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手动档的换档技巧-回想念花开 -- 猫头胖鹰

共:💬56 🌺2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喜欢和花开兄论车

很多人说大众保守,哈哈。不过我挺喜欢大众这古板风格的,传统的传承嘛。当初你真应该买GTI,可惜国内进口的太贵了,不然我会首选GTI手动。很羡慕你们在海外有很多选择。开T车没啥特殊要求,不会伤人伤车,就是有2点要适应,一是涡轮的一点点迟滞效应和涡轮介入时动力的略微不平顺,二是长时间高速运行后不能马上熄火,要怠速3、4分钟。听说现在大众的T也改进了,新的带T的FSI涡轮迟滞和不平顺比过去的好多了,此外修改了设计长时间高速后可以直接熄火。

我对日系是有点偏见,首先是我不喜欢日本人,极度不喜欢。

其次不喜欢日本人在大陆的造车做法,驴粪蛋表面光。在你看得见的地方,做的特讨人喜欢,什么真皮、导航、天窗、倒车雷达、加长轴距,是国人喜欢的都有;看不见的地方,很会节约成本,安全配置永远是最低的,用材的材质永远是最便宜的。现在在大陆出产的德系车,连A级车都算上,4气囊,ESP都是标配了,连我的4代bora都带ESP,双面镀锌钢板、空腔注腊、激光焊接也都是标准做法,而日系的B级车只有在最贵最顶级配置上才能见到4气囊、ESP,很多A级日系车干脆就不提供。至于激光焊接什么的干脆就没有。有人亲眼见到,好象是花冠吧,车门里没防撞钢梁,行李箱地毯下的板子用的胶合板。总之,日系车就是不厚道。看一下车重,德系普遍比日系重,可怜很多人还觉得日系省油、时尚、车大,也不想想日系为什么省油。国内日系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事,象杭州一辆婚礼车队的雅阁撞柱子上居然断成两截,尼桑的天籁也断过。前者国内叫婚礼门,据说本田公司花很多钱堵媒体的嘴。

第三,不喜欢日系的造车风格。方向没路感,底盘软的过弯都怕翻了。

所以啊,在我的概念里,最好的车是德系,有钱开双B,没钱开大众也行。其次是其他欧系车,第三是美国车,第四是日本车,最后是韩国车。

至于阿三嘛,还是盼着他们别把Land Rover和Jaguar给糟蹋了吧。当然,要是咱中国人买了这俩牌子,估计毁的更快更难看。

家园 5速手动没有T
家园 日本牌子在北美也通常是价格高配置少的

或者说同样的配置,日本牌子比美国牌子要贵那么几千美元...不过暂时还没听说日本货会有那么明目张胆的偷工减料..

日本货在美国销的好是因为日本车有个质量好的口碑,其实最近这些年美国车的质量也赶上来了,但是消费者的“美国车质量差”的想法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

所以基本上日本车的销售策略是品牌效应,价格高,质量虽然不次,但是也谈不上比别的品牌高多少,然后减配,这样来发财,本田Civic Si,Civic的跑车版本,6spd+200马力ivtec,号称什么新技术都有,但是连个雾灯都不给你配...售价21000来美元。相比之下大众要厚道的多,GTI也就是23000...还带T的。但是大众的口碑在北美也只能说是一般,我听我一朋友在加拿大大众4S工作的说有些固有问题怎么都解决不了,比如漏油什么的..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改进。

美国车现在的销售策略就是低价+高配,反正先把日本牌子占领的失地收复回来再说,只要有人买,口碑总有一天能回来的,所以2008 ford focus,说是跟微软合作,搞了啥啥啥新技术...我主要是不喜欢糙的车,美国车的内饰设计让人感觉很不精细。

我没开过啥好车,所以没什么比较。胖鹰你说的这底盘硬软,咋感觉呀?怎么个感觉叫硬,怎么个感觉叫软呢?

家园 橡树几年没回国内了?我的5速带T都开了3万公里了

自2002年至2006年,一汽大众一直在生产bora1.8T,我现在开的就是这款车。1.8T发动机,150马力,210扭矩,5速手动

家园 我说的可能不太专业哦

在汽车的性能测试里,有一个18米绕桩速度,测试到达车身侧倾极限时的速度,还有个横向加速度,值越高弯道操控性越好。底盘软的车这俩值都不行。我记得有个杂志比较5代jetta和BMW3,绕桩速度忘了,横向加速度jetta是0.97,BMW不是1.2就是1.3,差的很远,要说这大众的底盘功夫就不错了,跟宝马比可就差远了。BMW那真是没说的。

没在美国生活过,就短暂的溜达过,不知道在北美销售的日本车怎么样,反正在国内日本车跟日本人一个揍性。我就是没车开也不买日本车和韩国车开,就仨字,瞧不上。家里就前几年买过一建伍音响是日本货结果还坏了,其他的就没日本东西,以后也不打算再买日本货。当然你说经济全球化免不了买日本东西,这个我承认,比如我买IBM笔记本用,结果发现光驱是东芝的,这我没办法,控制不了。不过我总可以做到不买日本的成品品牌,车开德系的,电视冰箱买国产的,照相机买柯达的。是不是觉得我特愤青?霍霍。

又:美国的GTI真不是一般的便宜啊,合人民币才16万多。知道国内卖多少钱吗?37、8万!!赤果果的剥削啊。

家园 GTI 37万好像是贵了点

我估计是因为GTI是纯进口车的缘故,可能关税就有20万?GTI/GLI虽然带T,但也就是一个带T的Rabbit/Jetta而已,卖贵了,没人买阿。VW网站上说GTI手动的0-100公里是7.2秒,自动6.9,我觉得这个速度在带T的车里可能还真是挺慢的,Mazdaspeed3,价格跟GTI几乎一样,居然0-100能跑到5.5...

不买日本货谈不上FQ啦,如果说日本货质次价高,另外还有别的选择的话,那不买日本货太正常不过啦。

我没开过欧洲车,不过既然那么好,我也想下辆车试试。

胖鹰有时候我拉高转的话,会感到离合器踏板有一种摩擦一样的震感,这个感觉是我的离合器真的在磨什么么,还是只是发动机高转传来的震动?这种震感即便我把离合器完全踩到底的时候都能感到,比方说我离合器完全到底,然后给油上个3500,左脚也会有这么一个震动感...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需要去找4S么?有时候又没有哦...

家园 我不怎么关心国内的车

我说的是我开的车不是带T的

家园 这个震动应该正常

我过去开的jetta转速高了就这样,没事。离合器有问题的话,我觉得无非就是切不开或者是打滑丢转。切不开一般挂不上档,丢转能觉出来,发动机干嚎,速度上不去,严重的应该还有糊味。你的车这么新,没事。

GTI应该不是T版rabbit,应该是golf。据说和一般的golf还不一样,除了发动机外,制动、悬挂应该都做了运动化的加强。昨天买了本杂志,正好有GTI和BMW1系柴油机款的对比,结论是GTI综合性能略超BMW1。

刚才刚刚开车出去洗车、买东西,来回有40多公里吧,一路的混乱+堵车,回家停好车我都困了。花开什么时候回国来个深度自驾游,保证再回米国车开的神清气爽,霍霍

家园 哈哈,国内开车我可不敢

我记得我在2005年回国的时候,跟我舅舅学手动车,估计那是我开的唯一一辆德系车了吧,PASSAT 2.0 5spd manual。不过那时候我只能开到2挡,所以完全也体会不到德系车的优点之所在。

当时候南京的奥体中心刚建成不久,附近路虽然是修起来了,但是没啥人。我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停了车,问我舅:这儿可没有红绿灯啊,那谁让谁阿?得到的回答是:“谁也不让谁”~~~当场昏厥...不过国内开习惯了来北美那是完全没问题,我曾经多次在堵车的时候使用我从国内朋友那里学来的加塞战术换道,屡试不爽,不管旁边的道多堵,只要我一点点把车头蹭过去,后面必让。

我觉得开手动比较烦的原因是我还远远达不到人车合一的境界,在我开车的时候我总是把换档当成一件事情去做,在刚开手动的时候尤为明显,感觉换档是一件阻碍我享受驾驶乐趣的障碍。

我现在几乎能保证换档轻松快速舒适的挡位是3-4和4-5,1-2和2-3都会有些各式各样的不适感。刚买车的时候我由于开惯自动的原因特别在乎这种不适感,直到后来我在Youtube上看别人换档,用的是Lancer Evolution和Civic Si,每次当他们的转速表回落的那一瞬间摄像机都会猛震一下,高转尤其明显,我猛然间悟道:原来所有人开车都是这样的呀!就此不再关注换档是否舒适,好像也就不觉得很郁闷啦。

家园 呵呵你学坏了

国外很鄙视国人的交通习惯的。看过一个报纸,说一个加拿大人长期在北京生活工作,沾染了很多国人陋习,后来调回国,周围的人看这家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被视为异类。

就拿路口说,非灯控路口,只要交通量大一点,国内绝对是谁也不让谁,什么交替通过,狗P,我抢了先再说。灯控路口,只要灯一坏,完了,100%堵个水泄不通。至于什么加塞儿、并线不打转向灯、不按车道行驶,多了。花开可别学坏了啊,呵呵。

我可能算比较有车感的吧,在大学里上驾驶课时算第一次开汽车,之前只开过一次摩托车。那会儿教练车是老解放,4速不带同步器,加减档要两脚离合器。开头一圈下来教员就问我,以前是不是开过车啊?把我美的不行。等工作了自己买车,没人带我,也没找陪练,开上就走。开始也有油离配合不好的情况,后来琢磨琢磨就没问题了。那会儿老婆跟我开玩笑,说觉不出我换档光看我手动来动去的。花开你也别对手动有什么恐惧,或是觉得没受过正规的开手档车的训练底子不好,开车的技巧很多是慢慢琢磨出来的,只要不畏惧它,假以时日慢慢就好。我教过我一个同事的老婆开车,还是从一个很有名的驾校学出来的,开始时什么都不会啊,画龙,控制不好车速,换档油离配合不行,不是一窜一窜就是唑车,换档跑方向,总之除了会把车鼓捣动了基本叫不会开车。第一次带她就差点撞飞个路边的人,把我吓的不善。可现在她也开的不错的说,其实没别的,就是坚持天天开,自己也琢磨,慢慢就好了。

霍霍
家园 又送一宝!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