 不要赶周末和桃花节,平时交通还是不错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